猪价走出最长下跌期阴霾
2010-05-26甄云肖
本刊记者 甄云肖
本轮猪价的持续下跌,显然是由于猪价暴涨阶段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刺激下,吸引了众多资金涌入生猪养殖业,造成供应迅速放大,进而引起供求失衡所致。
6月30日,第5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启动。进入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终于结束了自2009年12月以来的漫长持续下跌,开始企稳并稳步回升。
早前,许多业内人士预测认为猪价回升应该在消费淡季过后的9月份左右,甚至认为最迟在十一前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拉动猪价终于 “提前”缓慢回升呢?
影响猪价触底反弹的三大因素
由于今年中央频繁收储,久违的猪价反弹主要是在政府收储猪肉、养殖环境、资本运作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到的结论。
一、连续五次收储终见效
面对持续低迷的生猪行情,自今年4月13日以来,中央已连续五次收购储备冻猪肉,但前四次猪肉收储的作用有限。多个省份监测数据显示,5月猪价仍创下新低,直至第五次收储,才开始扭转行情。
收储的作用如此被看重,也许是因为市场低迷情况下唯一明确 “救市”的行为,于是有分析认为收储拉动了猪价回升。
事实上,国家储备肉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调控市场,二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证市场供应。收储实际上是要起到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而今年的持续收储更多的是释放一种积极的信号和保护产业的积极性。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晓良表示,统一入库和出库的确存在弊端,因此今年中央收储改变了以往的节奏,变一年一次集中收储为分步分次分批收储。
此外,商务部还改变了收储品种调整,将分割肉和白条肉的比例从5∶5变为了8∶2。 “这样放大调控乘数效应,能够保护更多的养殖户。因为1吨分割肉对应2.5倍的生猪,虽然看上去收储规模变化不大,但是收储力度实际上是增强了。”朱晓良说。
多次收储后面临的是持续抛售的压力。2009年实施储备肉,去年储备的冻猪肉现在依然在陆陆续续地往外抛售。价格刚刚上涨的时候,储备肉的上市又把这个趋势给打下去了。或许,还会出现 “一手收”、“一手抛”的现象。
粮食三年储藏期,可以躲过周期,进行反季节调节。猪肉的反向调节的能力很弱,因为猪肉的保质期较短。收储的猪肉应该在价格出现上涨的时候放出,但是因为地方政府要减轻成本和考虑保存期,投放的时机出现偏差,也助长了猪肉的波动。因为冻猪肉一般只有4个月的保质期,猪肉储备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年,这意味着,在一个周期还未结束之前,中央和地方储备的肉又要回到市场的流通环节。
二、养猪环境 “恶化”导致供应减少
一是饲料涨价。
与猪肉价格的 “按兵不动”相反,饲料价格和去年同比却涨了20%。有养殖户表示, “养猪养了20年,目前饲料价格是最高的。”
从而使养猪户陷入两难境地——喂下去,成本太高,猪粮比已超过警戒线;卖了,平均一头猪要亏100多元。由于生猪价格连续下跌,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养一头猪赔200多块钱,养猪业主陷入了 “卖也赔、喂也赔”的两难境地。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养猪户想了多种办法,譬如把油菜籽壳碾碎、晒干磨成粉,拌上三分之一的饲料喂给猪吃,等等。
二是杀猪转产。
今年3月过后,不少挺不住的养殖户开始杀猪避险。据了解,杀母猪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因为母猪喂得越多,生仔越多,价格上不去,赔得也就越多。其中不乏许多 “被规模化”的猪场,这些猪场主要是由于在各方刺激下的扩张过快所致。在行情不利时,不得不选择收缩规模,也有的干脆放弃养殖转向其他的行业。
三是洪灾疫情。
除去春节前后的寒潮影响,进入6月以来,南方许多省份发生的水灾使大量生猪、母猪、仔猪被淹死,加之水灾后的高温天气引发的猪高热病,也会造成生猪供应紧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价格上涨。
这意味着,3~5个月后,全国猪肉市场的供应将会明显减少,加上秋季猪肉消费旺季逐渐到来,猪肉价格上涨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预计,这一轮养猪亏损导致存栏大幅减少,并造成后期供应不足,尽管难现2007~2008年的巨大涨幅,但猪肉价格会在不远的将来显著上升。
三、资本的退出与抄底
就在这段时间,各大养猪网站上猪场转让的信息开始多起来,许多转让信息中都出现了 “资金紧张”、“挥泪转让”之类的字眼。这些转让猪场的投资者都是在2007年行情最好的时候杀入养猪业的。
山西省转型发展释放了大量的煤焦资金,不少闲置的资金投向了生猪养殖业,仅吕梁市2009年就有3.7亿元资金投向畜牧业,生猪的存栏量、出栏量大幅增加。 “一些煤老板并不懂养猪,也建起很大的场子,一旦市场行情下跌,又疯狂出栏避险,放大了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周期波动,干扰了价格信号。”艾格菲国际集团CEO熊俊宏说。
2007年猪肉价格激涨,吸引了众多资本杀入生猪养殖行业,既包括民间资本,也包括凯雷、高盛、德银等国际资本。然而,时至今日,不少资金不得不另寻出路。
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逃离有人进场。一方面,前期猪价高涨时进入的大量资金的撤出减轻了行业供应的压力,另一方面,新的资金的蠢蠢欲动预示着新的契机来临。
广东、湖南等地6月中下旬暴发的生猪疫情导致一些养猪场被迫关闭,欲以极低价格转让,部分风险投资机构借机加大了接洽与考察力度,伺机 “抄底”。
“实际上,从上一轮猪价暴涨过程可以看出,金融资本是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开始逐步介入的。现在猪价在底部徘徊,游资对做多包括生猪在内的农产品有强烈的欲望。”有期货界人士分析说。
