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元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机制

2010-04-12张峰

关键词: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想

张峰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1)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代社会环境的产物,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异常活跃,而且呈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存在于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之外,反映着社会现实以及社会现状,同时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如何探索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元性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它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信念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思潮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场所,以社会群体为主体,不同社会思潮并存、继起、冲撞和消长,构成一定时期社会思想变动的宏观图像。透视社会思潮的波澜起伏、潮起潮落,可以洞察到社会历史的状况及其走向。

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利益需要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在一个发生着剧烈变化、进行着复杂变革的时代,当前的中国即处于这种复杂和多变的过程当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前人未曾预料和经历过的新现象,全球化的大背景使得各种情况更加敏感和复杂。当前中国的社会思潮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等。社会思潮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动,社会思潮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社会思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灵活的传播性,不仅能使抽象的学术观点深入传播到社会生活诸领域,而且能使人们的感性意识、情感体验抽象表达为各种理论形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潮动荡起伏,主要呈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1.形成社会思潮多样并存的思想图景。随着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和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在改革进程中纷纷登场,在政治和社会各领域表达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并竞相争夺着话语权和合法性,并试图影响现实。为争夺话语权,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主导权,社会思潮之间的争论、交锋更加激烈。

2.更加关注现实利益问题。社会思潮反映的是社会中最现实的问题,常常是社会矛盾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因而才使人们热烈地关注它,并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当前一些社会思潮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更加重视制度层面的、可操作的问题,往往针对某些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不同的社会思潮呈现出动态发展趋势。社会思潮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传播,也随着社会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和具体条件的改变经历着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社会思潮具有一种变动性,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和人们认识的改变,一种社会思潮将为另一种社会思潮所取代,显现出潮来潮往、潮起潮落的现象。

4.各种社会思潮相互借鉴。社会思潮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撞击、相互影响的趋势在加剧。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社会思潮在有限度地坚持自己传统的、特定原则的基础上,开始吸收其他社会思潮对自己有利的思想内容。

5.各种社会思潮在民众中的社会影响力增强。

在我国,各种社会思潮利用多途径宣传教育手段影响民众,很多社会思潮借助图书、报刊、网络等渠道进行传播,抢占舆论阵地,扩大传播渠道和范围,在表达方式上也更贴近平民的生活和习惯,紧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容易满足一些普通群众的心理需求。进步的社会思潮则能增强思想凝聚力,引导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而消极的社会思潮可以扰乱人们思想,破坏社会安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分清社会思潮的性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面对社会思潮的多元、多样、多变,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这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二、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理论路径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流意识形态或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与引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仍然具有突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必要性。积极探索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所谓“引领”,从根本上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给整个社会以正确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从而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引领”的这种内涵包括对先进文化的发展,对健康有益文化的支持,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对腐朽文化的批判和抵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意识,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多元社会思想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

第一,要引导群众科学全面认识社会思潮。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加强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只有科学认识社会思潮,才能牢牢把握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权。

首先,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一般性质、特点和影响广泛的具体思潮。从理论上把握社会思潮的一般性质和基本特点,是研究社会思潮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思潮的总体状况,有利于增强引领社会思潮的灵活性,提高对社会思潮的预判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错误思潮的形成,对研究具体社会思潮也有指导作用。在研究社会思潮一般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种具体思潮,从而进行分类引领,把握重点,增强引领的针对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就某种社会思潮所反映的层面和领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空泛地、空洞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要针对社会思潮所主张的思想和观点,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对社会现实问题及其相关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其次,客观评判社会思潮的社会作用,与错误思潮作斗争。社会思潮因为自身属性与历史发展存在着正向和负向关系,往往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不良的破坏作用。当前我国流行的一些社会思潮部分具有可资借鉴的合理成分,应当肯定其在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其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负面影响,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其社会作用,以便能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同时,应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及时澄清人们思想中的认识误区和模糊地带,引领社会思潮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要把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条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1]。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主义,它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从而孕育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应的,多样的社会思潮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从多元中汲取营养,马克思主义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视野。任何一种思想都不能自我封闭和自我固化,否则,只能走向僵化而遭到历史的淘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繁荣和活跃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

