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消逝中

2010-04-22朱小会

文学与艺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顶峰丰子恺生命

【摘要】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探究人生、自然的佛理真谛,于平易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他的散文《渐》,尤为如此。本文以“渐”的佛理禅意来静观人生,提出在渐变的过程中应当珍惜过程,品悟风景,况味人生。

【关键词】丰子恺;渐;生命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探究人生、自然的佛理真谛,于平易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那些不疾不徐的文字,宛如缘缘堂附近的大运河,看似舒缓质朴,实则明心见性,荡漾着隽永的美学意义与灵动的智慧情趣,常常给凡尘俗世中心乱意迷的人们以不露声色的机锋点化。读他的散文《渐》,感觉尤为如此。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作者信笔所至,便是智趣横生。时间是无情的盗贼,于循环渐进之中掠夺青春与繁华,于点滴渐变之中带走风雨与阳光。贾宝玉看到年轻的姑娘满心欣悦,随即想到她们终究要变成腌臜的老婆子后又黯然神伤,感怀岁月之无情。“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多少美丽如流水,捧不起,从指缝间悄然流逝了?人生中最简单却又最深刻的道理,丰子恺先生仅用了“渐”概括。何为“渐”: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

丰子恺先生认为“渐”在无形无影之中侵蚀人的生命力, 犹如滴水穿石,铁槌成针。“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渐”可以使人的容颜与心态衰败,同样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丰老先生看来,人的境遇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巨富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成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现实中,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结果又不一样了。无知的少年可以渐渐变成稳重的青年,干练的中年可以渐渐变成淡定的老年……乞丐可以渐渐变为贫者,贫者可以渐渐变为佣工,佣工可以渐渐变为主人……。

的确“渐”使人不察其递变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处在同样的地位……而不象风琴的键板,跳转极其分明,在刚刚听到do的音符时还没来得及回味,re的音符立刻浮响在你的耳畔,甚至mi的音符正在酝酿发出呢。如果人生真的急剧化、戏剧化,那么人们一定无法接受,他们惊讶、感慨、悲伤……所以说呢,对于“渐”,我们已经满怀感激。感谢“渐”,使我们有机会慢慢地品味生活的点滴,欣赏生命的萌生—繁荣—枯萎。因为“渐”,使我们有了机会去准备心情,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必经阶段。

悲观主义者认为生命是一个一步一步渐进走向死亡的过程,以孕生为始点,以死亡为终点。很多时候只要不过份偏执,就会发现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孕生是始点,死亡是终点,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个过程存在的呀。这个过程可以是草儿从鹅黄般的嫩芽走向葱绿般的茁壮的过程,也可以是无知的少年走向稳重青年的过程,……我认为生活犹如登山,在这个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一步步攀登,沿途中我们欣赏了山脚景色的空旷,在山脚下,我们不住地仰望顶峰,对顶峰的风景充满向往。在山腰的时候,我们常常被眼前的景色所沉迷,情绪上也会出现懈怠,虽然脚极不情愿,可是还得往前迈,为着享受那“一览众山小”“手可摘星辰”的感觉。其间,我们可以欣赏到嫩叶的绒黄,绿叶的青葱,枯叶的沉黄,败叶的灰枯,把每一片叶子的焕丽的色彩尽收眼底。也可以领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境界。我们边走边欣赏,直至走到顶峰。呵,顶峰好一派气象。人在山顶,就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了。当然一路走来,我们也累了,于是我们休眠。所以在我看来,死亡即是顶峰,孕生即是山脚,生命的过程就是我们从山脚攀登到顶峰的过程,死亡是登顶胜利的旗帜。

生命的过程有限,我们不需要似古人说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更长,何不秉烛游。”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迪!“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而我们从明天起自尊自重,积极乐观,善待自己,与人为善,努力经营自己的生命,把握生命的每分每秒,在有限中创造无限精彩。即使在面临死亡的一刻,携带着过程中的快乐,满怀记忆中的甜蜜,死亡也不会那么可怕了吧。

所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享受人生旅程,欣赏一路的风景,体验生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生则无畏,荣则无愧,枯则无悔。机缘际遇匆匆过,悲欢离合总关情。尼采有云:存在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微笑。何不“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于是举目所及,天涯处处是芳草,遍地青青遍地情。“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享受了生命中的“生”与“荣”之后,“枯”亦无怨无悔。暂时的我逝去了,但另一个“我”又在起点上向顶峰进行攀登,怀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心情,这不只是一种极顶的欲望,更是一种生命的豁达。

《渐》的结尾也给我颇多感触,对于生命的过程,凡人在短时期内还是能够做到明达,不急不躁。但是百年的生命过程,他们看不透,甚至根本无从把握。 可是“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不为“渐”所迷,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一刹那便是永劫”。丰子恺先生深受弘一大师的影响,深得佛家的真昧。结尾出用接近禅宗式的顿悟来点醒众人。但终究我是凡人,还不能够收放心自如,在生命渐行渐远的过程中我相信我会做到的。

作者简介:

朱小会(1985.4--),女,杭州师范大学文艺学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顶峰丰子恺生命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主动出击
江善明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等待成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丰子恺漫画欣赏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