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引发的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思考*

2010-04-12尹海燕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共产主义恩格斯

尹海燕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金融危机引发的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思考*

尹海燕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应对再次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及其当代价值,也引发了人们对它的探讨与思考。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政策导向、精神支柱和陶冶情操三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及实现其价值的前提和途径。用发展的眼光、扬弃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利用信息化发挥马克思主义功能,整合东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前提;途径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应对再次证明了马克思预见的正确性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不可或缺性。随着新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有些理论被实践证明失去了时代意义,有些理论正在经受实践的检验,但是,它所揭示的大部分规律、范畴和方法仍然具有时代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地位在当今世界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替代,至今人们遇到难题总会回到马克思——从马克思那里寻找解决的途径。金融危机表面上是一场信用危机,实质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还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引起的。面对金融危机,很多人又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去,希望从那里找到灵丹妙药。欧美国家再次掀起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高潮,《资本论》一夜之间成了畅销书,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 2005年增加两倍①《〈资本论〉脱销 永远的马克思》,http://www.szonline.net/Channel/content/2008/200810/20081029/106539.html,2008年 10月 29日。;甚至在包括德国、中国在内的几个国家一度出现了脱销,德国拨出上亿马克重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②吴兴人:《德国财长何以成了马克思的“粉丝”?》,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008421.html,2009年 9月 8日。笔者认为,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是什么以及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如何发挥等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政策导向功能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政策导向功能主要是因为它是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建立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之上,扬弃了前人的思想,批判了为资产阶级辩护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并且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是一种真理的存在。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它总是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能够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反对教条地看待他的理论,认为他的理论应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在这里也像以前一样,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7页。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④《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2页。在实践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作家以及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在根据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第二,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整体,提供给我们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和统领线索;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揭示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鼓舞无产阶级组织自己的政党,等待时机成熟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带领人类进入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其次,我国改革开放 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科学的指导。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的许多方针政策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科学依据。比如: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据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当前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人的发展,特别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也称“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再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做过大量论述,“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页。。“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7-518页。。江泽民等领导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等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实践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4页。而历史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历史活动的目的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群众的利益。他们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3页。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并尽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党的政策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二)精神支柱功能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它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功能,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第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规律,从总体上描绘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大体轨迹,为我们今天制定政策提供了目标,并增强了我们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心。马克思主义是为了鼓舞无产阶级的斗志而创立的科学学说,其理论内容的背后总是包含着鼓舞人心的东西,让人坚信共产主义一定实现,从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马克思主义拥有一套完备的革命理论: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手段是暴力革命,纲领是《共产党宣言》,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即“两个必然”的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让马克思开始从政治经济学方面论证“两个必然”的正确性,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我们今天仍然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向共产主义趋近。

第二,设想未来社会非常美好,具有吸引力。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指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期,其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特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⑧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319页。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也鼓舞着他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三)陶冶情操功能

马克思主义还是一种信仰,当我们真正信仰它,就会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情操,转变生活观念,影响生活方式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引导着我们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表现有:其一,在职业选择上,马克思在 17岁就确立了他为人类谋福利的远大志向。“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那么,任何负担都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⑨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9页。其二,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规律一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伟大情怀鼓舞着大家达到克己奉公、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其三,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即未来社会是公平正义、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些思想在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同时,影响着他们在生活中追求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增强维权意识,更好地监督社会发展。

二、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前提

第一,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的理论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时代条件推论出来的,相对于 160多年后的全球化时代,存在时代局限性、历史局限性和对革命形势过于乐观的估计,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不是神,是人,是学者,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与今天的状况完全吻合。关键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扬弃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发扬有价值的部分,舍弃那些已经过时的具体内容,并继承发展它的精神以及科学方法,使之能够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无论顺境逆境,不管别人的态度怎样,始终如一坚定信念。学习西方四大思想家 (法国的德里达、美国的詹姆逊、英国的吉登斯和德国的哈贝马斯)苏东剧变后,在反对马克思主义喧嚣尘上的声浪中,不约而同地走近马克思,毅然坚持为马克思主义摇旗呐喊。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铿锵有力地说:“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们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么回事?”①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

第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使之时代化、系统化。只有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使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历史使命的完成。首先,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思想文化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要统领和整合其他文化,就必须不断发展完善自我。其次,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权,保证资本家长久获取利润,有效调整了生产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相应地,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的马克思主义也应该跟上时代,立足现实,不断发展完善自我,才能继续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有缺陷的制度结构和贪婪本性,完成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再次,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社会主义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实践,使其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较强的战斗力,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三、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主要途径

第一,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首先,反对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6页。列宁说:“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③《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7-88页。其次,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有:“这些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马克思在《致达·奥本海姆》的信中提到“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展。”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33页。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第二,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只有充分掌握群众,才能彻底发挥其功效。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利民惠民政策。应该脚踏实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其次,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虚假宣传和反复唱高调,这样只能造成逆反心理;用事实说话,才能真正令人信服。再次,使用通俗易懂的宣传语言,保证各阶层各层次人群都能够理解、接受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三,利用信息化发挥马克思主义功能。今天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通讯、互联网、传媒业迅猛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种传播渠道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例如,在互联网上建设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对某一问题展开争论,开马克思主义主题博客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体会到自觉运用,从而达到有效宣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效果。

第四,整合东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多维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经常取决于实践的需要,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国学者和经典作家可能局限于当前的实践,不能够全面多维地认知马克思主义,因此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交换不同看法和观点,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力求客观,从西方学者的视角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也许会带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收获。

(责任编辑:刘要停)

A8

A

1003—4145[2010]02—0153—03

2009-12-15

尹海燕(1977-),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讲师。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共产主义恩格斯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抉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人民出版社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