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油:破浪扬帆

2010-05-03由然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海油液化油气

■ 文/本刊记者 由然

提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业内熟知的往往是最早敞开国门,“引进来”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辉煌历史,而对“走出去”的光辉历程知之甚少。其实,在中国海油上演的国际化大戏中,“走出去”也是重头剧目。

回眸中国海油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虽然风雨如磐,但使中国海油的发展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而今,中国海油这艘巨舰正在国际市场的大海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中国海油的LNG运输船。

奠定国际化发展基础

1982年2月15日,应运而生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作为对外合作的国家公司,担当起了全面负责海洋石油对外合作业务的重任。从此,拉开了中国海油对外合作的国际化序幕。

中国海油开展国际合作的理念是互利双赢。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海油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从上游拓展到下游,从生产领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并从国内发展到海外。

享有负责与外国公司在中国海域合作开采油气资源的中国海油,代表国家先后开展了四轮合作开采油气国际招标,几乎与包括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世界大中型石油公司都有过合作。其合作范畴从业务上游发展到业务下游,从生产领域发展到金融领域,从较为简单的合作形式发展到复杂多元的形式。在下游,与英荷壳牌公司合作建设中国最大的石化项目,与BP等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广东LNG项目;在金融服务领域,与荷兰全球人寿保险公司组建人寿保险公司;在海外,先后在印尼马六甲合同区块、印尼东南苏门答腊等五个区块拥有投资权益。

快速发展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是中国海油在对外合作中的重要收获之一。通过有效利用百亿余美元的国际资本,为今后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自主勘探开发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形成十大配套勘探开发近海油气资源的配套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勘探开发海上油气资源。不仅成功开发绥中36-1、东方1-1等大型自营油气田,并逐步接替外国公司,在合作油田中出任作业者,国际化运营的技术能力日臻完善。

用“双赢”合作文化,挽起世界各国朋友的手臂。通过对外合作,中国海油积淀形成了国际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基础。在与合作伙伴打交道的过程中,中国海油树立起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熟悉精通石油行业的国际惯例,培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双赢”合作文化,在国际同行中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

中国海油“走出去”的历程,似乎比其他石油企业更艰难更曲折,对优尼科的收购就是一个例证。虽然收购优尼科没能成功,但学到了经验,悟出了道理,掌握了规律。这些收获在一定意义上说,也许不亚于收购优尼科的成功。

在全球范围内开采利用油气资源是国际石油公司的重要特征,资产并购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海油的并购,不是单纯为了扩大资产规模,而是以利润指标和是否增加核心竞争力为标准。

中国海油进行跨国经营,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寻求海外资源,购买油气开采权;另外一条路是直接介入产权方面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中国海油着力培养海外发展的实质性能力,积极通过资产并购等方式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未来持续发展空间。目前已先后成功实施了多宗海外油气资产并购案,其经营实力得以初步显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海油就派出专家走出国门,与国外油公司合作,进行油气开发作业活动。1994年,在马六甲项目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功,这是中国海油签署的第一个海外合作项目,可年获份额油40万吨。1995年,中国海油与美国阿科公司签署了《石油销售和购买协议》,投资1600万美元购买了该公司在马六甲区块32.58%的权益。同年9月,中国海油又投资310.8万美元从日本石油公司手中购买了该区块6.93%的权益。至此,中国海油成为当时马六甲项目最大的权益股东。

2002年4月,中国海油出资约6亿美元收购了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此项收购使中国海油一举成为当时印尼海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商,这在当时是中国公司并购国外资产数额最大的项目之一。同时,中国海油还出任其中3个油田的作业者,这也是我国首次走出国门担当海上油田的作业任务,从而大大提升了中国海油的国际形象,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中国海油来说,2003年无疑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中国海油适时抓住机遇,在国内牵头组织建设LNG接收站,利用LNG供应招标的机会,坚持以市场换资源的原则,大举进军国际天然气上游生产领域。

2003年2月4日,中国海油完成收购印尼东固天然气项目的储量权益。5月15日,中国海油宣布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储量5.3%的天然气项目。一幅天然气管道大动脉的宏伟蓝图,开始在中国沿海铺展。中国海油参与建设的广东液化天然气终端站、福建液化天然气终端站的相继建成投产,加上中国海油沿海一些天然气田的产量,使沿海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70亿立方米。

