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优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对策研究

2010-04-13洪方树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1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养猪畜牧业

洪方树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是全国生猪生产大省,养猪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生猪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的根本要求和以现代畜牧业试点工作提质扩面为突破口,实现“到2012年,现代畜牧业发展上台阶,新增1000万头出栏生猪生产能力,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初步建成畜牧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省科技顾问团农业经济组选择有代表性的内江、资阳、遂宁和南充4市10余个区、县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提出优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1 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1.1 标准化规模化养猪迅速发展 自2007年省政府在资阳、遂宁、眉山丘区三市启动现代畜牧业试点以来,全省各地围绕构建现代畜牧业大集团、大集群、大基地,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到现代畜牧业建设中。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建设了一大批标准化、规模化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不少养猪场已实行电子化管理。2008年全省出栏生猪9020万头,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出栏生猪占出栏总量的35%,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增至48个。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生猪产业的亮点,以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业雏形逐步展现。

1.2 养猪业环保策略有创新全省各地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过去“三改一建”基础上,各养殖场都建设了粪污治理设施。涌现了一批推广“生态养殖+沼气利用+沼液利用+特色种植”的综合循环利用模式的典范,种养结合,就地消纳粪污,解决规模养殖环境污染,有的地方还新兴了畜禽粪污加工产业。

1.3 产业组织模式逐步完善全省各地探索、创新的生猪产业组织模式主要有:

1.3.1 企业生猪寄养、托养模式。公司给农户统一提供仔猪、饲料、防疫技术服务,统一回收肥猪,农民按养猪数量获得饲养费和奖金。

1.3.2 养猪工人制。企业修建标准化圈舍,提供仔猪和投入品,聘请农民饲养管理,按猪增重给付农民工钱,农民实现零风险养殖增收。

1.3.3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组建养猪合作社,联建、共建生猪扩繁场和集中养殖小区,按照“五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建立“二次返利”的再分配制度和以风险金为主的风险防范分担机制,提高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话语权。

1.3.4 资阳创建的“六方合作+保险”运行机制。纵深推进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按照“物流、资金两封闭,担保、风险、保险、防疫四保障”的模式运行,完善了“6+1”主体利益联接,有效防范了产业风险和信贷风险。这一成功经验已在各地广泛借鉴推广。

1.4 生猪良种化程度有所提高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生猪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65%。

1.5 养猪生产模式探索逐渐明朗 养猪生产模式探索的实践表明,生猪产业的发展方向应是适度规模化和专业化,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散户饲养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发展养殖小区,提高规模化饲养水平。将养殖农户组织起来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按照现代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进入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每场(户)年出栏300~1000头的适度规模养殖,比较适应我省当前经济情况和土地、自然条件,是确保农民传统的增收致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选择。

2 生猪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融资难题仍未很好解决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依赖于资金与技术的集约投入。由于养殖业贷款渠道较少,贷款实际操作困难大,门槛高,利率高。同时土地属于集体,不能作贷款的抵押。农户信用无等级,抵押无资产,难以获得贷款,直接影响养猪扩大再生产和现代化。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服务主要面向规模场和专合组织,既不能满足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资金需求,也不能解决农户信贷难的问题。

2.2 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 龙头企业直接投资建设基地的力度不够,其资金、技术、信息、市场优势没有同农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紧密结合。银行、担保、保险机构涉入不多,专合组织在产销对接、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特别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相对松散,缺乏相互融入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养猪产业没有建立以丰补歉的风险金,没有形成种畜、饲料、养殖、加工、营销等环节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摊机制,风险往往体现在生产环节上,严重挫伤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容易造成生产的大起大落,最终使整个生猪产业受到影响。

2.3 环保问题仍比较突出 养猪业的污染治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经费投入。根本解决养猪业的污染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理的环保成本分担机制。而目前政府的污染治理补助只针对龙头企业,大部分中小规模养猪场(户)对粪污处理的投入不足,治理措施不力,排放不达标,对环境的面源污染仍然很严重。

2.4 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随着生猪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省外、国外引种增加,大范围跨省、长途调运更加频繁,都给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2.5 缺乏科学的预警和应急机制 建立科学预警机制的基础是扎实的统计监测工作和准确的统计数据。当前生猪生产宏观调控缺乏量的准确把握,地方部门无论是领导层面还是业务层面对生猪定点监测不够重视,仅仅把它当成任务来应付,没有充分认识加强生猪生产统计监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没有充足的人力、财力作保障。因此,缺乏调控依据进而就难以建立科学的生猪生产预警机制。

