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机床市场需求分析(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市场部
2010-04-14
(五)发电工业
1.发电行业发展概况
为了科学地发展我国电力工业,国家制定了 “十一五”期间 “优化发展火电、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快发展气电、大力发展风电。”的方针。
目前,我国发电装机容量8亿千瓦排名世界第二,其中火力发电约6亿多千瓦,水力发电约1.75亿千瓦,核电约0.1亿千瓦,风电约0.1亿千瓦,年发电量近4万亿千瓦时。我国以亚临界、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占火力发电的75%,自主制造的70万千瓦超大型水力发电机组促进了水力发电的快速发展,60万千瓦核电机组和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已经形成核能发电能力,风力发电已经位居世界第四。我国火电和水电装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发电装备制造业对机床的需求
不同能源发电所需要的装备有很多共同点,所以我国 “三大动力”都具备制造火电、水电和核电装备的能力。发电装备的加工都需要通用机床设备和专用机床设备。
发电机和汽轮机的转子需求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数控叶根槽铣床;定子需求数控大型落地铣镗床、数控龙门镗铣床、大型定子专用机床;汽轮机的叶片需求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有许多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可满足发电装备的需求,但仍有一些要依靠进口,如数控转子槽铣床等。
核电蒸汽发生器和火电锅炉需要的机床设备主要有超重型数控立式车床、超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大直径镗杆落地镗铣床、五联动数控镗铣床和数控龙门镗铣床及多轴联动车铣中心等。核电反应堆堆芯的压力容器、稳压器、主泵及驱动机构的加工设备目前仍以进口机床为主。
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属于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对机床需要更大的规格、更大的承载以及更高的刚度和高可靠性。机床工具行业应当把核电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努力提高机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电力行业的需求。
3.发电装备制造业对机床需求分析和预测
2008年电工电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4.9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完成购买设备的资金为1030.0亿元,同比增长54.4%。购买机床资金占比没有分类统计数据,按照电工电器主机行业购买设备资金占比20%,其中购买机床资金占比25%计算,购买机床资金约50亿元。此外,电工电器主机行业之外的其他企业购买机床的资金约占全行业购买设备资金的8%,约有80亿元。两者合计,电工电器行业2008年购买机床设备资金约130亿元,占全国金属加工机床年消费额的10%左右。
根据电工电器行业2009年1-6月的统计数据,预计该行业2009全年购买机床的资金与去年大体持平,仍为130亿元左右。
(六)铁路行业
1.行业发展概况
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进度超前于规划。铁路“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铁路运营里程目标定为9万公里以上,而实际到2008年末这个目标就已经完成了89%,达到了8万km(投资约3500亿元)。鉴于此种情况,铁道部在2008年11月末公布了新的调整后的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2004年国务院通过的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原规划中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10万km的目标调整到12万km。时隔仅三个季度,情况又发生重大变化,据铁道部有关领导透露,“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我们还将争取批准新建铁路2万km左右,投资2万亿元以上”。其投资计划是,2010年投资7000亿元,当年运营里程9.2万km(2009年投资约为6000亿元,当年运营里程将达8.6万km,世界排位超过印度和俄罗斯,仅次美国跃居第二);2011年投资7500亿元,当年运营里程为10万km;2012年投资7000亿元,当年运营里程为11万km。也就是说,调整过的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2020年实现的12万km运营里程目标也将被大大提前完成。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铁路建设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
铁路发展重点将着眼于高速、提速、重载、大功率牵引和电气化。不论是铁路 “十一五”建设规划还是调整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正在建设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同的视角可以聚焦出许多不同的特点和热点,从技术和市场的结合面上看,除建设规模外,高速、提速、重载和电气化是其主要特点。
高速,体现在以动车组为标志的 “四纵四横”和环渤海、长三角、珠江三角洲、长株湘、成渝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城际快速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建设方面。根据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系统。到2012年,我国将有36条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总里程将达1.3万km。根据调整过的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建设客运专线1.6万km。
