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钓鳌故事及其文化意义

2010-05-04姜秋菊

文教资料 2010年18期
关键词:笔记李白

姜秋菊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唐代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记载了王严光自号为钓鳌客的故事。后来的笔记小说记载了张祜和李白自称为钓鳌客。古代文人常在诗词中借用此典故。鳌在神话传说中、钓鳌客在笔记小说中究竟有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钓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本文将就这几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钓鳌之起源

鳌,即传说中的海中大龟,也称为大鳖。我国古代神话中流传着有关鳌的许多传说。鳌在神话传说中扮演着功过兼有角色,先民们将其功劳铭记在心,神仙们则将其重大过失记恨于心。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中详尽而又曲折地给我们叙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有关鳌的功劳——补天,《列子·汤问》中有记录,“……然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1]《淮南子·览冥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补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2]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为了使天更加牢固,让其子民不再受到天坍塌的威胁,于是断鳌足以固天。可见鳌为了人类的安宁作出的巨大贡献。

那么鳌的重大过失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列子·汤问》中有详细的记载: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谷之底,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说居之人皆神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记。帝冯怒,侵减龙伯之国使厄,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3]

由于海神禺强的管教不严和巨鳌的失职,致使两座仙山沉于沧海,仙圣们失去家园,鳌理所当然成为仙圣们众矢之的。亦有神话说巨鳌之所以失职,是因神仙们失职在先,他们长久不给巨鳌们喂食,导致巨鳌相当饥饿,而龙伯国大人用牛饵引诱巨鳌,巨鳌当然经受不住诱惑,从而失职。《庄子·外物》也有钓鳌之事的记载,“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4]

由此,我们可推测海上钓鳌的故事应来源于此。由于《庄子》、《列子》、《淮南子》三书流传广泛,故海上钓鳌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于是,与鳌的相关词语,如“鳌戴”、“鳌头”、“鳌山”、“钓鳌”就盛行开来。钓鳌的故事随之盛行。

二、谁是“钓鳌客”第一人

最早记录钓鳌客故事的是中唐时期封演的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其卷十“犷谲”条载,“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鳌客’。 ”[5]此外,唐代自称为钓鳌客的还有二人,一为张祜,一为李白。五代后蜀何远光的《鉴诫录》卷七“钓巨鳌”条云,“会昌四年,李相公绅镇淮南日,……祜遂修刺谒之,诗题衔‘钓鳌客’……”[6]宋代笔记小说《谈苑》卷四载,“王严光有才不达,自号‘钓鳌客’……张祜谒李绅,亦称‘钓鳌客’……”[7]《唐语林》卷五载,“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白曰:‘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蜺为线,明月为钩。’又曰:‘以何物为饵?’白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 ’宰相悚然。 ”[8]《侯鯖录》卷六有着和《唐语林》类似的关于李白自称为海上钓鳌客的记录。现将唐宋间记载钓鳌客的笔记小说的相关内容列表如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位钓鳌客——王严光、张祜、李白表现出的性格以及笔记小说家对其性格的总结是一致的,均为豪放、狂诞不羁。因此他们三人都可以称为名副其实的钓鳌客。

《唐诗大辞典》“王严光”条,陈尚君先生谓其“生卒年、籍贯皆不详。自称钓鳌客,颇有才而性狂傲。安史之乱后任棣州司户。”[9]我们不知《唐诗大辞典》此条说明依据哪种文献。我们无从得知他的更多材料。《鉴诫录》、《谈苑》中皆用张祐。两《唐书》中亦无张祜、张祐传。但《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了张祜诗一卷。[10]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中收有张祜条。关于张祜、张祐的辨析,吴在庆先生在《唐才子传校笺注》有详细论述,最终考证的结果是《鉴诫录》等笔记小说中记录的是张祜而不是张祐。由《唐才子传笺注》可以看出张是个真正的“处士”,自放行乐、任侠尚义。如张祜有诗“醉卧扪云扃,狂歌上钓船。”(《戊午年感事书怀三百韻》),“忆作江东客,猖狂事颇曾。”“粗得狂歌趣,深疑笑病症。”(《忆江东旧游四十韻寄宣武李尚书》)。这些作品都反映出他“颇有猖狂肆傲之举”[11]的形态。又《唐才子传笺注》载张祜与崔涯、白居易、杜牧交游,而崔、白、杜三人亦是狂傲之人,所谓物以类聚,由此可见张祜亦为狂生一个。关于李白,周勋初在《李白评传》中概括了其特点:天性狂放、谪仙身姿、天仙之词、享乐人生。[12]李白是一个飘逸放达的谪仙人,不论从他让杨贵妃捧砚、高力士脱靴的肆傲之举,还是其诗歌中表露的旷达超脱的情怀,我们都会觉得李白是个当之无愧的钓鳌客。