事实上,产业资本已有所行动。6月8日,中粮肉食天津全产业链第一座猪场小王辛庄猪场竣工投产,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中粮此举被视为颇具代表性意义的 “抄底”。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否认了 “抄底”的说法,并称这不过是符合集团整体战略的一项具体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中粮在9个月前就开始投资建设这座猪场,首批引入的800多头仔猪最早将在今年入秋后投放市场,届时正是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的阶段。
实际上,许多欲抄底者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动念头,就是因为许多人预计,猪肉价格将很快回升。
避免生猪生产过度波动的措施
生猪市场正常波动有利于产业优胜劣汰,但波动幅度过大则会严重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那么,过度波动的原因何在?我们又如何避免呢?
分散养殖之路越走越窄。虽然散户养猪仍有很多优点,可以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解决农村就业,机动灵活。但从产业发展的长远考虑,我国生猪产业必须走从规模化到标准化再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首先,从保障供给的角度看,必须以规模化养猪为主体。散养户和小规模户养殖基础设施薄弱、饲养技术落后、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同时,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差,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无利可图时一哄而散,加大了供给保障的风险。
其次,从近些年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情况看,添加 “瘦肉精”等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个别小户和散户中。与规模养猪场相比,这些养殖户违法成本低,产品无法追溯,监管难度大。
第三,从推进产业化的角度看,屠宰加工企业一般要求养殖环节进行标准化生产,并具备相应的规模,形成稳定的原料基地。
此外,近些年,动物疫情形势越来越复杂。调查情况表明,在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时候,最先倒下的是大批的散户和小规模户。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分析,当初地方政府推动规模化养殖是认为过多的散养户会加剧猪肉市场价格的波动。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后,市场波动依然明显。”郭晓鸣说, “过度地依赖于政府的各种补贴方式来实现的规模化扩张,导致了一旦生猪行情不好,规模化养殖厂会采取集体性出栏的应对措施。”
在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富刚看来,政府提倡规模化养殖,加速了猪肉价格的周期循环。但富刚同时认为,这属于从传统养殖到规模化养殖转型的 “阵痛”,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规模化养殖提升到更高层面。
根据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数据,四川省的规模化养殖在2007年只有15%左右,到2009年已经提升至39%左右。而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下一步的工作规划是在三五年内使四川的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达到60%左右。四川省当前生猪养殖模式正在从以散养为主的传统模式向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变。
措施一:全面提升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时机成熟。2006~2008年生猪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后,全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2009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场户生猪出栏比重达61.1%,比2006年提高17.1个百分点。在市场拉动下,各地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劲头较足,行业内知名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高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成为带动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轮洗牌中,一些实力不强的中小型养猪户只能陆续离场。200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6.45亿头,目前百万头以上的养殖企业所占份额还不足总量的0.1%,大资本介入将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
因此,要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在积极发展规模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标准化,通过推行规范化生产,为加快推进产业化奠定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产业化,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养猪场户的市场问题解决了,产品有了稳定的销路,出现大波动的风险就会降低。欧洲在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后形成了 “养殖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企业”的模式,日本则采取了养殖户+农协+公司的模式。这些产业模式都保护了养殖户利益,分担了产业风险。第三,通过防疫制度化来提升防控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生猪重大疫情。
