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风车作战的人

2010-05-14陶短房

杂文选刊 2010年12期
关键词: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苏维埃

陶短房

十个居住在俄罗斯和独联体以外的人,恐怕至少有八个,听到9月24日根纳季·亚纳耶夫因肺癌去世的消息,第一反应会是“亚纳耶夫是谁”?的确,事过境迁,光阴荏苒,人们记住了亚纳耶夫参与主持的大事,却差不多忘记了亚纳耶夫这个人。

1991年8月19日,时任苏联副总统的亚纳耶夫领衔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趁总统戈尔巴乔夫在黑海度假之机宣布接管政权,软禁戈尔巴乔夫,在全苏范围内实行为期六个月的紧急状态。但仅两天后,在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的登高一呼之下,莫斯科市民走上街头,士兵和内卫部队拒绝接受“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政变刚刚开始就走到了尽头。

亚纳耶夫发动政变的本意,是挽救在他看来陷入危机的苏联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挽救饱受质疑、暮气沉沉的苏共。而在他看来,导致各加盟共和国离心离德,党的权威日益下降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总统戈尔巴乔夫,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的纵容,才让反对势力、分裂势力猖狂跋扈于一时;只要推翻这个软弱的国家元首,让自己和其他“坚定的革命同志”取而代之,苏联就会重新巩固,苏共也会再度焕发青春。

如果“8·19”事件不发生,尽管苏联内部已经出现裂痕,波罗的海和格鲁吉亚甚至已硝烟弥漫旗帜变幻,但绝大多数苏联人,哪怕对苏联十分不满的大多数,并没有摧毁苏维埃帝国的意思和胆量。恰是亚纳耶夫等人拙劣的表现,让全苏联人都看到了苏维埃中枢的不堪一击;看到了一群拙劣政客用笨手笨脚的方法,居然就颠覆了这个超级大国的首脑部门;看到了民众和反对派的力量;看到了凭借这些力量,叶利钦这样的人,究竟能完成怎样的奇迹。

亚纳耶夫在两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算承认,他“漏算了叶利钦”。很显然,近二十年过去了,他的政治智慧并没有太多长进。他还是不明白,他这个穿着旧盔甲,拿着旧长矛,去拯救苏联和苏共的新堂·吉诃德,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苏联体制最大的杀手,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也不是叶利钦的泛民主化,而是苏联体制本身。

正是苏联体制的颟顸臃肿,苏维埃联邦内各民族间的不平等,以及弊端丛生的官僚主义、贪污腐败和特权机制,畸形发展和盲目扩充军力导致的民众生活水平落后于西方对手,才让苏联各族人民对苏联离心离德。

然而亚纳耶夫等人显然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亚佐夫、阿赫罗梅耶夫,并不是政治的行家里手;另一些人,包括亚纳耶夫自己和政变智囊、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则干脆是苏联官僚主义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受益者。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改革苏联体制,建立更平等、更自由、更繁荣的新苏联。他们所要的,是回到“前戈尔巴乔夫时代”。这对于大多数苏联人、甚至大多数苏共党员而言,是决不能接受的。可悲的是,亚纳耶夫当初和后来,都完全不明白这个最大的症结所在。

亚纳耶夫去世后,俄共官方讣告中评价他是“可亲的同志,有学识的专家”。如果是评价他对苏联官僚体系内政治生活的熟悉程度,或许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但他对苏联政治危机的洞察力、辨析力和行动力,怕是离“专家”二字相去甚远。

在“8·19”“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同僚中,许多人与时俱进,适应了新时代,取得了新发展,如前总理帕夫洛夫已成了商界名流,前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已连任三任州长;还有一些人选择了与理想同殉,如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不战、不守、不降、不走、不死的亚纳耶夫,在度过不甘、沉默和偶尔自辩的十多年后悄然离世,九泉之下,不知会对“先走一步”的昔日同伴和同样“先走一步”的苏联,将作何感想和说辞?

