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人英雄的三大遗憾

2010-04-29

海外星云 2010年10期
关键词:小谢老黄摩卡

在青海大地震中舍身救孤儿的港人义工黄福荣,遗体运回香港。“阿福”一生行善,无私助人的事迹感动中港万千市民,连港府亦破例以高规格迎接灵柩,更向这位救人英雄追颁金英勇勋章。

“阿福”向来低调做善事,香港记者几经转折找到他最后的挚友。从他的家人及朋友口中得知,“阿福”有三大遗憾,包括遇不到愿意嫁他的人、内地仍有很多孤儿和失学儿童需要帮助,以及在行善之路上,难以找到低调做实事的同道中人。

汶川地震后结识挚友

黄福荣在4月14日出事后,在深圳居住的小树收到一个来自青海的电话,告诉他老黄(黄福荣)在7.1级大地震中,为了拯救被压在钢筋水泥下的老师和3个孤儿,结果在余震中遇难了。伤心的小树,起初不敢相信这噩耗。立刻致电黄福荣在香港的家人,翌日即起程到青海玉树县,陪伴黄福荣胞弟,接这位挚友回家。

小树和摩卡与黄福荣的结缘,拜中国上一次特大地震所赐。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小树夫妇和来自各地的义工到四川洛水镇建帐篷学校,第一次遇见黄福荣。

“每天傍晚,都会有个40多岁的中年人匆忙赶过来帮我们铺地砖、搬桌椅。他无声地来,悄悄地走。”摩卡忆述,在洛水认识老黄时,最初以为他是当地人。

“有一回,天下着大雨,满布地震后泥泞的废墟,将我们原本拟定的帐篷学校校址变得泥泞不堪,这个神秘的中年人又和我们一起,淋着雨,蹲在地上,将废墟中的砖头一块块码平。从那时起,我们知道他叫老黄,在香港做货车司机,年轻时就开始奔波内地,热心从事公益事业。汶川地震几天后,他就来到灾区不同地点,从红白到涧底再到洛水,寻找自己可以做的事。”

摩卡说,他们的年纪都比老黄小,习惯称呼黄福荣做“老黄”。在他们心目中。老黄既害羞又善良,而他独来独往、到处行善的性格,是天性使然,亦夹杂着后天的遗憾。

虽然认识时间不长,却由于性格比较低调,黄福荣与小树夫妇异常投契。黄福荣每次到深圳,都会打电话给他们,过时过节更会带同香港特产如老婆饼或月饼。不经意地敲开他们的房门,总是那一句害羞的开场白:“想你们了,就来看看。”

“老黄(黄福荣)去世当天,我先生一直说欠老黄的。因这两年老黄不管每次去哪里,都会过来和我先生吃顿饭,只是这次,我先生因为要装修房子,把约会推到待他自青海回来时,这一推,成了我先生永远的遗憾。”摩卡哀伤地说。

渴望找到另一半

黄福荣在港驾货车为生,收入不高,却将省回来的一分一毫,救助内地孤儿和灾民。他经常到内地救灾扶贫,一去便是几个月,到处飘泊,可以想象他很难找到意中人。据曾接触他的记者说,黄福荣性格内向、说话不多,一次由深圳步行到韶关的筹款活动中,他说自己曾有女朋友。分手后便没再拍拖。

然而,看着小树夫妇的幸福生活,黄福荣亦相当羡慕,找不到同行人生路伴侣,他不无遗憾。摩卡忆述。黄福荣曾用不太纯正的普通话跟他们说:“看你们两个真好,我估计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

黄福荣将人生献给慈善,似乎亦已有孤独终老的心理准备,单身更令人无后顾之忧。“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黄福荣曾称。

心系孤儿失学童

黄福荣近年经常往返内地做义工或参与慈善活动。原来是受他父亲感染。黄福荣有五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四,三姐黄月秀接受传媒访问时说,黄福荣自小目睹父亲经常帮助朋辈及乡里,早已养成一颗善心。

中学毕业后,他曾与朋友开设铺头卖电脑。后与朋友合营货柜运输公司,但数年前转做司机,全身投入到内地行善。

黄福荣对内地孤儿和失学儿童尤其关心,今年3月到青海前,他曾跟小树夫妇说:“过几天要去青海。听说那些孩子很穷,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刚好这段时间有假期,想去扶贫两个月。”临别前,老黄又嘱咐摩卡多收集旧衣,然后寄到青海给他,再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汶川大地震后,黄福荣亦专挑重建学校及图书馆的工作,希望可尽快给孤儿重返校园。

黄福荣多年来帮过不少人,这次有份到青海接遗体的小谢,亦是由老黄抚养成人。据摩卡所讲,今年2月,老黄突然带了小谢来探望他们。小谢一直称呼老黄为“哥哥”。原来几年前小谢的双胞胎哥哥患上血癌,与他仅有一面之缘、患上肺病的老黄,毅然担起照顾他的责任,不但为他寻找医治药方,更在经济上不断支持他。

小谢哥哥临终前,老黄将身上的5000元交给他,鼓励他撑下去。小谢哥哥明知自己时日无多,将这笔钱交给了正在读书的小谢,小谢才能完成学业。哥哥临终时更嘱咐小谢,日后必须规老黄如亲哥哥般尊敬。“这次小谢千里接老黄回家,这种感情才是至真至善吧。”摩卡说。

找不到同道中人

“老黄总是说做事情不为别人,简单些好。”摩卡说,黄福荣默默帮助别人,从不拿来炫耀,甚至刻意避开闪光灯的注视。例如四川帐篷学校开幕,有电视台记者来采访,老黄立刻转身就走。在洛水镇时,摩卡又在临时搭建的图书馆重遇老黄,问他为什么不去学校时,老黄腼腆一笑说:“现在那边都是记者,不喜欢,嗯,不喜欢。”

与老黄成为好友后,摩卡才知道,灾区有那么多义工,但老黄一个也没联系;不交朋友不是因为老黄孤僻,只是他找不到值得尊重的朋友。摩卡说,老黄之前参加过很多民间志愿组织,好几次悄然离去,再寻新的去处,原因亦是如此,他觉得那种团队不纯粹,真正做事的人永远不会热衷炒作。

黄福荣走了,挚亲固然悲痛莫名,小树夫妇亦十分哀伤。老黄曾承诺,他俩9月来港时,会做他们的导游,如今一切已成泡影。他俩望着家中代为收集的旧衣,只有无限感触。“我还希望,他会在某一天,敲开我们的房门,像以前那样害羞地告诉我们:想你们了,就来看看。”摩卡伤感地说。

(摘自香港《东周刊》)

(编辑唐馨)

猜你喜欢

小谢老黄摩卡
“老黄”和“小萧”
插电混动车跑318国道到底什么感觉 魏牌摩卡DHT-PHEV
摩卡
嘴碎的“老黄”
也门:没有摩卡的摩卡港
我是一只狐
“亲戚”老黄
关键人物
村妇小谢
村姑小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