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0-04-2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种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取得显著成效。品种选育推广水平逐步提升,截止目前,全国共创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育种亲本材料1万多份,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 838个,新品种更新更换了2~3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全国商品种子繁育生产能力由50亿kg增加到80亿kg,加工能力由30亿kg增加到50亿kg,种子包衣从无到有,应用面积达3 333万hm2(5亿多亩)。商品种子由30亿kg增加到60亿kg,基本实现了精选加工、包装和标牌销售。种子质量有新的提高,据农业部2008年对150多家大中型种子企业“两杂”种子质量抽查,杂交玉米种子合格率为94%,杂交水稻种子为99%,比2001年分别提高了5个和13个百分点。种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种业50强企业经营额由2001年30亿元增加到10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由10%提高到30%以上,“两杂”种子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种子市场价值从2001年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亿元左右,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以2000年出台《种子法》为起点,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了25项配套规章,同时全国25个省(区、市)制定了种子地方性法规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截至2008年,国有种子企业全部实现了政企脱钩,90%以上涉农市县建立了种子管理机构。初步理顺了种子管理体制,依法强化了市场监管,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据农业部统计,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40%,2008年水稻平均单产比2003年增加了8%,小麦提高了21%,玉米提高了15%,良种的有效供应为实现粮食连续6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