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深刻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大事
2010-05-06
在咱们身边,城市化正在有声有色地演进着,有着平实的震撼,质朴的华丽,这是真正的大时代大制作。“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最深刻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大事。”——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这么说。时态恰是现在进行时,好戏正在上演,完全真实版本,它必将留给未来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而我们更关注当下,关注正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天津,关注那些正在生成的有关城市化的镜头、场景……
赵惠文家的城市生活
张今声
说是农村,却看不见炊烟袅袅,反而所见的都是高楼大厦。说是城市,我们发现在高楼大厦之外,还能看到田园风光,而且景色宜人,让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有着久违的感觉,这就是东丽区南大桥村新房台,一个曾经北方典型的农村,现在却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小区——
温总理说他想去台湾。我跟老伴商量着也想去台湾
75岁的赵惠文大爷是土生土长的南大桥村人,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
俗话说,故土难离。当赵大爷知道要拆迁时,他以为要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当时想不通。后来知道,“敢情不是那么回事,拆迁后,又回迁了。我家原来是两间30多平方米土砖房,夏天潮湿闷热、冬天冷风飕飕。一入冬,我就得在窗户外面钉上两层厚厚的塑料膜,要不然风就会直接从窗缝中灌进屋里。”老人边说边比划着:“现在好了,我和老伴住上了两室一厅70平方米的房子,冬天有暖气,空调也安好了,再也不用受热挨冻了。另外,我们住在这里第一年不收管理费、物业费和供热费。”
不待赵大爷说完,赵大娘抢着说道:“过去,我做饭时得用柴火烧大灶,烟熏火燎的,屋里没有上下水,十天半个月洗不上一回澡。现在好了,我做饭用天然气,既方便又干净;政府还给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啥时候都行。现在我们厨房和厕所里用的都是中水,这种水比自来水价格便宜多了。住得好了,心情自然特别舒畅。”赵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赵大爷又说道:“二十多年前,我爸爸像我这么大岁数的时候,还下地挣工分了,我真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
看得出赵大爷对现在生活的知足,他的新居,装修一新,与城市居民的家居并无差别。屋内挂着鲜红的如意结,葫芦等,崭新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应有尽有。让人感到即传统又现代。
赵大爷说:“前几年,有地时,我种了一亩多的大棚。现在没地了,只在自家窗台前种些菜,自己吃。还是吃自己种的香……”
我向赵大爷的窗外望去,空地上的土地已经翻开了。
据了解,自2008年4月份,万新街以打造南大桥村新房台还迁住宅楼建设为载体,以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为着力点,本着“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原则规划建设,南大桥村仅用13天的时间就动迁村民200多户。为了保证村民尽快人住还迁楼,在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万新街配合施工单位,加紧工程建设,一年半的时间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还迁住宅楼。
谈起自己的幸福生活,赵大爷生感叹说:“现在,村里的老年人就跟城里人一样,有社保医保。以前,我们有病不敢看,前几年,老伴得了胆结石,发作时只能忍着、扛着。自从有了医保后,她就做了手术,按照规定给报了销。以前,我们老俩口的生活费得找儿女要,要省吃俭用,现在我们每月都能从政府领到养老金呢,也不用儿女们操心了,现在他们只是逢年过节象征性的给些……”老人说着从抽屉里拿出几个卡来:“您看,这是村里给的,这是区里给的……”
“现在敢不敢花钱?”
