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地共生的北邙山观念
2010-04-11金大珍
[韩]金大珍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中韩两地共生的北邙山观念
[韩]金大珍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在中韩两国历史上,长期共生着一种北邙山观念,北邙山代表着人生永恒的归宿。这一现象渊源有三:在来唐朝的新罗人中,有不少居留中国,身后就埋葬在北邙山,北邙山成为他们永久的归宿,永远的家乡;自唐代开始,中国人的北邙山观念以及写北邙山的文学作品深深影响了朝鲜半岛人;与北邙山比邻而居的显赫的洛阳城,使本为风水宝地的北邙山成为显赫的永恒之乡。
北邙山观念;洛阳城;北邙山
在中国与韩国历史上,长期共生着一种北邙山观念。在这一观念里,北邙山不仅仅是横亘于洛阳城之北的绵延土丘与制高点,更是古人精神中永恒的身后世界的代表。在中国典籍里,这一观念至晚从唐代开始存在,直到清代不衰。而韩国历史上的北邙山观念,也可以追溯至唐代。自唐代开始,朝鲜半岛与中国密切交往,那些来到唐朝学习、做官、生活的人们了解到了中国人对于北邙山的理解,同时,北邙山观念也随着往来的人和书籍,传到了朝鲜半岛。这一共生的北邙山观念,既是中朝文化交流的见证,也反映了人类意识中对于人生归宿的共同思考。
一、韩国歌谣里的北邙山记忆
现流传于韩国民间的《城主巫歌》与《挽歌》中,北邙山的记忆清晰可见:
洛阳城十里许,
高高低低的坟冢,
英雄豪杰有几何,
绝世佳人何处寻,
我们的人生也将一去不复返。
——《城主巫歌》
请不要走吧,
与我们一起欢乐吧,
谁说北邙山那么遥远,
前面那座山峰不就是吗?
从此一别,
只有等到明年才能再见吧,
祝各位万寿无疆,
我要到那北邙山,
寻觅我的故乡……
——《挽歌》
这两首流传于韩国的歌谣,世世代代牵动着韩国人的心,在今天的韩国,中年以上的人们都会吟唱。《城主巫歌》是朝鲜半岛传统民俗信仰的代表之一。城主是保护家庭给人们带来和平的神灵,或称为上梁神、圣祖,尤其与弥勒信仰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朝鲜半岛的人们唱着《城主巫歌》举行祭祀,祈求保佑。在《城主巫歌》里,北邙山为世人的身后世界,包含着人生苦短的惆怅意味。在《挽歌》中,北邙山被乐观地比作人生的永恒归宿。这两首歌谣的风格和意境,在中国诗歌小说中也往往见到。例如在中国,就有学者将《城主巫歌》译作《洛阳城十里墟》:“洛阳城十里墟,古墓高高低低,英雄豪杰几许,绝世佳人谁忆?”[1]
二、中国历史上的北邙山观念
自早期历史延及北魏以至北周北齐,北邙山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北邙山是洛阳以北的军事重地,是洛阳北边的制高点与屏障,是无数次战争的场地。北邙山也是洛阳北郊的一处旅游胜地,是俯视观赏洛阳壮观景象的最佳位置。东汉时期,隐士梁鸿登上北邙山,看到了京都宫阙的豪华,作《五噫之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2]
《五噫歌》是讽刺诗,汉章帝听后大为不满,欲捉拿梁鸿。但是,这五句歌清晰地刻画了从北邙山上俯瞰洛阳城宫阙的意象。
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区从北魏开始添加了浓烈的伤感氛围。当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六月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3]。自此之后,北邙山作为洛阳人的墓地,常常飘散着哀伤的氤氲,正如北魏人的墓志铭所写:
窆于邙山之阳。往而不返,呜乎哀哉。……长杨森耸,高松半云,荒丘芜没,寒遂无春。何其一旦,此地安君,墓门风咽,为是啼人。倒月如电,崩流迅疾,天地讵央,君往已毕。[4]
自此北邙山被寄托了深深的哀伤惆怅,又见于北周无名法师《过徐君墓诗》,曰:
延陵上国返,枉道访徐公。
死生命忽异,欢娱意不同。
始往邙山北,聊践平陵东。
