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兵演绎新时代军营生活——兼谈军队业余文艺创作演出的时代特色

2010-04-23雷振华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9期
关键词:时代特色军营业余

文/雷振华

感受昂扬向上的军旅生活,感知鲜活跳动的军旅脉搏,感染朴实奉献的军人情怀,感悟忠诚献身的军人使命……2010年全军业余文艺会演让广大官兵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升华,从而以更加百倍的雄心和斗志投入到爱党报国的洪流中。胡主席在最近的一次重要讲话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觉。军队文化工作者应义不容辞地争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排头兵。总结2010年全军业余文艺会演备受欢迎的成功经验,我们感到,突出业余文艺创作演出的时代特色是必须遵循的理念。新时代兵写新时代兵,新时代兵演新时代兵,新时代兵唱新时代兵,是士兵艺术展现的亮丽色彩。

突出业余文艺创演的时代特色,要与时俱进地反映军营生活的新内容。军营生活是业余文艺创演的丰富土壤,是业余文艺创演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军营生活是“变”与“不变”的交响合奏,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方面需要革命军人抛弃陈旧的军事理念,积极应对信息化战争挑战谋打赢,在“变”上下功夫;另一方面需要革命军人永远听党指挥不变质,在“不变”上下功夫。不论是军事领域的“变”还是精神领域的“不变”,反映到基层文艺节目中,恰恰都是时代特色的体现。从军事生活领域看,从战争年代的小米加步枪,到和平年代的坦克大炮,再到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军事斗争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揭示这种变化、反映这种变化、展示新军事变革洪流中基层官兵的新气象新面貌,才是业余文艺时代特色的体现。本届会演中,展示信息化战场与高科技练兵的节目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小品《高人》、故事《棋高一招》、歌表演《键上硝烟》、舞蹈《军中CS》等;展示信息化条件下军营生活新气象新面貌的节目,则为业余文艺会演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如情景组唱《军营网吧》、曲艺说唱《DV拍拍拍》、情景演唱《小小光盘》、表演唱《中队里来了90后的兵》等。从精神生活领域看,我军对党无限忠诚的信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多元文化胶着碰撞的浪潮中凸显崇高的价值光晕。人民军队永不变质的精神气质,恰恰能够在多元化的时代氛围中散发出独特魅力。本届会演中,展示人民军队精神魅力的节目不胜枚举,如小品《心里话》《崔大头和他的“战友”》中所反映的奉献精神,情景表演《当人民需要的时候》所展示的牺牲精神,舞蹈《水下军魂》《当祖国一声令下》中所传递的忠诚情感,打击乐《步调一致》中所演绎的纪律观念,舞蹈《勇往直前》所呈现的如钢意志,这些精神魅力正是人民群众所景仰的。

突出业余文艺创演的时代特色,要不断创新士兵艺术的表现形式。军队业余文艺创作演出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特定时代文艺在军营的体现。这种体现,不是照镜子式的,而是饱含着军队业余文艺创作演出骨干的创造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文艺的主导样式是戏剧,观赏戏剧是那一时代民众最为时髦与时尚的事情。我军的文艺工作者很快将戏剧这种时代文艺创造成人民军队的作战武器,那时每逢打了胜仗,总要召开群众大会,演几个剧目,斯诺先生为此赞扬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伴随时代的发展,在和平年代尤其改革开放后,戏剧的微型形态“小品”逐渐在艺术生活中升温。反映到我军文艺中,军旅小品就成为广大官兵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近几届会演中,又出现了载歌载舞、声画并茂的“情景故事”形式,推动小品艺术迈向了一个新天地。从中可见,我军文艺总是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不仅如此,我军文艺更扎根于特有的军事文化生活,从中提取极富军旅特色的艺术符号与语汇,创造了层出不穷、花样迭出的艺术新样式。本届会演中,舞蹈《准备发射》把战士日常训练的动作提炼成富有特色的舞蹈语汇。网络小品《声音》,以独特的表演形式生动讲述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支援玉树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京东大鼓《爱心QQ群》,将地方特色文艺与网络QQ相融合,传达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军营动漫《一堂教育课》,把传统的地方戏曲与现代的卡通、动漫结合起来,对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形式颇具启发。此外,还有音乐快板、情景歌舞、情景表演、群口评书、多媒体说唱等将各种艺术门类自由嫁接的新节目。总之,只要能够把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内容表现出来,我军业余文艺就可能不拘一格地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艺术样式,展示业余文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突出业余文艺创演的时代特色,要不断满足与提升广大官兵的审美需求。业余文艺创演的作品是给广大官兵观看的,通过观看潜移默化地提升素质、提高战斗力。今天广大官兵的主体是20出头的士兵兄弟,他们大多是90后的新一代,特别是近年来每年有十多万大学生投笔从戎到部队建功立业,只有顺应广大官兵的文化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引领提升他们的素质,才能把新一代的士兵打造成信息化战场需要的利刃尖兵。落实到业余文艺创演领域,我们需要做好两项工作:首先是“顺应”工作,继而是“引导”工作。所谓“顺应”,是说业余文艺创演的作品应被90后官兵喜闻乐见,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与文化需求。如果哪些节目让90后的官兵感到没有吸引力,那么这些节目就难以在他们心中转化成战斗力。今天的士兵艺术不但要有兵味、土味,还要有“潮味”。新时代的官兵文化素质高、审美水平高,他们喜欢街舞、DV、民谣、RAP、魔术……本届业余文艺会演把一些崭新的文艺元素及时地纳入到节目中,如歌舞《咱让青春亮个相》《键上硝烟》中的街舞元素,歌表演《大学生当兵来》、情景魔术《成长》中的惊艳魔术元素,吉他弹唱《祖国是一把火炬》中的民谣元素,小品《训练间隙》中融入的RAP等多种青春时尚元素。业余文艺创演应当与新时代官兵的审美心理同频共振,应当善于换位思考,深入到90后士兵的内心深处,才能创作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作品。业余文艺创演的队伍要做内行、练内功,要把军人内在的精神美灌注到节目的内容中,灌注到节目的表演中,进而传递到广大的欣赏者心里,使基层业余文艺创演成为人人参与的一项运动。只有人人都喜欢军营文化,人人都参与军营文化,人人都传播军营文化,人人都能享受到军营文化的成果,才能把内在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成外在的战斗力。

猜你喜欢

时代特色军营业余
业余也疯狂
军营里的奥运会
时代特色
军营游
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打造时代音乐教学特色
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打造时代音乐教学特色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
军营之旅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