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驴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0-04-13程志斌廖启顺苏子峰

饲料博览 2010年8期
关键词:驴肉大理州云南

程志斌,廖启顺,苏子峰

(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650031;3.大理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驴全身都有经济价值:驴皮是传统中药“阿胶”的主要原料;驴肉及制品是可口的畜产品,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美称;驴奶营养丰富,是优质的奶源;驴鞭、肾、脂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驴血、驴骨、脏器是生物制剂、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行业。由此可见,驴产业涉及养殖、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皮革加工、化妆等多个行业,产业链丰富,发展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业潜力。

1 云南驴的品种性状

1.1 体形外貌

云南驴体型小,成年驴体高小于100 cm,驴头显粗重,额宽隆,耳大长;胸浅窄,背腰短直,尻斜短,腹稍大;前肢端正,后肢稍外向,蹄小而尖坚;被毛厚密以灰色为主,并有鹰膀,背浅,虎斑;其他部分为红褐色。公驴体高89.5~93.6 cm、体长 83.5~92.2 cm,母驴体高 87.3~92.5 cm、体长84.4~93.7 cm[1]。

1.2 产肉性能

云南驴成年体重 80~120 kg,屠宰率 45%~50%,净肉率30%~35%,每头净肉量约为35 kg。总体而言,矮小体型不利于云南驴的产肉性能[1]。

1.3 繁殖性能

云南驴在1周岁时有性行为,公驴2~3岁可配种,母驴 2周岁时开始配种,繁殖年龄12~15岁,一般3年2胎,终生产驹8~10胎。在粗放饲养条件下,怀孕母驴很少发生营养性流产,幼驹成活率一般为90%以上。与国内其他驴种相比,云南驴繁殖性能没有明显优势[1]。

1.4 驮(役)用性能

成年驴一般驮载50~70 kg,日行30 km。与国内大型驴品种相比,矮小体型致使云南驴的驮(役)性能没有优势[1]。

2 云南驴开发的经济价值

2.1 驴肉食用价值

驴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十分全面,是优良的动物性蛋白,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尤娟等比较分析了驴肉与羊肉、牛肉、猪肉、鸡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驴肉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比羊肉、牛肉、猪肉、鸡肉高,而脂肪胆固醇含量比羊肉、牛肉、猪肉、鸡肉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8%,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达10.1%,且脂肪酸中n-3/n-6不饱和脂肪酸丰富,具有较合理的脂肪酸组成;此外,驴肉的铁元素含量为7.47 mg·100 g-1,远高于羊肉、牛肉、猪肉、鸡肉[2]。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驴肉与猪、牛、羊、禽肉相比,人体患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低,且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2.2 驴皮药用和工业价值

阿胶又称驴皮胶,性味甘平,入肺、肝、肾三经,能滋阴养血,生肌长肉,滋阴润燥,止血安胎。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是中华民族中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3]。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和保健,当前阿胶作为中药和保健品的开发种类日益增多,驴皮原料供不应求,驴皮药用的市场前景广阔。

驴皮也可作为皮革加工的原料。驴皮手感类似羊皮,皮质细腻光滑优于牛皮和猪皮。目前,一张驴皮市场价格为 80~200元,如果用于皮革加工成品质优良的特色皮革制品,其经济效益并不低于在药用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出口国外,特色驴皮革制品具有较大市场空间。

2.3 驴鞭、驴血保健价值

驴鞭可治阳萎,壮筋骨。妊娠母驴血清含有大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发情排卵,超数排卵,治疗不孕[3]。

2.4 驴奶营养与保健价值

驴奶营养价值丰富,是良好的奶源。张岩春等全面比较分析了驴奶与人奶、牛奶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驴奶粗蛋白质含量1.5%~1.8%,粗脂肪含量0.3%~1.8%,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40.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69.0%,驴乳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高达62.9%,驴乳中的铁和硒含量较牛乳和人乳高;驴乳、牛乳和人乳的钙磷比分别是1.7、1.2和2.0,驴乳的钙磷比更接近人乳[4]。

驴奶除营养丰富外,长期饮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唐代的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称:驴乳味甘、寒,能治疗消渴、黄疽、风热赤眼、小儿惊痈、蜘蛛咬伤、急性心纹痛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驴奶与牛奶、羊奶相比,在抑制结核杆菌、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治胃溃疡、产后二次贫血和消化不良等方面有特殊功效[5]。

