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翰墨丹青伴春秋
——访电力画家王延大

2010-05-17Article陈妍妍Pictures王延大

河南电力 2010年6期
关键词:国画黄河绘画

文 Article_陈妍妍 王 俊 图 Pictures_王延大

1.《国宝》

开栏的话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像一叶小舟,从生命的源头启航,驶向生命的远方。我们在沿途经历着不同的风景,沐浴着风雨与阳光,划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辟《人生》子栏目,讲述电力人的人生故事,品味精彩人生。

善谈、热情是王延大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在我们约定的采访时间里,老远就看到王延大出来迎接我们,这让第一次采访的我们,驱散了不安,心生温暖。走进王延大的家里,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及古玩收藏点缀着房间,彰显着主人不俗的艺术品位和高雅情致,招呼我们坐下后,王延大便开始微笑着回忆起他与艺术有关的故事。

黄河哺育 结缘艺术

王延大出生于河南焦作市温县安乐寨的一个殷实人家,这里是三国名将司马懿的故里,毗邻黄河,传统的文化熏陶与家庭影响,使王延大从小便对艺术情有独钟。9岁时,王延大就开始比着连环画进行临摹;16岁时,他中学毕业并参加工作,常横渡黄河,船夫用力摇橹与巨浪博弈的情景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他当时想如果能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些场景描绘出来,那该多好啊,当一名画家的念头在他心底悄悄滋长;在西安工作的20年里,他经常到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向几位画家请教,并结识了石鲁、康师尧、邹综绪等著名画家,经过名师的指点,他的绘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画技也日渐娴熟。

回忆起自己的学画生涯,王延大感慨道:“要想画好画不仅要吃得起苦,更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王延大向我们讲道,“文革”期间,他曾一天两夜不睡觉,在一条街上画出30多幅不同时期的毛主席像。当时,对毛主席像要求十分严格,稍有疏忽,便会大难临头,对于“出身不好”的王延大来说,更是如履薄冰。他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熟练的绘画技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后来,王延大调到了郑州,有幸投到著名画家林国选先生的门下,笔墨技法、艺术水平更上层楼。

艺海无涯 渐入佳境

王延大堪称绘画方面的全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样样都入驻笔端。王延大深信生活是创作灵感的最好来源,他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每到一处,都要写生、拍照、记笔记,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看他的作品,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鱼虫,无不显露出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生活阅历的深厚积淀。

30多年来,缘于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王延大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以写意为主,善于运用写意的技法,把油画的深厚功底融入到国画的创作中,使油画的立体写实与国画的意境相互融合。他对美的事物具有独特的洞察力,注重吸收借鉴现代艺术手法,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在绘画意境上,他追求生活情趣,能敏锐地捕捉瞬间的生活细节和生物神态,使意离不开神,神离不开形,形离不开真。

当问起王延大最满意的作品时,王延大满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他构思了两年,耗时半年之久的中国画《司马懿故里胜景图》。说到这幅画时,王延大激动得像个孩子,兴奋地给我们说:“这幅画还受到当时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高度评价,他的话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河南还有这种人才,真了不起,我对绘画不太懂,但这幅画我很喜欢,很有意义,很有意思’。”言语之间满是自豪。“我出生在司马懿故里,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两年前就构思画一幅司马懿故里的画卷,让河南厚重的文化传播出去,让别人更全面地了解河南。”说话间,王延大已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小心翼翼地铺开让我们欣赏。这幅历史性画卷长2米,宽1.5米,采用小写意的手法,把人物、花卉、花鸟、山水融入其中,历史性地再现了三国时期大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的故乡原貌,当年的城墙、寺庙、祠堂、街道、池塘、园林、护城河在画中被描绘得细致入微。城门上的神殿,高高在上,登城远眺,黄河波涛澎湃,远处归帆点点,更远处的群山巍峨壮观,高耸入云,护城河畔水草丛生,芦苇摇曳,鹅鸭戏游,一派安乐幽静祥和的天然景象。在城南门口出巡的武士在吊桥边的短暂停留,引起了在护城河边觅食的群鹤的警觉,5只鹤扭头回望,一只受到惊吓,已腾空飞起,还有一只反应迟钝仍旧觅食,这一小细节给作品增添了无穷的谐趣。这幅历史性画卷,作者若没有厚实的绘画功底,大气磅礴的胸襟气度与驾驭恢宏巨制的高超技艺,是无法绘制的。