提速,体现在以提高路网现有通道能力为目的的大规模改造方面,包括货运、货运专线和一般客运在内的运输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的大面积提速从1997年到2007年十一年间总计进行了六次,与1997年第一次提速相比,主要城市间旅客列车的运行时间普遍压缩了一半以上。目前时速120km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4.2万km,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达到1.5万km。在未来发展规划中,以复线建设、客货分线、电气化改造、大功率牵引机车和120-160km的新型通用货车、快速货车以及煤炭运输、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的专用货车等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提速扩能建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调整过的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复线率和电化率将分别达到50%和60%,而铁路 “十一五”规划中将2010年的相应的目标均定为45%以上。
重载,体现在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对既有线路的扩能改造方面,要求在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和新疆地区,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与此相对应,铁路 “十一五”规划中要求 “强化煤炭运输通道”,具体目标为煤炭通道总能力达到18亿吨,并以此开展一系列扩能改造和新通道建设项目。在此背景下,作为载体的运输机车车辆,要求大力发展轴重25吨重载货运机车,23吨轴重货车。
大功率牵引是高速、提速、重载、扩能目标下对机车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在2007年铁路第六次提速之前,就与西门子、东芝、庞巴迪、阿尔斯通合作引进了功率达7200-9600kW的电力机车制造技术(和谐 1、2、3与和谐 1B、2B、3B), 与 GE和EMD合作引进了功率达4660、4400kW的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制造技术(和谐5内燃机与和谐3内燃机)。这些大功率机车基本上已经试制成功,已经或即将进入批量生产,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铁路牵引的主力。
电气化是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未来的铁路发展规划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铁路 “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大力发展电力牵引,电力机车承担铁路运输总量的比重要达到80%以上,电气化改造线路达 1.5万公里。
铁路装备需求急剧增长。伴随铁路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的飞速发展,对铁路装备的需求也将急剧增长,特别是与机床行业密切相关的装备也同样如此。据有关人士分析,铁路建设方面的投资构成主要包括桥涵、路基、轨道和机车车辆,占总投资额比例大致分别为25-30%、10-15%、7-10%和10%。按此推算,2008-2012年,仅用于新增机车车辆购置费用将达3000亿元以上。如果考虑到现有落后老化机车车辆的更新换代(据GE运输系统集团中国区总裁史德威透露,在与铁道部的会商中了解到,到2015年还将完成5000台内燃机更新换代),机车车辆购置费用还将大大增加。更为准确的消息来自铁道部有关领导的披露,即未来4年(2009-2012年)安排机车车辆的购置费将达5000亿元。具体目标是,2012年投入全国运营的动车组将达到800组以上,为2009年保有量的4倍;大功率机车达到7900台,占保有量的40%。在车辆方面,2010年客车保有量将达到4.5万辆左右,货车保有量将达到70万辆。以上所述仅指铁路需求,并未包括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根据目前公布的资料,到2015年我国将在22个城市建设7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如果将此部分考虑进去,则需求还将有一个不小的增量。
2.铁路装备制造对机床的需求
我国铁路飞速蓬勃发展对机床行业是重大利好,蕴藏着巨大商机。铁路对机床的需求按照产品和业务分工大体可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是轨道加工和高速铁路轨枕加工;第二是机车和车辆的制造;第三是车轮和车轴制造;第四是运行中的日常维护和维修。铁道部所属南车和北车两大集团2009年用于机床采购金额50亿元这一数据,反映的仅是第二个层面的情况,如果将其他三个层面考虑进去,预计2009-2012年间每年用于机床采购的金额将超过2009年,约为70亿元左右。
轨道加工和高速铁路轨枕加工。提速和高速轨道的建设以及改造需要新型提速道岔,对数控道岔铣床、道岔磨床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高速轨道铺设在完全不同于枕木的轨道板上,需求专用数控轨道板磨床,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大约每百公里需配置一台。
机车和车辆(包括动车组)的制造。动力部分,电力机车和电传动内燃机车(这是铁路规划中重点发展的车型)对机床的需求有较大区别。电力机车加工重点是电机定子、转子和电机轴等,而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加工重点是柴油机、发电机以及传动件。走行部分,最关键且加工量最大的是转向架部件(又称台车,包括机架、牵引杆装置、横向调节装置、悬挂装置、摇枕、旁承、基础制动装置、轴箱等)。不同机车车辆和不同速度下的机车车辆的转向架在结构和构成上具有一定差异。车体部分,不同机车车辆的车体基本上是一个钢制框梁结构,需要进行局部面和孔的加工。总体而言,这些加工属一般性机械制造和柴油机制造范畴,通用性机床和专用机床需求较多,如大中型立卧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镗铣床、数控立车、数控精密磨床、珩磨机、曲轴车、铣床、凸轮车床和凸轮磨床等。其中的凸轮车床和凸轮磨床进口较多,机床行业还需努力。此外,机车车辆棚盖制造中还需要数控压力机、数控折弯机和锻压机,铝合金型材加工需求4轴以上龙门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6000r/min以上, X/Y/Z 轴行程为 60/4/5m。
车轮和车轴制造。据有关单位三年前的调查统计,由于车轮和车轴属于消耗性零件,每年用于新增、更新、检修更换、出口以及城市轨道和厂矿(铁)路外的车轴需求量达55万根以上,车轮的需求数量更是数倍于此。有鉴于车轮和车轴对行车安全的直接关联,目前经铁道部批准的生产车轴的企业只有十家,面对如此需求规模,预计对机床的需求将有大的增长。带自动上下料的数控立车、数控卧式车床、数控外圆磨床、车轴铣端面三孔机床等,是需求的主要机种。此外,生产线方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车轴精锻线、车轴加工生产线、车轮机加生产线、车轮精轧和精铸生产线等。