【选自《新浪·博客》】

题图 / 夺 / 克里斯蒂安·马库

陶短房

十个居住在俄罗斯和独联体以外的人,恐怕至少有八个,听到9月24日根纳季·亚纳耶夫因肺癌去世的消息,第一反应会是“亚纳耶夫是谁”?的确,事过境迁,光阴荏苒,人们记住了亚纳耶夫参与主持的大事,却差不多忘记了亚纳耶夫这个人。

1991年8月19日,时任苏联副总统的亚纳耶夫领衔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趁总统戈尔巴乔夫在黑海度假之机宣布接管政权,软禁戈尔巴乔夫,在全苏范围内实行为期六个月的紧急状态。但仅两天后,在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的登高一呼之下,莫斯科市民走上街头,士兵和内卫部队拒绝接受“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政变刚刚开始就走到了尽头。

亚纳耶夫发动政变的本意,是挽救在他看来陷入危机的苏联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挽救饱受质疑、暮气沉沉的苏共。而在他看来,导致各加盟共和国离心离德,党的权威日益下降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总统戈尔巴乔夫,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的纵容,才让反对势力、分裂势力猖狂跋扈于一时;只要推翻这个软弱的国家元首,让自己和其他“坚定的革命同志”取而代之,苏联就会重新巩固,苏共也会再度焕发青春。

如果“8·19”事件不发生,尽管苏联内部已经出现裂痕,波罗的海和格鲁吉亚甚至已硝烟弥漫旗帜变幻,但绝大多数苏联人,哪怕對苏联十分不满的大多数,并没有摧毁苏维埃帝国的意思和胆量。恰是亚纳耶夫等人拙劣的表现,让全苏联人都看到了苏维埃中枢的不堪一击;看到了一群拙劣政客用笨手笨脚的方法,居然就颠覆了这个超级大国的首脑部门;看到了民众和反对派的力量;看到了凭借这些力量,叶利钦这样的人,究竟能完成怎样的奇迹。

亚纳耶夫在两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算承认,他“漏算了叶利钦”。很显然,近二十年过去了,他的政治智慧并没有太多长进。他还是不明白,他这个穿着旧盔甲,拿着旧长矛,去拯救苏联和苏共的新堂·吉诃德,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苏联体制最大的杀手,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也不是叶利钦的泛民主化,而是苏联体制本身。

正是苏联体制的颟顸臃肿,苏维埃联邦内各民族间的不平等,以及弊端丛生的官僚主义、贪污腐败和特权机制,畸形发展和盲目扩充军力导致的民众生活水平落后于西方对手,才让苏联各族人民对苏联离心离德。

然而亚纳耶夫等人显然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亚佐夫、阿赫罗梅耶夫,并不是政治的行家里手;另一些人,包括亚纳耶夫自己和政变智囊、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则干脆是苏联官僚主义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受益者。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改革苏联体制,建立更平等、更自由、更繁荣的新苏联。他们所要的,是回到“前戈尔巴乔夫时代”。这对于大多数苏联人、甚至大多数苏共党员而言,是决不能接受的。可悲的是,亚纳耶夫当初和后来,都完全不明白这个最大的症结所在。

亚纳耶夫去世后,俄共官方讣告中评价他是“可亲的同志,有学识的专家”。如果是评价他对苏联官僚体系内政治生活的熟悉程度,或许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但他对苏联政治危机的洞察力、辨析力和行动力,怕是离“专家”二字相去甚远。

在“8·19”“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同僚中,许多人与时俱进,适应了新时代,取得了新发展,如前总理帕夫洛夫已成了商界名流,前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已连任三任州长;还有一些人选择了与理想同殉,如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不战、不守、不降、不走、不死的亚纳耶夫,在度过不甘、沉默和偶尔自辩的十多年后悄然离世,九泉之下,不知会对“先走一步”的昔日同伴和同样“先走一步”的苏联,将作何感想和说辞?

【选自《新浪·博客》】

题图 / 夺 / 克里斯蒂安·马库

猜你喜欢

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苏维埃
叶利钦演戏
抓住重点
戈尔巴乔夫自称新书是“大杂烩”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戈尔巴乔夫退休后的“生计问题”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改革失败原因之我见
站在叶利钦墓前
为赖莎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