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柴油发电机组市场及重点企业分析
2010-04-27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内燃发电设备分会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内燃发电设备分会
柴油发电机组用途广泛,作为应急电源、移动电源和自备电源、消防电源有巨大的优势。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越高,对供电保障的要求也越高,因而对应急电源、移动电源和自备电源、消防电源的使用需求也相应提高。
作为发电设备,柴油发电机组有着一些独特的优点:①体积相对较小,灵活便捷,方便移动。②操作方便,简单易控制。③能源原料(燃油)来源广泛,容易得到。④一次性投资较少。⑤启动快,可以快速供电和快速停止发电。⑥供电平稳,供电质量可通过技术改进加以提高。⑦可以对负载进行点对点的直接供电。⑧受各种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较小,能全天候发电。因为这些优点,柴油发电机组被视为备用和应急电源的较佳形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全球柴油发电机组行业保持稳定发展
世界柴油发电机组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点:第一,发展中国家低人均电力使用率及发达国家电网的不稳定性,在非洲国家,大约只有50%的人可以使用国家电网提供的电力,在欧洲及北美也经常出现停电的现象;第二,IT与电信部门对备用电源的需求;第三,新增加的建筑活动加大了对发电机组的需求,如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偏远地区的建筑建设、建筑工业租赁,度假村酒店的建设、全球化导致办公室的跨区域布置等;第四,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对电力的需求。
目前全球柴油发电机组需求达到74.6亿美元,台套数达到702,352,年复合增长率3.9%,预计2014年需求将达到102.8亿美元,台套数达到906,000,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5.47%,大部分台套需求来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这种良好的发展反映了一个事实:柴油发电机组仍然是极好的发电手段,尽管有各种替代能源,但目前仍是最终用户的首选,2020年前预计不会有显著的市场下降。
图1 2008年-2014年全球柴油发电机组市场需求(亿美元)
世界主要柴油发电机组企业主要有卡特彼勒、康明斯、科勒、英国威尔信、三菱重工、法国SDMO等厂商,其中卡特彼勒、康明斯、科勒3大厂商占据全球63%的市场份额,卡特彼勒柴油发电机组在全球位居领导地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9%,2008年销售收入达21.63亿美元,康明斯是全球第二大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9%,销售收入达14.17亿美元,科勒拥有15%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达11.19亿美元。
图2 全球柴油发电机组重点厂商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柴油发电机组的市场需求出现了3个高峰,80年代上半期的全国性热销,90年代初期的华南地区热销,2003-2004年的华东地区热销,由于缺电的影响,我国柴油发电机组市场发展迅速。由于缺电导致电荒的发生,一些工厂购置备用电源变成了一个必须的要求,发电机组的销量在这一段时间急速上升,致使厂家的产品供不应求。随着电力供应紧张的缓解,柴油发电机组的总体销量在2005年下半年有所下降,同时,燃油价格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柴油发电机组市场的发展。2007年柴油发电机的市场需求量受到2008年奥运会的支撑作用影响,较2006年有所增长。在经历了2008年春运期间南方大部的雨雪灾害天气之后,2008年我国的柴油发电机组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2009年受金融海啸负面影响和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的正面影响,市场保持稳定的态势。
2008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销售额约为115亿元,由国内生产厂商实现的市场销售额约为59亿元,原装进口产品销售额约为56亿元。
图3 2008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销售状况(亿元)
2003年-2004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高于15%,呈现出快速发展状态,2005年-2006年受国家电力建设逐步完善等因素影响,该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出现正常回落,约以11%的速度增长。2007年-2008年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及奥运场馆建设等因素影响,该行业继续以12%-13%的速度增长。2009年随着国家3G投资及国内4万亿元拉动内需政策的落实,柴油发电机组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以12.22%的速度增长;2010年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拉动内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14.31%。2011年预期市场规模增长率小幅回落至12.81%;随着复苏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预期2012年市场增长速度将达14.41%,至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190.39亿元人民币。
国内重点柴油发电机组行业竞争情况
中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企业众多,其中重点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产能金额与销售金额较为平衡。2008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中,市场占有份额为1.25%以上的企业共计16家,其中柴油发电机组进口厂商5家,中国重点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国产品牌厂商,下同)11家。世界主要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康明斯电力”、“卡特彼勒”、“威尔信”在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位居前三位,“科勒”和“辛普森”位列其后,两家厂商的中国市场份额较为接近。中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重点企业中,“上海康城”和“上海鼎新”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两位,“上海科泰”和“无锡瑞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相当,位居第三位,且与位居前两位的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差距较小。
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出口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
我国柴油发电机组出口市场受发展中国家和原油产油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出口市场规模基数较小影响,2006年-2007年市场规模以413.41%、369.97%的高速度增长。2008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出口额为12.3亿美元,约合85.8亿元人民币。受国际金融海啸及出口市场规模基数逐步增大的影响,2008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为61.95%;200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降至27.38%,市场规模仍保持持续增长。之后伴随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需求的增长,2010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预计达到32.11%,2011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至27.76%。随着复苏后经济的持续增长,预计至2012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达30.63%,市场规模将达241.06亿元人民币。
出口市场竞争状况
2008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出口市场中,市场占有份额为1.25%以上的企业共计8家,其中柴油发电机组进口厂商(代理商)2家,中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重点企业5家。柴油发电机组进口厂商(代理商)“伊蒙妮莎”和“威尔信”,其出口市场份额分别位列行业第二和第七。中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重点企业中,“威迩徕德”出口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威迩徕德”为英国柴油发电机组品牌,但由于“威迩徕德电力(上海)有限公司”代理国产柴油发电机组各品牌的出口较多,因而将其列为中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重点企业);“上海科泰”出口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五,但与位列之前的“山东赛瓦特”、“无锡百发”等国产品牌厂商的出口市场份额差距较小。
