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2010-04-12张彤
张彤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张彤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分析了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基础素质有些下滑,重视专业技巧提高,忽视理论课程的学习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资源等项改革措施的建议。
音乐专业;理论课程;差异性;改革;拓展
音乐理论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复调、配器、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传统音乐概论等课程。它不仅为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在音乐领域中开展的音乐教学、艺术创作和文艺指导活动等作好充实的准备。然而,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对出现的一些客观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学现状的分析
1.新学科、新专业的开设与招生人数的增加
根据教育部关于扩大办学规模和完善学科结构建设等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指示精神,全国各大高校近年来在增加新专业、开设新学科,同社会各个领域间的供求接轨以及定向培养等方面迅速行动起来,综合型、教学型及科研型高校各自的培养模式日益丰富和完善,招生人数的比例也逐渐加大,大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凤毛麟角”,高等教育的普及性也逐渐扩展。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个人文化、专业等基础素质也有些下滑,高校教育中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向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等方面倾斜和延伸,一些原有办学理念、思路、发展方向和办学方式等就要适时调整和转移。
2.教育方向和表演方向的“并行”,发展不平衡
目前,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中的音乐专业主要分为两大方向:教育方向和表演方向。由于综合性专业的不断完善,作为含有音乐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学校,在计划内招生的人数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为适应市场上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教育专业和表演专业的招生比例不断变化,教育专业招生名额较以往日益减少。教育专业同表演专业相比在学费和学习过程中的其他费用上差别较大,因而引发考生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品学兼优、专业突出、文化基础扎实的学苗跨入了教育专业的行列;而表演专业的招生人数扩大,专业方向繁多,且表演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和受到专业录取方法的限制,高考招生过程中本着不同的出发点,各校对待此专业的考生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在文化课分数线的制定上都有着不同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使得入学后同一年级的学生在专业和文化素质的底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加之专业性更加突出和明显的表演专业各类学生本身由于本专业的功底和专业训练时间及训练力度上的不相等,自身在本专业集体中也存在差异。这种双重差异迫使教育方必须制定出具有不同针对性和不同内容层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以应对未来之需求,“一刀裁”式的做法从此行不通了。
3.“统一”教学大纲与行政班级授课
由于受到专业类别的制约和学生文化素质的差异性,表演专业的学生中不乏存在着一些专业和素质比较突出的学苗;教育(师范)专业中由于招生录取的分数比例和招生办法的不同也存在着一些文化课较好而专业方面多少存在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作为大学本科培养的目标,除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之外,一些本科生毕业后为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将考取研究生,甚至更高。因此,在基础专业教育的本科教学过程中除应当完成教学大纲制定的同等程度的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量以外,对有进一步提高和进修想法的学生应另开“小灶”,为他们的未来之路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平台,提供所需具备的专业条件。这样一来,通过某些形式和办法把一些本专业理论(共同)课实施分班分类教学,各取所需,则更加体现其现实性和针对性。
4.重视专业技巧提高,忽视理论课程的学习
过去几年的招生录取办法,各高校艺术类专业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无论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其专业分数和音乐理论基础部分(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分数总合为专业加试的总成绩。其中,专业分数偏高,理论基础分数相对较低。由于没有理论科目最低分数线的限制,往往造成考生注重专业而轻视基础理论。通过几年的新生入学学习情况来看,从中反映出不乏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的程度严重低下,甚至有些学科发生在学习中出现严重落后的状况。
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出台艺术类招生改革办法,辽宁省艺术类音乐专业加试也采取了统考的招生方式,并对“乐理”和“视唱练耳”作为招生专业加试其中的科目作出合格分数线的要求。这一做法势必对今后音乐专业学生的入学基本音乐素养和理论基础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二、改革措施的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学观念
力图改善目前高校音乐理论课程的尴尬处境,全面提高音乐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意识,充分认识当前教育战线改革的趋势和必然性;积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发扬教育工作者进取奉献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大胆尝试,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计划和教学方案,真正做到教师在教学上“传道、授业、解惑”。
目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大学教学中仍占据着主要地位,即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造成“注入式”、应试型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本质的因素是教学观念的陈旧。因此,在原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学观念,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和评估意见,进一步完善考试大纲、教学日历及教案等教学文件。
2.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方向的不同定位,在有些理论课程上采取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手段应当予以尝试。如:“基础乐理”课程可根据学生入学的实际情况在入学后进行一次真实的摸底考查,然后按照成绩分为A、B两个班分别授课。A班在原有学生乐理课程的基础理论水平前提下对重点章节加大认知力度:复杂音程、和弦的构成与解决、调内音程与和弦的确定、转调和移调的方式等,采取反复演练和大量做题的方式做到熟能生巧;B班要求乐理课程中,必须掌握的各部分知识做到完全掌握和了解外,并结合布置作业的方式加以巩固和增强。而“视唱练耳”课作为一项训练技能技巧课,则可打破原有的行政班级结构,采取A、B、C三种层次班型分开授课的教学方式。各班主讲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前提下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教案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症下药,在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各班知识传授的难、易度比例有所区别。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关心学生和为学生负责的精神做到师生之间可相互选择,开学后三周内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上课班级和授课教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选教学,真正解决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到位。“和声学”课程除一个班按计划完成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外,另一个班可以在授课内容上加深力度和进程,为一些准备考研和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作好充分和必要的前期准备。通过几年探索式的教学改革和不断研究,定会取得一定的实效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3.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资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艺术类专业都在潜心研究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定位,一些相关课程也随之加以整合。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知识行为的扩展,还应当相继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知识讲座等。并对各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设计比例加以论证,为目前的传统学科制逐步过渡到学分制打下基础。如:师范和表演专业必修的专业课、音乐理论基础课、史学类课程外,其他课程均调整为选修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的学分,并在不同学期设置音乐精品赏析、电脑音乐制作、舞蹈创编、弹唱等课程供各专业学生自行选修。
4.教学相长,理论结合实践
随着近年来音乐表演专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日益频繁地举办各种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声乐、器乐等比赛。再者,社会就业对于音乐实践人才的大量需求,音乐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愈来愈受到众多学生、教师及家长的重视。随之而来,音乐理论课程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育中也仅仅停留于研究教师如何教,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只是在教法上努力,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因此,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强调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强调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因此,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上要具有双边性,包括教师的讲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教师的教学内容的规划方向等;②突出启发性;③注重理论与音乐技能的联系,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增加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④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如组织教学、指导活动、创作等,实践中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继而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养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1]。
如何适应21世纪对音乐教育人才的各种需求,目前还缺乏较科学的预测和研究,也就是说面对未来目前的功夫下得不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2]教育部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研究和改革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研究和改革基础课程、主要课程和教学内容和体系……”[3]
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进而才能不断完善国家教育体制的结构和教育模式,使其更加趋于合理,开创新观念,拓展新思路[4]。
[1]徐希茅,徐飞.地方院校创新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音乐,2007(1):208-2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06-17(1).
[3]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1997〕2号文件,1997.
[4]刘群霞.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7(5):5-7.
Teaching Condition and Reformation Strategy on Musicology Theore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Tong
(College of Music,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musicology theore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declining of the elementary quality,emphasizing professional skill improvement and ignoring theoretical course study. Some re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 are pointed out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teacher staff building,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adjusting course structure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resources.
musicology;theoretical course;diversity;reformation;development
G 642
A
1008-3863(2010)02-0066-03
2009-08-02
张彤(1968-),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 黄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