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类型与方法
2010-04-12陈立勋
陈立勋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
设计是人类重要的物质生产与文化活动之一,本质上是一项同时具有审美性质与高度智慧的造物活动,与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人们的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常常使人怀疑它是否具有形而上的思考:论学术性,它不及人文学科中的哲学、史学、美学纯粹;论艺术性,它又不及文学与绘画那样超然雅致、富有诗意。然而,当设计的创造思维急速运转之时,其思维特征与艺术创造学科的思维特征极其相似,如果不经过类似于艺术创作那样一个自由想象的阶段,设计的造物过程就不可能完成,正是由于存在这么一种充满奇异历险的体验,吸引了无数优秀的创造人才参与其中,尽管这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组成的队伍从事的是不同的工作,但他们的目标惊人的一致:即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充分展现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设计活动又是人类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之一,尽管多门类学科的知识储备是从事设计活动的前提条件,但却不是它的充分条件,充实的知识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活跃和充沛的创造力,只有当设计者创造性地成功运用各种代表过去智慧与成果的知识时,知识才能产生它的真正价值。在本质上,设计是一门永远面向未来的学科。由于艺术设计兼具艺术创作思维特征和创造性特征,再加上受到当代人脑科学研究进程的限制,使得有关设计思维的研究与探讨举步维艰。
一、艺术设计思维的类型
我们将要讨论的设计中的若干种设计思维方式,实际上早已客观存在于形形色色的设计活动之中,我们的任务就是对此梳理与分类,从而凸显出不同的思维特征。设计中的多向度思维特征,是以万变应万变,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进行大致分类,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满足需求型设计思维
人类的需求是设计活动中最重要的原动力,没有需求,就没有设计的产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的需求仅满足于获得简单的工具。工业革命后,就不再满足于手工艺的单件生产方式,机械生产与流水线生产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20世纪中叶以前,设计活动基本围绕着批量生产这一主轴展开,设计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终级目标,是设计思维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如果围绕着“需求”展开设计,那么,首先要分析人到底有那些需求。需求可分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与之相对应的则有不同种类的专业。譬如住的需求,必须由建筑专业来满足;穿的需求,须由服装专业来满足。要真正能够满足各种需求,需要不同专业对不同种类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的调查,一种是纵向的调查。横向的调查主要是了解市场的覆盖面与来自消费者的信息反馈。纵向的调查主要是了解该行业近几十年内需求沿革的变化轨迹。以服装行业为例,设计者不仅要了解市场上的服装消费情况,同时也要研究以往服饰流行的变化轨迹。在深入了解过去与现在的情况下,再进行预测性质的前瞻性设计。国外企业进驻中国市场,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瑞典的伊莱克斯公司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在中国各地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以了解中国人对色彩、图案的爱好取向。尽管产品设计在斯德哥尔摩的工业中心完成,但都是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修改。以上两个实例可以说明,需求型设计思想必须基于对市场需求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它的创作源泉与灵感也来源于对市场服务对象的认知程度。
(二)改进型设计思维
人类任何的发明成果,总是要经历产生、流行、衰落、消失4个阶段,即便是非常优秀的设计作品,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步入博物馆。这些客观规律的存在,客观上为改进型思维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改进型思维同样也必须对被改进物具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没有深刻的了解,有可能重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水平之上。譬如我们要进行电冰箱的设计,首先要了解现有电冰箱有哪些缺点,它的哪些优点要保留?哪些缺点要改进?哪些功能要增加?是整体改进还是局部改进?生产手段有没有实现的可能等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还要广泛听取经销商和客户的各种有益建议,只有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改进设计方案。在进行改进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某些知名度已经很高的产品,改进计划的速度和幅度都要非常谨慎地制定。
(三)概念型设计思维