机车车辆运行中的日常维护和维修。虽属铁路中的维修服务领域,市场不小,也应予以关注。这类用户主要是遍布铁路沿线的机务段(分为内燃段和电力机务段)和车辆段,负责对运行中的机车车辆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维护和维修业务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保障车轮和车轴的完好,对磨损的车轮、轴承进行及时的修复与更换,并在更换轴承时对车轴进行等级修理(轴承座部位直径可以减小0.5至1mm两档)。因此,用于车辆轮对(车轴和车轮的组合体)轮缘和踏面修理的数控车轮车床、用于机车轮对在不解体工况下轮缘和踏面修理的数控不落轮对车床、车轴轴承座等级修理的外圆磨床(磨削轮对车轴)是必配的设备。在该领域还有三点值得关注。其一,目前轮对上带制动盘的车辆越来越多(原低速车辆制动部位在踏面上,不存在此问题),车轮车床在加工修复车轮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制动盘两侧制动面的修理与加工。其二,目前了解到,我国高速铁路上的数控不落轮对车床几乎被外国公司垄断,国产数控不落轮对车床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三,随着铁路部门的改革深入和列车跨局长途运行,维修工作量却在大幅增长,维护维修工作将越来越集中到枢纽地区的机务段和车辆段,以门式车轮车床为核心的包括超声波探伤和磨耗测量并自决恢复原型最小切削量的生产线,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在线路的养护方面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养路机械需求剧增。据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透露,到2012年还将配备1000台大型养路机械,也是值得机床行业关注的一个增长点。
(七)纺织机械行业
1.行业发展概况
2008年全国有700家纺织机械企业,工业总产值 726.42亿元, 同比增长 4.9%; 利润 40.68亿元,同比增长9.6%,利润率5.6%。从市场占有率看,国产纺织机械数量占到80%,但销售额不足50%,仍有50%以上的高档纺织机械需要进口。进口的主要设备有喷气纺机、无梭织机、针织大圆机、袜机、棉纺机械等。
2.纺织机械行业对机床的需求
国家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进行高起点的技术改造,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机械。在技术装备方面,要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比重提高到50%;自主化国产纺织机械市场销售额占有率提高到70%;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机床数控化率提高到10%以上,骨干企业达到15-20%。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必然会增加对数控机床的需求,例如,作为行业技术改造先锋的青岛宏大公司,针对新型络筒机产品供不应求情况,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已有数控金切机床69台,数控化率达24.9%,其中新建的络筒机厂数控机床25台,数控化率达到96.2%,全部采用中高档数控机床。
发展中的高技术织机类型有箭杆纺织机、喷气纺织机、喷水纺织机、片梭纺织机和多向纺织机等,其中许多纺织机采用电脑控制和伺服技术。各类纺织机械主要零部件有机架、桁架、长轴、长框架体、齿轮、带轮、摆杆、连杆、主轴、齿轮箱、曲轴、凸轮等,都需求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纺织机械行业需要各种中等规格的数控机床,如数控龙门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和数控成形机床以及激光切割机等。国产数控机床基本可满足纺织机械行业的需求。
3.纺织机械行业对机床需求分析和预测
目前,纺织机械企业装备的多是普通机床,数控化率较低,其中的把关设备还是上世纪90年代进口的数控机床。调查中发现纺机企业对国产数控机床的认识仍停留在上世纪的感知上,因此有必要加大国产数控机床对纺织机械行业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掘该行业蕴藏的市场潜力。
纺织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08年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724.39亿元,同比增长6.75%,其中纺织机械制造业完成投资57.74亿元,同比增长8.68%,其中机床投资在23亿元左右。2009年纺织机械制造业计划投资49.6亿元,其中机床投资20亿元左右。
(八)农业机械
1.行业发展概况
农机产品包括了农林牧渔等多个小行业所需机械,最主要的产品有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收获机械(包括联合收割机、收割机、其他收割机等)、场上作业机械(包括脱粒机、扬场机等)、农业运输机械(包括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挂车等)、粮食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棉花加工机械和离心式清水泵等。
全国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08年超过2000家,农机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753亿元猛增至2008年的1900亿元。2009年尽管农机行业的外商投资大幅减少,但是企业自筹和其他来源资金投入仍很大,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53.1%。今年1-5月份,农机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02亿元,同比增长23%。补贴类主要农机产品中的大型、中型、小型拖拉机同比分别增长50%、33.21%和1.32%;联合收获机同比增幅高达61%;场上作业机械、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同比增长26.24%和3.76%。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农业和农村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等耕作机械、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新型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高效玉米联合收割机、自走式采棉机等收获机械、免耕播种机、节水型喷灌设备等。适应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套设备、灌溉和排涝设备、沼气除料设备、农村安全饮水净化设备等。
2.农业机械行业对机床的需求
农机的核心部件是发动机,绝大多数由内燃机专业生产企业配套提供,农机企业自制的零件主要是冲压件、箱体和轴类零件,需要冲压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卧式加工中心等机床等。除部分企业在大型箱体类零件加工中认为国产卧式加工中心、柔性线以及对刀仪等尚不能满足精度、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进口外,其他机床均可以由国内提供。
3.农业机械行业对机床需求分析和预测
预计2009年农机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15%~20%的增长,总量达到2200~2300亿元,其中大中马力拖拉机产量将达22~23万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产量将达9~10万台,非补贴农机产品的增长率可能在5%左右,其中农用运输机械会下降,农机配件将有望增长。