3 大理州驴产业现状

3.1 产业地位

当前,大理州委、州政府非常重视驴产业的培植与发展,将驴产业定位为兴农富民的特色产业。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快毛驴产业发展的意见》、《大理市毛驴产业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大理市毛驴产业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积极扶持产业发展的文件,制定了驴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签订了《大理市2008年毛驴产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书》。因此,政府对驴产业地位的重视和积极扶持态度十分明确。

3.2 种质、种群资源

云南驴属于西南驴,大理州是云南省内云南驴分布最广的地区,境内云南驴约6~7万头,主要集中在祥云、宾川、弥渡、巍山等县区。云南驴与我国主要驴种(如德州驴、关中驴、晋阳驴、庆阳驴和琼州驴等)血缘较远[6]。因此,推测云南驴主要经过甘(甘肃)南、陕(陕西)南进入西南高原,也有部分驴由于通商而从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进入我国西南境内。这里海拔高、山地多、地形复杂、饲养条件差,多作驮(劳役)用,逐步形成云南驴这种亚热带山地小型地方驴品种[7]。

3.3 养殖现状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农业、山区“四位一体”的地区。由于少数民族长期聚居在落后的山区和半山区,因此作为役用的云南驴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地区,以粗放散养为主,满足驮(劳)役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驴的役用功能降低,同时商业及其他经济用途的养殖观念淡薄,造成近年来云南驴的养殖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上,大理州驴养殖业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形成基于不同商业用途的产业化养殖。

2007年,大理州政府确定发展驴产业的兴农战略,开始大力扶持驴养殖业。项目采用“示范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在大理地区大力发展驴产业,投资600万元,在大理市建成占地面积53.33公顷的种驴繁殖场和专用牧草草场,引进山东德州优良种公驴44头,种母驴6头,购入当地母驴 250头。然而,由于驴的繁殖和饲养周期较长,因此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大理州驴养殖散养为主的格局不会打破,产业化规模养殖方式需要时间培养。

3.4 加工现状

驴产品的加工主要涉及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医药保健业和皮革加工业。目前只有从事驴皮、驴鞭、驴血、驴骨等医药和保健品开发的大型企业介入,但活驴全身比例最高是驴肉,驴肉及其制品的加工业发展滞后,这就涉及活驴安全屠宰、鲜、冻驴肉加工、驴肉制品加工等。由于养殖数量偏少,驴肉(鲜、冷冻肉)及其制品相对猪鸡肉、牛羊肉等,市场价格过高,因此驴肉及其制品的商业价值需要考虑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3.5 产品开发和市场现状

驴肉虽然味美,但限于大理州目前的养殖规模和驴肉加工企业现状,驴肉主要在少数自由集贸市场零售。这一现状不利于驴肉产品的市场培育和开拓,不利于本地消费者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驴奶虽然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但国内外驴奶产品鲜有听闻,这主要与驴奶产量不高,散养方式下,鲜奶的收购、保鲜、运输有较大困难。目前,云南省内乃至国内没有从事驴奶生产和加工的龙头企业。

由于驴的役用价值逐渐消退,养殖数量减少,造成驴皮、驴鞭、驴骨、驴血等中医药和保健品原料越发紧缺,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大理州自然资源优越,医药和保健品行业的企业基础良好,云南驴具备一定的种群,因此大理州发展驴的医药和保健品具有一定优势,产品和市场前景广阔。

4 大理州发展驴产业的优势

4.1 自然条件

大理州地域广阔,境内高山、河谷、盆地交错,湖泊、河流纵横。地形地势复杂多样,分为坝区、山区、半山区。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草场生态丰富,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形成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为引进国内其他驴品种,进行当地繁育和饲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自然条件。

4.2 养殖条件

4.2.1 种质和种群资源

云南驴性情温顺、易于调教、吃苦耐劳、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环境能力强[1]。大理州祥云、宾川、弥渡、巍山等县云南驴的种群集中,具备一定数量规模。

4.2.2 饲草资源

驴属于草食家畜,饲草作为主要饲料,在规模化驴养殖中十分重要。大理州自然和生态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十分丰富。统计数据表明,大理州自然草场面积有118.95万公顷,占全州总面积的41.8%。除弥渡、漾濞、祥云外,其他各县市的草场面积都在6.67万公顷以上。大理州自然草场主要属于山地草场型,可利用面积为108.4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鲜草 7 110 kg,理论上可饲养驴800~900万头。近年来,由于大理州扶持肉、奶牛草食动物养殖,对饲草资源的开发力度也逐年加强,这为驴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饲草保障。

