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

2010-05-19乔玉巧

文教资料 2010年31期
关键词:听话者规约脚本

乔玉巧

1.引言

间接言语行为究竟是如何传达说话者的意思的?受话者又是如何理解说话者的施为意图的?不同学派的语言学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随着Grice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的提出,语用学家们普遍认为:要成功完成间接言语行为的交际,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言语就要做出一定的推测(inferencing)。Searl(1975)更是认为听话者需要10个步骤的推理才能完全理解说话者的施为用意。语用学家的推理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听话者能够闪电般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用意。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诸如请求、建议、承诺等间接言语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以言行事时经常会用言语行为中的某一属性来实现整个言语行为。Panther与Thornburg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speech act scenario)的提出进一步证实了运用转喻理论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解释的合理性,同时也为推理理论提供了认知理据。

2.间接言语行为的提出

美国著名哲学家Searl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进而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Searl看来,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事行为而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行事行为(one illocutionary act is performed indirectly by way of performing another)(Searl,1975)。 他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和句子意义(sentencemeaning)是不一致的。话语意义是首要行事要点(primary illocutionary point),句子意义是次要行事要点(secondary illocutionary point)或字面行事要点(lit-eral illocutionary point)(姜望琪,2003)。 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可以说是一种主要的施事行为通过另一种次要的施事行为间接地实现的。

根据Searl的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前者是指言语具有某些句法特征,含有言外之力显示项,听话人根据语句的字面之力,按照长期使用的规约习惯即可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如:Can/Will you open the window?在大多数语境下并非问对方是否有能力或是否愿意打开窗户,而是通过询问听话者的能力或意愿来间接实施指令行为。当然,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有时会受到语境的制约。如同样一句话“Can you play basketball?”在不同的地方使用说话者施为意图可能就不同:如果说话者是一个人在篮球馆里打篮球,可能就是想让听话者加入打篮球的队伍中,而如果在火车上聊起,就应该是询问听话者是否会打篮球。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则不具备明显的句法特征,此时听话人必须联系具体语境、根据双方共有的知识和会话原则才能推断出说话人的施为用意。如:说话者在某些语境下可以用:“It’shothere.”来间接表达请求或命令听话者打开窗户。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主要是Panther与Thornburg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对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分析。

3.转喻的内涵

传统上,转喻和隐喻都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被认为只是文学家、修辞学家研究的领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一切思维、行动中,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思维方式之一。可以说,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所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来说具有转喻的特性 (Lakoff&Johnson,1980)。Lakoff与Johnson认为,转喻是隐喻的一种,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从始发概念向目的概念的映射,但隐喻是在不用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Ungerer与Schmid称为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之间进行的映射(mapping),而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中进行的映射,即同一认知域中一个范畴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范畴(Ungerer&Schmid,2008)。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基于邻近性(contiguity/proximity)的一种认知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指称(referential function),用一事物来指代(stand for)另一邻近的事物。如用部分代整体、生产者代产品、被使用的物体代使用者、控制者代被控制物、机构代负责人、地点代机构、地点代事件等(Lakoff&Johnson,1980)①。

4.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转喻

4.1 转喻的认知理论基础。

4.1.1 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

转喻概念的形成与我们固有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是密不可分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由Lakoff首先提出,它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谓ICM,就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较为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 (王寅,2005)。按照Lakoff的论述,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是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表征的一种特定方式。它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和文化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是理念中的(idealized)认知模式。这种理念化的认知模式由许多认知模式集合在一起,因此又称集束模式(cluster models),它有时比单独的一个认知模式更为基础(Lakoff,1987)。比如对于“骑自行车去学校”这个事件,处于一定社会文化中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在头脑中激活一个相应的ICM,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拥有或可以得到自行车;骑上自行车;向学校行驶;停放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对于询问如何到学校的回答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凸显这个ICM中任何一个部分来代替ICM整体,这就是转喻,此种言语行为就属于间接言语行为。

4.1.2 言语行为脚本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 Scenario)。

言语行为脚本理论由Panther与Thornburg提出,他们同意Lakoff,Fillmore等人的观点,也认为我们做某件事时是在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或框架中进行,他们称之为脚本(scenario)。他们同时还认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一样,也存在一个脚本,脚本由一系列的部分(parts)组成,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通过转喻链(metonymic link)连接。脚本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激活整个脚本,这就是转喻。这为解释间接言语行为提供了很好的认知理据。

