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心莹与《道教三字经》

2010-04-13

关键词:青城山道观道教

赵 敏

(四川大学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著名学者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中曾述:“国符尝访道观多处,其道士率皆不学,曾见《道藏》者鲜,或有道书数十种,遂谓其有全藏。……仅四川尚有道士,熟读《道藏》。……易道士熟读《道藏》,与通常道士迥然不同。”[1]又述这位四川的“易道士”前往三台县云台观及四川大学等地帮助他检阅蜀中《道藏》版本、阙经诸事。这里的“四川道士”和“易道士”,所指即是当时四川灌县 (今都江堰市)青城山古常道观住持易心莹。陈国符先生在其著作中花费如此浓重的笔墨多次谈及这位“与通常道士迥然不同”的“易道士”,并肯定“易道士”对《道藏》的熟悉程度,可见易心莹在其心目中颇有地位。

有关易心莹的研究成果,除本文注释中所列郭武、卿希泰著《〈道教三字经〉注解》、张振国著《道教源流三字经》及李豫川撰《缅怀易心莹道长》之外,论文不多,似缺乏更为深入的探讨。笔者试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相关宫观、人士的访问调查,就易心莹道长的求道经历、《道教三字经》的内容及价值,《道教三字经》的援儒入道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图进一步引起人们对这位四川青城“学者道士”的研究。

一、易心莹的求道经历

易心莹 (1896-1976)俗名良德,字综乾,道名理轮,“心瑩”是其出家后的字与笔名。他于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九月二十六日出生在现今四川省遂宁市老池乡双河口一户农民家中,父亲名纯翥 ,母亲王氏。易良德兄弟六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光绪三十一年 (1905),9岁的易良德入家乡私塾发蒙,四年后至遂宁城中私人店铺作了几年学徒。易良德自幼体弱多病,因常闻长辈讲道教有强身健体之法,遂萌发了出家修道的念头。民国二年 (1913年),17岁的易良德弃家出走,只身一人来到青城山古常道观(又名“天师洞”)请求出家,因当时的古常道观并非“十方丛林”制,而是师徒间单传独授的“子孙”制,诸老道长见易良德过于呆闷、忠厚、讷讷寡语而不善言辞,皆不欲收其为弟子,只将他留在观内同一般工人做些杂活,故他未能正式皈依道门。数年后,家中探到易良德踪迹所在,派他的兄长来青城山促其返家;易良德辞不获免,只得应允随兄回家。行至途中,他又趁兄不备时逃跑,来到成都青羊宫二仙庵专收出家道士的蚕桑传习所作杂工,在此又历数年。民国六年(1917),青城山古常道观魏至龄 (字松遐)道长去二仙庵,见易良德颇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意学道,感其虔诚,遂将他带回青城山,收为弟子。这样,易良德正式冠巾皈依道教,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第二十二代弟子,取道名为理轮,字心莹。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西北、灌县 (今都江堰市)西南,是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的重要活动场所。它背依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处胜景,重峦叠嶂,群峰环绕,远望形如城廓,故名之为“清城” (后来变称为“青城”)。明末战乱,青城山遭战火荼炭,道士逃亡。清康熙八年 (1619),武当山道士陈清觉 (1606-1705,号烟霞子,又号寒松)来到青城山“天师洞”(古常道观),以此地为神仙都会,于静坐玄谈之余,兼营庙务,使青城山破败的庙宇焕然一新。后来,西蜀观察使司臬宪赵良壁遇陈清觉于成都青羊宫,对陈异常尊敬,特出资在成都建二仙庵,迎陈住持。康熙四十一年 (1705)十二月,康熙皇帝因赵良壁奏闻,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和《悟真篇》,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从此,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一门在二仙庵开创,陈清觉被尊为始祖。陈清觉有弟子多人,且多为各地宫观住持,例如:陈一庆,称“弘道真人”,住青城山天师洞;吉一法,继陈清觉之后,任二仙庵住持;刘一贞,称“含玄真人”,任青城山朝阳洞住持;孟一贵,开建并住持大邑县龙凤场观音寺;石一含,开建并住持茂县纯阳观;龙一泉,开建并住持三台县云台观。因此,青城山道士多属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易理轮 (心莹)也是如此①以上有关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的情况,参阅青城山天师洞祖堂珍藏之《龙门正宗碧洞堂上支谱》(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戍天中月重辑,民国三十五年岁次丙戎清和月续辑),28-30页。。

