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奴”现象
2010-05-14《读报参考》
“要生育还是要生存”、“房奴+孩奴=一生为奴”……类似的苦涩调侃近来在中国80后群体中引发了空前共鸣,也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孩奴”。所谓“孩奴”是指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忙碌,失去了自我价值的生活状态。如今的“孩奴”恐慌症在中国的年轻人中迅速蔓延,不敢生、不想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生儿育女进入高成本时代
居住在北京朝阳区的小黄是刚刚当上妈妈的80后。谈起自己养孩子这两个多月的经历,小黄说:“现在养孩子确实特别贵,不过也要看你怎么养。”奶粉一个月就要花掉1000多块钱。因为小黄的孩子早产,为了提高抵抗力,要给孩子喝牛初乳,一罐就要500块钱左右。等孩子再大些,还要加什么水果泥、蔬菜泥,一瓶就几十块。婴儿用的“尿不湿”一个月也要花掉2000多块钱。不过,小黄也找到了不少省钱的方法,比如孩子的衣服、玩具都是亲戚家的孩子不再用的,白天给孩子用便宜一点的尿垫子。“现在是6个大人养一个孩子,我觉得这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小黄说。
在小黄看来,养孩子的主要费用在买东西上,而在美国人萨宾纳看来,请人照顾孩子是最费钱的。萨宾纳说,她4岁的孩子每个月的开销是:食品120美元,衣服50美元,玩具和书100美元,医疗保险及医药费平均100美元,其他生活用品200美元,参加小朋友的生日聚会等活动送的礼物50美元,上游泳班100美元,有时请人照看孩子300美元。据她估计,每年用在她孩子身上的钱,大约占她家税前年收入的20%。萨宾纳说,在美国抚养孩子的基本费用,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可以负担的。虽然美国的儿童食品、衣服等都不贵,但人工很贵。如果要请全天保姆或送托儿所,每个月就要增加1000到1500美元的一大笔开支。在美国的圣迭戈,聚集了许多打零工的墨西哥移民,他们每年的收入仅一两万美元,但三四个孩子照生不误,因为他们享受各种政府福利。美国最近的调查显示,养育一个2008年出生的孩子直到18岁,一个中等收入的美国家庭需要的费用是29万美元,低收入家庭要21万美元,高收入家庭则要48万美元。
小黄和萨宾纳所处的只是生儿育女的初级阶段,接下来就是孩子的受教育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很多国家的父母都感到压力不小。
史蒂夫家在英国伦敦,今年41岁的他有一个8岁的女儿。史蒂夫说,一年365天,最让他操心的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这个女儿。“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公立幼儿园学一口粗俗的英语,于是我每天花一个小时,开车送她去离家更远的私立幼儿园。”史蒂夫说。按照英国的教育传统,从私立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一般还会上私立小学、中学。史蒂夫虽然从收入上看算得上中产阶级,但他和妻子离婚后一个人抚养女儿,每年1万多英镑的学费还是让他感到压力不小。
在英格兰的肯特郡,记者认识在那里居住的两户华人移民。其中一户邓先生家是从加拿大移民来英国的,之所以移民,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当地就读名声较好的私立男校。另外一户陈先生家虽然不至于远渡重洋,但也是从伦敦市区搬到那里的,搬家就是为了让女儿能够就读教育环境更好的女校。他们说,他们周围的英国邻居也都是从各地搬家到那里的,换句话说,都是“孩奴”。
“孩奴”问题引发各种社会现象
西方推崇“18岁自立”的传统,按理说不应该有“孩奴”,但事实上,这个传统在西方一些国家的家庭中已经逐渐淡漠。以英国为例,英国人爱把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称做“撒切尔的孩子”或是“自我优先”的一代。之所以孩子会备受宠爱,其实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英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英国虽然是一个福利制度较完善的国家,但养育子女的费用还是不小。虽然生儿育女有国家的补贴,但就读幼儿园或是学前班却不得不每月自掏腰包至少400英镑。加上孩子的其他生活开销,让很多父母不敢生第二胎。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在1972年,18%的英国孩子是独生子女,现在已经增加到26%。英国有307万个独生子女家庭,比两个孩子的家庭多12万,比传统的4个孩子的家庭多出50多万。英国的智囊机构Civitas早前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现在的英国夫妻只想生一个孩子,而经济压力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美国,推迟生育成为潮流。在这两年经济危机的阴影下,许多美国家庭表示不敢多生孩子。据《纽约时报》报道,在拉斯韦加斯一家诊所,新怀孕的人数有所下降,而要求实施节育的人数则有所增长。许多客户告诉医生现在不是生孩子的恰当时机,他们无法负担养孩子的费用。佛罗里达州的林娜是3个孩子的母亲,她非常喜欢小孩。但现在,由于担心经济衰退加深,她不打算再生孩子。西雅图的两名高科技技术人员米歇尔·保罗夫妇还没有从迎来第一个孩子的喜悦中缓过来,就双双失去了工作。保罗说:“现在我们睡不着觉,担心怎么抚养这个宝宝。”亲朋好友们也由于自身的经济压力,没能像预期的那样送给他们很多婴儿用品。
观念是主要问题
在“孩奴”问题上,西方显然没有中国这么严重。对此,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认为,产生“孩奴”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观念的问题。首先,中国文化一直都以家庭为中心。以前是向上的,以“孝”字为中心;现在是向下的,以“养”字为中心。虽然中国社会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仍然没有改变。把孩子看成中心,认为孩子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就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变本加厉的发展。其次,在中国,物质上的付出被看成是爱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缺乏对孩子人格、价值观的培养和尊重。父母们认为,一定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给他最好的,这就是爱孩子。一方面,中国的父母表现出对孩子超量的爱;另一方面,其实这些父母并不真正懂得如何向孩子表达爱、给予爱。第三,很多负担其实也是父母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
在欧洲,不少国家的情况很能印证周宁教授的观点。荷兰的孩子被评为欧洲最幸福的孩子,因为在荷兰,“让他们自由发展”是培养孩子的黄金法则。荷兰孩子年满12周岁后,就会被要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荷兰一项权利法案规定,让孩子清扫自己的房间算是“合法”的劳动。而在瑞士和挪威,父母们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就逐步放开双手,让他们接触社会,去打工或是接受其他磨炼,用自己的能力去获取收入。基本上所有的孩子在18岁之后都会从家中搬出去独立生活。在教育上既西化又保持东方特色的日本也是如此。日本孩子很小就能自己乘电车外出了,并不需要家人陪护。每天下午两三点,在电车上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校服的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小孩,他们总是三三两两地在一起,开心地说笑。
社会应该帮帮“孩奴”
“孩奴”现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家长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期望和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城市中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家长也特别容易对孩子加倍爱护,为孩子的未来加倍投资。中国处在转型期,社会机会不均,公共服务供给缺乏。政府應该大力投入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且鼓励全社会以多种形式共同投入。
周宁认为,要解决“孩奴”的问题,首先要在制度上有保障,比如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消除家长对未来的担忧。其次要在观念上有保障,80后的年轻人要学会当父母,学会表达爱。养育后代不只是一个经济命题,它更涉及亲情、伦理、对人的尊重等命题。“养孩子虽然苦,但是苦中有乐。”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钟书华教授认为,家长们应该首先调整心态,考虑采取粗放式教育。这样家长就解脱了,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杨悦宏摘自《读报参考》2010年第7期,图选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今天的童话》一书,〔乌克兰〕卡赞尼夫斯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