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江荔枝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0-05-03□王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合江荔枝

□王 利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县确立荔枝、柚子、青果为“三绝”名优果业优势产业以来,名优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30年来,荔枝面积增加33倍,产量增加了58倍,荔枝一跃成为合江“三绝”水果之首。2006年起,我县狠抓特色荔枝产业发展,抓品牌创建卓有成效。荔枝面积从4.2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8.6万亩,产量达500万kg,新建荔枝母本园1200亩。合江荔枝2004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荔枝)名优基地证书;2005年获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2005年获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2007年5月获第八届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最畅销产品奖和最受欢迎产品奖,同年8月在北京“2008”奥运水果推荐评选会上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一等奖的“带绿”荔枝获得“中华名果”称号。同时合江荔枝还通过了国际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荣获“中国晚熟荔枝之乡”称号。目前,“合江荔枝”地域证明商标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并获准使用。

我县荔枝因受到气候条件制约,会产生雌雄花不遇,花而不实现象,大小年问题比较突出。由于盛产期过于集中,存在产中、产后技术配套和服务跟不上、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

一、合江荔枝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

1.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规模化程度低 据对荔枝投产树调查:由于成片种植的仅占20%~30%,房前屋后零星栽培有70%~80%,故科学管理技术无法到位,基本为粗放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由于大多数果农做不到科学地防治病虫,特别是对霜疫病霉病和蒂蛀虫防治不到位、不彻底,引起大量幼果脱落,严重影响荔枝的商品性,造成增产不增收。据笔者调查:佛荫镇坝中2、3社王义辉和唐跃丰的荔枝树,未进行施肥、打药、修枝整形等常规管理,2010年株平仅产果16kg,且虫果多,没有商品性,售价仅 1~2元/kg;而甘雨镇漏水丫、望龙镇四合山果园通过精心管理,株平产果30kg,且商品性好,售价高达10~20元/kg。

2.品种结构不合理,导致盛产期相对集中 我县荔枝品种资源虽然丰富,但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搭配不够合理。据调查:在7月中旬上市的大红袍品种占 90%以上,上市价格一般为2~8元/kg;而7月下旬上市的绛沙兰品种占2%,上市价格为 15~30元/kg;妃子笑品种占0.94%,上市最高价1960元/kg;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上市的铊堤品种占3%,价格为80~120元;8月上中旬上市的带绿占0.05%,可卖5960元/kg;楠木叶占0.07%,上市价格为20~30元/kg;其它品种如糯米糍、桂味等占1%,上市价格也在10元/kg以上。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是导致市场季节性饱和过剩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增产不增收”的直接原因之一。

3.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尚不协调和配套 目前,我县荔枝生产大多以专业户为主体,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分户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很难适应大市场的需求。荔枝采收期很集中,而采后保鲜、贮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又没有与栽培生产同步发展,产后处理基本上处于传统、落后的状态;加上缺少协调能力强,能够把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介组织,导致信息闭塞,产销脱节。

4.保鲜、加工、贮运设施落后 荔枝自然保鲜期只有几天,又在夏季气温高的季节收获,很容易腐烂。而大规模的商业贮运还停留在传统的保鲜阶段,最好的办法也不过是泡沫包装加冰水保鲜。而在荔枝深加工方面没有取得进展。

二、提高合江荔枝经济效益的措施

1.扩大发展优质荔枝规模 近年来,我县荔枝从4.2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8.6万亩,县政府计划每年新发展荔枝1万亩以上,即2010年发展3.5万亩,2011年发展4.5万亩,2012年补植 2.15万亩,使总规模达到20.3万亩。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应切实提高荔枝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认真研究土地流转和业主大户带动农民的规模经营机制,重点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笔者调查,一般的专业果农,经营规模在30~105亩左右的,最利于成本投入、技术管理的切实到位。规模太小,难成气候;规模太大,则必须具备强大的投资能力、管理能力和科技力量的支撑,否则,投资失败难以避免。1000亩以上“生产基地”至今能有所作为的数量甚少,多数都因为成本投入和经营管理问题而处于难以为继的境况。