措施二:政府加强调控政策
在市场人士看来,国家的扶持是为了引导稳定生猪生产,但的确没有考虑到如何与市场调节的衔接。专家此前曾建议调控手段可有三种:第一种是调控能繁母猪,第二种是进行冻猪肉收储,第三种是直接补贴亏损农户。
艾格菲国际集团CEO熊俊宏认为,能繁母猪补贴在政策之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后来显现出一刀切的弊端。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这个政策没有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引导作用。相反,为了拿到政府补贴,很多要淘汰的品种上马,还有的地方为了获取补贴采取虚报母猪数量的手段,这些行为扰乱和扭曲了市场信号,导致全国的周期都不正常了。
大型农牧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希望政府通过政策或加强监管提高生猪养殖业门槛,促进正常的优胜劣汰。
但很多农户认为,政府不能扶持起来就收手, “人上来就把梯子给抽走了”。在行情困难时如果政府能够再拉一把,大部分的养猪户都不会垮。让养猪户挺过这段时间,才能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如果猪肉价格又涨起来了,政府再拉起来要花更多的资金。
避免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刺激和叠加效应,对生猪生产进行宏观调控,不是消除波动,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由于过度波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产业损害。由市场主导来促进产业发展,由政府调控来保护产业发展,是目前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最现实的选择,但许多措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措施三:统一权威信息发布渠道
“摸黑”养猪,亏也糊涂赚也糊涂。养猪户田青芳认为,养殖大户也好,散户也好,最看重的不是各种补贴而是信息。
田青芳告诉记者说:“现在只知道几个省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是远远不够的。打个比方,我们了解到山东、安徽、河南等周边省份的母猪数量了,但如果不了解湖南、湖北甚至更远的东北三省的信息,判断还是会失误。由于缺乏权威的信息,可以说,这些年,即使是养殖大户,也是在 ‘摸黑’养猪。”
田青芳认为,根据目前的猪肉消费量,全国总共有5000万头能繁母猪是比较合理的,超过这个数字,价格就会下跌。全国的畜牧兽医部门如果能逐级上报准确的能繁母猪数量,再由权威机构动态发布信息,等于给大小养殖户点亮了一盏灯。田青芳告诉记者说:“1998年,我曾随养猪协会到欧洲一些国家还有加拿大考察过,这些国家一来定期发布母猪存栏权威信息,二来还对每个地区的母猪存栏总量进行控制并地区内部调剂,因此,他们那里的猪肉价格波动很小,保证每个养殖户都能赚到钱。”
多家企业和行业分析人士均表示,希望能从政府处获得准确和及时的行业信息。
目前,生猪等畜禽产品的统计监测由四部委分担,统计局负责以生猪为主的主要畜禽生产的抽样调查,提供猪肉的消费量和消费价格信息;农业部负责生猪生产信息预警和发布;商务部负责屠宰量、白条猪肉销售和市场销售量的统计与发布;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统计则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负责,并发布生猪价格、饲料价格、猪肉价格等。
而事实上,许多养猪户反映,不同机构的信息发布,也干扰了价格信号。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王济民认为,政府在信息发布方面应该注意信息发布的方式,在一个统一完善的发布平台集中发布,并对数据进行权威分析,告诉农户相关数据对于生产有什么意义。
措施四:适时推出生猪期货
在生猪市场高供给弹性和低需求弹性的供求结构下,必须改变猪肉供给的形态,使生产更加稳定。为此,需要使供给方有稳定的生产预期,使养殖户享有各种保值手段,有专家开出了生猪期货这一药方。
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认为,生猪饲养有4~6个月的存栏期,如果推出生猪期货,市场双方博弈而形成的远期期货价格可以对养猪户形成价格预期,进而指导其生猪存栏量,避免价格下跌的损失。通过发挥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能够稳定饲养生猪的利润,锁定生猪加工成本,引导生猪现货市场的运行,减少价格波动给生产经营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对整个市场的管理。
对金融产品价格炒作的担心是阻碍生猪期货出台的最主要因素:一旦生猪期货推出,会不会出现利用金融衍生品推高期货价格,进而引发现货市场价格更加剧烈波动的情况?
另外,单纯以供求规律解释猪肉价格的涨跌轮回似不足以揭示其背后的本质原因。问题在于由于生长季节及时间周期性,农副产品生产效率天然地要远低于工业品,且易受疫病感染及气候影响,此也是为何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的要对本国的农业和农民给予巨额财政补贴的原因所在。工业化的发展跃进,在国家具备一定财力之余,势必要以工业反哺农业,对农业体系各个环节予以财政补贴,无论从经济、政治、民生等诸多决策领域考量,皆显必要且紧迫,其关键更要真正补贴落实到农民身上。
广大散户养殖的农民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市场信息不了解不理解,极易跟风盲从,涨则一哄而上,跌则一哄而散,对生猪的市场供应也带来相当大的不利影响,农户们影响着市场,也被市场所影响。目前缺乏相关的农业协会组织来规范引导农民们的种植养殖选择,与国外强势的农会组织相比,国内此一方面凸显薄弱且流于形式,导致广大中小农户各自为战欠缺合力,极度缺乏相应的市场信息和种养技巧工艺,价格的巨幅波动也在所难免。
总之,如何规避生猪价格巨幅波动风险,除了国家财政的补贴支持,更须辅以经济手段的长期保障——农会牵头组织保险介入,以适度抵御化解经营风险;目前国家已着手准备推出猪肉等大宗农产品的期货市场,可套期保值以规避市场风险,只有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调控机制,才能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