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死于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2010-05-14杨六记

意林 2010年13期
关键词:杜鲁门长崎广岛

杨六记

白宫摄影师乔•奥唐奈并不是一个为人熟识的名字,但作为美国重要历史的见证者,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的决定性时刻,却在历史长河中永留史册: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与麦克阿瑟在威克岛的握手;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展览会开幕式上,尼克松与赫鲁晓夫那场著名的“厨房辩论”;1962年“猪湾危机”期间,肯尼迪总统蹙眉沉思的形象;对美国人而言,最难忘的镜头莫过于小约翰•肯尼迪向其父肯尼迪总统的棺木敬礼的画面,这张照片曾让无数美国民众为之动容。尽管奥唐奈的作品见证了美国上世纪最重要的一段历史,但作为政府专职摄影师,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与名望不成正比的,是乔•奥唐奈为事业付出的沉重代价。在经受了50余次心肺部手术的折腾后,85岁的他终于在田纳西州的家中离开人世,而那天,恰是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62周年纪念日。他的妻子酒井美子表示,在长崎和广岛拍摄时遭受的强烈辐射导致奥唐奈体质虚弱,从某个角度说,他也是原子弹的牺牲者之一。

23岁时,乔•奥唐奈作为一名海军军士前往长崎,任务是拍摄原子弹爆炸后当地被摧毁的情况。继3天前美军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1945年8月9日,这个日本九州岛西岸的海港城市,又在顷刻间被夷为平地。

在2005年接受《美国资产》杂志的一次访谈中,他描述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整个城市空空荡荡,空气中弥漫着难以忍受的腐烂的气味,没有鸟,没有风,一片荒芜,难以想象这曾经是个涌动生命的城市。”

奥唐奈在长崎与广岛拍摄的作品,是原子弹爆炸现场的首批官方影像记录。这批照片如此令人震惊:一个孩子背着他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场;整整一屋子的孩子坐在课桌前,全都被烧成了灰烬;受伤的人们整张脸上的皮肤都被揭去,剩下血淋林的肉暴露在空气中……

随后,奥唐奈又相继赶去日本其他遭受常规武器轰炸的城市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拍摄。他随身携带了两架相机,一架为军方拍摄,另一架则为自己拍摄。回到美国后,他将自己拍摄的照片统统锁在了箱底,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直视那些画面。

半个世纪后,当奥唐奈终于能够放下心理包袱,打开尘封着历史记忆的片匣,揭开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残忍面纱时,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反对核武器的公益事业中。1995年,奥唐奈先后在日本和美国出版并展出了这些照片。然而,将这些血迹斑斑的恐怖画面公布于众,却冒犯了那些二战退伍老兵。老兵们抗议说,为这些照片配的说明文字曲解了美军当年投放原子弹的意义。他们认为,尽管原子弹摧毁了广岛和长崎,造成了数万人死亡,但却直接促成了日本投降,因此避免了计划中的对日本本土的入侵,而那样的入侵,会给盟军、日军及日本平民带来非常严重的伤亡。

然而,奥唐奈却并不认可这一观点,在接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采访时,他表示自己曾亲临日本,最有发言权。在他看来,当时日本的状况完全可以用常规武器来解决问题。“在原子弹被扔下去前,没人知道接下来的1分钟会发生什么,这柱白云在3分钟内升到了30000英尺高,随后是50000英尺……天知道,我们干了些什么?”

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专访中他说:“1950年,在威克岛沙滩上,我曾鼓起勇气问杜鲁门总统,在决定使用原子弹时是否对自己的决策有过怀疑?‘真他妈的对!杜鲁门总统回答,‘简直后患无穷啊!不过我当时太羞涩了,不敢再进一步确认他话中的意思。”

(田生摘自《外滩画报》图/宋德禄)

猜你喜欢

杜鲁门长崎广岛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为什么核爆城市长崎纪念地位不及广岛
最后的机会
最后的机会
周恩来与长崎国旗事件后的对日外交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
美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