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2010-04-18
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
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中科院奥运村科技园参加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王兆国、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韩启德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中科院奥运村科技园,同首都各界群众和青少年一起参加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习近平强调,要以高度负责态度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抓紧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努力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践行相关国家承诺。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是在“十一五”即将收尾、“十二五”面临开局之际举办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各省区市、各级科协、学会及各社会组织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3600多项科普活动。北京主场活动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走近低碳生活”。
上午9时许,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主题展览区。86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和27件展品反映了能源环保领域前沿技术和我国在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方面的成就。习近平在仔细观看了智能交通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雨水收集装置等展品后,对在场的干部和科技人员说,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我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压力尤为突出。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瞄准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紧扣党和国家工作着力点,是科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生动体现。全社会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坚决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在“我的低碳生活”展区,习近平饶有兴致地和小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动手做起节能灯效果小实验。当他看到孩子们从实验结果中增强了节能理念后,欣慰地说,很高兴能在北京主场“低碳生活展区”见到同学们。这说明,广大青少年也积极投身到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中来了。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既造福广大青少年,又要充分依靠广大青少年。希望广大青少年继续开动脑筋,提出更多低碳生活“金点子”,贡献更多绿色低碳技术小发明,争当地球家园呵护者、绿色低碳理念传播者、低碳生活方式践行者,为建设绿色低碳新家园多作贡献。
在中科院奥运村科技园长长的林荫道上,中国科协所属的23个全国学会、协会搭建的科普活动展示体验区依次排开,既向公众展示了“低碳,我们在行动”的社会责任,又形象地传递了“人人讲低碳、处处有低碳”的低碳理念。在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北京主场,中科院向公众开放了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科普展厅,国家动物博物馆也免费向公众开放;中科院遥感所的3D影厅还向观众循环播放“低碳生活”动漫作品和影视节目。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这些提高科普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
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习近平仔细听取微生物分离过程、微生物处理污水等情况介绍,并不时询问有关细节。他对中科院、中国科协领导和科技人员说,今天我们在全国科普日活动北京主场,体会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在“坚持科学发展、走近低碳生活”方面的巨大热情和智慧。中科院实行开门办科普、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联手办科普的创新举措,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在新形势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继续在促进科技成果繁荣发展、科学技术普及推广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希望全国各级科协组织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度开展科普工作,大幅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为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扎实深入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有效保障。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书记处书记冯长根、程东红参加了当天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新华社
寻找双胞胎差异希望解开人类遗传学未解之谜世界最大表观遗传学研究项目启动
对5000对双胞胎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来捕捉能够标记双胞胎间差异的细微表观遗传信号,为开发疾病治疗药物提供核心靶点。被称为人类基因组学研究中最具潜力的项目之一的全球最大的表观遗传学研究项目,9月6日正式启动。
该项目由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研究中心华大基因研究院与伦敦国王学院的知名双胞胎研究团队TwinsUK共同发起,项目预计花费2000万英镑,合作双方共同出资。
表观遗传学是遗传学研究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之一,主要探索细胞内随时发生的化学修饰如何影响基因的活动。这些化学修饰有些可能是随机的,有些可能与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有关,而这种影响可能持续多代。该项目计划在双胞胎中对2000万个位点(通常称为CpG岛)的甲基化模式进行研究,并且在同卵双胞胎间进行比较。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此次研究不是寻找相似之处,而是寻找那些能够解释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不得同样疾病的差异。项目首先将以肥胖、糖尿病、过敏反应、心脏病、骨质疏松症和长寿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研究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常见性状和疾病。
该项目联合负责人、TwinsUK主任、伦敦国王学院遗传流行病学教授蒂姆·斯佩克特说:“双胞胎本身就是极好的医学研究对象,加上我们用17年多的时间收集了双胞胎上百种疾病的详细资料和表型特征,使得这项研究非常独特。寻找双胞胎间那些至关重要的表观差异,将引导我们发现那些可以打开和关闭的关键性基因,从而进一步寻找致病原因,这些基因本身也非常可能成为药物治疗的关键靶点。”
该项目联合负责人、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教授表示,此次先进技术与独特双胞胎样本资源的结合将为全球学者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数据集,希望能够解开人类遗传学中一些仍旧未解的秘密,并且加速其在人类健康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科技日报》
科学解读《盗梦空间》:读取梦境未来或能实现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2010年度备受关注的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已火爆登场。在影片中,身为工业间谍的多姆-柯布(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还是位盗梦专家,在受害者毫无防备之时(即做梦的时候)窃取秘密。柯布具有一项相当罕见的本领,即“盗梦”。他可以在受害者处于睡眠状态时向其大脑中植入一段意识,看着这段意识慢慢发展并扎根于现实之中。柯布说:“最具适应力的寄生物就是意识。”
《盗梦空间》是一部情节复杂的科幻惊悚片,剧情介于007系列影片和《黑客帝国》之间。《盗梦空间》中的许多剧情曾被《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过,下面就是该杂志总结的有关《盗梦空间》背后的科学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所需了解的有关梦境和潜意识的知识。
1.是否有可能直接侵入一个人的梦境?