电力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柴油发电机组行业的影响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过去几年曾经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和电力设施损毁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国家对供电保障要求不断提高,并不断提升针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在此背景下,预期柴油发电机组会在电力工业领域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为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各相关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及电力企业在积极利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根据应急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电力企业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电网大面积停电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和损失,增加技术投入,研究、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技术保障体系。应急电源车在电力抢险、通信维修、市政建设、突发事件处理、抢险救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各地市政部门加大了对应急电源车的采购力度。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对电力形成长期、持续性的需求
电力行业是周期性较强的行业。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放缓,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景气度下滑,电力消费量降幅较大,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下降至1以下。电力需求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3-0.6倍。
电力行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从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投资规模逐年增加,近年来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7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907.6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76%。从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九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并且低于GDP的增长,但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自1999年开始,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又开始大幅回升。2000年以来,我国电力生产增长速度持续大于GDP增长速度。
我国电力生产长期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等占比过低,电源结构性矛盾突出。2007年以来,国家加大了电源结构改善的力度,风电、核电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火力发电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仍未有明显改变。2008年,我国全口径发电量为34668.8亿千瓦时,其中,火电27900.8亿千瓦时,占比80.48%,水电5851.9亿千瓦时,占比16.88%,风电、核电等916.1亿千瓦时,占比2.645%。
“十一五”电网扩容需配置更多应急电源车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十一五”电网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总投资额将达到9000亿。根据南方电网规划,“十一五”电网建设投资约为3000亿元左右。两者相加,“十一五”期间中国电网投资规模将超过1.2万亿,年均投资额超过2400亿元,比中国“十五”期间年均电网投资额1265亿元增幅超过90%。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公里、变电容量3亿千伏安。南方电网将规划建成投产500千伏交流线路15651千米,变电容量6175万千伏安;建成投产500千伏直流线路1225千米,输电规模300万千瓦;建成投产800千伏直流线路1438千米,输电规模500万千瓦。将两个电网数据合计起来,保守估计到2010年,中国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及变电容量将分别达到158130公里和66557万千伏安,分别比2005年增长105.57%和119.56%。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日趋完善和电力供应缺口的逐渐减少,作为初级阶段自备电源和替代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的需求将会缩小,而作为应急电源车和电厂保安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的需求却会随着电网的扩容和电厂的增加而增加。
核电建设的发展战略转变推动高技术应用水平柴油发电机组的需求增长
在核电建设方面,自“十一五”规划开始,我国核电建设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核电”转变为“积极发展核电”,核电建设成为国家电力建设中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至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此外,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家启动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措施,在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中,为重大能源技术装备自主化专项投资8亿元,其中13个核电设备项目获得的补助总额占资金总额的80%。
2006年-2012年中国电力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规模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伴随国家电力供应的日趋完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替代电源的市场需求出现正常回落,2006-2007年电力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规模以6.11%和6.05%的速度平稳增长。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中,我国遭遇冰雪及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使得电力设施出现大面积毁损,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大力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增强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2008年电力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规模增速提高到8.55%,2009年市场规模增速达16.80%。受国家大力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政策支持及4万亿投资拉动政策的逐步实施等影响,预计2010年市场规模以16.20%的速度增长;在已有市场规模基数增大的基础上,2011年市场规模增速将放缓至12.15%。长期来看,伴随国家拉动内需下多行业振业规划的逐步实施、核电领域自“十一五规划”开始由“适度发展核电”变为“积极发展核电”的发展战略转变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未来电力需求及高供电可靠性需求将推动电力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增速为13.50%,至2012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5.55亿元。
重点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及竞争力分析
