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的狗
2010-04-29OliverKovacs
Oliver Kovacs
佐尔特的运动员之梦被无情地终结在轮椅之上,幸好遇到了塔德,他才能够找到新的人生。
塔德把主人需要的物品从底层货架拖了出来,小心地放进购物篮,然后叼起篮子提把,回到主人跟前。“好了,我们走吧!”佐尔特·马克祖萨话才说完,塔德就叼起篮子,转身朝收银员走去。
这次买的东西不多,其实塔德叼得动两三公斤的重物,所以即使是周末大采购,都难不倒它。要是佐尔特逛累了,只要抓住塔德身上的狗链,还能来上一段狗拉雪橇式的购物体验呢。塔德了解主人的每一个动作,知道他想要什么,并且随时随地准备为他全力以赴。
人狗之间能有如此罕见的默契,实因背后隐藏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故事。
一场无情车祸
1991年5月19日晚,佐尔特一心向往的青春梦想毁于一旦。
那年,他16岁,正在学习当一名油漆匠。不过他更专注于所热爱的足球生涯,打算有朝一日成为职业足球员。那晚,好友家举行的派对结束后,佐尔特跳上由朋友驾驶的车准备回家。他坐进前座,系好安全带,滑低身子,把脚跷上仪表板。车开出没几公里,他就进入了梦乡。
车子在匈牙利西北部的乔尔瑙城附近行驶时,负责控制方向盘的朋友竟然也打起瞌睡来!结果车驶离马路,撞上路边一棵树。开车的朋友仅脑震荡,逃过一劫,然而,一旁熟睡的佐尔特却没那么幸运。在那一瞬间,他的脊椎遭到剧烈挤压,使两节脊椎骨错位,严重压迫脊髓。对佐尔持来说,这一生行走的最后一步,就是他上车时的那一步。
车祸之后长达10年,无论身体或精神上,佐尔特都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另一件意外没有发生,也许佐尔特此生都走不出阴霾。
邂逅维多利亚
2001年3月20日晚上,维多利亚·范韦西与朋友聚会结束,正要叫出租车回家。一位朋友提议开车送他们,维多利亚就与另两位好友一起搭便车。
维多利亚当时万万没想到,这位开车的朋友早已喝醉,酒驾加上超速,最后车子撞向水泥柱。坐在后座的维多利亚没有系安全带,救护人员发现她时,她的腿悬吊在后车窗上。车祸伤及她的脊椎与脊椎神经,手术后,医生告诉她应该不能再走路了。立志要当舞者的维多利亚陷入低潮。4月27日晚,她与朋友通电话时,得知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去世,双重打击下,维多利亚崩溃了。
她推着轮椅到没有开灯的吸烟区,躲在黑暗中痛哭,然而她并不孤单,佐尔特正好也在那儿。那夜,他们从晚上9点聊到清晨4点。9月,两人一起出院,维多利亚搬进佐尔特的家。有了维多利亚陪伴,佐尔特鼓起勇气走出内心的牢笼,重新接受外面的世界。
2002年秋天,佐尔特与维多利亚听说“助人大基金会(Dogs for Humans Foundation)”专门训练狗来帮助运动机能受损人士。虽然他们不太清楚狗怎么帮得上忙,还是与基金会联络,接着在11月时,开车到基金会的训练场。
那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塔德。
塔德选中主人
佐尔特很有兴趣地看着训练场的那些狗。在第一次与狗群接触时,他必须和所有的狗互动,这样专家才能决定哪一只狗最适合他。佐尔特一开始就和塔德最合得来,不过塔德的兄弟泽诺也表现不错。
最后,训练师看得很清楚,黄金猎犬塔德将成为佐尔特的好伙伴。“一直要等到实地测试过哪只狗最适合我的性格脾气,才会做最后的决定。”佐尔特说,“其实不是我选中塔德,而是它选中了我。通常一只服务犬必须只为有行动障碍的主人做一切事情。以我的情况为例,虽然我妻子对塔德也很会发号施令,塔德也很听她的话,但它总会先看我的眼色,征求我的同意。”
佐尔特与塔德合力赢得一座世界冠军奖杯,证明主人与狗相互选中对方,是一种多么完美的默契。
