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

2010-04-13郝孟荣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级音乐

郝孟荣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人文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谈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

郝孟荣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人文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社会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社会音乐教育的含义、存在原因、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证。

社会音乐教育;原因;问题;发展前景

社会音乐教育是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由社会承担的音乐教育,即走出学校这个大课堂而走向更为宽广的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育。它通过传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提高受教者的审美意识,同时陶冶情操、开发思维能力,使受教者成为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成员。由于其办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和教育对象的普遍广泛性,在活跃社会音乐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音乐文化素养、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等方面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不仅仅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补充而存在。

一、社会音乐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一)社会音乐教育的含义

首都师范大学的曹理教授对社会音乐教育是这样定位的: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是学校以外的政府、文艺单位、艺术团体或个人对社会成员进行的针对音乐方面的教育。各类公办、私立学校为社会所提供的音乐方面的服务,也属于社会音乐教育的范畴。

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大概包括两类:一类是由政府主办或者是政府直接领导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例如少年宫、少年之家、文化馆、艺术团等等,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在校学生。第二类是由学校、社会主办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此类业余音乐教育机构大部分附设于音乐艺术院校、高师音乐系或专业音乐团体。例如民办的音乐培训学校等等,其服务对象的范围更加广泛一些,包括在校学生、成人,甚至老年群体。

在文化和经济均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例如日本,它的社会音乐教育主要形式是各类“音乐教室”和私人音乐教学。所谓“音乐教室”就是业余音乐学校或业余音乐培训班。日本有各种形式的“音乐教室”,有些是乐器厂家主办的,如雅马哈音乐教室、河合音乐教室;有些是学校、团体主办的,如 NHK(日本广播协会)主办的合唱教室;还有许多个人主办的专门学习钢琴、提琴、日本筝等乐器的音乐教室。另外,私人音乐教学在日本也比较普遍。还有美国,社会音乐教育也是相当发达,即使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也不敢轻视社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者与专业音乐教育团体、学校常常举办一些音乐普及活动,对市民进行义务音乐教育。

(二)社会音乐教育的特点

1、全民性。一个社会的在校学生人数总是只占总人口的某一个年龄阶段,甚至是一小部分。那么学校音乐教育的服务对象也就是这一小部分人群。而社会音乐教育却是为社会全体人民服务的音乐教育,它的服务对象具有超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可以说全社会的人民都是它的服务对象。那么,作为为全体人民服务的社会音乐教育,它就需要具有更高的水准去适应整个社会群体,必须顾及社会各阶层对音乐各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广泛需求,真正成为全民性的音乐教育。

2、终身性。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年限只占他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而理想的音乐教育应该伴随一个人的生命始终,这就是社会音乐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当前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对象主要还是少年儿童,音乐考级的对象几乎全是少年儿童,这种状况是社会音乐教育发展不完善的一种体现。理想的社会音乐教育面向的群体应该是各个年龄阶段的社会公民,这个目标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开拓的重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社会音乐教育的定位作一个相对准确的表述: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是学校或者是学校以外的文艺单位、团体或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社会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一个部分,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它是一种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的素质教育。

二、我国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的原因

(一)社会音乐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科学文化事业上也随之提高,人们对于“美”、对于“艺术”、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国人民在温饱基本解决之后,逐步开始关注自身的整体素质。于是,社会音乐教育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它的春天。

随着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收入逐步增加,音乐的作用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肯定,音乐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可以成为追求未来的动力;音乐可以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广阔的思维天地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素养。

(二)社会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

我们这里所指的学校音乐教育特指中小学以及大学等学校面向在校学生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具有相当的基础性与简约性,学生的认识对象主要是指有关的系统知识与精心筛选过的音乐作品,这些知识与音乐作品是根据教学的基本需要而从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挑选和提炼出来的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对学生认识音乐世界具有普遍的、最基本的指导意义。就目前的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状况来看,学校音乐教育没有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覆盖人生的所有阶段,也不能覆盖最广泛的多数人,音乐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的引导下远没有达到全民的普遍的发展。

那么,社会音乐教育以其开放性的观念和多样化的手段,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延伸。越来越多的家长注意到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与狭小,纷纷把孩子送到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中学习音乐;越来越多的成人不满足于自身音乐文化和音乐知识的欠缺,纷纷加入到社会音乐教育的大军之中。应该说,在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之间,这种相互影响关系、补充关系和延伸关系,才是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之间正常的存在关系。