当易心莹初上青城山之时,古常道观的住持彭至国道长 (1883-1942,贵州毕节人,字椿仙)正欲大力振兴教务。彭至国道长鉴于青城山道众文化素质较低,又见易心莹学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便有心培养他,于是命易心莹往本山朝阳庵投拜隐居于此的灌邑庠生吴君可(即已故中国道教协会理事、青城山道教协会副会长、著名女冠吴元昶之父)门下读书,随吴君可研习儒道学说。吴君可乃通天 (现都江堰漩口场)人,盖为儒而深于道者;易心莹在其门下十载,精研素有“小道藏”之称的《云笈七签》,从而茅塞顿开。随吴君可学成之后,易心莹便返回古常道观,担任知客职事。

民国十五年 (1926)仲夏,前清成都名翰林颜楷游青城山,住古常道观,发现易心莹勤学好问、孜孜不倦,故对其大加奖掖。加上住持彭至国大师又以文化培植相付托,珍爱人才的颜楷遂与彭至国大师商量,将易心莹带回成都,在其自办的“崇德书屋”深造,指导易心莹研习国学及道家经典。由此,易心莹又得投拜于翰林颜楷门下,学业亦因之猛进。第二年 (1927),颜楷在成都病故,易心莹痛失良师。民国十七年(1928),易心莹从成都回到古常道观后,被道众推为知客兼文书、记账,接待来山参访的羽客及社会名流。闲暇之时,他仍潜心研究道学,熟读四书五经,精研《道藏》,探究方术。在职三年,见识超人,并撰成了《青羊指南》、《青城山风景导游》等书 (由古常道观藏室刊印)。由于性格内向,不堪迎来送往之扰,易心莹遂向彭至国住持提出辞职;彭至国也以弘扬道教、培养人才为重,同意易心莹卸去知客一职,而让他专心治学,研究道学和儒学哲理。

在民国二十年 (1931)至民国三十年(1941)这十年间,易心莹专心致志、潜心学术、广积道书、博览道籍,研究领域不仅广涉道教义理、思想、历史、宗派等,亦旁及诸子百家、稗官野史。易心莹酷爱收藏古籍珍本,曾积聚各类书籍至数千册[2],现今古常道观所藏之《正统道藏》、《道藏辑要》、《太平广记》、《太平御览》、《二十四史》等珍本古籍,多系其昔日亲手搜集。此外,易心莹还实地考察了蜀中各方道观及道教胜迹,先后往来三台云台观、眉山重瞳观、大足道教石刻、大邑鹤鸣山 (天师道发源地)、江油窦圌山、绵阳西山玉女泉唐代造像、安岳玄妙观等地。不仅如此,他还与当时研究道教的知名学者进行交往,如上海《扬善半月刊》与《仙道月报》主编、著名的“仙学”提倡者陈撄宁先生,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著名道教研究学者陈国符先生等人,皆曾与易心莹相互交流、切磋学术 (其事多见于上述诸人的著述中)。“抗战”期间,正在撰写《道藏源流考》的陈国符先生还常托易心莹觅录道经资料,忠人之请的易心莹事必亲自前往道观详检,其不辞劳苦的精神,令陈国符感念不已。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曾对易心莹评价甚高,亦有这方面的因素。

民国三十年 (1941),易心莹接替彭至国大师续修古常道观黄帝殿。民国三十一年 (1942)三月十八日,彭至国住持羽化,46岁的易心莹继任古常道观住持。据说,可能是由于同道间的相互猜忌、争夺,上任四个月后 (1942年 7月),易心莹就被另一位道士寇同瞻排挤下台,重回朝阳庵,一心从事道教学术研究。这次重回朝阳庵,对于热衷道教研究的易心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随着治学功力的加深,易心莹先后写成了《老子通义》、《读老心解》、《道学系统表》、《老子分宗表》、《论道教宗派》、《道教养生》、《道教三字经》等书,又辑录《女子道教丛书》以及道教炼丹、养生方面的书籍多种。其中,有些书稿曾在观内刊印 (如《道学系统表》、《道教三字经》等),有些文稿则在省外发表 (如在《扬善半月刊》发表的《道教分宗表》与《寄玄照楼书—论道教宗派》等),此外还有大量未刊印、发表的手稿 (如《道教大事年表》等)。在上述书稿中,易心莹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兹不赘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心莹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并率领道众致力于农业生产。或许是由于这种政治态度,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具有渊博的道教学识,故易心莹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度成为了四川省乃至全中国的道教领袖。1954年,58岁的易心莹当选为灌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县政协委员。1955年8月,他复任青城山古常道观住持,并曾接待了来山考察的周恩来总理一行,又于1956年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同年赴北京参与筹备“中国道教协会”。1957年4月,易心莹被第一届全国道教徒代表会议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961年,他又被连选为第二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1962年,“四川省道教协会”成立,易心莹当选为会长,同年又赴北京为中国道协举办的“道教徒学习班”讲学,担任“道教史”课程教研组长。1963年,67岁的易心莹大师受命编纂《四川省志·宗教志》之“道教篇”。易心莹大师虽然身兼多职,但却仍坚持讲学,著述不辍。

