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乙醇胺乳膏预防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0-05-02钟小红吴晓安高春玲陈建清董书春熊博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三乙醇胺头颈部乳膏

钟小红 吴晓安 高春玲 陈建清 董书春 熊博文

头颈部恶性肿瘤 70%~8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对于这部分患者,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1]。然而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颈部皮肤会因为毛细血管扩张而出现红斑,进而出现色素沉着、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氧及继发细胞损伤、死亡,出现脱皮、溃疡、出血、坏死等,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近期我科使用三乙醇胺乳膏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9年 1月至 12月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首程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 54例,其中男性 32例,女性 22例,年龄 20~77岁。鼻咽癌 30例,喉癌 8例,下咽癌 5例,舌癌及口咽癌各 4例,韦氏环淋巴瘤 3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初治首程放疗,放射采用 6MV X线,200 cGy/f,5 f/w,总剂量 DT50~70Gy。

辐射防护方法:①放射治疗开始及过程中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宣教,指导患者射野皮肤尽量保持清洁、干燥,宜穿柔软、宽松、衣领大的棉质内衣。避免阳光暴晒和风吹,减少摩擦,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不用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洗涤济,勿用毛巾搓揉皮肤,皮肤瘙痒时可轻拍局部,勿搔抓皮肤。②用药方法:用药组第 1次放疗后即给予三乙醇胺乳膏涂沫在照射野皮肤并超出 1 cm左右的范围,厚 1~2mm,直至透出乳膏见不到皮肤为止,并轻轻按摩以使药物渗透到皮肤深处,每日早晚各 1次,至放疗结束;放疗期间于每日放疗前 4 h停用三乙醇胺,及时用软布或棉签擦尽剩余药物。对照组按常规皮肤护理,不涂抹任何药物。对两组患者每周进行评估,观察记录皮肤反应发生的时间、程度、深度及持续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根据 RTOG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2],0级:无变化;Ⅰ级:表现为皮肤滤泡样暗红色斑或脱发或干性脱皮或出汗减少;Ⅱ级:表现为皮肤触痛性或鲜色红斑或片状湿性脱皮或中度水肿;Ⅲ级:表现为皮肤皱褶以外部位的融合性湿性脱皮或凹陷性水肿;Ⅳ级:表现为溃疡或出血、坏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 χ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对照组和用药组均为 100%。但用药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轻度放射反应(Ⅰ +Ⅱ级)用药组为 89.3%(25/28),对照组为 53.8%(14/26)。重度放射性反应(Ⅲ +Ⅳ级)用药组为 10.7%(3/28),对照组为 46.2%(12/26)。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有统计学差异,χ2=9.78,P值<0.05,见表 1。

对照组中有 4例出现Ⅳ级皮肤损伤,被迫中止放射治疗,给予清创换药、湿润烧伤膏外敷及全身抗菌药物等处理后,半月后痊愈。

表1 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例,%)

2.2 皮肤反应发生剂量

两组出现于放疗剂量 40 Gy以前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 96.1%(25/26)和 32.1%(9/2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3.69,P<0.01)。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射线对照射野皮肤的损伤会越来越重,其发生的原理为细胞核 DNA吸收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不可逆的 DNA合成和分化,由此引起细胞基因的改变进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研究表明皮肤受照射 5 Gy就可形成红斑,20~40 Gy可形成上皮脱落及溃疡,严重者可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3,4]。治疗放射性损伤,以往无有效药物,预防也较为困难,一般出现后多采用停止放疗、休息及抗炎治疗等对症处理,治疗的中断使得放疗的生物学效应减低,给患者增加新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影响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的时间。

三乙醇胺(商品名为比亚芬)是 1种水包油型的乳膏,此乳膏具深部水合作用,涂抹后可将其中的部分水分(约 42%)转移至皮肤表层,并可通过楔合效应减少局部创伤皮肤的水分丢失(约 75%),预防和减轻照射野皮肤的干燥。通过渗透和毛细作用原理,起到清洁和引流的双重作用,通过舒张局部血管、加快血液流速,改善放射治疗后的血液循环障碍、减轻水肿,同时又加快渗出物的排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补充丢失脱落的表皮细胞,促进受损细胞的再生修复,还可改变白细胞介素 1和白细胞介素 6之间的比例,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增加胶原的合成,从而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预防放射治疗后纤维化和硬化的发生[4,5]。本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均为 100%,但用药组患者反应出现时间比对照组晚,且大多数仅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因此对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从第一天放疗后即使用三乙醇胺乳膏保护放射野皮肤,可以提高皮肤耐受性,使放射治疗反应出现晚、程度轻,可较好地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使放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1] 孙 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8.

[2]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 3版.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2002:1108.

[3] 李素艳,高 黎,殷蔚伯,等.金因肽对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及皮炎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1):30.

[4] 曾子君,林印如.比亚芬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6):789.

[5] 孙永敏,陈 刚,江瑞霞,等.比亚芬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316.

猜你喜欢

三乙醇胺头颈部乳膏
三乙醇胺的电化学降解研究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三乙醇胺强化Na2SO3脱硫性能研究*
三乙醇胺复合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三乙醇胺乳膏阴道灌洗治疗放射性阴道炎40例的有效性观察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