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本大宣传
——根据地教科书研究之一
2010-04-11曾艳华
石 鸥,曾艳华
(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小课本大宣传
——根据地教科书研究之一
石 鸥1,曾艳华2
(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教科书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重要承载物,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培养一代新人、开启民众智慧、宣传方针政策、促进社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根据地时期的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教科书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即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一刻都没有放松过教科书建设。根据地那小小的教科书,在全面“宣传党的政策、确立党的形象”,号召民众“服从抗战需求、强化抗战意识”,“扭转城市化倾向、服务农村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共产党;根据地;教科书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我国进入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时期。这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国民党领导的国统区以及日伪占领区三种不同性质的政权并存。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在目前的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还找不到任何一个政权能像今天边区政府这样,用它的经费的25%以上的钱来从事教育事业。”①但是,尽管是25%的经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在总经费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教育如何在紧迫的民族危机面前发挥最大最重要的作用,仍然是一个急迫的任务。因为在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看来,旧式教育,即传统的教育形式,“是脱离人民的,因此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和政府对之也就不发生多大兴趣”。而所谓的“新式教育”,即1902年以来实施的新学制,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国家的产物,不合于中国的需要”;是“资产阶级统治者的产物,不合于中国民主根据地的需要”;是“和平时期的产物,不合于抗日战争的需要”;是“大城市的产物,不合于农村的需要”,“我们是在中国,在民主根据地,在战时,在农村,抄袭这套制度课程办法,就毫无出路。”②
这迫使抗日民主根据地政府探寻一条新的路径。事实上,早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发表宣言号召全民抗战。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提出实施“国防教育,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改废弃”③。8月25日,中共中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八项规定“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这是根据地实行抗战教育的总政策,也是根据地政府确定的新的教育方向,它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新旧两种教育的发展方向截然不同。
因此,根据地政府在实施中小学教育、设置课程体系、编写教科书等方面都突出体现了新方向新需求,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创办新的办学形式
抗战时期,贫瘠的社会环境以及紧迫的民族矛盾迫使根据地政府对学校教育及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战争的需要为尺子对学校课程进行裁剪。而抗战的最强烈的需求是:扫除文盲、培养干部。这便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学校课程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
然而根据地经济文化非常落后,仅陕甘宁边区文盲就达90%以上。加上战时的混乱局面,要这些文盲大众都脱离生产去学习,事实上绝不可能。且限于自然环境(地广人稀,山地占全面积80%以上,村庄狭小分散,不易集中学习)和农业工业生产的落后(影响到劳动力的过度消费,不独成人青年要整天参加生产,就是学龄儿童也要从事砍樵事杂等劳动),使群众缺乏学习时间和机会,能整年进学校读书的那是极少数④。这种状况下,国统区的学制系统和课程体系无法也不宜照搬过来。因此,面对边区的特殊情况,根据地政府对旧式国统区百科全书的课程框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剪,力求建立一套适合根据地边区的课程体系。