国内程琪龙教授也持同样的观点。他从神经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事件的概念框架认为:说、做、想同一件事情,大脑中应该具有相同的事件框架。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表达只是因为激活的概念成分不同,激活的成分是显性表达的成分,其它没有凸显(profile)的成分则在同一个事件框架中处于半激活状态(程琪龙,2006)。

4.2 间接言语行为的脚本分析。

Panther与Thornburg认为,言语行为的脚本至少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a.前段(Before):指行为的准备阶段,它是行为开始前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b.核心、结果段(Core and Its Result):表明行为特点与成功完成行为的即时结果。

c.后段(After):指行为所带来的预期后果。

以表示请求的间接言语行为 “Will you open the window?”为例,其脚本简单表示为②:

不仅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可以用言语行为脚本图式来表示,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也同样可以作出类似的表示。例如:It’s hot here.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是想让听话者打开窗户,但他的言语中不具备类似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的句法特征 (Would you open the window?),因此是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这个请求有以下的言语背景(background):说话者断言这里很热;“热”不受说话者欢迎;说话者希望听话者做些什么使这里变凉快一些,而听话者也有能力使这里变凉快。因此,说话者要求听话者“Open thewindow”,从而使这里变凉快一些。可用图式表示如下:

非规约性请求间接言语行为图

Panther与Thornburg认为,对脚本中的成分来说:离脚本中心(CORE)越近,认知距离越近,转喻能力越强;话语中被激活的言语行为脚本成分越多,从部分到整体的推导就越容易。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非规约性请求中激活的脚本成分比规约性请求中激活的脚本成分离中心要远,因此,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比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能力要弱,从而显得更加间接。又如顾客在商店里对店主说:“Do you have cups?”激活的脚本成分就没有“Can you give the cup to me?”多,因此前者没有后者的转喻能力强。从店主的一般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者转喻能力的差异。对于前者店主一般会回答“Yes/No.”而对于后者店主则一般会付诸行动——将杯子拿给顾客,而不仅仅简单地回答:“Yes/No.”

5.间接言语行为中转喻的类型

根据Panther与Thornburg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转喻主要是指利用脚本内某一成分段来指代整个言语行为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5.1 用前段代整体。

如:He waved down a taxi and wen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去火车站去了。

“搭乘出租车”事件具有复杂的脚本:拥有交通工具→登上交通工具→乘坐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交通工具停止行驶,乘坐者从车中出来→到达目的地。此处用前段“叫了一辆出租车”来代指整个乘出租车的过程。

5.2 用核心段/结果段代整体。

如:You arenotalittlechild!You musthelp your mother todothehousework.

你不是个孩子了,应该帮助妈妈做家务。

此处用核心段——听话者有义务做某事来指代做家务整个事件。

5.3 用后段代整体。

如: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闭上了眼睛”表示“逝世”的意思,此处用脚本中的后段来指代整个逝世事件。

6.结语

Panther与Thornburg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间接言语行为作出了一个很好的阐释,克服了传统的语用学对间接言语行为解释的不足,但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话语的推导不仅仅依赖于话语与大脑中概念内容的连接程度,还应该考虑其它语用因素,如交际双方的权势地位关系、礼貌程度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解释间接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

注释:

①本文中所指的转喻不仅仅限于词句的转喻,还包括概念转喻.

②S:说话者;H:听话者;A:做某事.

[1]Ungerer,F.&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Lakoff.George.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Panther,Klaus-Uwe&Thornburg Linda.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

[5]Panther,K-U&Thornburg,L.On thenatureof conceptualmetonymy[A].In Panther,K-U&Thornburg,L.(eds.)Metonymy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6]Searl,J.Indirect Speech Acts[A].In Cole,P.&Morgan,J.(eds.)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 [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7]Searl,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in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8]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9]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李勇忠.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借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12]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听话者规约脚本
酒驾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库抽象设计与实现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快乐假期
修辞的敞开与遮蔽*——对公共话语规约意义的批判性解读
敬语解惑(4):两种自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