“敢!我和老伴商量着等着再暖和暖和,去南方旅游。”不等赵大爷把话说完,赵大娘忙接着说:“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出过天津卫,现在有钱了要出去开开眼,活动活动。电视里温总理说,他想去台湾。我跟老伴商量着也想去台湾。”
老人留学国外的外孙女李莹,两年多来首次回国探亲,她高兴地说:“我回来时,您这儿我都不敢认了,现在屋外花草遍地、绿树成荫;屋里宽敞明亮,电器齐全。姥爷,您这生活变化太大了,比我在加拿大住得都好。”赵大爷接过话茬儿说:“现在,我虽然还是农业户口,但居住环境、社会福利,比有些城市人还要好,没想到老了老了,真是享清福了。”
如今的赵大爷老俩口,有了保驾的“四金”。从过去住土坯房到现在住高层楼房,他们生活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
跟赵大爷一样,今年以来南大桥新房台已有200多户农民告别了农家院,搬进了设置齐备的新楼房。
您是喝咖啡,还是泡茶
谈到下一代,赵大爷说,最小的儿子赵国才,就住在他的楼上。大爷要带着我上楼,我怕大爷年岁大,累着,急忙拦住。赵大爷不待我说完,就给赵国才打电话,让他下楼来接我。
与赵大爷屋内的装饰不同,小赵是个三室,近120平方米的居室装饰显得豪华。
“您是喝咖啡,还是泡茶?”寒暄过后,小赵问道。我说喝茶吧。“绿茶,还是花茶?”与赵大爷让我喝大碗花茶不同,小赵又问道。
“绿茶吧。”从饮料上,我看出现代农村人的生活趣味。
小赵拿出上好的绿茶,走到饮水机前给我泡了一杯,他自己则冲了一杯咖啡后,他向我道来这几年家庭的生活变化。他有一女一儿。女儿现在广东读大学,儿子在上初中,谈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小赵的脸上充满自豪。
我问他,现在两个孩子上学费用不小,有什么困难?
小赵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他在上高中时,功课很好,就是因为家里穷,只好放弃了上大学的愿望。他要把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儿子现在上初中,国家实行了减免政策,这用不着担心。女儿上大学,村里每年给一定的补助。在此之前,“我爱人一直在家看孩子、干点农活,现在村里开办了超市,我爱人在那儿打工,挣的钱用在孩子身上绰绰有余。”说着小赵推开他儿子的卧室,屋内书柜上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还有台电脑:“以前,孩子上网网速慢,又费钱。现在有了宽带,不但上网快,而且也省钱了。我想女儿了,还可以和她视频一下。今年,儿子就要上高中了,他要是那块料儿,将来把他送出国去留学。”
谈到他现在还种不种地。小赵说:“前几年就没地了。当时,因没了地还有些担心,自己将来老了怎么办?不得吃儿女?现在不用担心了,城市工人有什么待遇,我们这里有什么。”小赵爽朗地笑了。
现在就是让我转,我也不转了
小赵现在给人家开车,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两边老^都不用他们担负。另外,这次分房,因为以前他住的面积比较大,他又出点资要个90多平米的底商,他爱人准备租出去,每月租金至少有两千元,可小赵不想租。
我问为什么,租出去可以稳拿两千元啊?
小赵告诉我,因为靠近路边,他自己想开个汽车修理部。他今年五十岁了,老给人家开车有些烦,另外,他修车的技术很好,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
我跟他算了一笔账,他现在给人家开车挣近三千,底商出租能有两千。要是开汽车维修部,能有五千元的纯收入吗?
小赵说:“没问题。你可能不了解汽车修理这个行
业,现在随着私家车的增加,修车业会越来越成为香饽饽的。用政府的话说,这叫可持续增长。另外,村里实施了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实业公司,发展商贸等多种经营,农民变成了股民。起初,我准备把分给我的钱拿回,后来听说村里成立实业公司,我就入了股,没想到第一年就收回5000多元。我曾经劝过老人入股,也可能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不同意……”
我们谈兴正浓之时,小赵的妻子回家了,当她知道我的来意后,说:“以前看看人家城市人,我羡慕的不得了,总问自己为什么不是城市人?前几年,我还多方托人,想把一家人的户口转为城市的,现在就是让我转,我也不转了!”
