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史结缘 薪火传承——记魏启宇先生与孙光圻教授

2010-04-20王庆普

世界海运 2010年7期
关键词:魏先生秦皇岛港航海

王庆普原中国航海史研究会委员、副秘书长,原海港史华北片秘书长,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编审。

每当谈到中外航海史的研究,就自然想到两位泰斗级的人物——魏启宇和孙光圻。

魏启宇,男,1927年2月生于湖南衡阳。湖南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曾任人民交通出版社科技图书编辑、社长、编审,兼任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委会委员。1990年离休。

孙光圻,男,1943年10月生于江苏无锡。大连海运学院毕业。现为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所长、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两位先生虽然一位现年83周岁,一位现年67周岁,但已是“忘年交”了。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在相似的学术团体中担任过或现任若干兼职,在中外航海史研究领域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专著和译著,在中外报刊上发表过内容相近而篇幅相同的论文;二位均得到交通运输部老领导的关注,如今又坐在一起共同探讨着中国航海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更有意义的是两位先生均是我的恩师,所不同的是魏老先生是我的长辈,而孙先生仅比我大一岁,实为我的兄长。

两位先生均在相似学术团体中担任过或现任若干职务。魏启宇兼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中国航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古船研究中心顾问,北京造船学会理事,北京郑和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孙光圻则兼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船史研究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徐福会理事、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郑和研究会理事,还是英国皇家航海学会会员、香港海运学会海外会员等。

两位先生在中外航海史研究领域还有相同或相近的专著和译著。魏启宇主要有《水运技术词典》(主编)、《中华海魂》(副主编)、《中国航海史》(编审组副组长)、《交通史学概论》(编著)、《计算水力学》(译著)、《交通史学与海洋文化研究》(编著)等。孙光圻主要有《中国古代航海史》(专著)、《中国航海史纲》(教科书)、《船舶与航海百科全书》(译著)、《海洋交通与文明》(个人论文集)等。此外,两位先生均在中外报刊上发表文章各50余篇,计100余万字至200余万字。

两位先生均得到交通运输部老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林祖乙为魏启宇的《交通史学与海洋文化研究》一书作序,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刘松金为孙光圻的《海洋交通与文明》一书题写书名。两位先生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原来他们都是搞技术的,只是后来出于兴趣和工作需要才搞了历史研究,是真正的“外行”蜕“内行”。

两位先生均是我的恩师。记得1984年魏启宇先生来秦皇岛评审《秦皇岛港史(古、近代部分)》时,我是该书的主笔,与魏先生相识,聆听了他关于编史的指教。后因主编《秦皇岛港口史话》一书又特地晋京赴交通出版社上门向魏先生求教,从而保障了《港口史话》的顺利出版,并将其作为秦港百年庆典用书。当我将第一本论文辑书稿送到魏先生手中后,正值中国航海史研究会1998年年会召开之时,他将该文辑彻夜审阅,除提出宝贵建议外,第二天清晨见到我还表示祝贺。后因编撰《秦皇岛港口志》和《秦皇岛港百年建设史》又多次向魏先生讨教。当2000年3月由我主编的《中国沿海港口丛书·秦皇岛港》率先出版时,魏先生亲笔为该丛书起草总序。2010年4月9日,在广州再次见到久违的魏老先生时,见他老人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清晰,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与孙光圻相识比与魏启宇相识稍晚些。1989年,孙先生曾担任我主编的《秦皇岛港工人运动史》和主笔的《秦皇岛港纪事》的主审,11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国现代水运史书编撰问题研讨会”上第一次见到了孙先生。后来又在编撰《中共秦皇岛港党史要事录》《中国船舶燃料供应秦皇岛公司发展史》时多次联系。尤其在我主编《秦皇岛港口志》时,孙先生多次来秦指教,我又赴大连校稿,在较长时间的直接接触中向他学习了不少编纂知识,使该志书得以顺利出版,填补了中国水运志书的空白。2007年,转眼中国航海史研究会活动中断了6年,我可真是坐不住了,遂斗胆以个人名义给中国航海学会负责人写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尽快恢复航海史研究会的急切心情。没想到2007年初,经中国航海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讨论同意,将航海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由原挂靠人民交通出版社变更为大连海事大学,并指示年内完成换届改选并开展工作。是年12月初,当我们收到中国航海史研究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的通知时,十分兴奋。我的那封信后来被转入孙光圻手中,他亲临我港指导工作,一见到我时就引用了陆游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想,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航海文明和振兴我国水路交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无愧于一名港口史志工作者的称号。

魏启宇老先生曾是中国航海史研究会的副主任委员和顾问,还是水运史书的亲历参与、编纂者;孙光圻先生在中国航海史研究第五届专业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秘书长,还是水运史书的亲历参与、评价者。如今,中国航海史研究领军的“接力棒”由魏老先生手中传给了孙先生,真是可喜可贺。承先为了启后,继往为了开来。总结过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为了开创新的历史。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水路交通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应该正确运用历史经验,从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国水路交通的振兴而百倍努力。同时,我也更要好好地向二位恩师学习,坚持史志编研为现实服务。在第五届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戮力同心,写出中国水路交通史志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魏先生秦皇岛港航海
两个80后“怪”男人
秦皇岛港起尘影响因素及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大航海争霸
秦皇岛港转型升级模式下融资策略分析
古代航海有多牛
秦皇岛港航标管理模型研究
梁辰鱼三访魏良辅
魏荣元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
航海博物馆
哲学教授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