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作用研究

2010-04-24曹利芸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脏护理人员

曹利芸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障碍导致心搏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功能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1],该疾病发病率高,应得到临床的关注。本研究将我院6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心理干预在该疾病护理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0月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心脏彩色多普勒、心电图、X线等检查均确诊为心力衰竭。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 (56.2±4.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 (12.5±4.1)个月;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26例,冠心病22例,肺心病12例,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对所有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评价标准分级,心功能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25例,Ⅳ级3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2)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保证患者饮食清淡、少盐饮食、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2]。(3)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脉搏、呼吸及血压等,注意病情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3]。对应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勤与患者沟通,询问有无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如发现异常应该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4)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低流量吸氧。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给予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4]。(5)指导患者适量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1)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有自怜、自卑、消沉等心理,对临床治疗不易合作,护理人员此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热情地与其交谈,若有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冷静,分散患者注意力,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情绪稳定下来,必要时暗示患者病情不严重,只要配合治疗不久就可恢复健康,鼓励患者战胜疾病。(2)护理人员应积极地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保持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防止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要求患者家属紧密配合,对患者精心护理,使其保持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5],配合治疗工作。(3)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6],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使患者及其家属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项目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让患者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估打分、以此为依据计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同时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疗效,对两组间的以上观察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1.4 评分及判定疗效 自制问卷对护理人员的评分为>90分、60~90分、<60分三级,分数为>9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显效:心率在一般体力活动后保持稳定,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心率虽有下降但不稳定,体力活动时仍有上升,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症状体征无改变,甚至加重者。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系统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5.3%,前者略高于后者,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33,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142,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分〔n(%)〕Table2 Two groups on ratings of nursing staff

3 讨论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7]。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龄,心功能受损程度,病变发展速度及受累的心室状况等[8]。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有发展为心力衰竭的高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糖尿病等,但无结构性心脏病和心衰症状和体征;第二阶段有导致心力衰竭的心脏结构异常,但无心衰的症状或体征 (如左心室肥厚、扩张或收缩力减弱、无症状瓣膜病或曾有心肌梗死的病史;第三阶段有结构性心脏疾病,现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左心室收缩功能不良所致的呼吸困难或乏力,曾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经治疗症状已消失的患者;第四阶段有严重结构性心脏疾病,顽固性心力衰竭,需特殊治疗 (如机械循环装置、持续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或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住院等待心脏移植等)。该疾病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不容忽视,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心理干预是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9-10]。对于危重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像本研究中的心力衰竭患者恐惧、焦虑、悲伤心理极其严重,甚至有濒死感觉,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的情绪趋于稳定,对疾病建立正确的认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

综合所述,对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杨欣国,李波.心力衰竭的程度分类和危重度心衰的诊断与治疗[J].心脏杂志,2005,17(1):89-90.

2 刘丽杰,刘永馥.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的护理 [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2(5):478.

3 庞小燕.护理程序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 [J].全科护理,2006,4(32):31-32.

4 林春喜,周静文,潘佩珍.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9):17.

5 何晓燕.78例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探讨 [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487.

6 李琳,徐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宣教研究进展 [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5):553-555.

7 杜昕,马长生.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几个问题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7):24.

8 曾强.老年人心力衰竭53例诊治分析 [J].中国实用医刊,2006,33(23):58.

9 陈红峥.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 [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3):275-276.

10 沈维红,胡丽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 [J].临床护理杂志,2004,3(1):31.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脏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心脏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