……
东丽“四金”,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刘冬梅
随着滨海新区的成立,东丽区借势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全面提速。与此同时,大量的土地逐渐被征用。东丽区总面积478平方公里,114个行政村,20万农业人口。225平方公里土地规划为滨海新区经济功能区。祖辈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近10万人成为失地农民,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滨海新区上升国家发展战略,牺牲局部换来整体发展。东丽农民给予极大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如何保证农民不因失地而降低生活水平?未来的生存靠什么支撑?一个个棘手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决策者面前。
自2004年底开始,东丽区114个村尝试让失地农民享受薪金、股金、租金与保障金的“四金”政策,探索大城市郊区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劳动、保障等难题的薪途径。
促进农民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根。有一个稳定的岗位,每月领取工资,是失地农民的基本要求。失地不失岗,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薪金”收入,是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的重要措施。
与驻区企业建立就业联盟。东丽区瞄准坐落在界内的空港物流加工区、泰达西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无缝、天钢等国有大型企业,主动上门对接,建立就业联盟,根据用工需求,输送合格员工。据统计,区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就业联盟和用工联系机制,今年采集空岗信息17604个,其中联盟企业提供岗位6500个,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422人。
整合资源,多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积极实施“351”培训及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围绕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开展定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全年培训5799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
引进项目安置就业。东丽区将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列入招商协议,对市级各经济板块中项目储备报批、开工建设和投产达产各环节主动跟进,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全年安置共15889人就业,在支持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好农民利益。
完善街村就业服务网络。全区9个街乡建立了就业服务中心,109个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每个村配备了就业服务信息员,保证有就业愿望的农民在48小时内实现就业。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全年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岗位1069个。
现在101个村中有5.1万人领取“薪金”。57岁的王金华是无瑕街杨泊村矿产仓库保管员,2007年上岗以来,每天都充满干劲。“因为大项目建设,我们村的地被占了,种了一辈子的地没有了,那时我和老伴儿挺担心的,我们岁数大了,不像年轻人那样好找工作。没想到村里安排我到仓库上班,一年收入20000元。现在,我不仅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而且各种保险齐全,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
拓宽增收新途径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村面临着宅基地换房、撤村建居,管好用好原有集体资产,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越来越迫切。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将集体或农民手中的资产变成股本,“农民”变为“股民”,不仅使农民多了一份“股金”收入,而且确保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打造成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目前,全区已有16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分红和职工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创新组织形式,吸引农民投资。成立了由区属国有公司东方财信为主要出资者和经营者的滨农投资公司,重点吸纳改制后的村股份制企业资金,投资本区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公司每年给予投资村稳定的回报。同时,设立区涉农股权投资基金,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按投资公司运作将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获得投资性收入后再分红,使失地农民手中的死钱变成活钱,给农民带来长期股金收入,2009年10月,吸纳流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450万元开始运营。
如今,16个村的村民享受“股金”分红。东丽区金钟街长青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城市的扩张使得这个村已无一亩耕地。2007年1月1日,该村实施了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由享受村民待遇的262人共同出资533万元,成立了长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商贸等多种经营,农民变成了股民。“真没想到,把3万元交给公司,第一年就收回4500元,入了股,相当于养了一只下蛋的母鸡啊。”改制后的第一年人均增收1500多元,2007年退休职工的最高收人达到22000多元。与此同时,村集体进一步承担起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了覆盖全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资产回报收益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作为连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和开发开放带,在东丽,40多万外来工需要住处,部分新项目需要标准厂房。需求就是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发展租赁业为主的服务业,是增加失地农民“租金”收入,提高资产回报收益的重要途径。
兴建标准厂房和出租型住宅,增加农民租金收入。东丽区在为每位失地农民兴建人均30平方米居住型住宅的基础上,在毗邻的各产业功能区无偿提供人均15平方米的小户型住宅或人均7平方米的商业设施、标准厂房对外出租,既增加了农民固定财产,又为农民开辟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为支持中国一重滨海制造基地项目,无瑕街7个村实施整体撤村后,街办事处集中兴建了17900多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出租,然后,按人均15平方米的面积给予农民租金分红,每人每年可分得3000元租金,户均9000元。
加快土地流转,增加土地租金收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集体经济组织或农业龙头企业租用农民的承包土地,连片开发,进行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农民依照《公司法》,鼓励有条件的村尝试将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参股经营,使土地资本化,产出最大化。杨泊村在考察天津钢铁有限公司高炉项目后,将所占150亩土地作价入股,参与项目经营,作为优先股,每年每亩净得5000元固定收益,每5年递增10%,直至10000元为止,股金所得高出种植业24倍。
积极搭建平台,在尊重被征地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把部分征地补偿资金集中起来,通过市场运作集中集体资金、土地等方式,另行购置黄金地段的商业设施,然后对外公开出让使用权,并将每年的租金全部返还给失地村民,增加农民的租金收入。