易心莹大师平日束身俭朴,自担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以来,他的薪资虽较为宽裕,但其生活却不改常度。其多年好友陈撄宁会长曾多次请他留住白云观,主持日常工作,但性情淡泊、自奉俭朴的他却推辞不就,仍回青城山耕读修持,与观中道众同甘共苦。1966年,“文革”爆发,各级“道协”被迫停止活动,易心莹大师也身处逆境之中。1976年2月7日,易心莹羽化于古常道观天师洞,世寿八十岁。

二、《道教三字经》的内容及价值

《道教三字经》是易心莹为普及道教知识、训导后学,应邹率一道长 (原二仙庵监院,曾任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的恳请,于1937年著成的道教知识普及性读物。该书言语简洁,三字一句,以道教历史发展顺序为线索,详尽叙述了道教的产生、发展以及教理、教义、教派等内容,包含了不少道教的典故与义理。《道教三字经》原有石印本,但已十分少见,现有两种版本:一是由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卿希泰、郭武教授整理注释的《〈道教三字经〉注解》[3],二是由上海市道教协会张振国先生注解的《道教源流三字经》[4]。易心莹在《道教三字经·自序》中说:

《道教启蒙》一书,前明柳真人所创作,仿诸灵信体例,述南北宗派甚详,惟黄老之学深惜失传,至三茅以下诸宗,更付缺如。今承率一之请,勉效斯编,爰搜道经记传,悉据史乘,集录、厘门正厓,攒簇精蕴,较之旧著,焕然改观矣。

由上可知,易心莹以儒家《三字经》形式创作的《道教三字经》,乃是“爰搜道经记传”而成的。“自序”中又提及:“书中所称,如三身、六度、四德者,盖为佛家名词,岂非学者所谓‘蹈剽窃佛经之故辙’耶!……理无二致,得理忘言,唯道是从,何患名词之异同而病理者哉?”上述两段话,也反映出了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道教三字经》作为易心莹“爰搜道经记传”并加以综合整理出的作品,所涉内容十分广泛。全书对道教的历史、宗派、经典、教义、制度、戒律以及各种斋醮、拜忏仪式都有所涉及,既有对道与炁的概述,也有对三清诸神的介绍,既有对道教主要经典之来历和内容的叙说,也有对道教“十宗十三派”发生发展的逐一陈述,并有对斋忏、戒律、教理教义的阐释,实可谓是一部微型的“道教百科全书”,有助于人们对道教有一个基本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按照上海市道教协会张振国先生《道教源流三字经》的注解,《道教三字经》全书共分为二十章,分别为:1.大道一炁化三清;2.三洞经箓冠古今;3.诸神弘道传飞升;4.古仙宗崇大洞经;5.金液聚玄两相宜;6.胎息黄芽返童婴;7.房室养生调神宗;8.南宫苍益健利灵; 9.设坛镇邪从头叙;10.柱史玄妙传三丰;11.治道茅山多传人;12.方仙要数葛仙翁;13.太平正一豫章派;14.全真修道南北宗;15.元始演法留戒律;16.三箓七斋天人通;17.知法动静妙无穷;18.至德六度早修行;19.天地阴阳须自明;20.历代神仙把路引。从第一章至第二十章,易心莹把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教义制度等完全展现于短短的3168个字中,诸“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从“至虚灵,至微妙,强称名,为大道”,至“玄黄气,号大赤,开上皇,万化孳”,叙述了大道的性质以及宇宙演化的过程。