在《盗梦空间》中,盗梦专家使用一种叫做somnacin的药物和一台机器,将一段意识上传至某人的梦境之中。然后,几位盗梦专家自己也会进入梦乡,通过那台机器进入目标的梦境。这种虚构的盗梦机被称为“便携式自动Somnacin静脉注射器”(简称PASIV)。
实际上,可以有效读取别人大脑的装置已经存在。例如,功能性核磁共振(MRI)扫描仪,可以捕捉大脑活动照片,然后通过软件再现志愿者正在看到的图像。研究人员表示,有朝一日,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仪或许能对某个人的梦境进行记录,同时又不存在像电影中描写的分享梦境带来的麻烦或危险。
利用somnacin这样的药物,进入别人的梦境是不可能的,但有些药物确实可以显著调节我们的睡眠,如莫达非尼(modaf inal),这种药物可以使人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还有一些新型安眠药则会让人进入“超级睡眠”。
2.我们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梦境?
要想经历清醒梦(luciddream),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你昏昏欲睡之时,经常训练自己问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是在做梦吗?”一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人尤其擅长做这种清醒梦,或许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有数个小时集中精力去完成一项任务。
《盗梦空间》中的盗梦专家经过高度训练,同样精于此道,这可能是他们可以完成复杂任务(如梦中阅读)的原因,对于大多数做清醒梦的人来说,他们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在《盗梦空间》中,一些人物还能在梦境中武装自己,防止别的盗梦专家侵入自己的梦境。
3.梦境必须遵守物理定律吗?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盗梦空间》从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有时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在某人的一段梦境中,巴黎就像一张大纸一样折叠起来;而有时,有些光幻觉会变成“真的”。例如,荷兰艺术家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M.C.Escher)创作的没有尽头的楼梯就出现在《盗梦空间》中,它是利用像发生在3D虚拟环境中的某些操作完成的。
但是,梦境也会遵循一些“现实生活”的法则。作家兼制片人杰夫-沃伦(Jef fWarren)就曾描述过他对梦境的调查:没有感官输入,意识行为似乎变得不可捉摸。我们可以从梦境中推出一些非正式的定律,如“自我实现期望定律”(你期望的事情将会发生)和“叙事动力定律”(在某个地方停留太久,梦境开始陷入冲突)。例如,在《盗梦空间》中,当现实世界的外在影响侵入时,梦境就“陷入冲突”。
4.梦的功能是什么?