2.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 合江荔枝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应以培育8月上中旬以后成熟上市、综合性状优良的荔枝品种为突破口,打造合江荔枝品牌。合江荔枝以晚熟而独具一格,成熟期比沿海地区迟1个月以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在科研上,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针对荔枝花而不实的难题进行攻关;坚持连续2~3年对大红袍、妃子笑、绛沙兰、楠木叶、铊堤、带绿、桂味等进行鉴评选种,发掘利用这些品种中优质丰产稳产的单株,将极大地改变合江荔枝品质和产量问题;对品质极佳,焦核率高的晚熟荔枝妃子笑、带绿、铊堤等进行丰产栽培技术的攻关研究,服务于生产。从长远看,合江荔枝加工的出路应在更高层次上另辟蹊径,开发荔枝具备的营养保健药用价值,在研制荔枝饮料、荔枝干红酒方面下功夫。由县发展计划部门组装为成熟的项目,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拓宽引资渠道,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市场,创立品牌,抓好荔农合作组织建设 荔枝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一是抓好荔枝产业协会这个龙头,把生产大户、承包者、果园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防病治虫,实施科学栽培管理,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提高荔枝商品性。二是把技术与生产、营销有机结合起来,将产品相对集中统一,分类销售,建立生产基地网络。三是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组织销售。四是每年多组织营销大户到广东岭南等地考察,学习现代营销加工的先进经验。五是通过协会与外地果协、营销大户、营销龙头企业及各大城市的超市建立营销网络,在各大中城市超市建立批发销售点,建立荔枝营销网络体系,拓宽鲜销市场。六要充分利用合江荔枝品牌优势,发行合江荔枝宣传画册,在省市新闻媒体开辟宣传栏目,在成渝高速和合渝路、泸合路、佛九路等地设立大型广告牌,在佛荫高速路口建设集销售、餐饮于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整合现有营销资源,加快荔枝产地市场的建设速度,形成高、中、低端营销市场网络体系。七要鼓励龙头企业主动介入参与荔枝发展的全过程,支持荔枝专业合作社强强联合,大力发展荔枝经纪人队伍。通过龙头带动、市场拉动、中介组织联动,使荔枝产业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八是要建设生态荔枝带,开发原始森林游,佛宝生态避暑游等。

4.实现标准化生产 荔枝是大小年结果现象很严重的果树,产量易受诸如气候、管理水平、果园和树体基础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产量的巨大变化必将带来价格的起伏波动,产量与价格的不稳定对荔枝的产销直接构成了障碍,继而出现了“荔枝丰产年农民卖果难,荔枝欠产年商家买果难”的情况。只有稳定年际间供应量,同时产品质量又能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形成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格局。要达到这一目标,我县荔枝生产应切实加强荔枝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和果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荔枝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管,实现优质、稳产和卫生安全的目的。

5.搞好现有荔枝树的管理 要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按绿色食品标准规范生产管理),从而有效提高荔枝的品质。由于荔枝生产上长期存在重发展、轻管理的思想,发展时投入多,种后投入少,生产用肥和农药无保证,病虫害严重。因此,在荔枝管理上,每年由财政部门预算培训经费,农业推广部门和荔枝产业协会等负责定期组织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使果农掌握更多的先进生产管理措施和常规管理,使他们真正有增收信心,这是保证提高目前和今后荔枝产量品质的关键。

目前,合江荔枝在全省产量中已占90%以上,现有荔枝8.6万亩,预计2012年发展到20.3万亩,荔枝产量可达1000万kg以上,占有绝对竞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联:四川省合江县农业局646200)

猜你喜欢

合江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腾飞吧,合江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阿义”和荔枝
合江
——我可爱的家乡
合江农商银行助农取款村村通
荔枝熟了
合江神臂城怀古(外一首)
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