扫除文盲的任务主要由初等教育承担。初等教育课程以抗战为中心,以扫除文盲为任务,教学科目以国语、政治常识、自然常识、算术、体育为主体。1941年2月,边区教育厅修正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为进行政治教育而设政治课程;语文教育设国语课程;科学教育设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等课程;艺术教育设美术、音乐课程;劳动教育设劳作课程;健康教育设体育、卫生课程。初小应将政治、自然、历史、地理、卫生课程合并为常识课。所以当时初小规定设置六门课程——国语、算术、常识、美术、音乐、体育;高小设置十门课程即国语、算术、政治、自然、卫生、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⑤。
而培养干部的任务则主要由中等和高等教育承担。与初等教育相比,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发展更为艰难。1937年以前,在延安仅有一所省立第四中学。1937年初,在延安成立了鲁迅师范,1938年建立了边区中学。1940年以后,中等学校由3所增至7所。中学阶段学制因地制宜灵活设置。1940年,学制改定为“二·二”制,即初师和初中、高师和高中均修业二年。1942年改为“三·二”制,把初师与初中学制各延长一年,高师和高中仍是二年,从此基本稳定下来。以后又把初中三年分为两段,前两年为一段,后一年为一段。前一段期满后,即可调出工作,未调出者第三年仍留校学习。在抗战初期,中等学校的任务虽未明确规定,但主体上偏向于干部教育。中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仿高级干部学校,重政治教育,轻文化教育。比如鲁迅师范的政治课采用《抗日统一战线指南》、《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作课文;军事课教授普通军事知识、技术训练和游击战术;自然常识课以防空、防毒和日常生活常识为主;国文课多选用有关民族思想的内容;地理科主要配合抗战和军事进行有关地理知识教育;中国历史课重点讲革命史和近代史;社会科学授予学生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和辩证法等内容⑥。1940年以后,提出中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员及新知识分子。延安整风以后,明确规定中等学校担负“提高现任干部和培养未来干部”的双重任务。1944年5月,中国共产党西北局宣传部及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在中央宣传部的指导下拟定了《中等学校新课程》,其中规定边区各中学师范三年(六学期)的课程项目及各科主要内容,规定开设“边区建设”、“政治常识”、“国文”、“数学”、“史地”、“自然”、“生产知识”、“医药知识”八门课程⑦。对过去中等教育繁杂的课程体系作出了精简,课程的设置考虑边区的实际情况,减轻了与战争与实际关系不大的课程负担。
在改革课程设置的同时,根据地政府规定学习期限应尽可能地缩短,以多设学校,多收学生,使广大群众都普遍地有受教育的机会为原则。为了适应群众生活的需要,吸收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办学形式。如延安市、延安县的小学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在村里设有村学,在村学的协助之下有冬学、夜学、识字组等多种形式。延安的办学经验在边区得到了推广,边区政府采取小学阶段民办公助的方针,提倡人民自办小学,政府在物质上给予支持,在方针上加以指导。而在实际的课程实施中,也因地制宜地遵循彻底从“人民的实际生活”⑧汲取教育内容,学制的长短、上课时间(是整天或半天,一年上几个月的课)均不求一律⑨。适应抗战需要,根据地不论是学制还是课程体系,灵活性都相当大,一切服从抗战需要。
二、利用教科书宣传党的政策、服从抗战需要、服务农业生产
教科书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重要承载物,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培养一代新人、开启民众智慧、宣传方针政策、促进社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根据地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教科书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即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利用教科书宣传党的政策、号召抗战救国和发展农村生产。共产党、抗战、生产,既是抗战时期根据地教科书的三大主题,也代表了根据地教科书的基本取向。实际上,关注农村、服从抗战,都是执行党的政策的体现,而党的政策的落实和党的形象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又都来自于对农民的关注和对抗战的决心。
根据地共产党和政府,用小小的课本,进行着天大的启蒙、教化和宣传。