弗洛伊德认为,梦表达了我们受到压抑的欲望。有时,做梦确实起到了这种作用,但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表明,做梦还会有助于信息加工和记忆存储。无论是快速眼动睡眠(即浅层睡眠),还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即深层睡眠),我们都会做梦。不同的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模式下,梦境更像是在讲故事,充满了感情和冲突;而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模式下,梦境通常涉及友善的社交互动。例如,那些情绪沮丧的人,往往会经历更多的快速眼动睡眠而不是非快速眼动睡眠。
5.梦境中的主观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在《盗梦空间》中,梦境中的时间比现实世界要慢得多,而且还存在一个所谓的“缩放效应”(scal ingef fect),即如果你的梦境中又出现了梦,时间流逝的速度会更慢。所以,现实生活中的5分钟,到了梦境中相当于一小时,而5分钟的梦境时间,又与次级梦境中的一周时间相当。
这种对梦境和现实时间的虚拟描写或许算是《盗梦空间》的点睛之笔,然而,我们除了惊叹于这部电影的精巧构思之外,在现阶段,并没有证据去证明这一点。实际上,研究人员在对清醒梦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证据,至少当做梦者一觉醒来时,他们对时间的感觉会存在上面描述的变化。
对研究人员来说,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是,当我们大脑对时间的感知出现问题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事实上,虽然对时间的幻觉是由大脑自身产生的,但正如《盗梦空间》中的情节一样,这种幻觉同样令科学家感到迷惑不解。
新浪科技
抓紧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王兆国、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韩启德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中科院奥运村科技园,同首都各界群众和青少年一起参加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习近平强调,要以高度负责态度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抓紧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努力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践行相关国家承诺。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是在“十一五”即将收尾、“十二五”面临开局之际举办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各省区市、各级科协、学会及各社会组织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3600多项科普活动。北京主场活动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走近低碳生活”。
《科技日报》
中国科协召开全国科普日新闻通气会
9月15日,2010年全国科普日新闻通气会在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中国科学院院士局巡视员盛海涛、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牛灵江、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殷浩出席。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40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发布会。中国科协调宣部部长王春法主持会议。
科普日期间,中国科协为各地开展活动配发了围绕纲要工作主题的科普挂图106500张,制作配发科普活动资源包1300套,图书3000册,光盘960张,各地都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据初步统计,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个副省级城市、2800个县、670家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将组织开展3600多项重点科普活动。群众参与人次预计近亿。
据李晓亮介绍,中国科协联合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将于9月18日~9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举办,主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走近低碳生活”。按照主场活动形式与宣传内容,北京主场将分主题展览、热点聚焦、我的低碳生活、媒体T台和科学探索5个板块进行展开。
主题展览重点宣传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相关的新技术,包括86个图文展板和根据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27件互动展品。热点聚焦关注百姓生活,聚集社会热点。我的低碳生活主要进行成果展示和互动体验,传达“人人讲低碳、处处有低碳、时时要低碳”的低碳理念,激发公众低碳意识,启迪公众创新思维。媒体T台将利用媒体和媒体名人向公众传播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倡导在全社会营造“坚持科学发展,走近低碳生活”的氛围。科学探索板块的活动分为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全国学会低碳展示体验两部分,届时,中科院将开放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科普展厅,国家动物博物馆也免费向公众开放,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探索活动。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在通气会上向媒体介绍了2010年全国科普日北京地区科普活动的整体情况:全市16个区县的街道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等都将开展报告、展览、竞赛、演示、咨询、培训等120项科普活动。今年的活动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紧密围绕低碳主题;二是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三是贴近百姓生活。与会媒体记者对在朝阳公园举办的“格列佛人体奥妙探索乐园”以及“低碳生活科普知识机关行”等基层活动非常关注,周立军一一回答了相关活动的具体情况。
中国科协
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
