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盂县龙华河灌区建设与发展综述

2010-04-14韩建龙

山西水利 2010年8期
关键词:塘坝盂县龙华

韩建龙

(盂县水利局,山西 盂县 045100)

1 概况

盂县地处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境内大小河流十几条,长290 km,流域面积1 960 km2,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有滹沱河、乌河、龙华河等。

龙华河位于盂县北部,发源于苌池镇的上王村南掌沟的管头梁东麓,是滹沱河的一级支流,流经苌池、上社、下社3个乡(镇),由南向北于下社乡会里村与滹沱河干流汇合,全长52.9 km,流域面积475 km2,该河下游清水流量较大,清水量0.163 m3/s,为常年性河流。流域南高北低,南面王村管头梁高1 400 m,会里村高520 m,高差880 m。上游为石灰岩山区,徐峪沟、王村沟一带为林区,森林覆盖面积100 km2以上,约占流域面积的20%,中下游为变质岩山区,河床系砂卵石质。龙华河有三段伏流:一为上社镇邀童来村段至西沟口段,长约1 km;二为上社镇宋家庄村至中南村段,长约0.5 km;三为下社乡上细腰村至下细腰村段,长约0.5 km。东兴道以上为季节性河流,附近有兴道泉的泉水补给,清水流量较大(0.163 m3/s),为常年性河流。最大洪峰流量1 600 m3/s(1924年),多年平均径流量0.24亿m3/a。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龙华河流域是盂县水资源较为丰沛、灌溉条件较好的区域,流经3个乡(镇)、55个行政村,流域内人口约3.5万人,耕地面积0.37万hm2,共修筑护村、护地坝3.5万m,自流引水灌渠15处,高灌站45处,塘坝17处,曾对流域内农业及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原有灌溉渠道年久失修,漏水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降低,有效灌溉面积大幅下降;设备、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和更换,缩短了水利设施的寿命,导致上社镇井灌设施报废,仅有5处塘坝可正常发挥效益;加之近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取水深度降至100 m,开采成本提高,像苌池镇的大部分土地已基本变为旱地,龙华河流域的中型灌区早已名存实亡。各种因素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3 灌区建设与发展必要性分析

从龙华河流域自然条件来看,上游相对开阔,垂直河槽方向河滩耕地宽100~150 m,中游河滩地宽100~120 m,下游约有1.5~2 km长的河道较窄,均是二级台阶(耕地),土地资源匮乏,流域内没有大型企业作经济支撑。要彻底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发展农业灌溉,水利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利用龙华河水资源较为充沛的有利条件,针对该区灌溉工程存在的问题,发挥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优势,通过工程改造,优化渠系布置,建设提水、输水、水井工程来改善、恢复和增加灌溉面积,以期收到更好的节水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措施分析

4.1 工程措施

龙华河灌区涉及3个乡镇:苌池镇、上社镇、下社乡,灌溉面积2 233.33 hm2。其中苌池镇166.67 hm2;上社镇 1 200 hm2;下社乡 866.67 hm2。

苌池镇灌溉水源为地下水,采用井灌方式,灌溉定额6 000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0.8,经计算需打机井11眼,井深30~80 m,单井出水流量40 m3/h。采用低压管灌。配套水泵、电机、变压器11套,铺设PVC管道28 000 m,可恢复水浇地面积166.67 hm2。

上社镇灌溉水源采用地下水与地表水相结合,恢复井灌面积1 120 hm2,自流灌溉面积80 hm2。井灌区需新打机井75眼,井深30~100 m,单井出水量40~50 m3/h,采用低压管灌。配套水泵、电机、变压器75套,铺设PVC管道19万m。自流灌溉主要对现有5座塘坝、1处泵站及其灌溉渠道进行改造,改造干渠长度6 000 m,支渠长度17 000 m。塘坝坝体上游面在浆砌石表面用厚20 cm的C30混凝土护面。渠道改造采用浆砌石砌筑,4 cm厚水泥砂浆抹面。

下社乡主要是对现有灌溉渠道、塘坝进行改造,并新建提水泵站。项目区内已建有9条截流河坝,干渠基本上分布在沿河两侧滩地,各村有1~2个取水口,沿河的20个行政村共有灌溉干渠33条,长度59 000 m,支渠83条,长度170 000 m。干、支渠道大都是浆砌石白灰沟缝渠道,由于年久失修,漏水现象严重,规划对其进行4 cm厚水泥砂浆抹面防渗。对某些取不上水的渠道,新建引水干渠13条,长11 000 m,干渠采用矩形断面,浆砌石结构,水泥砂浆防渗。

龙华河两岸台地需要提水灌溉,规划共改建、新建提水泵站22座,其中配套3座,新建19座,配套水泵、电机、变压器21套,可增加灌溉面积433.33 hm2。提水泵站配置进、出水池,压力管道采用铸铁管,共需DN150铸铁管230 m,DN125铸铁管755 m,DN100铸铁管1 765 m。对现有5条塘坝坝体表面防护,在上游浆砌石面上铺设钢筋网直径6@200 mm×200 mm,并加锚筋,用厚20 cm的C30混凝土护面,锚筋直径16 cm,长60 cm,间、排距2 m,梅花型布置。为推广节水灌溉,在下社乡规划节水半移动式喷灌5处,灌溉面积33.33 hm2,需配加压泵5台,管理房5座,铺设PVC管道2 560 m,移动铝合金支管1 365 m,每处设置50 m3蓄水池一座。

经初步测算,改造灌区共需投资4 640余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2万余hm2。灌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对比法,用每公顷增产值乘以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可计算出灌溉效益为1 142万元。各项指标均满足经济要求,说明本工程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效益显著。

4.2 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成立灌区管理机构,对新建的龙华河灌区实行统一管理。负责该区的工程管理、水量调配、设备保养、设施维修、水费收缴工作,同时在工程配套逐步完善的前提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灌区定性、定员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符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有政策保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经费来源,夯实灌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基础。

猜你喜欢

塘坝盂县龙华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江淮分水岭地区塘坝系统空间格局及效应分析
阳泉市盂县 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培训
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能力估算及其演变特征
点燃自己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水库、塘坝、窖池数量
浅谈江淮分水岭两侧易旱地区塘坝水资源调节作用与合理利用
Influence of bending rigidity of submerged vegetation on local flow resistance*
盂县民歌最后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