2008年中国电力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中,市场份额为1.25%以上的企业共计9家,其中柴油发电机组进口厂商5家,中国重点柴油发电机组企业4家。世界主要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康明斯电力”和“卡特彼勒”在中国电力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位居行业前列,中国重点柴油发电机组企业中“泰豪科技”和“上海科泰”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泰豪科技”是上市公司,其子公司电源技术公司专营柴油发电机组,具有较强的资金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及品牌影响力,产品主要定位于行业系统客户,在电力领域有较多使用。“上海科泰”面向行业高端客户,致力于打造智能环保集成电站品牌,特别在核电领域,公司独立开发生产的100-1800kW功率段的核安全级柴油发电机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完全满足替代进口柴油发电机组的要求,大力促进了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水平的提高。
通信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柴油发电机行业的影响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在通信行业中大有作为。在通信行业中,人们通常把电源设备比喻为通信系统的“心脏”,这充分证明了通信电源在通信系统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来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交换、传输、数据、无线市话、卫星通信等通信设备用户,对通信供电的质量、种类、稳定性、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电源系统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络的运行质量和通信安全,供电出现问题轻则影响通话和信息传递质量,重则中断通信,导致通信系统瘫痪,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现代通信领域中,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买家并不仅限于电信运营商,还有庞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市场。
移动通信保持快速增长,电信运营业平稳增长
移动通信用户2009年达到7.56亿,增长速度达到17% ,从用户增长角度来看,我国电话普及率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从移动电话普及率来看,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0部/百人,而发达国家普遍的移动电话普及率都在100部/百人左右,我国移动通信的增长空间还十分巨大。
电信运营业具有较强的抗经济周期性,在1998年中国经济增速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大幅回落时,中国电信业务增长反而显著提升,在2002年至2007年都保持12%-14%速度增长。在当前中国经济减速的背景下,2008年-2009年中国电信运营业仍保持15.2%、13.9%增长,主要原因在于:(1)电信支出中语音部分是刚性支出;(2)3G业务的开展即将释放国内抑制已久的移动数据需求。
各运营商加大3G投资
中国移动计划2009年投资588亿元,新建TD基站约6万个,2009年底将在238个地级城市提供3G服务,占全国地级城市数量的70%以上,其中东部省(市)的地级城市将实现全覆盖;中国电信正在对CDMA网进行升级和优化,2009年首期投资约300亿元,在100个大中城市推出3G服务;而中国联通的3G计划则显示,2009年首期投资300亿元左右,上半年在55个省会城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提供3G试商用服务,年底将服务范围扩大到282个城市。2009年的3G建设总投资规模约为1700亿元,根据3家企业的网络规划,三年内3G建设投资预计约4000亿元,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大部分县城和发达乡镇,三大电信商均希望在三年内3G用户数达到5000万户左右。这意味着到2011年底,我国3G用户将激增到1.5亿户。
3G投资推动作为通信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行业迅速发展
2008年10月中国电信业重组宣告完成,三强竞争的格局形成。在重组完成后,3G牌照也于2009年初发放,3G发牌和3G投资已经被工信部作为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工信部计划通过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09-2010年完成3G投资3000亿元。行家估计,3G业务上马将会产生1万亿元人民币的电信设备市场需求,按照经验其中1-3%的资金会用来购买电源设备,即3G上马后带来的通信电源市场需求将达到100亿人民币左右,作为通信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其行业发展也将受益匪浅。
2006年-2012年中国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
因国内通信网络的迅速扩容及国内GDP持续高速增长,近3年国内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市场规模以13.32%、15.60%、16.20%的速度增长,与GDP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历次电信重组完成次年都会出现投资高峰,因此受国内3G投资拉动、已有通信网络更新,以及国内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利好影响,预期2009-2010年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市场规模将呈现22.08%、24.84%的速度增长;随着电信投资速度放缓和已有市场容量基数的增大,预期2011年增长速度将下降至21.60%;伴随经济复苏后的持续增长,预期2012年市场规模增速为24.00%,至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41.36亿元人民币。
重点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在国内通信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及竞争力分析
2008年中国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中,市场占有份额为1.25%以上的企业共计10家,其中柴油发电机组进口厂商5家,中国重点柴油发电机组企业5家。世界主要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威尔信”和“康明斯电力”在中国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位居前两位,中国国产品牌“上海科泰”和主要进口品牌“康明斯电力”的市场份额较为接近,位居行业第三。“上海科泰”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具有高智能化、高环保性、高可靠和集成性、高耐用性等特性,产品深受通信市场的欢迎,在中国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国内市场中,能够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拼,并在国产品牌中市场占有份额位列第一。
中国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出口市场状况
2008年中国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出口市场规模约为17.2亿元人民币。受国际金融海啸的持续影响,2009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下降至29.00%;之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对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2010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预期达到34%;随着已有市场规模基数的增大,2011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放缓至27.20%;伴随经济复苏后的持续增长,预期2012年市场规模增速达到30.00%,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49.2亿元人民币。出口市场份额前三位依次为“威迩徕德电力(上海)”,“上海科泰”、“伊蒙妮莎(常州)发电设备”。
柴油发电机组广泛应用于下游工业及服务业各领域,下游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共同为柴油发电机组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下游行业各领域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供电保障意识也日益增强,对柴油发电机组的需求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对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的智能环保集成电站的需求呈现持续良好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