4.2.3 饲料资源

除提供优质饲草等粗饲料外,大理州精饲料资源丰富,可以满足规模化驴养殖需要。大理州可播种面积约35万公顷,其中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1万公顷,粮食总产12.4亿kg,在粮食总产中,稻谷4.6亿kg、玉米3.7亿kg、小麦1.2亿kg、蚕豆1.0亿kg。据估算,同时可获糠麸2.0亿kg、秸秆17亿kg(其中稻草5.1亿kg、玉米秸 5.4亿kg、麦秸3.2亿kg、蚕豆秸1.5亿kg)。目前,根据大理州当前猪、禽、牛等畜牧养殖业现状推算,糠麸利用率约为100%、秸秆60%(其中,稻草60%、玉米秸60%、麦秸30%、蚕豆秸100%)。另外,大理州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约0.83万公顷,产量约1 709万kg。其中花生130万kg,可获花生油饼80万kg;油菜籽1 502万kg,可获菜籽饼900万 kg。

4.2.4 饲养基础

大理州各民族群众,尤其是生活在经济和交通较落后的山区和半山区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具有饲养草食家畜的传统习惯,培育出大理马、邓川牛、祥云驴等著名地方良种[1]。虽然云南驴的养殖规模小而分散,但具备一定总量。同时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摸索、总结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下的饲养技术和经验。此外,近年来大理州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好,在草食家畜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领域已有成熟的技术,这为驴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可借鉴经验。

4.3 畜产品加工条件

大理州畜产品加工具备一定的基础。大理州境内现有牛乳制品厂9个,部分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已经成长为国内乳业的一流企业,为驴乳的加工和生产提供了较好的企业基础。大理州有肉食品加工厂12个,主要从事火腿、腊肉、卷蹄、香肠等生产加工。虽然目前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品牌效益不高,但这也为企业调整发展方向,从事驴肉及其制品开发,将驴肉产品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提供了契机。此外,驴肉及其制品的开发必然逐步带动冷冻厂、肉联厂、皮革厂、毛纺厂以及从事畜产品运销业务的食品公司、外贸公司等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潜力巨大。

4.4 中药生产和保健品开发基础

云南省是植物王国,大理州中药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中药生产和保健品开发基础。大理州政府积极引导具备中药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提供相应资金和政策扶持,驴皮、驴血、驴鞭、驴骨等屠宰加工副产品可以加工为高附加值的中药制品和高档保健品。

4.5 商贸流通渠道通畅

大理州商贸区域优势明显,具备通畅的流通渠道。大理州地处滇西要道,公路干线四通八达,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大理州成为滇西最重要的畜产品交易中心。每年在洱源、鹤庆等地定期举办鱼塘会等十多个牲畜交易会,建立了弥渡、巍山、鹤庆等15个牲畜批发市场,为大理州活驴和驴产品的流通创造了良好条件。

5 大理州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1 种质特性和商业价值不清晰

目前,云南驴的种质资源与特性研究滞后,对驴肉、驴奶、驴皮、驴鞭、驴血等的理化特性、食用品质和药用价值缺乏科学的数据,不利于正确评价云南驴各类经济性状的价值和潜力,不利于科学规划驴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中医药及保健品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实现驴产业链的短期高效发展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5.2 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困难重重

养殖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讲究“种、料、管、防”,虽然大理州具有良好的资源、具备较好的养殖条件,但驴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毕竟刚刚起步,在实际饲养和生产中,还有很多具体问题仍待解决。品种是驴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如果考虑不同的商业用途,首先应该对云南驴相应的种质特性和经济性状充分研究和掌握,而不是盲目的引种、杂交和繁育。在明确了商业用途后,其次才是考虑具体的引种、繁育和杂交技术的可行性。且云南驴的饲养、管理和防疫等标准化养殖技术和规程尚待建立健全。

5.3 消费习惯和观念影响

虽然驴肉鲜美,素有“龙肉”的美誉,但也限制了其不能像猪肉一样,有广泛的大众消费习惯、消观念和消费量,至少在价格上限制了消费人群和消费量。驴肉制品和食品的开发受到制约,加工成高档鲜、冷却驴肉、传统中式驴肉制品、驴肉休闲食品等的生产成本高。