但他们三位是否真的曾自号为钓鳌客,是谁第一个使用钓鳌客的自号,都还值得探讨。从上表所列举的五部笔记小说的文献时间来看,封演为中唐人,时代最早;其次是五代后蜀的何光远;宋代的孔平仲、王谠因其生卒年不详,只知道孔平仲是1065年进士,而王谠卒于1088年,还没有其他详细的资料来辨明孔、王二人笔记小说创作时间的先后,只能说他们二人的时代略近;赵令畤时代则明显靠后。从三位钓鳌客来看,其名气大小恰与其文献记载的时间先后顺序相反。据此可推测,自称钓鳌客的最早应为王严光,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变化,既可能出于无意的讹传亦有可能是有意窜改,而附会于张祜、李白。附会于这两二人的原因很简单,二人的性格及其名声。附会于李白,除了因其天性狂放,具有谪仙之姿,还因李白有“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赠薛校书))、“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的作品。王谠遂把钓鳌客之名安在了李白的头上。另据《唐语林》1978年版编者在《唐语林原序目》中说《唐语林》是采五十家小说而成,而其中就有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且《唐语林》有不少条目出自于《封氏闻见记》,但在“钓鳌客”这一条目上王谠却没有照搬封氏,而是将名不见经传的王严光换成了四海皆闻的李白。而其后的赵令畤则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抄了王谠书中的李白自号钓鳌客这一条目。《谈苑》里记载的自称钓鳌客的王严光和张祜,显然是依据封氏与何氏。所以张祜、李白二人的自号为钓鳌客的故事很有可能是附会之作。只因李白的名气最大,所以后代在提及钓鳌客时,人们首先联想起的是李白,而不是张祜或王严光。

三、钓鳌的文化意义

从王严光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才而不达、性卓诡的狂诞;从张祜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猖狂肆傲、藐视世俗的态度;从李白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放达、飘逸、清高。从钓鳌客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共同点:豪放的胸襟,放荡不羁的行为,行高志洁的品行,藐视世侩卑俗的态度。且因历史上关于钓鳌的神话传说,尤其是鳌和五座仙山的密切关系,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寻仙、咏仙、归隐。另外,女娲曾断鳌足以补苍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鳌的更多意义——非凡的事业、远大的抱负以及征服自然、主宰世界的雄心大志。

唐宋时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的正中,故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后亦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人们现在常称高考考取优异成绩或者成就一番大事业者为独占鳌头。此类说法显然是因袭古代的意义。

文人也常用“钓鳌”这个词抒情达意。《全唐诗》收录的诗歌中含“钓鳌”两字的有13首,含“鳌”的有135首;《全宋词》中内容含有“钓鳌”的有7首,含“鳌”的有161首。可见古代文人对“鳌”的钟爱程度之深。李白的《赠薛校书》、《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两首诗都表达诗人欲辞魏阙,归隐山林的情怀。如“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诗人空怀一颗钓鳌之心,却无法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只能归隐故林。这里的钓鳌之心指的就是诗人的远大抱负。陈陶的“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鳌。壮心殊未展,登涉漫劳劳。”(《渡浙江》),“钓鳌三十年,未见天子巡。”(《续古诗二十九首》),这两首诗歌均是抒写壮志未酬的伤逝之作。僧人皎然《寓言》中有诗句云,“人生百年我过半,天生才定不可换。东海钓鳌鳌不食,南山坐石石欲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颇为无奈之感。“东海钓鳌鳌不食”意思是说钓鳌不成,徒手而归,其中隐含着事业无成之意。南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追和》云“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上阕自写心境,勾勒出一个浪迹江湖的奇士形象,写他豪放不羁的生活,以宣泄心中的不平。“举手钓鳌客”,用典不单单是为了表隐逸之意,又把“以天下不义丈夫为饵”之意暗蕴其中。这一点和词人的人生经历有关。词人主张抗金,而秦桧出任宰相后到处打击主战派,于是作者在绍兴年间送别友人胡铨及寄李纲除名。李曾伯《朝中措》“少年随分赋鹦洲。得意桂花秋。今日送君行色,梦和月到南楼。材名仲父,辞华季子,香满南州。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这首词是送别之作,劝勉对方勇敢搏击摘夺鳌头,这里显然是指获取功名,完成自己的伟大抱负。

概言之,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借用钓鳌的典故,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展示自己的豪迈胸襟、清高的品行以及愤世嫉俗的态度,对神话传说中的龙伯国大人的得到六鳌表现出无限的羡慕。

另外,鳌在传统文化中还代表着长寿。所以不论是婴儿满月或是老人祝寿,宴桌上总少不了老鳖(鳌,一说指老鳖),主要就是取其长寿之意。人们在垂钓中,也把钓得大鳖看作是一件吉利的事。

鳌自从伴随古代神话传说流传以来,便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人们把它看作是一种吉利的象征,不论是在陛阶上镌刻巨鳌还是宴桌上摆老鳖。鳌寄予着远大的抱负、非凡的事业;“钓鳌”则蕴含着更多的人生态度、品行行为。历代文人往往借鳌、钓鳌抒发自己的抱负及情怀。直至今日,它所包蕴的文化意义还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创作和生活。

[1][3]景中译注.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刘德康撰.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方勇.陸永品撰.庄子诠评[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5][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1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M].第二编之五.郑州:大象出版,2006.

[8][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10][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周勋初著.李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笔记李白
自然笔记
江上日暮笔记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