最近举行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简称图博会),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展出了20多万种图书。图博会首次设立了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数字出版展区,成为最大看点之一。
在这届图博会上,参展商推出了工具书在线、百科在线等数据库产品,手机报、漫画报等移动出版产品,手持阅读器、听书等移动终端产品以及印刷数字设备等,集中展示了数字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在出版方面的应用,突出了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以及数字理念融合的力度,昭示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给观众以全新的体验。
作为一种信息知识的载体,纸质出版物有很长的历史,它的产生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记录、交流、传播思想、知识和信息的需要。纸质出版物的出现,为信息知识的存储和阅读带来便利,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现在,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出版业,数字技术已用于出版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而国际金融危机是对出版数字化的最好检验。和传统印刷品销量下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各大出版传媒商的数字产品销量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其主要营业收入的来源”,他们因而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一批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企业也向内容产业进军,一个全新的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形成。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了传统出版内容而成的一种全新的出版形态。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以其方便快捷的查询、海量的存储、不断创新的文化内容和更加环保等特点,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数字出版带来的阅读革命正在悄然兴起。电子书正在潜移默化地丰富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适应低碳发展的需要,网络阅读、绿色阅读已日渐成为当代人所接受的读书方式。
数字出版提升国际文化交流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发布信息、同步出版电子出版物、同步发行纸质出版物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受众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在互联网中获取跨地区的信息,也能通过网络获得其他国家地区的出版物。时空的缩短提高了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效率,不仅有助于大众出版机构制造全球畅销出版物,也有助于学术性强、受众范围狭窄的专业期刊或学术书籍寻找到世界范围的读者群。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数字出版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科技日报》
太空竞争又添新变数解读日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9月11日,日本首次发射了自主研发的定位卫星。11日20时17分,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使用H-2A火箭发射了首颗准天顶定位卫星“向导号”,28分钟27秒后星箭分离成功,太阳能电池板正常展开,发电量6.7千瓦,符合设计值的6.4千瓦。本次发射的“向导号”是准天顶系统的第一颗卫星,经试运行后如不出现技术上的问题,日本将陆续发射另外两颗准天顶定位卫星。
谋求发展自主导航系统
日本是美国的盟国,而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又向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免费开放,那么,日本为何仍要研发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呢?日本政府最近公开的资料显示,由日本首相和负责科学技术政策的大臣牵头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宇宙开发利用专门调查会”2004年的资料中称,鉴于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GPS已成为渗透到日本国民生活中的定位应用核心系统,为了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日本应该建立与GPS兼用的、并逐步过渡到能够独立测位的卫星导航系统。
作为GPS的一个辅助和增强系统,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有望提高日本及其周边的GPS定位的性能,构筑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是日本整个卫星导航计划中的第一步。
虽然,日本现在的准天顶系统还必须依赖GPS完成用户定位,但按照计划,完全有可能将其升级为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集“辅助”与“增强”一身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的GPS专家、上海伽利略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樊春明时了解到,准天顶导航卫星系统由3颗与地球同步的倾斜轨道卫星组成。它能发射与GPS同样的导航信号,这使得用户可以将其当作一颗GPS卫星来使用。同时,该卫星系统增加了一个增强信号以为日本国内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定位服务,此外还增加了一个试验用信号。
樊春明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准天顶卫星的特点。他说,首先,该系统的每颗星在日本上空工作8小时,3颗星轮换交替,从而保证任何时刻都有一颗准天顶卫星在日本的“天顶”当班,这使得在大楼林立的城市中心以及山谷地带的用户能够通过这颗不会被遮挡的卫星来“增强”GPS在恶劣环境下的定位能力。
其次,除具有现在GPS的所有民用信号之外,该系统还增加了GPS计划中的L1C信号,这是日本的卫星首次提供L1C信号服务。由于这些信号跟GPS完全相同,现有的GPS接收机几乎不用改动。
再次,增强信号可以通过提高导航电文的速率,在导航电文中增加电离层补偿信息字段等来提高定位精度,有望将GPS原来10米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米。该信号不与GPS信号兼容,需要专用接收机。