如今,57个村的2.4万人享有“租金”。万新街南大桥村孙新和自豪地说,村里与北京居然之家公司合建了11.7万平方米的“居然之家(天津店)”,人家负责经营,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每个村民名下有100平方米商业设施。明年底,我就要成为房东了。全家3口人,拥有300平方米店铺,保守估计每年租金收入6万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征地采取货币形式一次性安置,只能保一时,不能管长远。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长久生计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群众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保证失地农民不因丧失土地而降低生活水平,东丽区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退养保障补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三保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保险”;提供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残疾人、灾民和贫困生“五救助”,逐步密织起多层次、广覆盖、标准适度的社会保障网,使农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困有所助、贫有所济、病有所医。2009年区财政支出2.1亿元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及公开服务支出。
把每年财政预算、合作开发项目地方收入留成、土地收益和征地税收部分作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来源的主渠道,实行城保、农保、区保、村保相结合,积极稳妥地解决了全区6万失地农民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的标准,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2009年,区财政出资2025万元,提高低保、特困、五保供养、百岁老人补助等已有的27项救助标准,新增低保特困家庭学龄前儿童节日救助、低保特困家庭学生考入大专以上救助等9项社会救助项目。
现在,全区实现“保障金”全覆盖,48个被征地村累计参保人数达到64107人,15096人按月享受养老待遇。“没想到我们农民如今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取养老金了。”徐庄子村65岁的王金喜大娘见到记者乐得合不拢嘴,掰着手指说,“这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了,给大家伙上了养老、医疗保险,生活更有保障了。现在,我和老伴住在新村的楼房里,每月房子出租净落1000元,村里还发900块钱养老金。参加了合作医疗,吃住、养老、瞧病啥都不愁,幸福着呢!”
多年来,东丽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着力打造“四金”农民,不断完善农民就业增收和家庭财产持续增长机制,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的良性互动,把提高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起到良好的成效。
城镇化思辩:理念、模式、路径
单菁菁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城镇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63亿,城镇化率提高10.4%,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规模巨大且方兴未艾的城镇化浪潮,不仅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也为众多跨国企业不断孕育出新的庞大市场,更引导着数以亿计的农民从农耕社会迈入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的门槛。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最深刻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大事。同时,也正因为中国城镇化的意义之大、影响之深远,在其推进过程中始终充斥着利弊之辩、模式之辩、理念之辩、路径之辩的争论与反思。
利弊之辩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近三十年来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城市人口激增,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以及社会结构变动、利益关系调整等对社会和谐的冲击等矛盾也日益突出。一些专家学者由此认为我国城镇化速度过于“冒进”,城镇化已呈“超前”状态,城镇化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基础依然比较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中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两大约束。而城市具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也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是转变我国粗放型和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核心载体。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中国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中,可以从根本上调整中国土地利用结构,减少中国绝大部分国土面积上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缓解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从而在整体上更好地保护资源环境。因此,加速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内需、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战略引擎,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0.6%,但农村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大半以上,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生活城镇化滞后于生产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城镇化等种种不协调现象普遍存在。从这种角度讲,中国当前的城市化不是超前,而是滞后,滞后于工业化,滞后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理念之辩
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发展主义和福利主义的理念之辩。所谓发展主义,就是GDP中心主义,这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存在。其在行动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发展冲动或发展焦虑,政府过度追求GDP,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而忽视了社会、生态、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发展主义或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看来,城镇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特殊阶段,在以“效率”和“竞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必须要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这一观点遭到了社会福利主义者的强烈抨击,他
们从公民权益和社会公正的角度出发,提出要破除包括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在内的一切不平等政策,让农民工平等地享受公民福利。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史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不仅要注重效率和竞争,还必须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降低发展的社会成本。因为从根本上说,发展是为人服务的,城市化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过程或手段。因此,消除各种障碍、帮助进城农民尽快完成市民化进程、改善民生是一个国家城市化的应尽之义。但同时,民生也决不简单等同于福利主义,在这方面一些地区的务实态度或可借鉴。他们既没有拘泥于狭隘的发展主义,也没有简单地采取福利主义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激进式变革,而是根据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在农民工就业方面,苏州、杭州等地不但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积极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同时还出台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奖励政策和高技能人才引进落户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工自觉接受当地发展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典型的如杭州市政府开展的蓝领成才工程,由政府、企业、高校联合,通过政府补贴一点儿、企业拿一点儿、高校学费优惠一点儿,以及优先学员工资晋升、政府奖励、学费部分返还等措施,鼓励青年农民工走进课堂,接受直接对口企业需求的高等教育。几年来,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数百农民工通过了成人高考,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在进城农民工居住方面,苏州、杭州等地政府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根据市场需求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一批外来务工人员廉租公寓,以相对低廉的租金出租给进城农民工。如位于杭州下沙的邻里社区,就是一个由13幢大楼组成、居住了上万农民工的廉租公寓群。每个房间20多平方米,带有卫生间、淋浴、空调,住4-6人,人均月租金仅40元,同时配套社区图书馆、网吧、健身俱乐部、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同时也丰富了进城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
