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老外的二度“东游”
2010-04-29俞海萍
俞海萍
2004年,高岩教授作为宁波诺丁汉大学的首任执行校长来到中国。这一任就是3年,2009年1月,这位苏格兰老外受到上海理工大学方面的邀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东游”。
在年末上海的细雨中,记者走进了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的大门。上个世纪的德式建筑在大上海绵绵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愈发古朴幽雅。推开行政楼执行校长办公室大门,一位高个、微胖的外籍先生微笑着,热情慈祥地迎了出来。这就是现任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浙江省“西湖友谊奖”、宁波市“茶花奖”和英国女王官佐勋章的获得者、来自英国的高岩教授(Proteessor Ian Gow OBE)。
两度“东游”
2004年,高岩教授作为宁波诺丁汉大学的首任执行校长来到中国。谈起来中国的原因,高教授表示几乎是“毫不犹豫”。他读博士时的研究方向就是日本政治,对亚洲文化很感兴趣,中国又是亚洲的文化中心。“来中国之前,我在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和诺丁汉大学都创立过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也开设过不少与亚洲文化相关的课程。中国在蓬勃发展,21世纪,中国在全球的影响一定会越来越大;同时第一次参与一所中外合办大学的创建,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挑战。”高岩说。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首家中外合办的大学。既为“首家”,又是“首任”,便可想而知“首创”的艰辛。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高教授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从硬件建设到邀请教师,再到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一切都是从头来,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团队每天都会面临新的东西,每天都在接受各种挑战。”
正因为是中英双方的“合办”,尽管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大的方向也都一致,但各方在教育理念及教学体系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光从建校时间上来说,在英国,创办一所大学需6到8年时间,而在浙江省宁波市创建诺丁汉大学,高教授是2003年底到宁波开始各项事宜的筹备,次年9月就要求能正常开学。虽然前期在英国已经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如此快的速度,还是给他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和强度,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以前一些老的国际教育合作一样,难免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困难,好在双方都很愿意相互学习、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体制。”
这一任就是3年,当学校进入了平稳发展轨道后,高岩教授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又恰逢退休年龄,便回到了英国。本以为此次回去,就能和妻儿尽享天伦之乐了,但不久,就受到上海理工大学方面的邀请,希望以他出色的国际合作办学经验,能再次出山,来上海负责中英国际学院的管理。同时,国际大都市上海,又是东方都市的典型代表,从文化积淀到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各方面条件都很吸引人。恰巧高教授的夫人凯特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中国的音乐情有独钟,也很愿意和他一同前往。有了夫人的支持,高教授的“东行”之心就更加坚定了。
于是,遥远的东方,再一次深深吸引了他。2009年1月,这位苏格兰老外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东游”。而此行,因为已经有了3年在宁波的经验,而且上海NI大学方面在配备行政和学术团队班子上也正在逐步完善,所以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与之前相比,就相对容易了很多。
“中国通”看中国
一晃高岩已经前后在中国住了4年,研究东亚文化出身的他被很多英国朋友称为“中国通”。他谦虚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只是对其很感兴趣,不能说是精通。”他说,“随着在中国居住时间变久,我会试图更好地去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和我太太已经在一起生活了39年,但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她;而我在中国只住了_4年,因此中国对我来说,难懂多了”如此的西式的幽默又一次为上海的冬日带来了欢笑。
谈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高岩露出像孩子一样天真困惑的表情:“有几个方面我—直没办法理解,一是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与人之间都处于一个庞大的关系圈中;二是中国的家庭观念很深,在中国,家庭对于一个人发展的影响会远远比英国大;还有就是中国的‘面子文化,让我觉得理解起来很困难,比如我能理解什么是‘没面子,但什么又是‘给面子呢?”高岩表示最让他着迷并表示极大尊重的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他很震撼于孔子儒家X4t的延续之长久,对中国人思维影响之深远。
讲到教育的本行,高岩教授更是打开了话匣子。高教授觉得中英教育在理念、体制上都存在很大不同,突出体现在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的问题上。而且在择业等人生选择上,家庭对中国学生的影响会更大。同时,相对于英国正在缩减教育经费,中国政府反而在针对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极力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在培养高端人才方面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比如实施“985I程”和“211工程”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可谓“两架马车并行”。政府重视,高校响应,高岩教授说他很看好中国的高等教育,而中国教育的发展,他认为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
从宁波到上海,高岩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变化。他说,中国的发展很成功,像上海等一线城市,很多都已是很成熟的国际化大都市了哪怕是对于外国人来说,生活也会很便捷。在上海,很方便地就能吃到各国美食,欣赏到各国电影、歌剧等艺术表演。高教授说,20lO年世博会的召开,可以让我们期待上海更大的变化,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像宁波这样的二线城市,其国际化进程很快,这些年中,国际友人大量涌入,投资、工作、求学、旅游。这些城市,每一天的发展都是新的。
家庭支持被视为港湾
高岩教授用“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来形容太太的作用。家庭的理解,尤其是夫人的支持,是高先生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的动力。太太凯特开朗热情,喜欢旅游,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中国音乐,她在谢菲尔德大学读了音乐学士学位,又在诺丁汉大学读了音乐的硕士。凯特对中国电影《英雄*的配乐很有研究,非常喜欢中国音乐家马友友和谭盾,“她说,他们的音乐很世界,又很中国。”高岩告诉我们。
所以,当高岩第二次“东行”的时候,太太也毫不犹豫地陪同他来到了中国。
高岩教授极为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儿子,其中两个在中国。大儿子正在攻读有关中国高教的博士学位,曾在复旦及北大研修过中文,并娶了一位漂亮的、拥有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太太。三年以前也在复旦学过中文,现在上海教英文。“一家人都住得很近,像中国的大家庭。”
在上海,高岩教授一家喜欢品尝各种美食,看DVD、弹吉他、唱歌、打高尔夫球,在上海的爱尔兰酒吧和一群英国人一起看英国的足球赛,或是周末去周边杭州、宁波等城市观光,累了就在家看电视、学中文。“我们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因此2007年从宁波回到英国时居然还有些不适应,就像所谓的‘文化冲击一样。”
“全家对我都很支持,我们一家曾在日本居住过,很早就接触过亚洲文化,所以来中国对我们全家来说都并不陌生。尤其是交通很发达,中国与英国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往往是还在中国吃的早餐,下午就可以在英国了。”
高教授笑道:‘l退休后我想写写书,除了专业研修的日本政治之外,主要想写写19至20世纪的欧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责献,这几年在英国和中国之间奔走,对两者的教育体系的感触还是很深的。”
2007年,为肯定高岩教授在中英两国教育合作中所做的贡献,英国女王特授予其官佐勋章(OBE),并在白金汉宫举行了隆重的勋章授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