概念型思维设计是一种观念先行的设计,它与市场、工艺、材料等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设计能否最终实现并不是它首要关心的问题,只要概念能够成立,就可以采用相对应的设计手段表现其内涵。例如国际性主题设计竞赛,往往首先提出一个概念,要求参赛者通过设计表达对该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近年来的国际性设计竞赛活动,允许通过各种手段演绎一种概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已没有艺术与设计、平面与立体、空间之类的区别。如2004年上海国际双年展“都市营造”的概念,日本大坂国际设计竞赛历年来的中心概念“风”、“水”、“融”、“火”,波兰国际招贴画竞赛中心概念“东方与西方”等。概念型思维训练也在国内外的高等设计院校广泛运用,由于它不受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的约束,相对来说,对于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非常有益。实际上,在艺术创作领域,根据某种学术概念进行创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存在主义作家萨特,他的文学作品就是存在主义概念的形象演绎;希区柯克的电影,可以理解为他在用电影手法演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潜意识学说。概念型创造思维训练有利于我们从设计的形而下上升到设计的形而上的思考,寻找从文字概念走到现实世界的实现通道。即使在区域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概念型设计也对今后的具体实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四)转化成果型设计思维
在科学技术领域和人文学科领域,通过转化其他学科的成果而产生的新发明、新思想比比皆是,特别是科技界的发明家,往往能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发明成果。而科学界的某些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身也具备相当大的转化可能性。例如,上世纪上半叶的量子力学研究成果使得原子能的运用成为可能;广义相对论帮助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至于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产品更是不胜枚举。即使在设计学科领域中,也有相互转化、相互借鉴的事实例子,譬如在建筑设计领域,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料,转化前人积累的知识成果为今天的生活服务,也不失为一种智慧的思考,即保留了传统文脉的延续,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了传统设计思想;把防震包装材料的设计原理运用在防震建筑上,使得高层建筑提高了防震的能力;履带的设计原理运用在健身跑步器上等等。在设计教育领域,运用设计基础原理进行转化设计,也是一种转化成果型思维,如把色彩原理与色彩研究成果运用在设计中;把立体与空间构成原理运用在环境规划设计中。此外,还有仿生科技成果的转化设计,材料科技成果的转化设计等等,均属于转化成果型设计思维。
(五)实验型设计思维
尽管在大部分情况下,设计活动会受制于市场及委托方,但也会存在着那种非常个人化、类似于艺术创作型的设计。在人们呼唤情感回归与个性凸现、抵御生活同质化的今天,为个人化的实验设计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与艺术作品的创作相仿,实验设计不是为当下的需求而设计,而是为未来设计提供多种可能性,对于过去,它是一个颠覆者;对于未来,它担当着预言家的角色。实验型设计允许存在偏激与失败,因为先行的探路者往往最易被击倒,但实验型设计的创造价值却不会因为它的失败丝毫受损。与市场需求型设计思维不同,实验型设计并不针对庞大的消费人群:也与概念设计不同,实验型设计常常处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本身也没有清晰的概念,实验型设计完全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由于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实验性与学术性,因而作品的接受面有限,只适合绝小部分的高消费受众和部分鉴赏家的口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根本没有受众。然而实验室对于设计界观念的更新和对设计的推动作用却不可低估,尽管绝大部分的实验作品不能成为流行的消费品,却会对未来的时尚走向产生不小的影响。
目前,国内的实验性设计仅仅存在于学术性较强的设计教育领域和某些研究机构,而在某些发达国家,著名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每年都有新的实验设计作品问世:法国每年春秋两季都有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举行作品发布会与时装表演,其展示的作品并非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和大部分顾客,而是带有类似先锋艺术作品性质的设计风格展示,顾客定购的不是服装,而是在定购“艺术品”。在国内,上世纪90年代有部分国内外先锋建筑师在中国长城脚下建造了一批实验性建筑,结果出乎意料,有很多人订购那些看起来不能居住的房子。
以上多种设计思维向度的罗列只是按照方法论进行分类,在实际的设计思维活动中,还远远不止以上几种思维类型,并且各种思维类型互相之间交叉融合。