在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苏州、杭州等地区采用了“低门槛、广覆盖、可选择”和“低缴低保、高缴高保”等灵活原则,将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统一纳入全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范围。宁波专门为农民工量身定制了“社保套餐”,让在宁波务工的新市民都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在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杭州市早在1999年就已批准建立了国内第一所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国有民办、设施优良的民工子弟学校——天成小学,如今杭州市几乎每个城区都开办了民工子弟学校,市政府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专项经费,按照公办学校和教育部门民工子弟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数量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同时,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的(暂行管理办法)》,实行对农民工子女在杭上学收费与本省学生一视同仁,对于特困家庭学生,还可以允许他们申请享受学校助学金或实行分期付款等。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2009年,成都制定了购房落户政策,只要在成都购买一套70平米以上的商品房就可以落户。天津市调整了蓝印户口管理政策,申办蓝印户口的购房款由原来的100万元下调至最低40万元。广东省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凡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7年、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纳税并无犯罪记录的,可以申请常住户口。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福建通过农村信用社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业务,甘肃省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武汉启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山东尝试“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方式以及“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重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中心,成都进行土地确权、建立“土地银行”等都加速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破冰之行。
正是这些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地方特色的渐进式改革,极大推动了我国城镇化步伐。
模式之辩
城镇化模式一直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争论焦点之一,这从我国城镇化战略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中可略见一斑:
1953年:“城市太大了不好”,要“多搞小城镇”。
1956年:“城市发展规模不宜过大,今后新建城市一般控制在几万到十几万人口范围内”。
1980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1990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大战略”。
2000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将成为中国推进现代化的新动力源”。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过去特别是2000年以前走的是分散城市化道路,这使得很多城市的规模太小,不能有效形成集聚经济和规模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世界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的研究表明:集中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将最有可能减轻中国城市系统的压力,提高城市总体效率,并将比分散式发展模式多实现20%的人均GDP增长,这意味着应该支持大城市的发展并培养更多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城市群”。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要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户籍限制,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事实上,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大相径庭,具有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因此城镇化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定区情和特定问题而采取不同模式,不能“一刀切”。如在东部地区,可实行以大都市圈为特征的城镇化策略,形成以大带小的组团式城市结构。而在中西部的一些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所限,则需要依托县城和重点镇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城市,并就近吸纳区域内大量的城市化人口。
路径之辩
一些学者依据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认为,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市民化过程必须强调市场力量和农民工的自发行动,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但苏杭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于市场“无形之手”的自发配置和农民工权益觉醒后自下而上的推动,而是来自于政府认识的提升及其落实到政策与行动上的自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可控性很强的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能看到政府强大的影子在时刻调整着城镇化的轨迹。
事实上,在当前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市场化、民众觉醒、社会参与等对于推进城镇化固然重要,但政府的强力推动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一,中国的城市化一波三折,总体上落后于工业化,且留下了人口基数庞大、生态环境破坏、城乡分割严重的后遗症。当我们在改革开放中重新起步、追赶先进国家的步伐时,时间和条件都不允许我们像西方国家那样,用延续百年的方法完成城市化的自然过程。其二,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城市化过程中巨大的人口迁移规模也决定了我们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用大量的城市人口逐步同化小批量、逐次进城的农民,并以此完成其市民化过程。其三,尽管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放权让利、释放社会活力的过程,但政府仍然掌握着社会基本资源,保持着强大的宏观调控力。这种大政府、强政府能够突破各种改革阻力,强力推进自己的施政意图,降低制度变迁中的交易成本,同时,其卓有成效的政策设计和改革措施可以直指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能够迅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作用,以政府之力全力推动这一历史进程,在制度创新、政策设计、组织安排、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倾斜,努力减少城镇化的制度性障碍,并从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引导和激发农民工市民化意识的觉醒,充分利用市场力量,鼓励社会的广泛参与,走“市场主导、公众参与、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城镇化道路、全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这既是立足我国国情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当代政府的艰巨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