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奔放的田园之歌
2010-04-20周廷諴
周廷諴
诗坛泰斗臧克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文化部一批著名文化人,来到咸宁市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回到京城后,写了一组《忆向阳》的诗篇。我有幸读到其中的四首,受益匪浅。现试作赏析,就教于方家。
第一首《工地休息》:“大地为床好托身,风吹香稻醉人心。日中小憩蓄精力,借得茅檐一尺阴。”
这是一首写作者下地劳动的诗篇。起句“大地为床好托身,”抓住了《工地休息》的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记得我童年插秧,累得腰酸背胀时,往地上一躺,手脚摊开,全身放松,那甜美的滋味,比睡在床上还舒坦。诗人虽说不是写的插秧劳动,但人在疲乏时躺下休息的感觉总是相通的。诗人斯时以大地为床,蓝天为帐,享受着微风吹拂,稻香袭人,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无异于一种奢侈的享受。第三句“日中小憩蓄精力,”转得自然,反映了诗人抓紧休息,恢复体力,继续劳作的坚韧精神。“借得茅檐一尺阴,”呼应首句,收束很好。茅檐之下的尺阴还要“借”来,尽言阴凉之地的宝贵。这是诗人对干校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全篇叙事抒情,通俗典雅。虽然未讲劳动如何辛苦,而读者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这才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第二首《划船过河下田去》:“夏日水多水漫桥,河边深处半拦腰。手中双桨如飞翼,斩浪轻舟快似刀。”
这是一首写“五七”干校学员群体同大自然搏斗的诗篇。向阳湖水面宽阔,港汊密布,春夏多雨,淹路漫桥,阻隔交通是常有的事。但学员们不畏艰难险阻,划船过河出工,抢季节耕种。诗人独具慧眼,抓住这个典型事例,讴歌他们奋勇同风浪搏斗,一往无前的意志。这是一群可亲可敬的文化人。昔日,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出生入死,经受住了政治风浪的考验;今天,他们响应党的号召,走同工农结合的道路,接受自然风浪的考验。“手中双桨如飞翼,斩浪轻舟快似刀。”诗人用“如”和“似”两个形容辞,将“双桨”比作“飞翼”,“轻舟”比作“快刀,”就这两个美丽的物象辞,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学员们情怀激烈、劈波斩浪的精神风貌。他们不再是文弱书生,已经是矫健的艄公,生产的好手。这些都是在劳动中学来的,因此有一种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
第三首《工地小演唱》:“众立田边引吭喉,青天朗朗水悠悠。歌声也带泥香味,早稻风前乱点头。”
这是一首反映“五七”干校学员在劳动工地的文化生活的诗篇。读这首诗。我又想起了儿时在田间听父老唱山歌的情景。他们就地取材,率性而歌,一时独唱,一时对唱,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当然,诗人写的《工地小演唱》,是一群专业文化人的演唱,同村民们的山歌比较,自有不同的风格和韵味。学员们在那“八亿人民八台戏,外加两个老演员”的文化饥渴时代,以劳动工地为舞台,朗朗蓝天作背景,悠悠碧水作琴师,放开喉咙高歌,自有一番乐趣。那悠扬的旋律和清新的空气里,散发出来的馥郁的泥土香味,正好验证了诗圣杜老夫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名句。诗写到这里,一般作者会浓墨书写观众被陶醉的场面,但我们的诗坛泰斗自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偏偏将没有视觉和听觉器官的早稻人诗,说它们被陶醉而“点头”了,真是神来之笔。请问:呆板的植物又是如何被歌声陶醉的呢?原来是风婆当了“传媒”。风婆轻轻吹拂,稻苗翩翩起舞,宛如和学员们一道点头喝彩。在这里,诗人不写“风吹”而写“风前”,仅这一个“前”字,就将无知化有知,无情变有情,将风吹稻苗起伏的自然现象,点化成了在风前点头的赞美动作。这种看似不可理喻的思想错位,的确是合乎逻辑的形象思维的合理夸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大家手笔。
第四首《晚收工》:“稻田草岸竹屏风,叠翠遥笼晚照红。相约明朝齐早起,人同落日共收工”
这是一首现实写实与浪漫抒情的诗篇。它真实反映了“五七”干校学员的奋发精神。君知否?在农村,劳作是不以时间计算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季节,披星戴月耕作是“家常便饭。”干校学员们因赶农活而晚收工的事情,我想也不鲜见。但思想敏锐的诗人捕捉到这件事情,吟成了一首优美的《晚收工》。首先,诗人从干校如画的风光写起:碧油油的稻田,绿茵茵的岸芷汀兰,青翠欲滴的茂密修竹;它们纵横交错,层层叠叠,沐浴着天边的红霞,恰似一幅干校的夕照图。接着,诗人突发奇思妙想,笔锋一转,同天边的太阳公公对话了:感谢你,今天陪伴我们收了个晚工;明天你还得起个早床,同我们一齐出个早工。它让我想起了古代“挥戈返日”的故事。说的是“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返三舍。”我们的诗人很聪明,没有援锄命令太阳公公返回九十里,而是同太阳公公交朋友,打商量,语言亲切,但气概不凡,英气逼人,比鲁阳公高出了一招,而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妨把它当作现代版的“挥戈返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