2.电力画家王延大

3.《虎》

4.《司马懿故里胜景图》

生长在黄河岸边的王延大对黄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创作《黄河飞瀑》时,正值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王延大亲临黄河壶口,汹涌澎湃的黄河以排山倒海之势飞流直下,咆哮之声响彻10里之外,激发了作者强烈的创作愿望。

画中恢宏大气的瀑布一泻千里,伴随着激起的飞沫,似乎听到黄河的咆哮,烟霭中穿梭的点点飞鸟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作品的下部浪花与漩涡交织澎湃,似乎积蓄着无尽的力量。作者采用复色画法,层层铺染,使飞瀑深沉厚重,似有万钧之力。黄河波涛在作者胸中翻腾,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奋起抗争的精神展示。

作为电力职工,王延大把对工作的热爱同样也融入到绘画之中,1990年他创作的《银线千里系太行》,采用小写意的笔墨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电网建设的日新月异。画中太行山巍峨耸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峰插云端。一条条输电线路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中延伸。整个画幅构图饱满,拥而不塞,近景梯田泛绿,山树粉黛,暖色的基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勃发。电网遍及山乡,给山区带来光明与喜悦。“探索事物形式的美是画家的天职,一个画家只有真正地用心去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把生活中发现的美表现出来。”王延大微笑着说。

在艺术道路的跋涉中,王延大凭着勤于耕耘、谦虚进取的精神,许多作品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和赞赏。1995年在全国电力职工美术作品展中,中国画《黄河飞瀑》以其恢宏的气势,悠远的意境一举夺得全国电力系统国画参展作品一等奖;他的国画《黄河魂·虎》、《华夏雄风》参加河南大型美展并获奖;他的油画《光明之路》、国画《游行自在·鱼》曾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摄影作品《雄风》曾参加中日艺术国际联展;国画《虎气》作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礼赠送日本;大幅国画《北国风光》现陈列于美国纽约的华侨宾馆;他本人还被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乐观豁达 爱好广泛

王延大不仅在绘画领域颇有建树,同样在河南科技界也小有名气。就像他所说的:“不但要对艺术普及作出贡献,还要对科学技术的普及奉献一份力量!”

王延大退休之前是省电力公司科技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电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1984年起由他担任《豫电科普报》的主编,20多年来该报的征稿、写稿、排版、美术、摄影、校对、出版、发行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由他一人完成。当我问到他一个人怎么顾得来时,他自信地说:“兵不在多在精。”就这样,一个人一干就是20多年。此外,在2000年时,他主编了《素养·哲理·情操》社会哲理文集。在2002年4月,他还负责出版了《豫电科普杂志》上、中、下三卷。“我与很多外地人接触,他们都认为河南落后,河南人没啥文化,我内心觉得挺憋气,也不服气,办报、编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提高电力职工的素质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踏实勤奋的作风使他的本职工作同样做得出色,他曾两次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荣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想练好绘画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视野见识作支撑。王延大便是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他不仅钟情于绘画,对摄影、写作、书法也有很大的兴趣,闲暇时他也爱写些文字,他的文章、诗歌多次发表在《河南日报》、《中国老年报》、《中国文化报》、《郑州晚报》、《国家电网报》上;他至今一共拍过摄影作品170多幅,在河南电力系统巡回展出20多次,他的大型高压线风光摄影作品曾在1982年的全国电力科普工作会上展出;他精于书法,擅长隶篆体,参加过两届河南省书法展览,并在1988年布置过人民大会堂,为其设计会标。“他们都说我是多功能劳动者。”王延大笑着对我们说,“其实我不光会写写画画,我还爱好打篮球,跳绳。我曾在1分钟内进球9个,跳绳160下,可谓打遍公司无敌手。”爽朗的笑声伴随着他的谈话。

5.《黄河飞瀑》

已是古稀之年的王延大依然精神矍铄,沉浸于自己的绘画事业中,终日为艺术而忙碌奔波。让人不禁为他的这份执著努力而感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愿他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永不停止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

猜你喜欢

国画黄河绘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国画欣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