另外,日本为了发展研究未来卫星定位技术,还特设了一个测试信号,其测位码用的是以日本人名字命名的KASAMI码,导航电文的速率高达2k比特。而且从整个系统结构上来看,再朝该系统增加几颗卫星就可以将其扩展成独立的区域导航系统。从原理上来讲,通过将准天顶与静止卫星结合在一起,6颗以上的卫星即可构筑实用的区域3维空间卫星定位系统。
设立自己的升级实验平台
归纳起来,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除了集“辅助和增强”GPS性能于一身外,还为卫星导航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测试和论证的在轨平台,将极大地推动日本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
例如增强信号,用户定位精度要达到1米,卫星本身的精密定轨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从原理上来说,因为准天顶是区域服务系统,只要在服务区域内有足够的地面观测站,不一定需要像GPS地面观测站那样全球分布也可以获得很高的用户和卫星间视线方向测距精度,从而保证用户的定位精度。但在实时服务中究竟能不能成功参考美国积累了几十年经验而达到的现有水平还是一个未知数,准天顶卫星恰好能够提供一个实际检验的平台。
日本测位导航学会会长安田明生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虽然这颗卫星不在中国“头顶”,增强信号中的电离层补偿信息也不是针对中国,但作为辅助机能的GPS兼容信号还是能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尤其是该颗卫星是现在唯一一颗具有4个民用信号的卫星,用好这些信号对提高中国用户的定位性能是有益的。
《科技日报》
我国核工业55年形成完整体系
今年是我国核工业发展55周年。在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55年来,我国核工业坚持自主创新,有力保障了国防建设;积极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形成了完整的、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的新型核工业体系,实现从以军为主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走出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互相促进、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核能和平利用新局面,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据介绍,中核集团控股和参股建设了国内所有投运和在建核电站。从1999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核集团投运机组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多项性能指标进入世界先进值行列。目前中核集团具备了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核电站自主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能力,开发出核电自主创新品牌,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贡献。今年,中核集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CP1000。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具备出口条件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人民日报》
蜱虫叮咬致病应如何防治?
蜱,在农村是一种常见的小虫子,但是今年夏末秋初,这种小虫子突然变得不寻常起来,河南、山东等地出现了多个因被蜱虫叮咬致死的病例。
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截至9月10日,河南共发现无形体病病例557人,死亡18人。因蜱虫叮咬致病甚至死亡的案例,在其他省市也有发现。目前,山东累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2例,死亡13例;江苏报告13例病例,死亡4例。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王世文表示,发生的由蜱虫传播疾病具体致病病原体,尚未最后确定,病原体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蜱虫叮咬可传播多种疾病
全世界已发现的蜱约800余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此次河南商城传播疑似无形体病的,是全沟硬蜱。它为褐色,须肢为细长圆筒状,广泛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等地,是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媒介。
“蜱虫传播的疾病并非只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一种,而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蜱虫存在。”中国蜱虫病治疗专家、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副院长郑元春说,只是目前,一些医院对蜱虫致病并不重视,科研经费也面临不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介绍,蜱虫咬人可以传播多种疾病。森林脑炎: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我国主要病媒蜱种为全沟硬蜱。新疆出血热:一种蜱媒急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于新疆。蜱媒回归热:是由钝缘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螺旋体病,不规则间歇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我国新疆有该病流行。莱姆病: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已证实有20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Q热:感染方式可通过消化道及蜱的叮咬、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病原体可通过蜱的叮刺或蜱粪污染而感染。我国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有本病存在。细菌性疾病:蜱能长时间保存一些病原菌,并经卵传递。无形体病:蜱虫会传播一种“吞噬细胞无形体”,它会使血小板、白细胞减少。
血液传播可能性很小