“跳,跑,绕过障碍,越栏,钻栏!”塔德在布达尔斯城的训练场,听从佐尔特的指示奋力奔跑。坐在轮椅上的佐尔特显然不可能跟上狗的速度,所以他会在稍微后方的位置发号施令,让塔德跟着指令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物。
“现在进行下一个课程。”佐尔特的训练员说,然后和另一位训练师定到场地前方。佐尔特和塔德又开始练习。“不,不是那块木板!”佐尔特指挥塔德。塔德边跑边用眼角余光看主人,它立刻服从指令,转身奔向另一障碍物并一跃而过。
佐尔特和塔德就是这样在周六进行3小时的训练。为了在主人与爱犬搭档的敏捷竞赛中获胜,佐尔特与塔德必须进行大量训练;对运动机能受损的参赛者来说,大量训练更不可少。
“轮椅敏捷大赛”,就是靠这样的周末训练所产生,这种竞赛几年前已经成为国际大赛,靠轮椅行动的理查德·曼伊克是这种轮椅运动的创始人。如今,理查德有许多追随者,每年匈牙利也举办很多场这样的竞赛。这项比赛的目标是:主人与爱犬必须搭档合作,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一一越过赛场中的20种障碍物。参赛的爱犬要在跷跷板上跑步、在障碍杆之间穿梭,越过障碍栏,而主人在赛前几分钟才会知道场上障碍物的顺序。
佐尔特说:“狗主必须记牢顺序,然后计时比赛就开始了。如果狗经过了必要的练习,那就只有人才会犯错。万一下错指令,让狗多跑一趟障碍物,大概就输定了。”2008年在意大利瓦格纳城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上,他和塔德战胜了蝉联多年世界冠军的理查德与爱犬奥斯卡,一举夺魁。
两组冠军都是好朋友,这并非巧合。因为他们一起巡回表演,在各地学校或各种活动上介绍服务犬,或让坐轮椅的狗主示范演出,希望越来越多人能了解,只要服务犬有良好的训练,它与主人就能完成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人狗合力圆梦
佐尔特与维多利亚现在是“助人大基金会”的志工。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该基金会由一群热心人士所创办,包括医生、动物行为学家,以及驯犬师等。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更多行动障碍者得到服务犬的帮助。如此一来,与残障者一起生活的人们,也能参与用狗来做身心治疗的课程。
这个组织靠捐款营运,提供大约5000~7000欧元来支付为期数月的训练课程费用。虽然该组织立意甚美,然而直到今天,却只有十几只服务犬在为主人服务。
“很多困在轮椅上的人都害怕承担养狗的责任。”佐尔特说,“因为狗需要吃饭、喝水,每天还得出门遛狗。然而这正是狗服务主人的开始,因为做这些事情必须有规律地生活,才不会让狗主人一直沉浸在沮丧之中,并能够重新同到社会。”
狗能帮助运动机能受损人士,不仅大多数人不知道,就连法律规定也很少提及。相关法规只提到导盲犬可帮助盲人,所以在那些不了解服务犬的地方,冲突每天都会发生。
“在商店和购物中心,别人会质问我们带着狗做什么,”维多利亚说,“曾经有人搬出商场管理规定,想把我们赶出去,但我总能说服他们而继续待在里而。”
基金会希望把法律条文加以扩充,以便涵盖更多的犬类服务,包括帮助行动障碍者的服务犬,用来作为心理治疗的犬类,以及癫痫病人发作时求援的犬类等。
佐尔特和塔德除了继续参加“轮椅敏捷赛”的世界锦标赛,佐尔特还计划其他的人生大事。自从2005年和维多利亚结婚后,他们就一直梦想有个孩子,这样家庭成员就增加为4名了。
佐尔特还想用一种新的运动来考验自己,就是潜水。可惜迄今还没找到任何教练肯帮助下肢瘫痪的人做潜水训练。有朝一日,如果他真能征服水中世界,那么在塔德陪伴他8年之后,那儿将是第一个它无法陪着主人一起去的地方。
(编辑/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