短期内,驴肉及其制品食品安全问题应受到重视。当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尚未形成,活驴数量少、饲养不集中,给屠宰和加工带来不便。尤其是很难控制广大散养户,强制性要求他们将饲养的驴集中屠宰,这不仅使驴肉及其制品加工带来不便,从屠宰和检疫角度更加无法保证驴肉的食品安全。

长期看,驴肉及其制品开发定位问题应受以重视。草食家畜例如牛、羊的消费主要在我国北方,这与北方的气候以及北方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有关。加工高档驴肉进入餐饮业,可以借助云南和大理州的旅游业,立足本地市场以图发展。但这也要考虑到旅游业的季节性和流动人口(旅游人口)的稳定性,尤其是夏季旅游旺季并不适合驴肉的消费,而其他季节旅游人口相对较少且不够稳定。如果将高档驴肉出口省外,显然运输、贮藏保鲜等技术要求和企业成本会大大提高。

5.4 科研观念淡薄

大理州仅有的驴养殖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联合科研攻关的意识淡薄,迄今为止还没有相关的本地科研单位和高校真正加入大理州驴产业,这一点对大理州驴养殖业乃至整个产业链极其不利。至于驴各类产品的加工业,尤其是驴肉及其制品的开发,必须有相关科研单位,尤其是本地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提供即时、有力的研发。

6 大理州驴产业规划、发展目标和关键技术

6.1 养殖业

养殖业是驴产业链的上游,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为促进大理州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延伸和健康持续发展,当前养殖生产的生产区域规模化、品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免疫程序化等急需科学规划与统筹安排。

根据州政府对驴养殖业短期规划(5年计划)是实现“规模化养殖”:增加规模化云南驴的养殖存栏数量,带动产业的初期发展,示范驴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前景。州政府规划2007—2012年,新建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4个、养殖规模在15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同时还将发展科技养殖示范村。

为达到州政府对驴养殖业的短期规划目标,需要对人工授精技术、规模化养殖的饲料配制技术、规模化养殖的管理技术、规模化养殖的免疫和防疫、规模化养殖的兽药使用和消毒等关键技术给予重视。

大理州驴养殖业的长期规划(5~15年)是逐步实现“品种专门化和标准化”:2011—2025年,根据畜产品加工业、医疗保健业等对原料驴的特殊经济性状要求,培育不同品系的新种,鉴定新种、建立标准,指导生产,以发挥最大生产性能或经济性状,实现不同驴产品的最佳商业价值。因此必须解决保种、杂交改良选育、专门化品系培育等技术。

6.2 畜产品加工业

驴肉占活驴的比例最高,产业链中产品的比例最大,也最直接关系到养殖农户的经济利益,影响养殖积极性。驴肉的加工属于畜产品加工业,处于驴产业链的中游,附加值高于养殖业,可使加工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因此,驴肉畜产品加工是当前也是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驴肉加工业短期规划(5年)应是实现“无公害”:按照国家农业部标准NY 5271-2004(无公害食品-驴肉),高起点、严要求,进行生产。2011—2015年,新建44个规模化驴养殖场(存栏50头以上)均达到无公害养殖基地认证,以提供无公害原料驴肉;参考国家标准GB/T 20551-2006(畜禽屠宰HACCP应用规范),新建驴定点屠宰场或改扩建驴屠宰专用线,保证屠宰工艺的食品安全性,最终实现无公害驴肉生产。因此必须解决驴无公害养殖、驴屠宰 HACCP关键技术、驴屠宰HACCP质量管理体系关键技术。

驴肉加工业的长期规划(5~15年)是实现“绿色多元化”:我国农业部已经颁布NY/T 843-2004“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因此在短期目标“无公害”基础上,2~4个从事驴肉及其制品加工的企业,其产品逐步达到“绿A”以上标准。驴肉制品包括冷却肉、传统中式肉制品、西式肉制品、休闲食品不少于4个系列、50个品种。为达到驴肉加工业的长期规划目标,需要解决绿色驴肉养殖、绿色驴肉屠宰技术规范、不同系列绿色驴肉及其制品生产关键技术与规范等关键技术。

