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光耀身边的她

2010-04-29

海外星云 2010年21期
关键词:李夫人新加坡人李光耀

从新加坡举国对她的哀悼和怀念中可以看到,半个世纪来一直保持低调,做个“李光耀夫人”的柯玉芝是有过光辉灿烂的一生,甚至提醒了人们更深一层去认识新加坡所走过的一段艰苦的建国历程。不少新加坡人尊称柯玉芝为“国母”,是贴切不过,不只是因为她是“李光耀夫人”,更因为新加坡的成功元素里有着她的温柔而刚毅的气质。

2010年10月2日,新加坡政府对外宣布,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夫人柯玉芝当天逝世,享年89岁。

简朴的第一夫人和第一女性

李夫人是新加坡的第一位总理夫人,过去40多年来,她在公开场合出现时总是短发旗袍的简朴端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她给新加坡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她贵妇人的身份,而是她作为一位现代成功女性所彰显的独特与高雅形象。她既是个贤妻良母,也是个优秀的专业人士;既是个现代女性,却又秉承了东方女性的优良传统美德。无论在个人、家庭、事业,还是品德、言行等各个方面,她都为现代女性树立了崇高的,甚至难以企及的标准。

李夫人出身名门,父亲是银行家,她在学生时代就充分表现其过人的聪慧,学业成绩优异。在莱佛士学院,她的英文和经济学两科成绩还胜过李光耀。在她那个时代,她也成了极少数能够获得英女王奖学金,留学英伦攻读法律的新马学生之一,更不要说是女生了。在剑桥时她同样表现优异,考取一等荣誉学位,回国后,合创著名的李及李律师楼,是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女中精英。作为雇主,李夫人显然有其过人的辨材能力,李及李律师楼吸引了不少优秀的法律精英入伙,也成了不少政界人才的出身处。

显然的,李夫人也是李光耀政治生涯中的得力助手。从李光耀筹组人民行动党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是他最重要的默默支持者。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充满惊涛骇浪的政治斗争中,李夫人所扮演的角色对李光耀而言是相当关键性的。“她有自己的法律专业,如果有必要的话,她照顾得了自己,甚至能一手把孩子带大。这使我无须挂虑他们的将来。”从李光耀回忆录中的这番话,可见李夫人的才智与能力,为李光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辅助,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能专心致志,为新加坡而奋斗。

作为新加坡第一位总理夫人,李夫人在所有公开场合给人的印象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的朴实无华,端庄贤淑,数十年如一日,保持自己的本色,焕发个人的风华,也凸显特殊的气质。在新加坡人心目中,她的举止总是那么有分寸,从来没有逾越自己的角色,更没有任何引人疵议的行为。因此,她也为所有内阁部长和其他官夫人树立了最佳的榜样。新加坡政坛良风的树立,李夫人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终其一生,李夫人在家庭则相夫教子,是李光耀的生活良伴和贤内助,更是个成功和伟大的母亲,她把3名子女都栽培成品学兼优的杰出人才,可谓一门俊秀,兰桂齐芳。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就如此说:“在她的调教下,孩子们品行端正,虽然是总理的孩子,却从来没有仗势欺人。”在公开场合,她数十年来跟随李光耀出席各种新加坡国内外的官式活动,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庄重得体。在自己的律师专业领域,则是个优秀的律师,是成功的专业女性的先行者,也是个能延揽和栽培人才的好雇主。对新加坡人而言,她树立了作为女性、妻子、母亲、职业妇女、政府首长夫人的多重良好典范。

从学业上的竞争对手到相恋相伴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对柯玉芝的描绘和对生活点滴的描写,足见两人的深情。但是,他求学时曾一度把她视为学业上的竞争对手。

“每学年有3个学期,期末都有考试。第一学期数学考试成绩我高居榜首,考到90多分。但英文和经济科成绩最好的不是我,只排名第二,落在一个名叫柯玉芝的小姐后面,分数差了一截。这使我十分震惊。我在莱佛士书院见过柯小姐。1939年由于她是这所男校中的唯一女生,校长叫她在年终的颁奖日颁奖,我于是从她手上领过3本奖给我的书。我们后来经常会面。”

当年的李光耀还曾经为柯玉芝而感到“万分烦恼”。原来她一直都被分配在争取女王奖学金的特别班里。当年整个海峡殖民地,即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一年只颁两份女王奖学金,一班里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都未必拿得到。

“我最担心的是奖学金当局也许不想把两份奖学金都颁给新加坡学生,而会根据地区平均分配,让槟城和马六甲两地的学生也有机会。这样就算排名第二也选不上。”

