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3种不良状态分析

2010-04-14刘荣素娄素丽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年6期
关键词: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基层

刘荣素,娄素丽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石家庄 050021)

随着信息化建设作为评价考核特质企业指标政策的导引,目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关心的重要话题。

由于施工企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性,总公司对每个施工现场很难做到直接管控,因此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管理实行的是项目经理制。项目经理代表总公司对其负责的施工区域行使管理职能,总公司则通过订立承包合同等契约方式对项目经理进行管控。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在于总公司对各项目部的具体情况很难进行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盲点很多。粗放的管理模式给项目经理留有较大的自主空间,从而使其在利润占有、资源调配等方面出现瞒占状况,导致总公司利润流失和资源浪费。

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依靠政策影响而胜出的几率越来越小,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越来越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势驱动下,企业必须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化。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管理部门把信息化作为考核施工企业的重要指标和推手,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实际上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过程;是企业深化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思想,重新设计企业运营模式,再造业务流程,优化企业组织,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严格企业规章制度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然会对现有管理模式中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有所触动。过去,由于企业没有信息系统,各种数据都在基层,基层项目部是信息优势者,其权力和利益留取就很大;现在,由于各种数据都要汇入系统,这就意味基层项目部实际控制权的减弱,同时由于每天都要统计汇总各种数据,又加大了工作量,使基层项目部产生消极情绪。如何及时化解这种消极情绪,将基层管理人员的思想统一到公司整体大局层面上来,使信息化成为公司上下管理层的自觉行为,这是企业信息化成功推进的关键。

为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以下3种情况发生。

1 空心化

从本质意义上讲,信息化并不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本身,也不是企业的经济增长本身,更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本身。它只是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一种手段,是企业科学管理决策的过程。信息化是果不是因,信息化应是“融合”的现实,而不是简单地为企业贴上信息化的标签。

因为施工企业所面对的区域政策环境、行业竞争度及市场发育度各不相同,所以,企业竞争的结果会受到区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成形的管理模式,市场经营策略、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员工素质、运行流程、考核标准都基本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一套应对市场竞争并能胜出的策略。这种经验和惯例会积淀在企业决策者的心里,成为企业管理、决策、运行的惯用模式,这就容易给决策者造成错觉:企业的市场成功与信息化没有关系,对施工企业实行信息化建设进行排斥,因此,信息化在企业的推进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由于信息系统本身程序具有内在的科学逻辑性,但施工现场复杂多变,计算机程序系统很难全部涵盖,基层的各种数据必须按系统规范进入,所以,计算机系统与施工现场情况的错位会出现信息失真状况,再加上信息的汇总有一个“迟滞期”,在“时间就是效益”思想观念中,这种信息系统在施工企业“水土不服”的状况,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管理层对信息系统建设的积极性,加之旧有管理模式的惯性和惰性的阻碍,久而久之,企业信息化建设趋向“空心化”。信息化系统成为应对上级主管部门考核的工具,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从而使企业信息化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2 夹生饭

信息化管理的实质就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这种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带给人的感觉是越往上自由度越大,反之越往下自由度越小。现有的管理模式中,由于项目部大多远离总部,面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情况,项目经理拥有决策权,在这种权力欲望支配下,项目经理的付出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信息化系统管理意味着项目经理的权限受到削弱,高层管理人员的权限得到加强,因而也就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直接指挥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基础。高层管理人员的强势地位会挤压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造成基层管理人员懈怠情绪的产生,从而过分依赖高层管理人员的远程指挥。企业高层的热情与企业基层的懈怠反差使信息化建设做成“夹生饭”。

由于基层施工现场情况各不相同,社会环境、地区差异、人际关系等诸多无形因素会影响工程的运行,而这些因素并不是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解决的,同时也不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远程指挥能够控制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身处其境的感受,难免会对现场做出错误判断,这种情况很难通过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自律得到纠正和修补,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公司效益和效率的下降。

3 绝对化

企业信息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只是企业管理思想、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外化,并不是主导企业发展的内核。如果企业领导层将信息化管理视作提高企业效益的唯一依靠,就会夸大信息化的作用,陷入教条主义,一切以信息化为标准,追求信息管理的绝对化,使企业管理走向僵化。

信息化系统严格意义上说是在模拟市场环境情态,而做出的科学推断,但是企业市场经营行为是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的过程,用相对固化的模式去匡正多变的现实行为是极易失败的。

企业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本身并不能产生效益,而是企业管理者利用它产生效益。现阶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搞“一哄而上”,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从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循序渐进,既要态度坚决,解决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同时又不搞繁文缛节,便于基层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场的各种情况。

信息系统的数据必须真实,任何不实的数据信息都会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种数据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将其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依据,逐步实现企业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文化氛围、员工素质、工作模式休戚相关,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企业不断扬弃旧有管理模式的过程,也是不断吸纳先进管理方式的过程。

[1]黄如福.信息化建设没有休止符[J].施工企业管理,2009(8).

[2]李洲.信息化规划如何落地[J].施工企业管理,2010(8).

[3]李存斌,张西绪.中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典型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7(31).

猜你喜欢

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与技能要求
浅议做好代建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