二、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近年来,人们愈来愈重视艺术设计中的思维训练,这种重视并不仅仅体现在设计教育中训练方式的转变,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养成良好的设计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较之单纯地传授设计技能更为重要,这样的观点在设计教育界已经深入人心。有一种观点认为:本科生教育以传授设计技能为主;研究生教育以研究设计理论与思维为主。而实际上,本科生教育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职业设计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今后终身从事设计职业的基础性塑造。对于如此重要的阶段焉能忽视。而研究生教育,则可侧重于针对本科生中的实践教育,包括设计思维训练给予理论的梳理。而如何实施或者如何加大设计思维训练的比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艺术设计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跨度很大,各个专业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给针对设计思维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了许多难点。尽管如此,也并不妨碍人们坚持不懈地在此领域进行探索实践。
(一)不受专业局限的宽阔视野
人们对于行业的分类、学科的分类,一是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二是为了便于深入研究。而杰出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往往会“越轨”去旁骛别的专业。对于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创造美好事物的痴迷,对于探索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是作为一名成功设计师必备的素质,而一旦出现创作冲动,似乎很难用某种专业力量加以限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师设计服装、画家做雕塑、雕塑家设计产品、作家画画、画家写作等现象。过于明显的行业意识、专业意识并不利于天才们的诞生与成长。在设计教育领域,那种狭隘的专业意识已经逐步失去市场,但严格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也只有在基础课中得到体现,而真正做到视野宽阔,必须始终贯彻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也许有人会说,这种跨专业学习与融通,只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与能力的体现,问题往往在于,我们是否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条件帮助学生确立这样的意识。譬如,当一位平面设计研究生做出一件跨专业的或者看不出什么专业倾向的毕业设计作品,我们的容忍度有多少?
事实上,各专业之间创造资源的相互利用,是突破各个专业设计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出现“瓶颈”时的重要手段,当你在自己熟悉的专业中滚打多年,感到缺乏创作灵感时,不妨从事一下别的专业,或是从别的专业眼光思考本专业的问题。例如,非洲雕塑对于毕加索,儿童绘画对于米罗、克利,希区考克电影对于玛格丽特,象征诗对于莫罗,街头涂鸦艺术对于哈林都产生了奇效。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杰出艺术家与设计师都具备这样的特质。
(二)改变事物以及对事物的固定看法
现代艺术的贡献之一在于提供给大众更多的审美选择,为艺术家的创造提供宽阔、多元的创作舞台,在改变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固有思维,在创造新的事物的同时,提供给观众更多的选择。譬如,雕塑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静态的、无色的、无生命的,但偏偏会有人做出一种活动的雕塑、有色的雕塑来。把这种概念运用于活动广告、影视广告中,会起到奇妙的效果。无独有偶,在欧洲的一则现代舞演出中,有一种舞蹈就是来自于古典的雕塑,动与静,有生命与无生命,光与影等冲突,演绎得非常充分与诡异。在法国的当代艺术展中,笔者看到一组活动的充气雕塑,只有当充满气体后,其形态才能为观众所识别,观众要等待一会儿才能看到全貌,期间充满悬念(无意中把电影的悬念手法也运用上去了)。
除了改变事物的性质以外,还有很多改变事物的方法,如改变事物相之间的比例,如大的形态改变成小的形态,或者相反,正与反、内与外、上与下等,都可以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自由改变与创造。
除了颠覆事物的形态之外,也可以颠覆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喜剧与悲剧、严肃与以戏谑、庄重与轻谩等,这样的手法除了在平面设计中以及事物之间关系广泛运用之外,近来在雕塑艺术中,甚至建筑设计中都有体现。当我们在遇到实际的设计项目时,我们是否也可以运用反向的思维方式思考一下,如遇到严肃的题材,我们是否可用喜剧形式表达,庄重的题材,是否可以采用轻松的语言表达。
(三)不同事物的意外结合
不管是在自然学界还是人文科学界,每个事物都有其不同的外形特征,而在艺术设计领域,均可通过自由组合的方法,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在人类的早期,已经出现过这种艺术创造手法,主要反映在神话传说人物与动物的艺术造型中,如狮身人面、人面马身,人身兽面等。在玛格丽特绘画中,也常常使用意外结合的方法,其实这种艺术手法已经运用在非常广泛的领域,起先出现在绘画与雕塑艺术中,后来在平面中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在其它领域,如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表演艺术领域也得到广泛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如音乐喷泉、音乐烟花喷泉。在人们的常识里,音乐与水、音乐与烟花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往往是这样结合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些用连环画形式编写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印有当地城市地图的广告册页,DIY魔术式产品等,都是不同事物意外结合的典型例子。
(四)人文资源的借鉴与运用