三、目前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追求功利性

真正理想的音乐教育应该是,无论是学习乐器还是学习歌唱、舞蹈等音乐方面的知识、技能,都能够去尽情地享受音乐,培养出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使音乐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音乐教育则将音乐教育功能转移到其经济功能上,而且其被极端扩张的倾向在市场经济体制确定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社会业余音乐考级的分裂割据局面。由于主办业余音乐考级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得多家机构争办考级,拉考生现象、乱发证现象、考级过程粗糙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考生反映,在一家机构考级通不过,换一家就通过了;还有随着级别的升高,考级曲目的篇幅也逐渐加大,但由于业余考级考生数量多,为了赶时间,评委一般只听其中的一小部分,最多考个十来分钟就结束了。还有,很多家长没有把社会音乐教育的位置摆正,一味地要求孩子考级,认为考一个级别可以证明孩子的实力,可以成为自己出去炫耀的资本,无形之中使整个音乐学习过程功利化,失去其本身的学习意义。总而言之,不论社会音乐教育机构还是学生家长,重视的都是音乐教育的功利结果,这就难免忽视了社会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音乐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去亲身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体验生活中的情感,能够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和音乐之美。

(二)缺乏师资保障

对任何一种教育来说,师资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柯达伊曾经说过,一个不好的音乐教师会持续失败 30年,将影响到 30批儿童对音乐的热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音乐教育的质量,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应该对所选教师有很高的专业要求。

我国社会音乐教育没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导致了社会音乐教师素质无法得到保障。由于整个社会音乐教育行业没有一个协调统一的教师聘用标准,音乐教师的选择完全成为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个人行为,因此就造成了社会音乐教育师资良莠不齐的局面。由于社会音乐教育师资标准不统一,许多社会音乐培训学校都聘请的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些受聘教师中有的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符合社会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可有些受聘教师却是滥竽充数。例如,有一位从事社会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师,本科所修的是声乐专业,但走出校门之后面对“钢琴热”的教育现状,就开始了钢琴教师生涯,其钢琴充其量只是大学选修水平。试想,这种水平的教师怎能教授出高水准的钢琴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受教育者就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楚这个教师是否具有真正的专业资格,教育的方法是否规范。

我国在教师管理上有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这七类教师资格管理机制,这其中没有任何关于社会教育教师资格的相关要求。然而,社会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与人的一生关系紧密,任何社会都离不开社会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教育的作用也就越发显得重要,社会教育的管理机制也迫在眉睫。

另外,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具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意识,不能只满足于现状,需要不断探索改进,要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交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营造出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演欲望,使学生真正地爱上音乐,以音乐为伴。

(三)收费标准不统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需要也随之增加,社会音乐教育的授课学费也相应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师专业水平不一样,学费高低也有所差距。例如,本科学历的教师授课学费就远远低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授课学费;具有权威性的音乐名校毕业的教师授课学费就远远高出普通音乐院校毕业的教师授课学费;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授课学费就远远高出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等等。但是,由于从事社会音乐教育的教师的课时费是在没有政府行为之下参照同行们的学费高低而自行制定,收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致使有些教师也不管自己是教授、副教授、讲师还是助教,还是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都竞相提升学费。更有甚者,由于音乐商品化和社会音乐教育的逐步发展,个别社会音乐教师基于对音乐商品化的片面理解和对音乐商品价值的盲目追求,他们将音乐的教育功能与其经济功能直接挂钩起来,音乐艺术道德观念被逐渐淡化。这就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混乱,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社会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音乐教育评价主要通过各种音乐考级、参加各种音乐类比赛来进行,然而在社会上各种功利性目的的扭曲下,音乐考级越来越违背了当初设立的初衷,俨然成了一门应试考试。学生考过了十级、九级,拿到了金牌、银牌是否就说明学生掌握了这项音乐技能与知识?具备了相对应的音乐整体素质?

在社会音乐教育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学生能够弹奏高难度的、等级相对较高的两首考级曲目,但是却不具备最基本的识谱、视奏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视奏能力,但一首简单的流行音乐却没有谱子不会演奏,甚至有乐谱也不能自己视奏,根本不具备相匹配的音乐听辨等综合能力。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中很常见,片面追求演奏技巧,甚至只练习每年的考级曲目的音乐技能教学,无疑将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出现不应有的负担,使音乐学习背离素质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更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音乐学习,学的是音乐技术而非音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音乐技工而不是具有一定音乐整体素养的人才。

四、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对音乐教育在开发智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对整个社会音乐教育来说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李岚清副总理在对北京各大专院校的师生们的讲话中曾再三强调要普及音乐教育、普及对交响音乐的鉴赏能力,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他曾说过,音乐的美育功能还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话对音乐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音乐”、对于“美育”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社会音乐教育应该完善自身,建立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与运行体制,丰富并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合理的、动态的评价机制,推动社会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艳红)

J69

A

1003—4145[2010]09—0068—03

2010-05-20

郝孟荣,女,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考级音乐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圣诞音乐路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音乐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教师资格将打破终身制 明年起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