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408例围手术期护理
2010-04-13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洛阳471009李冬云李青林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洛阳 471009)李冬云 李青林
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均可称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简称气管异物。通常见于 3~ 5岁以下幼儿,约占病例总数的 95%,因其咀嚼功能及喉反射功能不健全,易在突然惊吓或哭闹时将口含物吸入,转而进入气管、支气管内,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根据产生的症状与异物的大小、性质、部位及局部的病理改变将气管异物分为异物吸入期、安静期、阻塞期、临床表现期。我科于1997~ 2009年,共收治气管异物患儿 408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 408例,其中男 289例,女119例 ,年龄:8~ 12个月 130例 ,1~ 2岁 180例 ,2~ 3岁 98例。异物存留时间:最短 1h,最长 28d,大多数 1~ 3d。异物种类:多为外源性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葵花籽、黄豆等,也有塑料球等。异物存留部位:右支气管 206例,左支气管 132例,气管 70例。 408例患者中369例能提供明确异物吸入呛咳病史,39例就诊于其他科室,在胸部 X线片等检查时确诊。其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咳喘 304例,胸闷、憋气 69例,Ⅰ度喉梗阻 20例,胸痛 9例,肺部感染 298例,无症状者 38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观察病情及判定异物阻塞部位 首先,观察患儿的面色:有无口唇紫绀、面色潮红或面色苍白;其次,观察患儿的颈部:颈部的胸骨上窝有无凹陷,颈部两侧静脉是否怒张;最后,观察患儿的胸廓:是否出现三凹征,双肺呼吸动度是否相同,颈胸部皮下是否有气肿。若听诊时可闻及哮鸣音,局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则异物停留在患儿支气管下部;若患儿有剧烈呛咳、憋气和作呕等症状,且症状有缓解期的患儿,多为异物进入气管;若异物进入喉部及声门下时,则会有剧烈呛咳、喉喘鸣、声嘶、面色紫绀、吸气性呼吸困难,继而可导致喉阻塞,能在数分钟内引起窒息。
2.1.2 术前准备及护理 患儿禁食水 6h以上(病情危急者除外),按照患儿的年龄选择好适当管径和长度的气管套管和吸痰管,备好氧气、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气管异物的患儿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和温和的治疗,在手术前,尽量避免强烈的刺激;由家长看护好孩子,避免在患儿面前吃饭、喝水;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尽量选派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刺激,减少在患儿面前出现的次数。
2.1.3 术前检查 主要是 X线检查。必要时可做 CT或超声检查,以帮助诊断。如果异物存留时间较长,难以明确诊断者,可做气管镜检查。
2.1.4 心理护理 气管异物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病情危急,加之婴幼儿好动,自制力差,不善用言语表达而引起烦躁、哭闹,家属情绪紧张[1]。我们要认真、仔细地向家属交待病情,安定其情绪,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同时,通过亲切耐心的话语,或用手轻轻地抚摸患儿头部,轻拍患儿,给予患儿安慰。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患儿观察重点 首先要观察患儿有无紫绀,呼吸有无喉鸣,给予做心电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检查口腔中有无分泌物和血迹。观察胸部的双侧呼吸动度是否相等。
2.2.2 术后的护理重点 由于异物的刺激及手术的直接损伤,喉、气管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炎症。且存在程度不等的缺氧情况,故首先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呼吸状况。一般用鼻导管吸氧,在吸氧过程中家长喂乳、喂水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引起呛咳。其次给予雾化吸入,不仅能稀释痰液,促进排痰,还具有减少渗出、减少炎症黏膜水肿和血管扩张、抗菌消炎的作用。一般每日 2次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液常用生理盐水 20ml加庆大霉素 8万 U、α-糜蛋白酶 5mg、地塞米松 5mg,效果较为满意[2]。术后注重观察患儿呼吸音,听到痰鸣音应采取吸痰措施,吸引器负压不宜过大,吸痰管插入深度以能刺激患儿咳嗽为宜,注重观察患儿心率、面色。高热患儿及时采用头部冰袋、酒精擦浴、温湿敷等措施。烦躁不安可用适量镇静剂。惊厥者可用适量安定肌内注射。术后 24h内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并备好气管切开包、吸引器、氧气及急救药品等。
2.2.3 术后病房环境及饮食要求 室内空气要清新,保持合适的湿度。饮食给予营养且易消化饮食,入量每天不足 60~ 80ml/kg者,要静脉输液补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术后 1~ 2d可进食流质饮食,逐步过渡为普通饮食。
3 出院指导
3.1 食物及饮食习惯要求 不要给小婴儿喂养不适合年龄段的食物,即使出了牙。不给 3岁以下的孩子喂花生,瓜子等坚硬的食物,也最好不要喂果冻,不要让孩子嘴里含异物,发现有类似习惯,要及时纠正[3]。不要在吃饭的时候逗孩子笑,改变边吃边说的坏习惯。
3.2 如果呛入异物,发生意外时患儿家长应采取及时有效的紧急措施。
3.2.1 倒立拍背法 对于婴幼儿,家长可立即倒提其两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4]。
3.2.2 催吐法 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2.3 压迫挤胃部法 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示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5],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4 护理结果 我科护理人员全方位的了解气管异物患儿病情,及时给予贴心的陪护和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并调动家属的积极配合,充分做好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结合术后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及术后感染的发生,并给予了通俗易懂的出院指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06例患儿康复出院,死亡 2例。
讨 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急症,此病的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结局好,只要治疗及时,麻醉、护理得当[6~8],异物取出后病人即可迅速恢复健康,作为护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采取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大幅度减少了气管异物患儿的病死率,而且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儿痛苦使其早日康复出院。
[1]汪 丽.婴幼儿气管异物的护理体会 [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846-849.
[2]杨 晶,张金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经患者鼻气管的康复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5,30(4):200.
[3]刘新菊.婴幼儿饮食用药禁忌 [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60-62.
[4]胡英惠,刘玺诚.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130例分析 [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3(1):326-327.
[5]郭锦洪.气管异物简易急救-海利希手法 4例报告 [J].中国急救医学,1996,2(3):30.
[6]任向前,钞小平.117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全麻的体会.陕西医学杂志,1989,18(10):65.
[7]高晓娟,魏兰娉.500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陕西医学杂志,1999,28(4):750-751.
[8]白莉平,王月风.气管支气管异物急诊手术护理配合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