1.宣传党的政策,确立党的形象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学校是政府执行政策的助手,教科书具有宣传和协助执政的功能。经由小小的课本,可能会达成一种高度的文化共识和文化认同:我们肩负共同的任务,通过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话语模式,达到共同的精神文化,最后完成共同的任务。
革命根据地的小小教科书,从每一课每一单元,字里行间都宣传了共产党的政策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强化了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紧迫的民族危机感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争取了最广大的受众支持,确立并巩固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战时的严重形势甚至混乱的状况下发挥了极大的凝聚作用,达成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首先,利用课文或直接承载或形象阐释共产党组织及其政策,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这方面主要体现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介绍和宣传共产党组织的性质、任务和好处。通过教科书影响广大受众,获得民众对党的认可,确立和加强党的领导。如“中国共产党”一课(晋察冀边区教育研究会编《抗战时期初级小学常识课本》,第二册第23课)是这样介绍这个政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及全中华民族谋解放的政党,它是统一战线的发起者和坚持者,在它领导下有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坚强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华北、华中、华南各地建立了坚强的抗日根据地,领导着广大的人民抗日。
该课文的练习题一是“想”,二是“做”。“做”:宣传共产党对于老百姓的好处。
这一类课文几乎占所有课文的三到四分之一。如《初级新课本》第四册(1942年8月出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董纯才编著),共有课文58课,其中对党和政府及其工作的直接介绍达16课:“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抗日的民主政府”、“农会的工作”、“青年的先锋”、“妇救会”、“子弟兵”、“游击队”、“自卫队”、“南区合作社”、“参议会里的论证”、“边区的选举”、“人民自由”、“开水渠”、“工会的号召”、“到处建立根据地”。可见,根据地教科书不遗余力地从组织制度层面宣传了党的领导,以此强化学生对党的工作及工作方式的认同,从而确立和巩固党的领导。
第二类是形象地宣传共产党的各种政策及其优点。如“减租谣”(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皇甫束玉编著《初级新课本》第六册第1课)一课,以韵文形式介绍了根据地实施的土地政策。课文先描述了地主对佃户的压迫,最后对减租政策称赞到:
自从来了共产党
佃户生活得改善
种地的团结一股劲
减租斗争大开展
到如今,吃得饱,穿得暖
组织互助搞生产
感谢共产党
领导佃户把身翻
朗朗上口的韵文,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背诵。这种利于传播的形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学生学会后,唱给家长、邻居听,党的政策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传播。
第三类是直接发布共产党的政策。把受众面最广、读者最多的教科书当作党和政府的公文,以求最大的宣传效果。比如在“防旱备荒的指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皇甫束玉编著《初级新课本》第七册第33课)一课中,直接将政府当时的指示和通知选编到课文之中。课文一开始是这样介绍的:
一天,龙泉村村公所,接到县政府关于防旱备荒的指示,全文如下:
武安县县政府 指示
建字第一○三号
民国三十五年七月十五日
接着就是该文件的全文,讲述的是武安县在六七月经历的旱灾,政府预备通过各种方法帮助该地区人民进行防旱备荒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该课本于1946年10月出版,而选用的是同年7月出的根据地政府文件,教科书反映党的政策之快是今天电子化时代的教科书都不容易做到的。
其次,宣传党的领导人,树立党的领袖形象。
对共产党领导人和领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宣传他们的高尚美德和非凡经历、感人故事,以此树立起他们的领袖地位或引导人们永远怀念他们。如“毛泽东爱护小孩”(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曾 编著《高小国语课本》第二册第11课)讲述了毛泽东同志去孙家山时,用自己的车将一位患脑膜炎的小孩送到中央医院医治,使小孩获救的事情。通过医生的嘴说到:“要不是毛主席用汽车把孩子送来,再耽误两小时,我们的后代又要减少一个。”用教科书传诵毛泽东对小孩的救命之恩,树立了毛泽东热爱民众的形象。最后课文通过这位孩子的母亲的嘴说到:“有福气的人才能碰见毛主席,这是难得机会。”实际上,这篇课文不仅开始向民众传达党及其领袖是人民大救星的意蕴,也同时开始了神化领袖的宣传。