第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开放机制整合不同的社会思想,确立明确的目标取向,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当代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逐渐突出,社会价值呈现出色彩纷繁的过渡态势。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将各种社会思想有益因素吸收和整合在马克思主义统领下的社会意识之中,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总目标是,“在多样化思潮中确立主导地位,在多样化观念中寻求最大共识;以主导扩大共识,以共识巩固主导”[2]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对于其他社会思潮的有力引领,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弘扬主旋律,最大限度地尊重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形成和扩大社会思想共识。只有将我们的思想统一于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也就是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进、共创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了社会思想共识,才能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愈益凝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但是,由于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社会思想共识的形成将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这就要求在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牢牢扭住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个目标取向不放。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不仅仅是个教育引导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与社会思潮相关的利益问题。因此,从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和各种利益矛盾入手,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系统性理论工程问题的切入点。

三、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遵循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思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社会思潮有序发展和科学发展,建设主旋律和多样化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和谐发展的社会思想格局。

第一,通过制度安排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引领的有效机制。

首先是分析预测机制。社会思潮的预测,是指对某种社会思潮产生的可能性、发展条件、蔓延速度及其社会后果等进行的全面分析与评估。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错误思潮的形成,减少因工作被动而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必须对可能出现的社会思潮作出前瞻性的预测,以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预知可能出现的不良思潮,善于根据某种潜在的思潮苗头来觉察其未来的变化。同时要注意研究不同思潮的共同因素和相似现象,预测其相似的发展趋势,为做好引导工作提供正确的判断。

其次是疏通引导机制。对社会思潮的疏导是解决在社会意识领域中人们思想、理论和认识分岐问题的基本方针或方法。它包括疏通与引导两个方面。“疏通”就是要创造勇于探索的民主讨论、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及和谐活泼的宽松学术环境,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相互切磋,不同意见充分发表,不压制,不阻塞,通过不同观点的争论、商榷,分清良莠,明辨是非。“引导”就是指引、导向,引领社会思潮健康、正确发展。应注意严格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坚持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再次是利益诉求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的建立能够为各社会阶层群众提供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平台,使多元化社会中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正当、规范的渠道输入公共决策过程中,供决策者调控、整合、汲取,制定出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公众以合法和理性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把引领社会思潮的工作纳入民主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

最后是反馈反应机制。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起落,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监测机构,建立起社会思潮的动态调查和数据系统,及时把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其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和反馈,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扬蕴含在特定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向上的方面,防止某些可能发展的消极方面任意滋长。建立迅捷高效的社会思潮动态掌控和反馈反应机制,已成为在重大关键时刻能否及时用马克思主义成功引领社会思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实践经验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多方面、多渠道、多路径地发挥各种引领机制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要求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就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所必需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形成各种引领机制的良性互动。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第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引领的良好环境。

社会舆论关系社会稳定,关系人心背向,关系国家的软实力。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3]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的重要条件。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思想文化的主阵地。一方面,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规范和发展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社会思潮传播载体即媒体(包含网络信息)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中国是一个传媒大国,拥有数千家报纸和期刊杂志,拥有数百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网站。因此,对于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规范和发展十分必要,方式和手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中的主导功能,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有力的主流舆论环境[3]。在提高主流媒体传播主流思想舆论能力的同时,认真总结我党有关思想舆论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把舆论引导融合到为民办实事中去,不断拓展渠道,提高对社会思潮引导的实效。

第三,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应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这种 ‘物质力量’,同样,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种‘精神武器’。”[4]要把引领社会思潮这项工程融入到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等课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学习马克思主义。“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中心、主导地位,并用它来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统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5]。

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高度敏感,对中国社会结构变革过程中的矛盾和国际社会重大变化的认识、评价和主张,采用异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而流传[6]。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迁条件下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准确而具体地把握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努力建构和完善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才能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才能用马克思主义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9.

[2]张国祚.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J].求是,2007,(14).

[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8-06-21.

[4]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吴成.社会思潮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8.

[6]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2.

猜你喜欢

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想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