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屑病中医证治浅析

2010-04-13

世界中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水牛角白鲜皮牡丹皮

徐 国 强

(北京正德堂中西医结合门诊部中医科,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北街 23号院 1-2-701,100013)

银屑病 ,中医称 “白疕 ”“松皮癣 ”“白壳疮”等,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红斑上反复出血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男女老幼皆可患此病,但多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多于女性,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冬季发病或加剧,夏季自行痊愈或减轻,部分患者可相反,病程日久者则季节不明显。近年来本病发病较以往有明显增加,所以对本病的预防和及时合理的诊治尤其显得重要。

1 诊察病因

银屑病的病因主要由于体内血热偏盛,日久蕴结化毒,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另外,外界的一些致病因素如感受外邪,或进食鱼虾海味、辛辣刺激之品,或精神刺激、心理因素等常能诱发或加重病情。临床上根据银屑病的皮损特点分为寻常型和特殊型(包括关节型、红皮病型、脓疱型)。

2 辨证施治

2.1 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治疗

2.1.1 血热证 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此类证型的症候特点是皮损不断增多,局部颜色焮红,筛状出血点明显,鳞屑增多,瘙痒明显,同时伴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口渴或渴喜冷饮,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凉血为法。常用药物:水牛角粉 、金银花、连翘、生地黄、白鲜皮、犀角、紫草、牡丹皮、白茅根、大青叶等。

病案举例:患者,男,36岁。全身点滴状脱屑性皮疹已 2年,当地医院曾予以龙葵消银片口服,外用维 A软膏、尿素软膏等治疗未见效果。察看患者,躯干、四肢多处点滴状脱屑皮疹,颜色鲜红,鳞屑肥厚,瘙痒较甚,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处方:水牛角粉 20g,金银花 15g,牡丹皮 10g,生地黄20g,丹参 15g,紫草 15g,白茅根 15g,生槐花 12g,白鲜皮 10g,甘草 6g。服药 14剂,皮损部已呈暗红色,局部鳞屑变薄,中心处消退。原方改水牛角 15g,加玄参10g,麦冬 10g,以滋阴养血。又进 14剂后,皮损大部已消退,无新损害。嘱其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及羊肉。

2.1.2 血虚风燥证 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缓解期(静止期)。病情稳定,皮损不扩大,偶有少数新发皮疹,但皮肤干燥,小腿前外侧肥厚或有苔藓样变。在关节伸侧可有皲裂、疼痛,伴有头晕眼花,舌质淡,舌苔薄,脉濡细等症状。根据中医“阴虚血燥”的理论,治宜滋阴养血祛风。常用药物:生地黄、麦冬、玄参、石斛、天冬、玉竹、当归、熟地黄、知母、川芎、白芍、夜交藤、白鲜皮等。

病案举例:患者,女,28岁。四肢皮肤起斑块状皮疹已有 5年,每年入夏均基本消失。曾口服中药,外抹达力士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刻下:四肢部伸侧皮肤见小片斑块状皮损,未见新发皮疹,双侧小腿前外侧皮肤苔藓样改变,痒不明显。伴有头晕乏力,月经量少,色淡红,月经周期不规律。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方选四物汤加减。处方:当归 10g,白芍 15g,川芎 10g,熟地黄 20g,玄参 10g,麦冬 10g,玉竹 10g,石斛 10g,丹参 20g,萆薢 20g,金银花 10g,白鲜皮 10g,甘草 6g,鸡血藤 30g。服药 10剂,四肢部皮损已趋消退,嘱继服14剂,并调治月经病。

2.1.3 血瘀证 实际上,血瘀贯穿着整个疾病的全过程。除出现皮疹暗红或紫红,肥厚脱屑外,可见患者关节不利,肌肤甲错,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依据“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理论,故适当配伍益气药,以资助活血化瘀之功。常用药物 :桃仁 、红花、丹参、太子参、黄芪、白术、三棱 、莪术、川芎、鸡血藤、当归尾等,治宜益气活血化瘀法。

病案举例:患者,男,52岁。全身皮肤起斑块状皮癣已 10余年。反复发作,脱屑较多,入夏未见明显改善,尤以腰骶部最为明显,局部颜色暗红,瘙痒不明显,舌质暗红,有瘀点,脉涩。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太子参 30g,桃仁 10g,红花 10g,当归尾 10g,赤芍10g,牡丹皮 10g,白鲜皮 15g,三棱 10g,莪术 10g,川芎10g,萆薢 20g,丹参 20g,金银花 10g,鸡血藤 30g。服药10剂,皮损处变薄且渐渐消退,留有色素性沉着斑。

2.2 特殊型银屑病的辨证治疗 热毒炽盛证: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基本皮损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或呈暗红色,甚则稍有肿胀,鳞屑不多,皮肤灼热,或见密布小脓疱,伴有高热口渴,便干溲赤,舌质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数等症状。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法,配合滋阴凉血。常用药物:水牛角粉、生地黄、牡丹皮、紫草、紫花地丁、生槐花、羚羊角粉、连翘、金银花、龙葵、白莹、白花蛇舌草等。

病案举例:患者,男,56岁。全身多处皮癣 20余年。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经温泉泡洗,口服西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情有所好转,但停药后又起,反复发作。现全身皮疹大部已融合成片,皮肤发红,脱屑较多,痒较甚,纳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数。目前每日服泼尼松15mg。处方:水牛角粉 20g,生地黄 30g,赤芍 10g,牡丹皮 10g,紫草 10g,白茅根 15g,金银花 15g,连翘 10g,丹参 20g,黄芩 10g,龙葵 10g,白花蛇舌草 30g,生甘草10g。服药 14剂,全身皮肤发红较前明显改善,脱屑、瘙痒均减,嘱继续巩固,必要时配合西药治疗。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机体血热偏盛,蕴结化毒,外发肌肤而发病。此外,外界致病因素如感受外邪,进食鱼腥发物,辛辣刺激,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因素,季节变化均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由于本病具有慢性、复发性、表皮细胞增生过快和角化不全等特点,临证之时需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前提下辨证施治。

寻常型银屑病根据皮损情况,同时结合全身症状,舌苔脉象等,给予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及时控制病情或治愈。对于特殊型银屑病患者,除采用寻常型银屑病常规治疗外,应当随时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药物,中西医结合来治疗伴随症状。必要时可以结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切勿滥用药物。此外,患者在饮食起居方面,忌食辛辣刺激之品、鱼虾海鲜发物和羊肉,慎食韭菜、蒜苗等食物;洗浴之时,水温不可过热,切忌烫洗;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能力,避免感冒,预防扁桃体炎、咽炎等发生,从而减少发病的机会。

[1]庄国康.中医皮肤病临床便览.第 1版.台海出版社,2001:181-183.

[2]顾伯康.中医外科学.第 3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147-149.

(2008-10-27收稿)

猜你喜欢

水牛角白鲜皮牡丹皮
动物药水牛角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二白膏”防皲裂
白鲜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讨
白鲜皮及其活性成分抗炎止痒机制研究进展
野花扎在水牛角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张喜奎教授临证运用白鲜皮经验举隅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