第二章,从“元始尊,说洞真,启大教,演三乘”,至“译三洞,次四辅,七十二,冠今古”,讲述了道经的来历及价值。

第三章,从“自玉清,至西那,玄风及,同顺化”,至“宏教法,三千人,受此诀,白日升”,运用大量的神话故事宣扬道教,显示了道教与神话传说有不解之缘。

第四章,从“溯源流,追上古,证道者,书唯普”,至“此一家,宗大洞,研真理,苍胡重”。开头八句是以后各章的总说,是这章的第一部份,讲述道家先于道教,历史悠久,仙宗派别甚多。第二部份讲述黄帝因慕道而访真受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第五章,从“金液宗,始娲皇,明造化,法阴阳”,至“此一家,宗清静,持定规,圆珠映”,列举了道教具有代表性的宗派。

第六章,从“长淮宗,开 神,居脽上,得其真”,至“此一家,宗服气,守玄牝,还妙谛”,筒介“胎息”、“服气”的养生方法,肯定胎息法和服气法的养生价值。

第七章,从“调神宗,传素女,保身法,有妙理”,至“此一家,宗内房,明气道,养阳方”,介绍道教养生房中术起源于素女等神仙人物。

第八章,从“南宫宗,师一真,秘密咒,役鬼神”,至“此一家,宗导引,致精微,入妙境”,介绍南宫、苍益、健利三宗及其炼养方法。

第九章,从“科醮宗,降高辛,牧台德,宝符膺”,至“上十宗,是正传,分宗派,别先后”,列举了道教十家较有代表性的派别。

第十章,从“尊柱史,号犹龙,越唐宋,至三丰”,至“至贾谊,踵前贤,明道术,修故篇”,介绍因孔子誉老子而得名的“犹龙派”,以及陈抟的“希夷派”、张三丰的“三丰派”等道教宗派。

第十一章,从“治道派,本丈人,至安期,教乃分”,至“论吾人,在贵生,生道足,返天真”,介绍“治道派”和“茅山派”的产生、发展情况。

第十二章,从“方仙派,西王母,降闷宫,授汉武”,至“论仙方,识元意,二十篇,称绝艺”,讲述“方仙派”流变过程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和他们的主要著作,肯定了“方仙派”在道教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三章,从“太平宗,师于吉,青领书,百七十”,至“三祖许,号仙都,石函记,法鼎炉”,介绍“太平”、“玄学”、“正一”、“豫章”四个道派。

第十四章,从“南宗兴,祖伯端,天回镇,师海蟾”,至“继此者,僧华阳,著仙论,道法昌”,讲述宋代三百年间道教各种派别应运而生。

第十五章,从“律宗法,传最古,虚皇尊,留青土”,至“已上说,十三宗,斋忏法,箓相从”,介绍道教的戒律。

第十六章,从“曰金玉,曰黄箓,此三斋,资冥福”,至“敕何乔,诣冥途,拯滞魄,出幽都”,介绍道教的斋醮忏法等科仪。

第十七章,从“宗箓明,当知法,动与静,须了达”,至“夙神通,预兆通,周法界,无不穷”,讲述道教重修炼、善养生的特点。

第十八章,从“曰天地,曰水途,积世孽,当受辜”,至“凡圣路,净秽门,凡五道,不须论”,介绍道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第十九章,从“曰黄曾,有六天,百善功,得升迁”,至“曰戊土,曰己土,曰浮黎,为三土”,介绍道教对于天地成因的认识。

第二十章,从“度人经,且说明,六十一,次第分”,至“莫泥象,莫执文,悟此理,乃为真”,介绍道教的仙人和修仙途径。

总之,《道教三字经》作为道教知识的启蒙读本,特点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利于记诵、便于流传,其目的是为了普及道教文化。卿希泰教授在为《〈道教三字经〉注解》一书所撰的“序”中说:

易心莹早年出家,为道教全真龙门派魏至龄弟子。他广读道书经典,精研道教义理。《道教三字经》是他爰搜道经记传并加以综合整理的成果。该书对道教的义理、神仙、教派等作了简要介绍,对人们了解道教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供道教研究参考。研究易心莹及其作品时要注意,易心莹作为道门中人,他眼中的道教和世俗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尽管《道教三字经》在某些方面不及学者的研究那么深刻和准确,但提供了许多一般人忽略的材料,展现了一个道教徒独特的视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序