3 主要对策和建议

3.1 科学制定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第一,提高优质肉猪的比重。认真研究四川发展生猪产业的优势和潜力,不能单纯追求总量的增长,而应着重强调质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通过良种化、标准化和适度规模养殖,提高优质肉猪的比重,从而实现新增1000万头优质肉猪生产能力、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的目标。第二,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农区耕地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对畜禽粪尿中氮养分的最大可消化吸纳能力为基础,采用猪单位作为畜牧产出的衡量指标,运用养分收支平衡法,确定畜牧业的发展总量,再结合市场消费常量预测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制定各地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第三,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当今肉类消费已经多元化,我省在巩固和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应调整、优化养殖布局和畜禽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生猪,积极发展家禽和牛、羊、兔等草食家畜,改变畜牧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

3.2 大力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经营 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加快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在分户经营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养猪,大力发展年出栏生猪300~1000头的养殖户(场),全面推行健康养殖,严格执行场地环境、引种育种、疫病防控等生产技术规程,遵守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规定,实现全程受控养殖。将分散的农户引入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之中,坚定不移地推进“龙头企业+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模式,并围绕这种模式设计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3.3 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循环利用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沼气利用+沼液利用+特色种植”的综合循环利用模式,引导企业“上山进沟”,充分利用丘区地貌特点和荒山荒坡,通过干湿分离-沼气处理-沼液还田,种养结合,有效实施畜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治理。变被动粪污处理成本性投入为主动利用粪污生产性投入,积极扶持发展沼气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加工等新兴产业。

3.4 整合科研院校加强科技攻关 重视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整合科研院校和企业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制约畜牧经济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突破。特别是要组织实施好省畜禽良种繁育专项,尽快培育出一批优质特色地方品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成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为发展我省优势特色畜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提供科技支撑;组织力量开展畜牧业污染治理相关的应用基础、产业开发、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提出生态养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为广大养殖场(户)科学地治理养殖业污染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3.5 进一步深化生猪发展投融资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资阳的“6+1”合作机制的探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本,一是鼓励龙头企业投资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养殖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开展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开展生猪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提高小额农贷授信额度,降低贷款门槛;三是探索建立市县两级现代农业投资公司,成立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和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共同出资建立畜牧业担保公司,多方互动,共同搭建投融资平台。

3.6 探索建立养猪产业风险防范机制 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建立产业化主体各方风险共担机制。生猪产业链利益各方主体可共同组建基金委员会,建立、完善管理办法,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提取风险基金、以丰补歉的办法建设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在种畜、饲料、养殖、加工、营销等每个环节,设置风险基金提取线,当利润超过提取线,按一定的比例提取风险基金,当养猪利润下降时,动用风险准备金确保最低利润,有效抗御生猪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避免生猪生产大起大落。

3.7 不断完善养猪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各环节不同利益主体的联结方式,建立“平等参与,合作互助,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发展机制,提高生猪产业一体化运作水平。“龙头企业+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农户”模式和“六方合作+保险”机制,是目前利益联系最紧密、最稳定、最有效的模式,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推广,积极鼓励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联结产业化各方最合适的组织形式,应大力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它在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产业一体化运行机制中的联结功能、纽带功能、组织功能和载体功能,提高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3.8 建立政府层面的生猪生产预警机制 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决定产量,以销售决定生产。局部的、区域性的预警体系对生猪产业难以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必须是全国一盘棋,建立政府层面的生猪生产预警机制。一是在生猪定点监测统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部推行的畜禽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平台,提高生猪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二是组织开展市场猪肉最大消费量、消费常量的研究。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研究,政府部门及时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对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超前引导和政策性调控,规避市场风险,保护生猪产业,保护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3.9 积极争取落实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政府对生猪产业的扶持政策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特别是在养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低谷时期更应加以扶持,保护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优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积极争取稳定落实以下政策保障措施:一是继续执行能繁母猪补贴,重点补助良种母猪;二是在过去20个县实行猪人工授精补助的基础上,争取扩大补助面;三是在开展能繁母猪保险的基础上,争取中央支持,积极推广丘区三市育肥猪保险的做法和经验;四是加大政府对畜牧业担保的财政投入,增强融资能力;五是将年出栏商品猪5万头的规模化场争取纳入享受粮食收储贷款指标政策范围;六是将年出栏5千头的养猪场(户)争取纳入治理污染补贴范围。

3.10 积极扩大生猪外销市场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的作用,积极扩大我省生猪外销市场。一是对坚持保护价订单合同收购农户生猪全年达到一定数量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二是对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种猪场,建设区域性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给予政策扶持。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猪肉产品竞争力,积极占领省外市场,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养猪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养猪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