在我们之前,已经有许许多多聪慧的人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利用人文资源的造型元素以及造型符号,加以创造性地发挥,可以产生一种新奇的造型形态。在建筑、室内装饰、服装设计专业领域内,这样的成功例子不胜枚举。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就是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构件——斗拱的造型元素设计的;2007年有一款由年轻人设计的家具,就是运用了传统“孔明锁”的原理,采用当代的材料与加工技术,生产出前人可能想过而没有条件实现家具产品,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肯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样的借鉴与运用往往并不局限于人文造型资源与图象资源中,在前人的绘画艺术作品、诗歌作品、文学作品、抽象的音乐作品中,也能得到丰富的启示。最典型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虽然它不是设计作品,但是,其创造原理是相同的。在这一类的作品中,如果做得好的话,往往能给人以“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惊喜,而如果做得欠缺,又会给人留下墨守成规、低能抄袭的印象,这是需要我们值得注意的。
(五)前瞻性开发设计创造
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不同,他不仅具备对于往事记忆的能力,而且还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想象与创造也是预测未来与推理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预测也就没有想象可言,人类的科幻作品就是想象与预测的结果。人类的这种能力往往能产生奇迹。爱因斯坦发表著名的狭意相对论时,并没有得到当时科学界的承认,诺贝尔奖是在八年以后才垂青于他,原因是狭意相对论完全是建立在猜想之上,直到八年以后才被实验证实。可见,人类前瞻性猜想的智慧多么不可思议。既然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物质和文化成果,都是前人们前瞻性创造的成果,那么,我们就应该象他们那样去预测未来、创造未来。目前,业内不是已经有流行色彩、流行款式的预测了吗?说明预测未来的流行走势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了解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完全有可能对5年后、10年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会提出那些需求做出初步的预测,并且能够根据初步预测开发新的产品。在发达国家,预测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某些大的专业公司与企业,已经把未来10年的产品样式设计完毕并存储起来,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譬如,根据种种数据显示,已经有人预测我国在未来五年内将全面进入老年社会,老人产品的消费将会逐年增加。如果我们的设计师提前作好准备,设计出受消费市场欢迎的产品是完全有可能的。
(六)“无用”的探索,有用的推广
世界上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无用常常会转化为有用。核弹与核能的应用,缘起于实验物理学中原子的发现;生物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帮助医学界攻克一个个难关。同理,基础材料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促进了建筑设计等设计学科的发展。在设计学科范畴内部,也有很多看似无用的基础研究,如造型结构研究、人体工学研究、物理色彩研究、光学色彩研究、材料应用研究、造型力学研究、视错觉研究等。如果能够把它们的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的设计实践中,同样也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我们知道,大部分音乐歌曲是先有词、后有曲,也就是先有内容,后有形式,但是,也有例外,有的歌曲是先有曲,再填词,即先有形式、后有内容。以此类推,当我们在进行造型探索、结构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某些突破性成果时,同时也可以考虑应用到设计作品中。某些好的设想与构思,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实现,也可以存储起来,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帮助你成功解决问题。据传意大利未来派设计师克拉尼喜欢到大学里担任设计基础课程,一边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造型实践,一边留心那些看似无用的探索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造型,从中得到启发,并将之结合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艺术设计是一门动态性很强的学科,难以用固定的模式对待它。我们试图对设计思维方法作探究,其目的也是试图建立辨证的思维模式,真正的目标是完成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设计思维方法仅仅是一种帮助我们尽可能正确思考的工具,不能过于夸大它的作用,如果能够通过我们有益的探索,清晰我们的目标,理清我们的思路,丰富我们的手段,并且能够对以往的设计实践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正确的理论分析,积累设计的知识与经验,尽可能使艺术设计理论谱系化,从而对我们的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也就足够令本文的作者欣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