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惹肚子里的“大脑”

2010-05-14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神经细胞患病率胃肠道

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若稍受一点儿刺激,腹部便开始疼痛、拉肚子,有的人时而便秘时而腹泻。这种肠道乱了套的毛病,称之为肠易激综合征(IBS)。据国内外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8至30岁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高发病人群,在西方国家人群中,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在5%~24%之间;我国人群中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为7.1%~13.6%,城市发病明显多于农村,女性多于男性,学生、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高于工人、农民。

为什么会得“肠胃激综合征”

人体的肚子里也有个“大脑”,在人的消化道的内壁、胃部、大小肠中的组织细胞皮层中,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与大脑里的细胞数基本相等,其结构与大脑也大致相同,称为“腹脑”。血清基是人体神经的传递物质,95%都产生于“腹脑”,能够下意识地储存身体对所有心理过程的反应,而且每当需要时就能将这些信息传出,并向大脑递送,不仅在大脑留下印象,还会给胃肠道打上烙印。所以,“腹脑”能传递很多感觉和知觉,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能记忆、会做梦,还能指挥。尤其是肠道内丰富的神经细胞与大脑联系极为密切,还与肠道内的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双向、环路网络。

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时,肠道里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肠道改变的信息会迅速向大脑报告,而“上面”的异常反应也可以很快“传达”到肠道,导致交通网络故障,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便乱了套,致使肠道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腹痛不适:患者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下腹疼痛或腹部不适感,也有疼痛部位不固定者,腹痛常在排便或放屁后缓解。多数人入睡后腹痛即消失,极少人在睡眠中被痛醒。

◎排便异常:患者大便常带有鼻涕状黏液便、稀水便或硬便,但绝无脓血。有的患者每天腹泻3次以上,有的却每周排便少于3次,也有的是时干时稀。

◎其他症状:有些患者还伴有烧心、早饱、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头昏、头痛、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得了肠胃激综合征怎么办

◎消除心病: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多有忧心忡忡、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应注意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平时常参加富有情趣的文体娱乐活动。保持乐观达观的心态,胸襟开阔。

◎生活规律:起居无序、好逸恶劳,影响胃肠道功能,易诱发和加重肠易激综合征。应建立有规律生活的好习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防精神与体力的过度疲劳,利于胃肠道生物节律的运转。

◎适度运动:不爱运动或过度锻炼,都会对胃肠道蠕动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听从医生指导,选择适合自己体力的锻炼项目。每天还可练静气功、指压下肢“足三里穴”。

◎饮食宜忌:应合理搭配各种食物,宜吃清淡富含营养又易消化的饭菜,忌吃生冷、过于油腻、粗糙、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不喝咖啡、酒及含酒精类饮料:便秘者可多吃些杂粮、薯类、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合理用药:不要随意乱用药物,应听从医生指导。

猜你喜欢

神经细胞患病率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熊果酸减轻Aβ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迹基因3(MEG3)通过p53促进缺血缺氧神经细胞损伤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操控神经细胞“零件”可抹去记忆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