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53例
2010-04-13黄皓月熊旻利
魏 华 黄皓月 熊旻利
(1广东省中医院内五内分泌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03级七年制中医班)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本病有自限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西医治疗方面手段局限,主要是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目的,药物常选用非甾体消炎药,症状较重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我科运用中医药配合四黄水蜜及羚羊角粉外敷治疗该病,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患者共 53例,为 2008年 3月 -2009年 4月在我科门诊首诊及住院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诊断标准按 2008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均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女性 50例,男性 3例,年龄在18~58岁之间。
2 临床治疗
临床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风热外袭、热毒壅盛,肝胆火旺两种辨证类型进行辨证施治,具体辨证如下:1)风热外袭、热毒壅盛型: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咽痛,颈部肿痛,肤色微红。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方药以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芦根、薄荷、荆芥、防风、板蓝根、浙贝母、牛蒡子、玄参等。2)肝胆火旺:颈部肿胀疼痛,心悸,急躁易怒,多汗手颤,口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方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柴胡、栀子、生地黄、车前子、当归、木通、滑石、川楝子、蒲公英等。在上述辨证用药基础上局部用四黄水蜜(成分大黄、黄芩、黄柏、黄连等组成,用蜂蜜调匀)加羚羊角粉混匀外敷颈前甲状腺区,每日 1次,如局部肿痛明显者,可每日 2次,每次外敷 2~4h。
3 疗效评定
治愈:局部疼痛、肿大消失,B超提示甲状腺组织回声均匀无异常,甲状腺大小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好转:局部疼痛、肿大范围减小,B超提示甲状腺部分低密度灶,较前减少 50%以上,甲状腺仍有肿大,但范围较前缩小达 50%以上,甲状腺功能正常;无效:局部疼痛、肿大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B超提示甲状腺回声不均匀,多处低密度灶,与之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甲状腺肿大与之前比较无变化,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1]。
4 结果
53例中治愈 33例,好转 20例,有效率 100%。疗程最短 15天,最长 90天,平均疗程 45.5天。不良反应:2例因外敷时间自行延长达 8h以上引起局部皮肤充血和起皮疹,但经停敷后自行缓解,减少敷药时间至每次 1h,每天 1次后仍能耐受可继续使用。
5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中医“瘿病”范畴[2],中医辨证给予疏风清热、泻火解毒之汤药,配合四黄水蜜加羚羊角粉局部外敷,有增强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作用,能使患者症状较快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理想,病情得到较快稳定。四黄水蜜[3]的主要成分是大黄、黄柏、黄芩、黄连;性状为黄棕色粉末、味苦。上述 4味清热解毒中药均具有较好抗炎、抗病毒作用,同时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稳定机体内环境和免疫功能[4],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损伤。局部外敷加入蜜糖,还可起保护和润滑皮肤,缓解药物对局部的刺激等作用。羚羊角性寒味咸,归肝、心经,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功能,现代研究亦已证实其具有突出的抗炎抗病毒,解热镇痛,促免疫作用[5]。四黄水蜜与之混匀调成膏状外温敷,可相辅起到凉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能明显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达到降低炎症反应的目的。温敷法本身可使皮肤局部血管扩张,使更多药物直接透过皮肤吸收进入局部病变部位,发挥较快的治疗作用。我们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四黄水蜜加羚羊角粉外敷局部甲状腺区,不仅能有效、迅速控制病情,缩短疗程,减少反复,更好地提高疗效,而且能够避免长期内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或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秦太舒.临床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定标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5.
[2]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
[3]叶苑琼,于雪梅.“四黄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9,11(17):2504-2505.
[4]陈敏,王飞,谭万初.中医药抗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4):341-344.
[5]李淑莲,蒋蕾,赵文静.羚羊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2006,2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