又如我们熟悉的“朱德的扁担”(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皇甫束玉编《初级新课本》第七册第13课)讲述了井冈山被敌人围困后,战士们去宁岗挑粮。战士们为了不让朱德司令挑,经常把他的扁担抢去。于是朱德在他的扁担上写下“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意思是不要别人来帮他挑。课文内还有朱德的插图,最后写到:
以后,大家谈起来的时候,常常骄傲的说:“我们的朱总司令,和我们一样背过粮呢!你不要看他是个总司令,挑起粮来比我们还挑得多……”
再如“志丹陵歌”一课(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国语课本》高级第一册第10课),用五段感人的歌谣来歌颂和怀念刘志丹。其中两段是:
志丹陵来高又高,
高不过老刘的大功劳:
领导人民闹革命,
吃穿问题解决了。
送灵的队伍低下了头,
抬着灵柩想老刘:
想起当年闹革命,
老刘是咱的好朋友。
不是他当年领导好,
今天怎能抬起头。
还如“左权将军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皇甫束玉编著《初级新课本》第七册第14课)用六段歌词,歌唱左权:
左权将军家住湖南临澧县,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老乡们,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未当政治委员,苏联先留洋,回国以后由军长升到参谋长。老乡们,回国以后由军长升到参谋长。
参加中国革命,整整十七年,他为国家为民族费尽心血。老乡们,他为国家为民族费尽心血。
日本鬼子五月,扫荡咱路东,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老乡们,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
左权将军牺牲,为的是老百姓,咱们边区老百姓,永远记在心。老乡们,咱们边区老百姓,永远记在心。
群众武装要开展,加油搞生产,为报左权将军的恩,工作(要)好好干。老乡们,为报左权将军的恩,工作(要)好好干。
二是通过宣传领导人的家人的楷模作用以及领导人对家人的严格要求来衬托领导人的伟大和非凡。
如“毛岸英进大学”(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刘御主编《初小国语》第五册第11课),讲述的是毛主席的儿子从苏联学习回来,被毛主席送到根据地“劳动大学”学习的事情:
岸英到了吴家枣园,见了吴满有,吴满有把他编在变工队里,第二天就开始上课。
第一课,开荒。第二课,耕地。第三课,上粪。第四课,点籽……
课文最后这样写到:
岸英带着满脸的笑容回到家里,毛主席一看,也笑开了。原来岸英不像从前了——他那又白又红的皮肤,现在有红又黑了。
又如“革命领袖的父亲”(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初级新课本》第四册第28课,新华书店1945年)讲述的是刘志丹的父亲刘丕基的事迹:亲自劳作、踊跃交公粮,“知道他的人,没有一个不说他好”。
在根据地教科书中,我们不断看到诸如“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毛泽东同志传略”“朱总司令”“朱德将军的故事”“刘志丹的故事”等歌颂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课文。通过故事化、偶像化甚至神化的方式,有效地树立起领导人的高大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对党的领导人的宣传基本上是对领导人群体的宣传,这是一种良性的宣传,是对党的领导集体的形象树立,还没有走向独尊一人的极端。
2.服从抗战需要,强化抗战意识
根据地教科书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服从抗战需要,指导民众的抗战生活,强化抗战意识,培养学生的抗战本领。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9月20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提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因此全民族的第十个任务,在于实行如下各项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改定学制,废除不急需要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抗日干部。”⑩
在根据地党和政府的指示和领导下,各根据地日益重视教育为抗战服务。在陕甘宁边区1939年1月第一届参议会上,林伯渠主席在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边区实行国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文化政治水平,加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使人民自愿的积极的为抗战建国事业而奋斗;培养抗战干部,供给抗战各方面的需要;教育新后代,使成为将来新中国的优良建设者。”⑩“我们的小学校也应该配合着抗战动员,适应着战时的环境和需要,更具体更紧张地把应教的课应做的工作推动起来……”[11]
