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D-Ag和MEBO调合剂治疗深Ⅱ度感染创面与单独用药的比较研究

2010-04-24赵法军张淑琳张伯涛吕文杰赵长善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涂药药膏嘧啶

赵法军,张淑琳,安 群,张伯涛,吕文杰,赵长善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0-05~2008-12采用SDAg粉和MEBO调和治疗深Ⅱ度感染创面200例,同时与单独应用MEBO及SD-Ag乳膏作对照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和分组 2000-05~2008-12选择深Ⅱ度烧烫伤感染创面入院接受治疗患者640例,随机分为SD-Ag粉和MEBO调合治疗组200例;MEBO治疗组210例;SD-Ag乳膏治疗组230例。入院后行创面细菌培养+药敏,据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及革兰阴性菌感染。640株菌株中排前4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0株占34.5%,铜绿假单胞菌153株占24%,鲍氏不动杆菌74株占11.6%,大肠埃希菌61株占9.5%,。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SD-Ag粉和MEBO调合治疗组 SD-Ag粉用生理盐水调成稠糊状,加入MEBO调匀配成含2%磺胺嘧啶银的混合乳膏。深Ⅱ度感染创面清创除去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外涂SD-Ag和MEBO调合乳膏,四肢及躯干涂药厚度2~3 mm,覆盖10~14层无菌纱布松散包扎,更换敷料1次/d;臀部涂药后半暴露,更换1次/8 h,药膏厚度1~2 mm;头、面、颈、会阴部暴露治疗,创面涂药膏厚1 mm,外涂混合乳膏1次/4 h。

1.2.2 SD-Ag乳膏治疗组 清创后创面外涂质量分数为1%SD-Ag乳膏,四肢及躯干涂药膏厚度2~3 mm,无菌敷料均匀包扎,更换包扎敷料1次/d;臀部采用半暴露,更换1次/8 h,药膏厚度1~2 mm;头、面、颈、会阴暴露治疗,涂乳膏1次/4~6 h,创面涂药膏厚度1 mm。

1.2.3 MEBO治疗组 清创后,躯干、四肢外涂MEBO,涂药厚度2~3 mm,覆盖10~14层无菌纱布松散包扎;臀部单层MEBO纱布敷创面半暴露,药膏厚度1~2 mm;头、面、颈、会阴部暴露。包扎创面更换敷料1次/d,半暴露创面涂药1次/8 h,暴露创面涂药1次/4 h,药膏厚度1 mm。感染较轻的创面1∶1000新洁尔灭消毒,感染较重的创面1%碘伏消毒。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显著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2 结 果

三组深Ⅱ度感染创面患者入院后分别使用不同外用药,经全身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其创面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如下。SD-Ag与MEBO调合治疗组200例患者中,196例经创面外用药治愈出院,愈合时间22~35 d,平均(26±5.0)d;4例患者深Ⅱ度感染创面转为Ⅲ度肉芽创面,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MEBO治疗组210例,198例创面外用MEBO治疗痊愈,伤后愈合时间为25~46 d,平均愈合时间(30±4.5)d;12例患者深Ⅱ度感染创面转为Ⅲ度肉芽创面,清创植皮术后创面愈合。1%SD-Ag乳膏治疗组230例患者中,200例经创面外用药治疗痊愈,伤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6~58 d,平均愈合时间为(35±5.6)d;其中30例患者形成残余Ⅲ度肉芽创面,经清创植皮后愈合。

三组患者在自愈率和残余创面植皮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2)。由表中可以看出:SD-Ag与MEBO调合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及转归较理想,残余创面植皮例数显著减少,自愈率高。

