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的裂缝
2010-05-14陈言
陈言
鸠山由纪夫说,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即将终结,强调日本的国家目标和新道路在于建立东亚共同体
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时任日本首相吉田茂率领6人全权代表与49国签署条约,意味着日本从法律上结束被占领状态而“独立”了。回到住处的吉田茂又出门,一个人到金门俱乐部与美方签署了《安全保障条约》。吉田茂怕包含很多不平等因素的安保条约得不到日本国民的理解,而要一个人承担。
后来,首相岸信介以修订不平等安保条约为己任,于1960年1月19日与美方改签了新的安保条约。自此,日美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日美安保条约》改订50周年后,鸠山由纪夫掌舵的日本政权,开始全面检讨迄今的美日安保问题,加速驶向“脱美入亚”新里程。彻查美核武入境“密约”,要求将驻冲绳美军基地搬迁至海外,计划停止派兵印度洋为美军供油等一系列大动作,令日美同盟关系风云突变,暗潮汹涌。
愤怒的冲绳
由于日美同盟与日本战后和平建国的理念格格不入,反安保运动曾经风起云涌。
从1960年1月开始,为了阻止条约生效,社会党、大学生开始掀起反安保运动。每天有数万人包围日本国会议事堂,要求废弃条约。岸信介也组织了旧军人、右翼团体成员阻挠学生运动。
随着对峙升级,一直比较同情学生的《朝日新闻》开始呼吁停止运动,不再追问《安保条约》的军事意义,岸信介反而得到了媒体的同情,1960年6月19日深夜12点一过,条约自然生效,包围在国会议事堂周围的35万游行群众,在巨大的失落感中散去。
此后,日本社会虽然时常出现反对日美军事同盟的民间运动,但终究未能废弃这个条约。只有到民主党成为执政党后,日美军事同盟才有了重新审视的机会。普天间军事基地问题成为目前日美军事同盟最核心的矛盾。
按照条约的规定,美军可以驻扎在日本,而日本要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日本政府把主要美军基地放在了冲绳,让日本本州、四国等4个大岛得到了和平,只有冲绳为此承担起巨大的负担。日本政府不仅不从美军基地那里收取费用,反而要为驻日美军提供高达3万亿日元的“关怀预算”。
普天间在冲绳岛中部,“普天间基地”实际就是普天间机场,主要起降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各种飞机。
“我们小的时候,鹿儿岛县还非常穷,我们到了东京经常会让东京人看不起。那时我们总会想,至少我们比冲绳人要强一些。”出生于九州鹿儿岛县的日本人西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冲绳原本是琉球国,曾经在很长时间向清朝也向日本幕府朝贡。日本明治维新后将其并入日本。在日本近现代历史中,冲绳人总是低人一等。
二战的时候,也只有在冲绳发生了日军与美军的激战,大批冲绳人被迫用自杀的方式选择“玉碎”。战争让冲绳成为一片焦土。战后在还没有得到充分恢复的时候,日本政府把主要美军基地设在了这里。如今冲绳在日本属于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即使到了今天,冲绳地方政府的网页,仍然透露出一种殖民地居民的悲哀。二战期间的激战史,美军对土地的巧取豪夺,被赶出土地的农民被迫流浪他乡的悲惨境遇,留在岛上的少女遭遇美军强暴的愤恨,美军飞机的噪音等,举不胜举。
“冲绳县面积占日本总面积的0.6%,土地面积本来就非常狭小,但是全日本74.3%的美军军事基地集中在了我们这里。”冲绳县政府人士说。
2009年,民主党在选举时就打出了与自民党完全不一样的口号,他们准备在夺权后让美军基地从冲绳迁出一部分,缓解冲绳的压力。
缓解本土与冲绳在美军军事基地上的矛盾,同时给几十年来日本国内反对美军基地运动一个解决方案,这是新政权成立以后需要立即着手的一个外交问题。
“最好是搬迁到其他国家,至少要迁移到其他县里去。”2009年8月17日在就任首相前,鸠山由纪夫说。
不过事情似乎并不简单。自民党失去政权后,不愿意看到民主党大选取得了胜利,在美军基地搬迁问题上也一顺百顺。媒体在鸠山政权组阁前就已经非常担心这位在美国读了博士学位的新首相,会让日美关系出现倒退。而鸠山首相对问题的分析不足,也让原本简单的一件事复杂了起来。