郭武教授曾就这篇“序”的观点对笔者补充说:易心莹大师的这种“道教徒独特的视角”,对于学术界之理解道教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此外,《道教三字经》之普及道教知识、训导后来学者的“教育”功能,对于道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也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故这部《三字经》实在很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笔者以为:易心莹采用“三字经”的形式,将道教历史及相关知识浓缩在3168个字中,确实不易,因为三字一句,篇幅很短,易心莹写作的回旋余地不大,要做到每个字都有来历,又不能过于冷僻生疏,实在是“考手艺”。由于易心莹饱读道书,对道门故事、教义和制度烂熟于胸,故能信手拈来,著成隽永有味的道教知识启蒙诗歌。在民国时期,道教已呈颓势,该书的流传对于普及道教知识、扩大道教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道教三字经》之援儒入道

儒家的《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本是中国传统蒙学的主要教材,被称为“三、百、千”。其中,《三字经》成书最晚,是宋末以后 (13世纪后期)才流传的蒙学书。传说儒家的《三字经》是宋末元初学者王应麟所著,至今流行的《三字经》版本仍沿用王应麟为作者的说法 (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尚待考证)。《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除了有教育孩童识字的功能以外,还有明显的历史教学功能,从而成为主流文化知识传承的重要渠道[5],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清末。主流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共同的“历史记忆”,《三字经》反映了正统文化记忆化繁为简的过程已达到成熟的发展阶段,成为宋元以后刚入学儿童的启蒙教材。由此可见,《三字经》在传播儒家文化知识中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易心莹用《道教三字经》来普及和传播道教知识,正是借鉴了儒家《三字经》的教育方式,期望道教能够像儒学一样成为主流的文化知识,更加在中国社会流传和普及,从而力挽道教在民国时期出现的颓势。

一个人成长的文化背景,将会影响他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表述他的思想。易心莹用儒家《三字经》的形式来撰写《道教三字经》,以期推动道教知识的普及,这本身就反映了易心莹早年深受儒学影响的事实,正如其弟子、著名道教学者王家祐先生所言:“(易心莹)中年笃守儒师与道家学理,谦恭勤苦以养志,博学静气以寄心。讲学以‘常道’为纲,慈俭为事,主循天之道,知奇守正,师万物,法自然,治学孜孜不倦,其行讷讷若拙。”[6]如此,易心莹的文化知识背景是援儒入道的,并且,他在所著的《道学系统表》中将儒家的周敦颐、朱熹等8人列为“正宗十一家”之第七家“道学家”宗派内,更能说明他对儒学的尊崇,而这也符合宋元以来全真道三教互补的教义主张。

易心莹入道的民国时期,道教在外来文化和各种思潮的不断冲击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7]。那个时代,道教已呈颓势,有文化的高道非常稀少,尤其是偏处西南一隅的四川盆地更是如此。青城山古常道观 (天师洞)住持彭至国(椿仙)为了发展道教,意识到必须提高道众素质,培养道教人才。在这种情形下,他派读过四年私塾、比一般道士稍有文化的易心莹,去拜隐居于青城山朝阳庵的灌邑庠生吴君可为师,学习儒家的四书、五经,并研习具有“小道藏”之称的《云笈七笺》。民国十五年 (1926)仲夏,前清翰林颜楷游青城山时,发现易心莹是可造之才,遂收易心莹为徒并携其回成都“崇德书屋”深造。易心莹后来交往的学者如廖平、蒙文通等,均是儒学大师,尤其是蒙文通与易心莹在学术上的交流探讨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蒙文通在其著作《道史琐谈》中还专门论及易心莹负责编写《四川道教史》以及与自己交往的轶事)。从易心莹的求学经历看,儒学构成了其知识结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故他才会采用《三字经》的形式来宣传道教知识。所以可以说,《道教三字经》是易心莹援儒入道的具体表现,易心莹虽身为道士,但其内心“笃守儒师与道家学理”却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①从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发展来看,宋元以后儒、释、道是很难截然分开的,而易心莹《道教三字经》中多有佛教术语,也表明他对佛教深有了解。。

[1]陈国符.道藏源流考 [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0-203.

[2]李豫川.缅怀易心莹道长 [J].中国道教,1995,(2).

[3]郭武,卿希泰.《道教三字经》注解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4]张振国.道教源流三字经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黄玉顺,张扬.儒学复兴的两条路线及其超越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6]沙铭寿.全真高学易心莹[M]∥邱进之.中国历代名道.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608.

[7]卿希泰.中国道教史 (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210.

猜你喜欢

青城山道观道教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
白描画《青城山下摸鱼哥》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西夏道教补议
道观行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双调水仙子游青城山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