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得学识,懂得道理

2010-05-14谢胜瑜

知识窗 2010年4期
关键词:贫民窟牧师道理

2009年11月30日,儿子谢嘉满17岁。儿子从童年到少年,再到步入青年,作为他的爸爸,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知道这个时期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我希望自己能帮他,却又感觉无处着力:住在高楼,儿子远离了人群,我没有办法让他回到我们从前的无隙环境;读了中学,儿子课业繁重,我不能替他做作业为他减负,所以他只能早起晚睡;进入青春期,儿子叛逆易怒,我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听他细细讲述。所以,他的少年苦闷和烦恼只能一天天堆积在他心中……

儿子的童年和少年在我的疏忽中一晃而过。不能不承认的是,时间的某个临界点其实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儿子是从小学一年级时突然变得乖巧起来的;我是从儿子上初中后开始不对儿子动粗的;儿子是在学校入了团后才不再喜欢买零食的……在儿子17岁这么重要的人生“临界点”上,作为他的爸爸,一个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男人,我到底能给小家伙一点儿什么呢?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在法国里昂,一位70岁的布店老板快要不行了。临终前,牧师来到他身边。布店老板告诉牧师,他年轻时很喜欢音乐,曾经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一起学小号。他当时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惜他没能善始善终,最终把音乐荒废了,否则,他一定是位出色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他为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悔恨不已。他跟牧师说:“如果让我再选择,我绝不会干这种傻事,我一定会专心致志学好音乐,不在临终时留下遗憾。”牧师很体谅他的心情,尽心地安抚他,并由衷地感叹道:“你的忏悔对我很有启发。”

这位牧师叫纳得·兰塞姆。在他90岁高龄的一生中,他聆听了一万多次临终忏悔,他把这些忏悔记录在60多本日记中,准备在人生后期编成一本书。却没想到,在里昂大地震中,他的日记毁于一旦,出书的愿望终成空!

牧师去世后,被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刻着他日记中的手迹: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

儿子,听到了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书中的这些故事和道理,你当然不能等到70岁,而应该在成年以前就知道和懂得!

给我灵感和启发的,还有我曾在《知识窗》卷首引用过的一个故事——

一位社会学家让一群大学生到某贫民窟调查180名男孩,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个评估,大学生们得出的结论都相同:“这些贫民窟的男孩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成了教授。他无意中翻到这份调查报告,便好奇地想知道当年那些男孩的现状到底如何。他叫自己的学生继续做跟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180人中176名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担任律师、医生和企业家的比比皆是,且有一部分人成就非凡。

教授颇感惊讶。他拜访了当年贫民窟的评估对象,问道:“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对方的回答出奇地一致:“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教授找到那位年迈的老师,请教他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师微笑着回答:“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尽全力教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做事方法和做人道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文化知识 + 做人道理”,是任何一个人走向成功人生的两把钥匙。我的理解是,前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而后者,正是我——孩子的父亲要做的事情!所以,11月30日,一个在40岁前走过不少弯路的父亲(直接点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会把这本书和一个双层蛋糕放在自己儿子面前,微笑着对他说:“少走弯路的人,将最有希望接近成功。爸爸将为你自豪!”

我们家有一件“母子猴”的根雕:在一棵老树上,一只母猴撅着屁股在挠痒痒,一只小猴俯身趴在树枝上,好奇地张望着世界,煞是可爱。当初买下这件“宝物”,是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属猴。我曾为树上少一只猴而感到遗憾。但是,在儿子15岁那年,个头已窜到一米七的他有一天突然对我说:“我现在知道树上为什么只有两只猴子了,因为你做了我和妈妈攀援的老树。”那一刻,温暖和神圣顿时蓄满我的心底!

老树不多言。我只希望,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这本书,这些文字和故事,能伴随着陷于紧张功课中的儿子,引领一个正读高二的英俊少年完成他的成年礼,实现18岁以后的蜕变,潇洒闯世界。

(本文为《要成功,先成人——“70后”父母给“90后”儿女的礼品书》一书的序言,该书系本刊主编谢胜瑜著,由全国百位知名作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推荐。专家推荐语:“本书一个个发聋振聩且别出心裁的人生大道理,由作者用一个个生动有趣却暗藏玄机的小故事讲出来,让人掩卷之余受益良多。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和道理,都可能成为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少男少女人生的重大转折。”

