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名局级“京官”赴地方任职
2010-04-29左青林
左青林
与以往干部交流形式“挂职”不同,此次的提法是“任职”。据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专家透露,今年是试点,中组部有意明年进一步扩大中央到地方的任职人数范围。这也意味着今后干部任命更强调“基层工作经验”,及中央和地方互动
近期,在京的中央各直属机关、部委的2000多名司局官员们或多或少地关心着一个话题——到地方“交流任职”。
据今年中组部干部任命“新举措”精神,各部委及中央直属机构将派出60名正局级干部到地方任职锻炼——任职地方副市长或副书记。
5%司局“京官”赴地方
“这次派到地方任职的干部选拔,基本程序是组织大家报名。”参与此次干部任职政策制定专家透露,“目前中央直属机关司局级干部的报名,大概是5∶1的比例”。
据悉,今年中组部选派到地方去任职的官员名额是60个,目前中央直属机关的司局级官员在2000人左右,选派60名大约占5%。
“今年是试点,将来任职地方的人数,每年不会少于120名。”上述参与政策制定的专家透露,“整个局级干部中三分之二都没有基层工作经历,45岁以下的局级干部几乎都要轮一遍。”
从人事政策角度看,中央机关官员“交流”地方,对地方和“交流”官员本身都具有好处。而此次司局“京官”任职地方,背景则是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去年12月份中央正式向全国下发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十一项举措。其中,提到“加强从基层选拔干部”。
“这就意味着以后选拔干部注重从基层选拔。” 据曾经参与此条政策制定的专家分析,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就意味着不能担任局级以上的干部。该专家表示,《纲要》已经确定,到了2020年没有基层经验的领导干部原则上不能再提拔了。
“下一步还会有其他的方式,这次是由中组部选调,将来各个部委也会组织一批。”据接近中组部的有关人士称。
从“挂职”到“任职”
京官作为“交流干部”去地方,一直是培养干部的常规政策。而此次中组部政策中,出现了一个变化,即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职”,而是“交流任职”。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一是双向层面的挂职,即各主要部委的年轻后备干部到地方去挂职,同时也有从地方到中央部委挂职的,比如说省、市党政机构部门选取年轻干部到中央。第二个层面是横向间的,如“援藏干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层次的干部挂职形态。”汪玉凯称。
“中央后备干部到地方进行挂职锻炼,一般都是任虚职。而这次到地方上去则是任实职。”汪玉凯分析,现在下去就可能是正职,比如正司级的官员就可能直接任职省厅厅长。
“任职”的两个新问题
从“挂职”到“任职”,能带来多少改变?是制度创新还是“新瓶装旧酒”?
“以前的挂职锻炼就是走个过场,任职就需要真正在地方一个政府部门主持开展工作,对于领导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汪玉凯分析,能力的好坏就很容易在工作过程当中得到检验。
从理论上分析,“任职”能解决“挂职”的一些弊病,但“交流任职”可能也会带来问题。
一位多次参与中组部文件制定及重大调研课题的专家分析,“交流任职”可能会给地方带来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地方干部上升的管道变窄;二是,任职干部容易急功近利,导致政绩工程的出现,也影响到下面的工作作风。“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干部任命方式的新突破、新变革,而是一直以来干部任命的方式之一,只是名称变动而已,对干部培养模式的影响有限。”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的竹立家教授表示。
事实上,这种不确定性已经有所体现。一些中央机关司局官员们对此还持观望态度。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这样的部门,司局官员报名并不踊跃,还处于“动员”阶段。“去地方任副市长,对实权部门的司局长吸引力并不大,如果不是硬性要求,且部委内部晋升存在变数的情况下,多数司局官员选择观望。”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表示。(摘自2010年8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