一切以战争为中心,将时事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将教育内容与战争生活相结合,采用战时各种生动的范例作为活的教科书,使其紧密地为正在进行的战争服务。当时陕甘宁边区中小学实施战时教育的情形和经验颇具代表性:
边区三科长联席会议讨论“边区教育应为自卫战争服务”的方针传至关中分区后,各县完小立即开始实行。课程增添战时工作内容,学生组织看护队,并积极学习制地雷。赤水县完小自然课改学地雷与手榴弹之制造与使用;历史和国语课教革命先烈及英雄故事;地理课按情况发展灵活选教,将“吕梁英雄传”作为教材,现已教至25节。大多数同学已学会制用地雷。教学方法是边讲边做,他们试验了一个大石雷,威力很大。现全校师生每5人要赶制一颗大地雷。曾因看护伤病受到专署奖励的新宁完小,亦正加紧学习防空、防毒、救护伤病等实用常识。另外该校同学纷纷要做木手榴弹,课外活动时就练习投掷。新正完小同学58人,自动组织了8个看护队,积极准备为战争服务。关中师范全体师生亦已组成自卫军,他们认真练习瞄准,在实习中成绩很好[12]。
战争与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任何教育中都是最重要的。根据地的教育是为人民的战争和生产而服务的,因而必须紧密地与边区实际相结合,满足抗战和群众的实际需要。
为了满足抗战的实际需要,教科书中编有大量与抗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课文。有的课文直接介绍抗日过程中的战斗,如“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用抗战的胜利来鼓舞民众;有的课文旨在激发学生抗日的决心,如在《初小国语》第二册(刘御编著),第27、28、29课,连续三课都是与战争相关的内容。第27课“大哥的刀”、第28课“二哥的枪”以韵文的形式展示了一位学生希望拿起武器的急迫心情。第29课“学打仗”,实际是根据地的孩子们的抗战游戏或抗战启蒙。课文这样写到:
拿上木刀和木枪
大家都来学打仗
你们装作日本兵
我们装作八路军
他们有的装汉奸
有的装作老百姓
八路军帮助老百姓
打走了汉奸和日本
《初级新课本》第四册(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董纯才编著,1942年)中的第一课“放哨”用韵文的形式描述了小孩放哨的情景,鼓励学生为了抗战的胜利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小娃小,也放哨。不怕冷风如刀割,不怕烈日如火烧。手拿红缨枪,路口查路条。小娃小,也放哨,不怕冷风如刀割,不怕烈日如火烧,小人做大事,来把家乡保。
即便号称最客观科学的理科教科书,也很好地承担起为抗战为农村服务的历史责任。《高级小学算术课本》第二册(晋察冀边区点滴社,1942年)这么设计题目的:
“敌人有公路一条长59.1里,有一天晚上,被自卫队破坏了21.5里,妇女自卫队破坏了10.7里,问未破坏的还有几里?”
“学校作了很多木头手榴弹,甲级学生32人,遇到演习时,恰好平均分完,乙级学生48人,演习时也恰好平均分完,问该学校至少有手榴弹几枚?”
《算术》(教材之五,沁县第二民族革命两级小学校油印,1939年)的题目也同样表现了鲜明的抗战特征:
“现有手榴弹100箱,每箱75颗,要用民夫往前方担送,每人担50颗,共需民夫多少?”
“张武李勇同去太原参战,张武每天走75里,李勇每天走90里,但张武先走一天,李勇几日后就可把他追上?”
为了传播战争与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根据地教科书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国防常识课本》(没有版权页,据分析应该是胶东国防教材编辑委员会[13]编写,1943年出版)第二册中,一共16课,其中5课与抗战的知识技能密切关联(第3课“几种急救法”,第4课“毒气与简易防毒法”,第5课“战时急救法”,第6课“怎样看护伤兵”,第7课“一个小医院”),几乎占三分之一,其他的也多是与当地生产相结合的。至于《国防国语课本》(初级第六册,胶东国防教材编辑委员会编,1943年东海印刷社印),一共25课,课课与抗战相关,即便写信、回信、写便条、写收条、缝棉衣等课文,都是在写抗战,传递抗战需要的知识技能。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后,回到家里能直接帮助家长或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根据地教科书与抗战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样做,既服从了抗战需求,也赢得了大众欢迎。
根据地教科书通过宣传抗战的理想与胜利,鼓舞了根据地民众的士气,在民众中确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从实用的角度,指导了民众如何在抗战环境中生存以及应该如何支持抗战。教科书对抗战大篇幅的叙述,也意在由此告诉民众我们肩负着同样的目标,我们应为了这同一目标而奋斗。
3.扭转城市化倾向,服务农村生产
在根据地成立的早期,由于没有任何经验,教科书主要参照国统区已出版的教科书编写的。这种以城市生活为主要图景的教科书,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差别太大,不受欢迎。如教科书要求儿童天天洗澡、刷牙,放学回家向父母行礼问好,等等。这些城市的生活方式与根据地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当时一本国语课本第一册上有这样一课:
早起到学校,
见了先生就行礼。
晚上回家来,
见了大人就行礼。
同学相见了,
互相行一礼!