2009年末,日本《读卖新闻》等媒体借美国驻日大使鲁斯的口,把处于危机状态的日美同盟和盘托出。“鸠山政权不诚实的对应给奥巴马总统脸上抹了黑。”鲁斯说。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见日本大使藤崎一郎时,很不客气地说,如果美军普天间基地的搬迁问题不能尽早解决的话,“对日美间将会出现种种影响。”从外交礼仪上看,美国国务卿如此直白地谈具体的一件事,“极为例外”。
“(2010年)5月底以前拿出结论。”鸠山由纪夫似乎没有理会美国方面的催促,他需要时间来慢慢解决问题,而方案现在还没有。
那根名为“密约”的刺
“核密约”是横在同盟者之间的另一根刺。
日本媒体、美国外交官的回忆录及美国公开的外交文书中都认为日美间就核武器问题存在一个密约,但日本政府(外务省)几十年来均不承认这个密约的存在。民主党成为执政党后,很快这个悬念也有了结果。
2009年12月22日,原首相佐藤荣作的二儿子在父亲的旧宅中找到了允许美国把核武器带进日本的“合意议事录”(同意记录)。该记录写道:在发生重大紧急事态时,美国政府在和日本政府进行事前协商后,有权再次把核武器带入冲绳或者是有权携带核武器经过冲绳。日本政府理解美国政府的这些要求,在经过事先协商后,对美方的要求将立即予以满足。记录中还写了:“我们同意把这些内容作为最高级别的机密”。
从1967年开始,日本一直明确地标榜“非核三原则”,佐藤荣作因主张不持有核武器、不制造核武器、不准许外国军队将核武器带入日本,于1972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日本原外交官佐藤优认为,密约浮出水面,将会让外务省出现大规模的“肃反”。那些多年来明知密约存在,但闭口不承认,在国会做了大量虚伪答辩的外务官僚,将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被解除公务员资格。
三十余年来,日本的非核三原则原来是一出骗人的把戏,日本一直依仗的美国核保护伞原来有密约作为法律保障。
这个矛盾更多地表现在日本今后的核武器政策上。密约被公开后,坚持让美国把核武器带入日本,这显然是公开违背非核原则。日本要真正走一条倡导无核原则的外交道路,这意味着要做重大调整。
日本的新道路
为对抗曾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亲美路线,在小泽、鸠山为核心的民主党政权里确实存在不少铁杆“脱美派”。民主党“幕后总指挥”小泽一郎一贯主张日本应摆脱与美国的主次关系,通过修宪实现日本正常国家化,小泽为打造一个更平等的日美新联盟的构想无疑在左右着民主党的执政走向。
2009年8月26日,鸠山由纪夫也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撰文阐述“日本的新道路”,明确提出了新政权将实施“脱美入亚”的政治策略。
鸠山批评“美国主导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全球化,令‘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荡然无存”,认为终止不受约束、不讲道德、也说不上节制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鸠山还认为“美国单边主义时代可能正走向没落”,“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即将终结”,强调日本的国家目标和新道路在于建立东亚共同体。
这种“脱美入亚”的政治意识也同样根植于内阁副首相、国家战略局大臣菅直人,外务大臣冈田克也等人心中。
在日本综合研究所董事长寺岛实郎看来,日本东边有强大起来的中国,日本单独靠日美同盟显然不合时宜。在日美同盟体制下,日本在伊拉克问题上与美国的军事行动保持了一致,但是伊拉克战争失败了。在经济上,日本按照美国的旨意进行了金融改革,但次贷危机来了,日本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日本的贸易对象国中,2009年上半年对美贸易的比重为13.7%,对中国则是20.4%。20年前冷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为27.4%,中国只有3.5%。变化之剧烈不言自明。”寺岛实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