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有一个梦想

2010-04-29

国际人才交流 2010年11期
关键词:政治家民主党议员

吕 端

高邑勉希望像自己这样有着中国情结的日本年轻一代,共同携起手来创造更多的机会,推进日本与中国的交流,让更多的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构筑与中国的新的信赖关系,是作为一名青年和日本国民代表对未来应负的责任和值得骄傲的工作!”

2009年日本大选,民主党中有一个叫高邑勉的年轻人,在明份的选举中与鸠山由纪夫一起胜出,鸠山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前任首相),高邑勉成为众议员。此时高邑勉只有35岁,除了他的年轻,他备受关注的原因还在于曾留学中国5年,并获得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留学回国后当选日本国会议员的北大学子,也是日本民主党中罕见的“中国通”。

中国:从政的必修课

1974年,高邑勉出生在日本山口县。山口县“盛产”政治家,历史上曾经出过伊藤博文、安倍晋三等日本首相。受到家乡前辈的鼓舞,高邑勉在高中时便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高邑勉最敬重的政治家是中国的周恩来总理。他说,到中国后,由于对周总理的敬重,他看了很多关于总理的传记书,了解到周总理曾经收养过泰国政府最高顾问的女儿常媛,并把她当做亲人一样对待,而此时中泰两国尚未建交。长远来看,这种超越政治、富有人情味的做法让中泰两国关系非同一般。周总理从人文角度出发、超越国与国关系的做法让高邑勉佩服不已,周总理成为高邑勉心中伟大政治家的代表。

从庆应大学法学部毕业后,高邑勉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了几年,其间他一直没有放弃进入政界的梦想。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高邑勉成为了民主党参议员铃木宽的秘书。新世纪之初,中日关系曾出现一些问题,作为议员秘书的高邑勉发现,在民主党中,甚至在自民党中,很多人都是从美国留学归来,很少有人在中国生活过,因此日本没有特别了解中国的政治家,没有了解中国,与之交流的可靠渠道,日中双方在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很难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高邑勉想,自己将来要从事政治工作,日中关系肯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去中国,跟真正的中国人生活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日中两国才有可能构建新时代下的新型关系。此时,民主党内的一些前辈也对高邑勉提出类似的建议。一位曾经留学美国的民主党议员对高邑勉说:“我们完全不懂中国,你应该去好好了解一下”就这样,2001年,带着了解中国的使命,高邑勉来到中国,来到北大,开始了为期5年的留学生活。那一年,他27岁。

棒球:跨越国境的友谊

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高邑勉在北大对外汉语学院学习汉语。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此期间,高邑勉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而联系他们之间友谊的纽带就是棒球运动。

在北大,高邑勉和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爱好加入棒球队,逐渐相识、相知,成为一生的朋友。高邑勉忘不了每天未名湖畔的运动场上,他与队友们一起练习的场景;忘不了训练之余,常常还要和队友们去捡运动场上的石头,缝补布满漏洞的网,修补用坏的球;忘不了训练结束后,他和朋友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品尝鸡翅、一起喝啤酒时的满足……高邑勉深有感触地说,是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让棒球队团结在一起,相比比赛的输赢,“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训练和讨论中学会理解,知道彼此的需要,为不使同伴失望而做出最大努力”,这个过程才最重要、最珍贵。

5年的留学生活,高邑勉加入了学校棒球队,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获得了硕士学位。在这期间,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目标,了解中国、与中国交流,成为日中沟通的桥梁。回顾在北大的5年,高邑勉认为自己基本达到了最初的目标。他说,虽然当时只是一个留学生,没能结交什么特别重要的人脉,但却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这是他最宝贵的收获。

“超越友好”:中日关系的出路

高邑勉与中国的特殊情缘,让他对中国多了一份了解,对日中关系多了一些思考。

高邑勉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日中两国对彼此有着理想化的憧憬。对日本而言,中国是理想中的国家,没有中国文化、中国汉字,就不会有日本文化。高邑勉是读着《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汉语名著长大的,从小就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充满了崇敬和幻想。成年后,高邑勉遗憾地发现,很多中国人对日本并不十分了解,往往将日本的政治家一概而论,而不知道日本其实有很多希望发展对华友好关系的政治家。高邑勉时常想,如果日中两国能真正成为好朋友,那该有多好。在中国留学期间,高邑勉和很多中国朋友有过促膝长谈,有过酒后吐真言,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大家彼此真心相待,结成了要好的朋友。这种经历给了高邑勉信心,他坚信能够实现自己对日中关系的美好憧憬。

留学中国的几年中,高邑勉认识到,中国是个特殊的邻国,日中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似,但政治上距离较远。因此,他认为,日中之间只讲友好是不够的,“需要特别强调日中友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只强调“友好”会给人一种很简单容易、流于表面的错觉。日中必须“超越友好”,维护和发展两国共同利益,这样才能建立信任,才会有战略互惠关系。为了实现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互信关系,日中双方现在应该做的是,以新的思维去追求共同利益,包括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高邑勉最喜欢《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认为“战”字不应该形容日中关系,他希望两国关系应该“知己知彼,求同存异”。

高邑勉认为,政治家不应是目光短浅的机会主义者,而应该超越眼前利益,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要看到中国、日本,要看到亚洲,更要看到全世界。

青年:梦想实现的希望

2007年,高邑勉结束在中国的学习,怀着改善中日关系的政治梦想返回日本。他没有让大家失望,仅仅两年后,就迎来了施展抱负的机会。2009年,日本政坛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民主党的大胜,坐落在日本国会旁边的众议院议员会馆有一大批办公室换了主人,高邑勉也搬进了自己的议员办公室。

在大选中,民主党占据压倒性优势,仅在比例代表选区当选的44名议员中,就有36人是首次当选,高邑勉便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邑勉是目前日本议员中最了解中国实际社会的一位。北大校友得知这位“很年轻、很帅、很能干”的日本小伙子成功当选的好消息后,纷纷向他表示祝贺,鼓励他为成为明天的“高邑首相”而努力。

2009年12月,高邑勉当选国会议员不久,就随小泽一郎干事长率领的第16次“长域计划”友好交流使节团飞赴北京。此次访华团共643人,由来自日本社会各界的民主党支持者500人,以及143名日本国会议员组成,其中包括80名新当选的议员。100多名议员同时出访,这是民主党执政后的最大外交动作,在世界交往史上也被认为是超乎想象的一次出访活动。在访问中,高邑勉和其他代表团成员有机会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各级领导会谈,并与中联部、共青团等许多青年朋友交流,进一步加深了日中青年间友谊。

谈及此次访华,高邑勉坦言,与做学生时来中国不同,当上议员后,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戏言自己不是政治世家出身,不是有钱人家出身,也没有上层人物庇护,因此无所束缚,只要是对的事情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为日本提供了机会,会让日本发现并开拓更多的新的可能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提高,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会带来更多、更大、更好的影响,日本应该与中国一道更好地推动世界的发展,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邑勉希望像自己这样有着中国情结的日本年轻一代,共同携起手来创造更多的机会,推进日本与中国的交流,让更多的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构筑与中国的新的信赖关系,是作为一名青年和日本国民代表对未来应负的责任和值得骄傲的工作!”

高邑勉,义不容辞,选择肩负起这份责任、完成这份使命。

猜你喜欢

政治家民主党议员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碰撞:议员提议案与国民大数据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政治家与鞋 ——艾马德(约旦)▲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
驴?议员?
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