根据边区教科书的主要编撰者、解放初期曾任甘肃文化教育厅厅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的辛安亭回忆[11]:边区农民对这样繁琐的礼节,感到不愉快,甚至觉得可厌。曾有这样的事实:有一位青年教师教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行鞠躬礼(课本上有行鞠躬礼的插图)。效果怎样呢?有一个学生对他疲劳了的父亲行了一个鞠躬礼后,他父亲不是高兴,而是生气地责骂。这不是笑话,而是深刻的教训!最后辛安亭总结到,这种教科书不是建立在广大工农群众需要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主观愿望的基础上,是从抽象概念出发的;不是从广大农村儿童的生活出发,而是从城市上层儿童生活出发。并提出编写教材应从边区客观实际出发,要结合边区实际;教材的表达形式,也要结合学习对象的实际,使他们便于学习、易于掌握。
为“执行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和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的方针”,建立“一种与人民相联系的教育。所谓与人民相联系,不但是说人民可以普遍的享受教育,而且是说人民的实际生活应该为教育的中心内容”,⑧这就需要在根据地教科书中彻底扭转国统区教科书之显著的城市化取向,尽最大可能贴近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农村实际,渲染农村生活,关注农业生产。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农村取向成了边区教科书标志性特征。我们在根据地教科书中看到了一副浓墨重彩的乡村图景,这是与国统区完全不同的一副图景。
战时边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与此相配合,在根据地教科书中,大量加入了有关边区农村生产的内容,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培养其劳动信念,让学生对本地的社会发展状况有一定了解,知道如何合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来科学地发展生产。可以说,教科书对边区的生产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沤粪”一课(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初级新课本》第四册第13课,1945年),写两位小学生访问群众如何沤粪的报告:
在自己种的地里活附近,挖一个窖。把能沤粪的蒿草割下,用锄刀锄成一寸来长。晒一两天,垫到粪窖里。垫时把草和湿土一层一层夹起来,二三寸厚一层,一直垫满。如能倒进一些污水更好。
这样,经过一个月,窖里的草和土沤成黑油的肥料。上到地里,作用与羊粪差不多。
在根据地教科书中,几乎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农村生活相关。无论是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事、人物,还是数学教科书中的应用题,更不用说常识教科书中内容,都是根据农村生活而编写。《初级新课本》在编辑大意中特别提出“本课本以广大农村儿童为主要对象……”[12]编撰者的这一定位代表了根据地教科书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活生产,当时甚至把国语和常识合编为一种在陕甘宁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最常见的教科书。
《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董纯才编著,1942年)第四册中共有58课,除个别课文外,几乎都关涉农村生活。有的课文从抗战大局引导学生从事劳动。如第7课“春耕”中提到“大家都要努力耕啊,保证军民有饭吃啊,大家就要多耕种啊”。如第9课“开水渠”号召老百姓造林开水渠,课文写到:“我们不靠天,我们不求神,我们不但是要打日本,并且还要和自然作斗争。”有的课文从发展生产引导学生协助家长做家务。如第五课“拾粪竞赛”描述了各村各校学生自行组织拾粪比赛,帮助家里生产的景象。
艰苦、勤劳、朴素、合作的优良品质正是根据地所在的广大农村贫瘠的战时生活环境所需要的道德要求。根据地教科书通过编撰各种来自农村生活的事件以及革命故事,借榜样的示范力量鼓励学生。《初级新课本》第四册(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1945年)第7课“小吴萍”描述了一位七岁的学生响应号召在家搞生产,学习纺织的故事。通过努力,小吴萍可“每天纺一两头等纱”,受到小吴萍这种精神的激励,大家都“加油生产起来”。
《抗战时期高级小学算术课本》(第二册,1942年由晋察冀边区点滴社出版)中,我们看到的应用题大多数都与农村,与生产,与艰苦、勤劳、朴素、合作品质及服从抗战需要密切联系。如:
“荒地30亩,妇女队已开3.6亩,青年队已开4.5亩,老汉队也开2.8亩,问未开的荒地还剩多少亩?”
