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默声时代”
2010-05-1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跟邻桌同事商量事情不必小声嘀咕唯恐惊扰领导,而换用了MSN,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问候,不再用昂贵的长途电话,改成了从网上下载的千篇一律的短信:工作汇报也不必浪费公司纸张油墨、不必担心老板脸色,一封邮件统统搞定……交流从此变得静悄悄的,难道是静默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但是,随着这种新型的生活模式推进。心理的满足却开始枯竭。
MSN让朋友变得陌生
先来说说朋友之间用默声交流。举个例子,通过网上文字聊天,最后见面的网友,大多会有一种差异感或者说不真实感的体验,那就是网上的文字与现实的不一致。在网上聊得很好的人在现实中可能变得陌生,这种陌生感,需要进一步通过面对面交谈才可以彻底消除。
用心理学来解释,也就是说人际沟通,最好的方式是面对面。因为面对面获取的信息最完整,体验到的形象最鲜明,有声音、有形体、有行为甚至还包括气味等等。信息越清晰,越容易打动人,并让人记忆深刻。而如果只有文字这单一的信息,即便是很好的朋友,长期不见面,在你的大脑中也很难形成鲜活完整的印象。印象淡了,情意就淡了。
所以,朋友间的交流时不时通过电话或者见面,来更新大脑中存储的过期记忆,不仅不至于陌生,还会增进感情。有时候,真的别太相信自己的文字感觉!
短信大战易伤感情
除了朋友,短信或者聊天工具还常用于探讨不同观点。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不建议用短信来讨论问题、或者作重大决定。这很容易因不同意见,升级为一场没有口水的“短信大战”。
再举一个例子。两个谈恋爱的男女,男子给女孩发了一条短信:“我们谈了那么久,该结束了!”这条短信,让女孩子吓了一跳,以为是男子要跟她分手。没想到,当晚,男子就买了结婚戒指,来向她正式求婚。原来男子的意思是谈恋爱的日子可以结束了,我们结婚吧!
不管你的生活中会不会也有这种误会,要想真的理解一条文字信息表达的准确意思,需要语境、语调甚至是表情,及双方文化背景、理解程度、驾驭文字能力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所以单凭短信的”表达”能力,又怎能不出错呢?况且两个不熟悉的人即便面对面交谈尚且容易误会,文字交谈更不能免俗了。
所以,面临争执不妨拿起电话,以免误会,真的要在短信中一争高下,也要时刻警惕火药味的升级。为了更好达成共识,不妨高挂免战牌“今天暂且到此,改天面谈”。免得火气上蹿,伤了感情。
表达真诚不妨张张口
现在每逢节日,排山倒海如牛毛般的短信轰炸手机。更可恨的是,自己分不清此牛毛与彼牛毛,都是相同的段子。短信没有原创,就失去了祝福的意义。而一般人也很难创作出网络写手的段子,只能甘于随大流了。
人们总是喜欢得到不一样的东西。当大家都发同样短信的时候,你不妨拿起电话,就一句“春节快乐”,立马对方就把你记得死死的。因为那个春节,你是唯一打电话祝福的人。这样看来,表达你的真诚就请张开你的金口吧!
也许聊天工具或短信还有很多应用的场合。但在我们获取便利的同时,不妨多点思考,多点警觉。好东西给我们带来的有时候未必全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