2009年,本刊主编另有《让世界看到你》一书入选“最受中学生喜爱的美文作家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心灵岛上的灯塔》一书入选广东中小学“阅读之星”活动推荐书目和该省“千万少年快乐阅读”活动推荐书目,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图 木子2009年11月30日,儿子谢嘉满17岁。儿子从童年到少年,再到步入青年,作为他的爸爸,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知道这个时期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我希望自己能帮他,却又感觉无处着力:住在高楼,儿子远离了人群,我没有办法让他回到我们从前的无隙环境;读了中学,儿子课业繁重,我不能替他做作业为他减负,所以他只能早起晚睡;进入青春期,儿子叛逆易怒,我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听他细细讲述。所以,他的少年苦闷和烦恼只能一天天堆积在他心中……

儿子的童年和少年在我的疏忽中一晃而过。不能不承认的是,时间的某个临界点其实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儿子是从小学一年级时突然变得乖巧起来的;我是从儿子上初中后开始不对儿子动粗的;儿子是在学校入了团后才不再喜欢买零食的……在儿子17岁这么重要的人生“临界点”上,作为他的爸爸,一个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男人,我到底能给小家伙一点儿什么呢?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在法国里昂,一位70岁的布店老板快要不行了。临终前,牧师来到他身边。布店老板告诉牧师,他年轻时很喜欢音乐,曾经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一起学小号。他当时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惜他没能善始善终,最终把音乐荒废了,否则,他一定是位出色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他为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悔恨不已。他跟牧师说:“如果让我再选择,我绝不会干这种傻事,我一定会专心致志学好音乐,不在临终时留下遗憾。”牧师很体谅他的心情,尽心地安抚他,并由衷地感叹道:“你的忏悔对我很有启发。”

这位牧师叫纳得·兰塞姆。在他90岁高龄的一生中,他聆听了一万多次临终忏悔,他把这些忏悔记录在60多本日记中,准备在人生后期编成一本书。却没想到,在里昂大地震中,他的日记毁于一旦,出书的愿望终成空!

牧师去世后,被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刻着他日记中的手迹: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

儿子,听到了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书中的这些故事和道理,你当然不能等到70岁,而应该在成年以前就知道和懂得!

给我灵感和启发的,还有我曾在《知识窗》卷首引用过的一个故事——

一位社会学家让一群大学生到某贫民窟调查180名男孩,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个评估,大学生们得出的结论都相同:“这些贫民窟的男孩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成了教授。他无意中翻到这份调查报告,便好奇地想知道当年那些男孩的现状到底如何。他叫自己的学生继续做跟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180人中176名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担任律师、医生和企业家的比比皆是,且有一部分人成就非凡。

教授颇感惊讶。他拜访了当年贫民窟的评估对象,问道:“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对方的回答出奇地一致:“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教授找到那位年迈的老师,请教他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师微笑着回答:“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尽全力教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做事方法和做人道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文化知识 + 做人道理”,是任何一个人走向成功人生的两把钥匙。我的理解是,前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而后者,正是我——孩子的父亲要做的事情!所以,11月30日,一个在40岁前走过不少弯路的父亲(直接点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会把这本书和一个双层蛋糕放在自己儿子面前,微笑着对他说:“少走弯路的人,将最有希望接近成功。爸爸将为你自豪!”

我们家有一件“母子猴”的根雕:在一棵老树上,一只母猴撅着屁股在挠痒痒,一只小猴俯身趴在树枝上,好奇地张望着世界,煞是可爱。当初买下这件“宝物”,是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属猴。我曾为树上少一只猴而感到遗憾。但是,在儿子15岁那年,个头已窜到一米七的他有一天突然对我说:“我现在知道树上为什么只有两只猴子了,因为你做了我和妈妈攀援的老树。”那一刻,温暖和神圣顿时蓄满我的心底!

老树不多言。我只希望,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这本书,这些文字和故事,能伴随着陷于紧张功课中的儿子,引领一个正读高二的英俊少年完成他的成年礼,实现18岁以后的蜕变,潇洒闯世界。

(本文为《要成功,先成人——“70后”父母给“90后”儿女的礼品书》一书的序言,该书系本刊主编谢胜瑜著,由全国百位知名作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推荐。专家推荐语:“本书一个个发聋振聩且别出心裁的人生大道理,由作者用一个个生动有趣却暗藏玄机的小故事讲出来,让人掩卷之余受益良多。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和道理,都可能成为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少男少女人生的重大转折。”

2009年,本刊主编另有《让世界看到你》一书入选“最受中学生喜爱的美文作家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心灵岛上的灯塔》一书入选广东中小学“阅读之星”活动推荐书目和该省“千万少年快乐阅读”活动推荐书目,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贫民窟牧师道理
谁是真牧师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来自贫民窟的科学家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道理
智珠
喜欢你,有道理
阅读理解Ⅰ
牧师与会友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