2009年,国家用于农机补贴资金达到13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70亿元,使今年农机销售旺季异常火爆,预计将拉动农机工业销售产值855亿。突增的市场暴露出农机企业产能严重不足,出现了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扩大农机具补贴力度,对推动和进一步繁荣农机具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将拉动机床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三、思考与建议
二、2010年机床市场需求预测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综合分析判断,预测2009年机床消费总额将与2008年基本持平,仍将达到190亿美元左右。2010年机床消费总额将在2009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超过200亿美元以上,创历史新高。主要依据如下。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我国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发展。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但由于国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企稳回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主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9月统计结果,也以不争的数据表明了我国经济形势正向 “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方向发展。
第二,多种因素拉动机床消费平稳增长。其一,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和措施,如引导并扶持10个行业的 “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在此之前制定的诸如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和针对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设备的优惠政策等,惠及国民经济众多行业和部门,作为国家基础装备业的机床行业也在其中。其二,与机床消费密切相关的汽车、能源、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众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陆续实施,为机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三,与机床消费密切相关的众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将进一步拉动机床的消费。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5.5%。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预测201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其四,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各行业各部门的共识和共同行动纲领,将给机床行业提供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机床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积淀的技术潜能,也将会在这种变革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2008年国产金属加工机床市场占有率61%的份额也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1.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也使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并在相当程度上放大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当期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得到决策层、经济界和业界的一致认同,并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确定的明年6项任务之一。作为国民经济装备主要提供者的机床行业,更应该走在这种调整和转变的前列,成为这种调整和转变的促进者和推动者。
2.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抵御市场风险的有力武器。一个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不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己品牌和经营管理特色的企业,最终将步入落后产能行列而被市场所抛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的举措,不仅是一种应急措施,更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理性思考、自我完善的机遇。如此大规模的救市行动,不知今后何时还会再有,真正能使企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本源,还在于企业内生的动力。珍惜并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未雨绸缪,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保障企业兴旺发展的正确选择。
3.中高档数控机床是市场需求的主流和重点
不但汽车行业、航空工业、船舶、发电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是如此,其他传统行业也同样如此,例如纺织行业、农机制造行业和石油钻采输送装备制造业等。青岛宏大纺织机械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加工设备几乎全部采用中高档数控机床。虽然作为中高档数控机床标志的高速、高精度、复合、柔性、多轴与多轴联动、智能、高刚度、大功率等技术性能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应用需求各有侧重,但是总的需求趋势是在向中高端方向发展。
4.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在关键加工领域的国产化率水平