3 讨 论

创面外用MEBO的烧伤湿润疗法是一种让烧伤组织立体式在生理性湿润环境内,使其液化排除已坏死的皮肤组织。MEBO应用创面后,油膏的低熔点性在皮肤温度的温化下渗入创面,与坏死组织发生水解、酶解、酸败皂化和酯化四大生化反应,反应所形成的液体因失去亲脂性而排至创面表面,固体的坏死组织由表入里的软化溶解,直至创面上与活组织相互接壤的坏死组织发生生物排斥反应,使坏死组织无损伤性液化排除;在反复换药所创造的生理湿润环境,激活创面深层的潜能再生细胞,使其转化成具有分化为三个胚层功能的干细胞即角蛋白19型干细胞,最终增殖、分化为正常皮肤组织结构[1]。MEBO为中药制剂,有效成分中的β-谷甾醇、黄芩甙等,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功能,促进细菌发生变异,破坏细菌生存条件等作用。曲云英等[2]实验证实MEBO可使烧伤创面的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变异,致病性降低,生长繁殖速度减慢。然而烧伤创面是细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湿润的环境也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若采取湿润的方法治疗,烧伤创面上的细菌大量繁殖易引起感染。王成传等[3]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创面的细菌生态学调查结果显示,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标本中都有细菌存在,MEBT创面位居前六位优势菌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洛菲不动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

磺胺嘧啶银是目前烧伤病房常用的烧伤创面局部抗菌制剂,制菌范围广,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都有效,特别对铜绿假单胞菌效果较显著。这是由于银盐与磺胺嘧啶的双重作用所致。由于该药缓慢分解,银离子与细菌体内的去氧核糖核酸相结合,而使细菌繁殖受到抑制。同时释出的磺胺嘧啶,也发挥其抑菌作用。局部应用磺胺嘧啶银不引起电解质或酸碱紊乱,吸收少,无毒性,局部刺激小,过敏现象少见。磺胺嘧啶银对烧伤创面的穿透力不强,局部外用并不是使创面变为无菌,仅仅是减少菌量,使病菌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因此,局部抗菌剂只是为了尽快封闭创面赢得时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封闭创面,则由于创面渗出而大量消耗,局部病菌失去控制,创面脓毒症也就接踵而来[4]。磺胺嘧啶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阻止合成细菌所需要叶酸的过程,减少了具有代谢活性的四氢叶酸的量,而后者则是细菌合成嘌呤、胸腺嘧啶核苷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必需物质,因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面脓液及分解产物的存在拮抗了磺胺药的作用,因其可提供细菌生长的必需物质。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

表2 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转归

磺胺嘧啶银为广谱抗菌剂,由于不良反应少,吸收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烧伤创面,实践证明深Ⅱ度感染创面外用后,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感染,效果显著。MEBO为中药制剂,有效成分中含有β-谷甾醇、黄芩甙等,具有抗炎作用,蜂蜡为MEBO剂型主要成分之一,其特殊的剂型框架为间距19 μm的框格,限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烧伤创面单独外用MEBO致感染、创面恶化、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脓毒症、创面延迟愈合、不愈合等病例在文献资料中时有报道[5,6]。磺胺类药物为抑菌制剂,经临床半个多世纪的应用,细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MEBO的药物成分及特殊剂型框架对细菌有一定抑制生长繁殖作用,但作用弱;面对耐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各种杆菌肆虐致感染、创面脓毒症,MEBO及SD-Ag乳膏单独外用抗感染控制炎症效果欠佳,把两种药物同时应用,实践证明有协同抗菌作用,能迅速控制感染,纠正因感染造成的创面出现坏死斑,肉芽水肿,静脉回流不畅,局部营养不良等形成难治性残余创面;同时充分发挥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的优势,让烧伤组织立体式暴露于生理的湿润环境中,保障有生机的残存皮肤组织细胞向干细胞方向转化,达到再生皮肤。

[1]徐荣祥.烧伤治疗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9-51.

[2]曲云英,王运平.MEBO抗感染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烧伤创伤杂志,1996,(1):19.

[3]王成传,李庆海.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创面的细菌生态学调查[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8,20(2):89-91.

[4]杨宗城.烧伤治疗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7-208.

[5]周玉新,兰建国.烧伤创面外用药不当致脓毒症2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47.

[6]胡永才,黄泽春.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面积<30%TBSA主要并发症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3,19:364.

猜你喜欢

涂药药膏嘧啶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扶他林软膏并非想用就用
浅谈藏医《四部医典》外涂药的开发价值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斑蝥酊治疗神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