6.3 医药保健品行业

驴皮、驴鞭、驴血、驴骨等是传统中医药的原料,虽然直接消费量较驴肉少,但医药和保健品领域的开发处于驴产业链的下游,附加值最高。大理州驴产业在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应该实现“精品化”,应该充分发挥大理州自身在中医药领域的基础和优势,长期规划、重点攻关,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特色、精品、拳头”产品。

驴产业在医药保健品行业“精品化”的长期规划目标需要解决诸多关键技术,涉及中医学、营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联合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攻关,不是短期一蹴而就。

6.4 驴奶加工业

驴奶不仅是营养全面的保健饮品,在欧美一些国家,甚至开发为多种生物制剂,应用于不同行业。然而,当前驴奶奶源不足和供应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一直制约驴奶的加工利用。研究显示,圈养状态下,泌乳期150 d内的总泌乳量约为300~350 kg,平均日泌乳量2.3 kg,犊驴的日哺量约为1.2~1.5 kg,占母驴日泌乳量的2/3,用于加工的奶量按每头泌乳量1/3计算,每头驴年产约100 kg。此外,与牛奶相比,获取鲜驴奶与驴奶加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更困难。

就目前生产条件和技术而言,需要面临很多难题。奶源不稳定,当前驴规模化养殖以及示范乡村数量少;饲养分散,使原料驴奶的质量无法统一和保证;没有专门化的奶用型驴品种或品系,奶产品加工缺乏规模化效益;养殖技术滞后,极大影响当前母驴产奶的总量和稳定性;挤奶技术不成熟,影响驴奶产量和质量;驴奶加工技术不成熟,驴奶中乳糖含量较高,酪蛋白的稳定性较低,如果要生产低乳糖液态奶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质量控制技术难度大、不易实现。

7 大理州驴产业发展的策略

7.1 科学规划

通过对大理州驴产业现状和自身资源分析,发展驴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和医药保健品行业这3个产业基础好、起效快、带动作用强。然而,这3个行业的发展并非“齐头并进”。养殖业是驴产业链的上游,是产业的基础,在种质资源丰富、养殖基础和饲养环境良好的地区,合理规划和制定短期与长期的养殖目标,这是驴产业发展的第一步,也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一步;驴肉及其制品的畜产品加工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当前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标对养殖业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正确的长期目标更加决定了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驴副产品医药保健品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最高,但鉴于国内相关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定位,应该慎重发展、科学制定大理州驴产业在医药保健品业的长期目标。

7.2 统筹安排

驴产业涉及多级、多部门、多行业,要落实大理州驴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必须统筹安排。建议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直接抓的工作格局,将产业发展目标分解到企业和各乡(镇)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底进行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为大理州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7.3 重点发展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新兴驴产业打造,不能只依靠单一力量,必须整合省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势资源,尤其是要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支撑、良好项目为平台,把握“完成一个项目、改善一项技术、壮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致富一方百姓”的重点发展原则,克服急躁思想给产业带来的不利发展。

建议按照“一企一策、大项目大优惠”的工作原则,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省内外各类企业到大理州从事驴产业,尤其是当前重点发展的驴养殖业和驴肉及其制品畜产品加工业。目前,大理州已经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快毛驴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对企业和专业养殖户的扶持政策。下一步应该考虑按照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带动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及好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1] 云南省志(畜牧业志)编写组.云南省志(畜牧业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

[2] 尤娟,罗永康,张岩春,等.驴肉主要营养成分及与其它畜禽肉的分析比较[J].肉类研究,2008(7):20-22.

[3] 孙玉江,蒋涛.发展我国养驴业的思考[J].山东畜牧兽医,2007(1):5-6.

[4] 张岩春,尤娟,郑拮,等.驴乳的营养成分与功能特性[J].农产品加工,2009(2):71-72.

[5] 陆东林,张丹凤,刘朋龙,等.驴乳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6(6):267-269.

[6] 杨虎,王金富,托乎提·阿吉,等.我国地方驴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畜禽业,2006(7):24-26.

[7] 吴锦淑,杨从军,段玉兰.浅谈中国驴种起源与驯化[J].山东畜牧兽医,2008,29:16-17.

猜你喜欢

驴肉大理州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最适合心脏病病人的是驴肉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伤心肴驴肉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驴肉火烧
大理州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驴肉火烧走了,西少爷来了
推动大理州现代奶业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