“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卫生部专家透露,它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被蜱叮咬了以后和跟蚊子叮咬了以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认为,蜱只是一种媒介。被蜱咬了以后,因为蜱里面有可能携带一些能够使人致病的细菌或者病毒,这样的话这些病毒通过蜱叮咬进入人体内可能使人得病,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就有可能是无形体引起的,也可能是我们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的,没有病毒和细菌蜱咬了人以后顶多是局部的创伤,可能也有些过敏,没有很严重的后果。
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但李德新认为,血液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到目前为止大概发现有一起或者两起经过血液传播的,基本上没有。
蜱虫咬后发热需及时就医
蜱虫叮咬传播的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就是发热,因此王贵强教授提醒公众,“被蜱虫咬后出现发热,要到医院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如果白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出现下降,一定要提醒医生,自己被虫子咬过,有利于医生进行诊断。”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天—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一般病例可以通过治疗渡过危险期。”据专家介绍,被蜱虫咬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被蜱虫咬伤后,发病率一般为万分之一,而无形体病临床死亡率大约在2%—8%之间,多发生于老年人。
李德新介绍说,由于该病的一些症状不具备非常特异性,和其他的一些疾病会有类似的表现,所以有时候鉴别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发现这类疾病应尽早地去查血小板、去查白细胞,如果发现有减少,到条件比较好的医院去治疗。”
怎样预防蜱虫叮咬?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说:“这病在教科书上没有记载,人类对它的研究很有限。”但通过对“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研究后,许汴利发现该病也是可防可控的。
“其实,普通的杀虫剂就能够杀死蜱虫。人被蜱叮咬是可以预防的,完全没必要惊慌。”李德新也表示,不让皮肤暴露,暴露的地方可以涂点避蚊剂等这些东西,多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暴露被蜱叮咬就可以很好地来进行预防。
专家们开出了如下防治原则:一是环境防治: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二是化学防治: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三是生物防治:用生物农药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四是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谈及此类疾病的流行趋势,李德新表示,这类疾病有一些特点,比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发病有它的季节性,每年4月份到8月份,这段时间病人是比较集中发生的,这个可能和媒介活动本身有关,天气冷了,这些媒介都不活动了,同时人的户外活动、生产活动也减少了,所以病人就少了。现在已经是秋冬季节,疾病趋势将会减少。
《科技日报》
第四次北极科考创多项新纪录
●首次实现了中国考察队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北极点开展科学考察的愿望
●首次在北极点冰面上布放了冰浮标,发射了抛弃式温盐深剖面探测仪,进行了生态学观测,采集了大量海冰和海水样品
●首次获得2.5米长的北极点冰芯
●首次在白令海海盆3742米水深处完成24小时连续站位海洋学观测
●首次将中国海洋考察站延伸到北冰洋高纬度的深海平原,并获得全航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观测的宝贵资料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结束科学考察任务,目前正在回国途中。12日,全体考察队员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上召开了总结大会。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吴军表示,本次科学考察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收官之作。考察队在中国前三次北极考察的基础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创造了多项新纪录。
在这次考察过程中,首次实现了中国考察队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北极点开展科学考察的愿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在北极点冰面上布放了冰浮标,发射了抛弃式温盐深剖面探测仪,进行了生态学观测,采集了大量海冰和海水样品;首次获得2.5米长的北极点冰芯;首次在白令海海盆3742米水深处完成24小时连续站位海洋学观测;首次将中国海洋考察站延伸到北冰洋高纬度的深海平原,并获得全航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观测的宝贵资料。
而在世界范围内,考察队首次利用浮游生物多通道采集器在北纬88度26分的近极点区进行了3000米的深水精确分层采样。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海域南北纵贯2300海里,东西横跨1100海里,涵盖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门捷列夫海脊、弗莱彻深海平原海域、北极点等海域。考察范围之广、内容之全、取得的资料和样品之多,均超过中国历次北极考察。
考察队共完成了135个站位的海洋学调查、1个长期冰站的海冰气综合观测和8个短期冰站的观测、1个北极点站位观测,进行研究工作的考察站位数量及范围均超过了原计划。
本次海洋生态系统考察是中国历次北极科学考察中,获取样品量最多的一次。据初步统计,考察队共获取海洋浮游植物、海洋浮游动物、微生物、小型底栖生物、大型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等样品1077份,叶绿素和浮游植物样品共2400多份。
在考察过程中,考察队还顺利回收了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布放的综合观测潜标系统,这是中国在极地布放的第一套线长超过1300米的深水潜标,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套观测周期超过1年以上的极地长期潜标。整个回收过程仅用了1小时50分钟,是中国进行同类作业时间最短、回收设备价值最高的一次。
此外,在考察过程中,“雪龙”号最北航行到北纬88度22分,随冰漂移到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