“借贷所原有小米20.7石,昨天李三借去1.5石,今天又扩充小米2.8石,问借贷所共存小米多少?”
“王少廷卖猪一口共36.42斤,每斤是0.9元,除去购买公债款15.7元,问他尚剩多少元?”
根据地教科书是根据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学文化知识撒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为新中国成立后教科书建设甚至整个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地教科书也是共产党的重要宣传工具,不仅有力地配合了抗战救国,而且全面宣传了共产党的政策,为树立共产党的权威、确立共产党的领导、促进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我们回眸曾经的沧桑岁月时,我们不能忽视也无法忽视根据地共产党人将自己对历史、对世界、对人生的总体理解和把握熔铸在小小的课本中,以此传播共产主义理想,启迪千百万民众。一定意义上,共产党在人民心中地位的上升是和根据地教科书的发展成正比的。所以不论存在着怎样的遗憾,根据地教科书为空前民族危机时刻的中国社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一页。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功绩,是其他任何文本所不能取代的。
注 释:
①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六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② 社论:根据地普通教育的改革问题[N].解放日报,1944-04-07(1).载于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③ 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A].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④《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的实施原则》,载于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⑤ 教育厅.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A].陕西省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陕甘宁边区体育史料 (1935~1948)[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⑥ 阎树声,胡民新.毛泽东与延安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⑦《关于中等学校新课程》,陕甘宁边区教育办公厅.陕甘宁边区教育方针[C].太岳新华书店发行,1949.
⑧ 社论:打碎旧的一套[N].解放日报,1941-9-11(1).载于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⑨ 边区政府关于提倡研究范例及试行民办小学的指示信(民国三十三年四月十八日)[A].陕甘宁边区教育办公厅.陕甘宁边区教育方针[C].太岳新华书店发行,1949.
⑩ 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 边区教育厅.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小学应该注意的几个工作的通告(1938年3月)[A].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2]《陕甘宁边区中小学实施战时教育情况》,载于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13] 1938年8月中共胶东特委为把中小学教育纳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轨道,决定成立胶东国防教育委员会。国防教育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1)宣传国防教育,组织中小学教师救国会;(2)编写中小学抗日课本;(3)开办中小学教师训练班。(资料来源:中共烟台市党史征集委员会.中共胶东区党史大事记(1937~1949)[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11] 辛安亭.编写教材必须注意联系实际——延安时期编写教材的经验[J].课程·教材·教法,1982,(1):84-91.
[12] 晋冀鲁豫边区教育厅审定,皇甫束玉编著.初级小学适用《初级新课本》第七册[M].太行群众书店,1946.
Small Textbooks and Great Propaganda——On Base Area Textbooks I
SHI Ou1,ZEN Yan-hua2
(1.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2.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For their special position,textbook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vital carrier for human beings’civilization,which took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for developing new generations,unsealing people’s wisdom,propagating policies,promoting social production and so on.Because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f Base Area realized the meaning and value in textbooks’spreading thought and new culture fully,they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extbooks construction all the time even though under the extremely severe circumstances.Base Area Textbooks took non-substitutive places in many respects such as propagating policies of Party and establishing images of that,appealing to the public for Submitting to needs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strengthening the ideas of that,reversing the tendency of urbanization and serving agriculture production.
the communist party;base area;textbooks
G640
A
1671-6124(2010)05-0005-07
2010-07-1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课题;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10JDJNJD200]
石 鸥(1956-),男,湖南新宁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艳华(1983-),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