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美术馆设计谈表皮设计在创作中运用
2010-04-14黎可
黎 可
当人们置身于街道空间时,视觉无法捕捉到建筑的整体轮廓。体感的消退,使得建筑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其自身的特征。在感知建筑的过程中,表皮作为最直接的表现载体便承担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建筑表皮向受众所传达的视觉信息已经超越了它所承担的物理功能。此种状态正印证了当代建筑界关注的对象已从体量、造型等传统形式要素转向对建筑围护体自身的趋势。随着技术发展和审美情趣的转变,建筑围护体已经不再遵循为体量服务的原则,逐渐从传统意义的平面和体量中剥离出来,可以自由的演绎,在审美关系和构成方式上自成体系,以其“浅深度和平面化”的特征传达出更加直观和丰富的信息,呈现一种“表皮化”。建筑表皮,广义而言是指人们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层,包括内部和外部。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卒姆托、妹岛和世等为代表的建筑师在诸多作品中正演绎着“内外之间的美妙”(见图1,图 2)。
1 项目背景
场地关系:美术馆选址于天府广场西北角,场地西邻四川省美术馆,东靠四川省科技馆,南面为天府博物馆,北面为回民小学。在方案设计中,美术馆建筑形体的塑造主要由区域限高要求及日照影响反推而成。形体生成的逻辑则效仿减法雕塑的思路,通过模数化的渐变使得整个外部轮廓呈现一种有序的切削状态(见图3)。
2 建筑特质的归纳
1)美术馆是一个容器,它所承载的功能包括:陈列展示、收藏研究、学术交流、艺术服务和推广教育。这个容器可归纳为一个美育互动的发生器。因此,在内部功能属性转译为外部形式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提炼出具有美术馆特质的要素,成为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2)作为四川省的美术馆,如何提炼出具有地域特点的符号,同时这种符号以何种方式出现在建筑上,这是方案创作中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3 概念的推演
四川以山川秀美名满天下,山水作为最朴素的视觉印象已深入人心,在中国传统的美术作品中,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到了宋朝,山水画甚至成为代表中国美术成就的一种艺术形式。几千年的积淀,已经让“山水”成为一种特征鲜明的符号,与中国美术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在山水画的处理方式上,古人淡化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而是“缩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圣朝名画评》中有记载:“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画作通过模糊应有的尺度感,将有纵深的空间投影到二维向度的平面上。这种带有强烈的空间平面化的特征暗合了当前时尚界所追求的复古情节。
美术馆的表皮在两个层面上试图与“山水画”产生关联:1)“山水”即代表了“美术”,也隐喻着四川的秀美山川;2)平面化的特征在建构建筑表皮时能够模糊建筑应有的尺度,使得建筑呈现一种整体感和雕塑感,在区域中以其特有的方式突显出来。
地域特征的载体在设计中体现为一种本地的植物:银杏。银杏叶子造型独特,特征鲜明,易于识别,作为一种视觉元素,银杏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作为一种小尺度的形态,方案中所设想的方式是呈现一种连续性的,消解彼此间的相对关系;一种自然状态的机理,如同无性繁殖的重复。这种方式受到岳敏君和方力钧画作的影响:画面中重复出现的笑脸,时而重叠,时而离散,互不干扰,也不冲突。但“笑脸”却始终贯彻在画面的始终,甚至找不到任何主题,这种均质的状态达到了一种最和谐的共生格局(见图4)。在信息高度膨胀的今天,通过相同形象在数量上的无限增长,或许是表达“无我之境”最合适的途径。
4 表皮处理方式
在诸多条件和关系的影响下,我们通过模数化的方式将山水画和银杏叶串接在一起。第一步,在建筑的外表皮蒙上一层中国山水画并做像素画处理,作为第一尺度的图像。第二步,将大小为2 000 mm×4 500 mm的方格网覆盖在山水画上。这个尺寸的方格网与建筑体量渐变的尺寸相吻合。通过设置方格网将山水画划分成若干等大的模块。每一个模块所对应的山水画片段有其深浅明暗的区别。第三步,由大小不一的银杏叶按疏密渐变的方式,排列出8个金属标准模块。第四步,通过8个金属标准模块在立面上的无序排列,寻找山水画中相对应的明暗模块,贴合成一幅抽象的中国山水画(见图5)。
以上四步为生成逻辑,形成美术馆外表皮。这层表皮在物理形态和功能组成上自成体系,有了自己所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但表达的主题仍紧紧围绕着“美术馆”这个中心思想。
5 视点距离与建筑表皮的关系
从外部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看,第一尺度的图像观看的距离为100 m~200 m,视点即在天府广场上,这个距离可将覆盖于整个建筑表皮的抽象山水画整个纳入视野;第二尺度为能将模块分格看清的距离,视点距离为30m~80 m,在这个距离,山水画的像素点已相对较为模糊,更多看见的是金属的质感;当视点距建筑的距离为5 m~15 m时,可以看见金属模块内的银杏叶形的透空以及银杏叶子的方向及大小。在方案中,建筑作为视觉客体,试图表现一种动态和可变的外部表情,当视点由天府广场逐渐向建筑推进的过程中,同一个建筑的表面在不同的距离呈现出不同的图像,以静态的形式通过视点距离的变化来达到一种观感的变化,展现出表皮的丰富层次和包容力。在建筑的内部,光线透过建筑的表皮,投影到室内的光斑让建筑蒙上一层易于识别的机理,这个机理在室内和室外是统一的(见图6)。虽然物理距离在变化,但心理距离一直保持一种稳定性。我们也试图通过这种稳定性,找到建筑自身的精神坐标。
注:投标方案设计人员:钱方,刘艺,唐明浩,黎可。
[1]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 游永椿.建筑表皮发展浅析[J].山西建筑,2008,34(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