他回忆说:“1941年3月学年结束时,我的成绩依然不错,纯数学排名第一,但是柯玉芝的英文和经济仍高居榜首,历史好像也是这样。统计是经济试卷的一部分,我的分数比她稍高,但我很不开心,知道争取女王奖学金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后来,李光耀在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开始经营生意,做黑市买卖时,遇到莱佛士学院的理科毕业生杨玉麟,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历程。当时因为市面上正闹胶水荒,战前的存货已所剩无几。他问杨玉麟能不能制造,他说只要用木薯粉和石炭酸作原料就行了。于是李光耀就出钱资助这个试验。成功后,他们把胶水卖到市场时相当赚钱,于是在两个地点制造,一个在李光耀家里,有母亲和妹妹做帮手;另一个就在杨玉麟家里,他的妻子和妻姨柯玉芝是得力助手。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和柯玉芝再次相遇,两人于往后几个月萌生了友谊。

到了1944年9月,两人之间的友谊发展到李光耀可以邀请杨玉麟夫妇和柯玉芝(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把她叫着“芝”)到大世界的一家华人酒楼参加21岁的生日晚宴。那次是他第一次邀请柯玉芝外出。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孩接受邀请,参加一个年轻人的21岁生日宴会,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

1945年底,李光耀还介绍柯玉芝认识莱佛士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的管理员,让她当图书馆的临时雇员。当时她一家人搬到德文莎路一座浮脚楼,离他家只有一英里,因此他也经常送她回家。有时还会在途中停下来,到欧思礼路圣诺犹太教堂的一个安静角落谈心。

当年的除夕,他带柯玉芝到安珀路振裕园参加一个年轻人的社交集会,在集会结束前还牵着她的手走到对着大海的花园,在那里告诉她准备到英国读法律的计划,要3年后获得律师资格才能回来,问她愿意不愿意等他。

柯玉芝当时问李光耀知不知道她的年纪比他大两岁半。他答说知道,还仔细考虑过了。原来他少年老成,朋友大多比他大,因此他要的是跟他同样成熟的伴侣。柯玉芝答应等他。这件事他们俩都没告诉双方家长。因为要他们同意等那么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里说这就是他们相处的方式,即勇敢地面对所遇到的个人难题,并且设法去解决,既不躲避,也不置之不理。

他们留在英国,参加1950年5月的律师资格最后考试,6月获颁律师资格,然后搭乘荷兰邮轮威廉勒伊斯号于同年8月1日回返新加坡。

他们在伦敦秘密结婚近3年之后,又于1950年9月30日在新加坡婚姻注册局“二度结婚”。双方家长当天下午还在莱佛士酒店设酒会招待亲友,两人从此在欧思礼路38号的住家生活。

李光耀后来投身政治,柯玉芝也总是在一旁默默支持,还陪他四处访问选区及出席群众大会,有时还当司机。

柯玉芝在李光耀从政的道路上,只有一次走到台前的机会。原来当年行动党在竞选期间可以利用所分配到的以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淡米尔语发表政党竞选广播的机会,提出关于妇女权利的政策。但却找不到一个女党员能用英语发表演说,后来吴庆瑞博士和拉惹勒南建议由她上阵。当李光耀征求她个人的意见时,她犹豫了一阵,终于同意了。拉惹起草了初稿,让她改写,好让演说听起来像是她自己的话,经过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后,再译成其他语言。这篇讲稿由她以英语在当时的马来亚电台宣读。

李光耀谈照顾病妻

李光耀今年9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透露李夫人病后的情况及他当前的心境。李光耀当时谈到照顾两年多前因中风而从此卧病在床的夫人,并直言那是种持续的精神压力。

李光耀说:“有个医生对我说,你可能以为她走了之后,就会如释重负了,但是如果她走了,你会很伤心。因为至少她人在这里,你还可以对她说话,而她也知道你在说什么。你会想念她的。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但这就是生活。”

李光耀还透露他每晚都会坐在床边看着妻子,对她说话,还为她朗读她所喜欢的诗篇。“我还能做什么呢?我不可以倒下来。生活还是得继续。我尝试让自己忙碌,但在闲暇的时候,我的思绪就会回到我们还能一起走动的快乐日子。”

李光耀说,每当他看到自己和李夫人的旧照片时,就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拥有了61年的幸福生活。”

毫无疑问,柯玉芝女士不只是李光耀60余年的人生伴侣,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夫妻俩鹣鲽情深,始终如一,实为罕见的佳偶,也足为模范之夫妻。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肺腑之言:“我很幸运,不论后果如何,我的妻子芝,对于我的持续奋斗,从来不质疑或有所犹豫。她说她对我的判断绝对有信心。对我而言,她是力量和慰藉的泉源。”对李光耀来说,妻子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精神支柱和依靠。

(宗文)(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猜你喜欢

李夫人新加坡人李光耀
新加坡人不爱做饭
汉武帝《李夫人歌》成因献疑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新加坡人的反话正说
新加坡人的反正话
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李光耀生病住院
新年“希望球”
你还敢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