我国数控机床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关键加工领域,进口机床依然占据着主力位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在关键加工领域的国产化率,是机床行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当我们已经成为数控机床产量上的世界巨人后,水平问题到了应该加以解决的时候了。为此,建议加大汽车和航空等领域重大装备的研究,汽车和航空领域对装备的需求长久以来一直引领着机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现代制造业的最高水平。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各有其特色。汽车行业的装备更多体现的是集成和自动加工线,而航空装备更多体现的是高速、高精、多轴联动和复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大致也囊括其中。此外,汽车和航空等领域在看得见的未来,将是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用户和重要的用户,汽车和航空等领域对机床的需求也将成为机床行业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加大汽车和航空等领域重大装备的研究,不仅对机床行业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5.提高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地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临从单纯的产品制造者、推销者向服务提供者角色的转变。目前很多企业仍然把服务局限于 “三包”概念内,对于如何当好用户的工艺师还很不适应。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用户要求提供集成与整体工艺装备解决方案的增多,特别是大批量生产的企业,最典型的如汽车、汽车零部件配套以及摩托车行业,还有油气输送、电子信息产业、农机制造业等,自动生产线是主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往往要求成套提供甚至延伸到整体工艺装备解决方案。机床行业在这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市场需求脱节,大都仍然止步在单台套供应阶段,坐失不少商机。本次调研中的华泰汽车鄂尔多斯基地就是典型一例,本来首选国产缸体,缸盖自动生产线,因国内企业没有对原先生产线的缺陷持续改进,因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最终导致该公司4亿多资金进口国外生产线。
6.高档数控重型、超重型机床市场仍然有市场空间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很多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产品向大型化和重型化方向发展。如发电装备中汽轮机、水轮机、发电机、核能反应堆壳体壳盖;船舶及船用配套设备中的大型结构件;航空工业中的大飞机零部件以及航天工业中新型大推力火箭的大型结构件等。本次调研的结果显示,我国一些重型机床应用领域,如重型机械行业、能源发电行业、船舶制造业以及工程机械等行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已近结束,连年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或将出现一些变数,企业对未来大型机床市场预期应持谨慎态度。但对高档数控重型、超重型机床的需求,无论是 “填平补齐”、“解决瓶颈”的需求还是国民经济重点新兴发展领域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幅度的市场发展空间。
7.特性化高效率专用机床市场需求增多
特性化高效率专用机床需求原本存在于每个行业,由于其“专”和市场面“窄”往往不被重视。但目前情况正在发生一些重大变化,由于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原来通用机床加工的许多零件改用更经济更高效的专用机床加工,“小产品、大市场”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例如轨道交通行业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数控轨道板磨床,数控道岔铣床、机车车辆维修用的轮与轴专用机床等。还有日益在航空工业以及兵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制品数控专用铺带(丝)机以及飞机部装和总装都需要的数控自动钻铆机等。
8.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参与本次调研的人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国产机床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仍是用户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国产机床可靠性差、精度保持性差和售后服务差不是个别企业的意见,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国产机床价格低的优势和宣传不再对用户具有吸引力,在价格和品质的权衡中,除非缺钱急于解决 “有无”,否则对“品质”的预期永远是首选。在一时的便宜和拥有后的长期烦恼困扰中,更多的用户将做出相反的选择。国产机床很少进入关键加工领域,技术落后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有了机会本该做好而没有做好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精益制造”、“精品工程”、“不但要成为制造大国,而且要成为制造强国”等等宏愿应该成为我们行动的纲领。
9.建议国家采取适当政策淘汰老旧机床
我国目前机床拥有量超过600万台,其中约有200万台是役龄超过25年的老旧机床,固定资产折旧早已为零。调研中发现,这些几经反复大修的老旧机床仍在生产一线大量使用,耗能大、生产效率低、故障率高、环保性差(漏油、漏水、噪声大)、安全隐患多、备品备件缺乏、可维修性每况愈下,属于名符其实的落后产能装备。如果国家能对此实行像汽车那样给予适当补贴的优惠政策,不仅将大大拉动机床的消费市场,提升我国制造业装备水平,而且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是个多赢的好政策。
结束语
目前,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机床市场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充满多种变数。关注形势变化,加强调查研究与分析,是把握商机驾驭机遇的有效手段。协会本次开展的调研活动,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不全面也缺乏深度,我们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全行业对市场和经济形势的高度关注并加强调查研究。本次调研仅是开始,今后协会将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专题持续开展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