2005年3月,首次进军油砂资源,购得加拿大MEG公司18.5%的股权,在世界很具潜力的资源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此外,中国海油加大海外直接勘探力度,在海外拥有近40万平方公里风险勘探面积。如今,中国海油海外油气资产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亚、西非、里海等地,作业区域由中国近海延伸到了亚太地区。

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中国海油集团所属的专业服务公司主动出击海外市场,作业区域涉及东南亚、美洲、非洲、中东等地区。2007年3月9日,中海油服(COSL)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PNOCEDC)正式签署了巴布亚新几内亚LIHIR公司固井作业合同。此项合同的签署,加速了中海油服的国际化进程。

有成功就可能有失利,开拓海外市场岂能一帆风顺。1997年4月,中国海油下属的海外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与美国ARCO缅甸公司签署了缅甸海上M7/M9区块5.9%的权益转让协议,但后因美国制裁缅甸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海油于1998年退出了该合同。1997年8月,中国海油参与美国在墨西哥湾5个区块的勘探经营活动,经过一年多的钻探,并没有多大的油气发现,不得不偃旗息鼓,将有关权益进行了转让。2003年3月,中国海油与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6.1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里海北部项目的部分权益。遗憾的是,由于该项目的现有合作伙伴行使优先购买权,中国海油与里海项目擦肩而过。

中国海油不断推出海洋勘探开发新设备,满足海外市场需求。胡庆明/摄

缅甸、墨西哥湾、里海3个项目的相继失利,使中国海油的决策者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经营之路,复杂而多变,坎坷而艰难。

步履更加坚定稳健

跨国并购、资本运营成为中国海油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作为中国最大的离岸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以打造“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为目标的中国海油,一直积极留意海外油气资产的收购机会。用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的话说:“在海外收购方面,我们是机会主义者。收购的机会随时出现。”他指出,中国海油会先着眼中国周围地区的收购机会,包括中东、俄罗斯及亚洲地区,并且加速天然气市场的开发。

客观地说,近两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海外频频出手,而中国海油自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利后显得有些沉寂。但他们一直在寻找有利时机。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3月15日宣布,公司拟与阿根廷BEH成立合资公司,交易价格约为现金31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海油开始进军拉美市场,迈开了海外扩张的新步伐。

该交易完成后,中国海油和BEH将各持Bridas 50%的股权,并对Bridas的管理作出共同决策。目前,Bridas通过其关联公司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等地从事油气勘探与生产活动。中国海油通过该交易将业务拓展至拉丁美洲,这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符,亦为公司在拉丁美洲及其他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若按比例计算,预计在交易完成后,中国海油的探明储量与平均日产量将分别增加3.18亿桶油当量和4.6万桶油当量。

BEH是阿根廷最杰出的公司之一,也是油气行业的领先企业。本次成立合资公司符合中国海油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发展的理念。Bridas拥有世界一流的油气资产组合,对中国海油进军拉丁美洲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通过这次交易,中国海油可以立足该地区,并以此进一步推进公司未来在产量和储量方面的增长。

3月24日,中国海油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在北京签署液化天然气(LNG)购销及澳大利亚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有关协议,中国海油将每年从BG在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项目采购360万吨LNG,为期20年。据透露,协议购买价格为700亿-800亿澳元(总价约4700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澳大利亚迄今最大单一买家的液化天然气协议之一,标志着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液化天然气将首次进入中国市场。除了购买LNG,中国海油还参与到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将获得该项目煤层气资源5%的权益以及第一条生产线10%的权益。

根据协议,中国海油与BG还将共同组建船东公司,在中国建造两条LNG运输船,中国海油占股70%。

中国海油在LNG项目上是国内的领先者。2006年中国海油建造的第一个LNG项目深圳大鹏LNG项目正式投产。目前中国海油已有三个正在运转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分别位于广东、福建和上海,并正在浙江建造第四个接收站。

据悉,目前中国海油已累计与外国公司签订了每年向中国市场供应1600万吨的长期供应合同,未来25年中,可每年向中国引进22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减少9.2亿吨碳排放。

猜你喜欢

海油液化油气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