徒解千金剑,终恨九泉空。
日尽荒郊外,烟生松柏中。
何言愁寂寞,日暮白杨风。[5]
如此伤感情怀,经过唐代人的理性思考,进而衍生出对于人生最终状态的肯定。在唐代人的诗歌里,作者承认,人生的最终归宿不是人间的生活场地,而是在来世的居所之中,由此,北邙山具有了人生永恒归宿的意义。
在唐代,诗歌为当时人重要的情感表现形式。富于浪漫主义精神并擅长理性思维的唐人将人生作为思考的主题,写北邙山的诗多起来。北邙山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必然结局的无奈的认可。诗中“北邙山”一词固然经常指具体的位置,而以比兴手法使用这一概念的诗也很常见。同一概念的两种含义在唐诗中反复出现,共同堆砌起北邙山在茫茫冥界中的洞府大厦。从唐代开始,“北邙山”一词超出一般地理概念的含义,具有了专门的象征意义,开始形成为专用词汇。“北邙山”一词被用来指代来世归宿之处,应该是从唐代开始。
北邙山指代人生身后的归乡,这一观念流传下来。我们在元曲中看到了十分典型的比兴手法的运用。元散曲作家张养浩(公元1270-1329年)《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作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7]
张养浩为今山东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1323年退隐于济南山野,征召不应。1329年关中大灾,西行负责赈灾事宜,积劳成疾,去世后葬在济南,一生与北邙山并无多少关系。显然,在这里,北邙山与其说是具体的场地,不如说是一个概念,指示和代表着不可回归的身后世界。
至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林黛玉临终一节,当黛玉奄奄一息时,宝玉的寡嫂李纨闻讯赶去照料,曹雪芹描写道:
一头走着,一头落泪,想着:“姐妹在一处一场,更兼他那相貌才情真是寡一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8]
这里也是借用北邙山表示阴间。林黛玉祖籍苏州,生活在扬州,辗转至北京的贾府,一生与北邙山无关,而李纨同样与北邙山没有渊源,却可以用北邙山这一概念代表灵魂的归宿之地。
三、北邙山观念的流传
中韩两地共存着北邙山观念,这样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如何发生的?这与中韩两地的文化交流渊源有关。考察北邙山观念的历史以及中国、朝鲜半岛的交往历史,可以知道,北邙山作为人生身后永恒的归宿,这一观念在唐代已经存在,这一观念也从唐代开始传入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与中国深入密切的交往开始于新罗统一后,在公元7至9世纪之间,新罗广泛吸取唐文化营养:采用中国历法,相继设立医学、天文、漏刻博士研究唐代医学、天文、历法,引进汉字作为音符标记朝鲜语的助词、助动词等,以便于阅读汉文,此即“吏读法”,效仿唐朝的中央、地方行政制度,采用科举取士制度,以《左传》《礼记》《孝经》《诗经》《论语》等为主要考试科目,中国典籍、诗文大量传入新罗。很多新罗商人来唐贸易,新罗留学生络绎不绝。
由此文化交流史可知,韩国流传的北邙山观念至少有三个渊源,一是北邙山确实成为一些韩国人的永久归宿,永远的家乡。在来唐朝的新罗人中,有不少居留中国,死后就埋葬在北邙山。据韩国著名汉学家金忠烈介绍:韩国在新罗时期派往唐朝的留学生总共达到2000余人,其中约有300人没有回来。他们或者客死洛阳,或者落籍、居官经商、娶妻生子,最终大多葬于邙山,成为洛阳这块土地上的永久的韩国居民。无论对于居留在中国还是朝鲜半岛的韩国人而言,那些永远停留在富于神圣意义的北邙山上的先人牵动着他们的思念。这种烙印直到今天依旧清晰。1999年5月,金忠烈一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京华陪同下来到洛阳,经洛阳文物、洛阳市博物馆有关人士的多方努力,找到了传说中的“韩园”遗址,面对先祖,金先生感慨万千,把酒焚香,率其韩国一行隆重跪拜。金先生亲笔撰写了吊唁祭文一篇,祭奠永远留在洛阳的先人,曰:
维岁次庚辰,四月二十三日,新罗后人金忠烈敢昭告于显新罗留唐诸生未归客游洛阳埋葬北邙山之无主孤魂曰:罗亡千载,天隔万里,无数岁月,不穷哀恨。飘浮幽玄,莫妥灵安,其冤孰知?其凄何量?后生忠烈,旅过洛阳,特访古丘,追远感时,不胜悲怆。谨具香火薄酒,号天招魂,叩地吊唁,以致永慕,并慰安息。魂其知否,宗族不绝,终有认同,隔断千年,事已往矣。从今而后,罗后常至,香火继传,永不忘弃。魂其无恙,尚飨。[9]
第二个渊源是唐诗以及后世的北邙山文学作品。作为唐朝文化的辉煌成就,唐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是无需论证的事实。唐诗大量传入新罗,如张继和白居易的诗最为流行,寒山的言行也历来被当成禅家事迹而广为传颂,也有大量新罗人学习唐诗写作。虽然我们还没有读到新罗时代文学作品中的北邙山内容,但是我们在朝鲜王朝末期的讽刺流浪诗人金笠(1807-1863年)的诗作中,发现了北邙山的影子。这位流浪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抨击封建社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歌颂祖国山河。他的汉文诗里有“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阳”,这是沈佺期《邙山》诗中的两句,这种诗句的重现现象代表着观念的传承。《城主巫歌》和《挽歌》的创作时代并不明确,但可以肯定其形成于历史时期,其中所表达的北邙山情怀,与唐代到清代的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完全一致。完全可以说,在现实的感念和文学作品的渲染之下,中国人浓厚的北邙山幽情同样为朝鲜半岛人所理解并打上烙印。
第三个渊源,是与北邙山比邻而居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洛阳城。自西周初期的公元前11世纪开始,洛阳作为都城而存在。在作为东汉、西晋王朝的繁荣都城之后,洛阳城经过了将近200年的荒废,北魏洛阳时代续写了洛阳城的辉煌历史。虽然北魏定都洛阳不到40年而灭,洛阳暂时退出中国政治中心的位置,但是北魏在这近40年里所取得的文明成果蕴涵了使洛阳城不灭的魅力。作为陪都,隋唐时代洛阳城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甚至胜于都城长安,北宋、金时期洛阳依然保持了西京、中京的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洛阳城,也是朝鲜半岛人心中的圣地。朝鲜半岛人的心中留有深深的洛阳的烙印,韩国至今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日夜读书后,欲游洛阳天。为国立功德,芳名百世传。”在韩国,学子多将此诗作为座右铭。考察这样的洛阳观念,仍然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唐代。从唐代开始,朝鲜半岛人来到洛阳学习,学成以后回国做官,治理国家,这首诗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事实。
韩国人对于洛阳城的怀念延伸到 20世纪。1964年,韩国家喻户晓的名人,被誉为20世纪亚裔著名作曲家之一、当代欧洲五大作曲家之一和最杰出的音乐家的尹伊桑在德国哈诺堡发表了管弦乐组曲《洛阳》,音乐主题表达了中国古代洛阳象征着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以此组曲祈愿世界人民拥有温馨而安详的梦乡[10]。这是对于洛阳城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的最好阐释。有关《洛阳》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色,我们从黄皙暎的小说《故园》“后记”了解到了一些。“后记”写道:
大概是那年的夏天,那天吃过晚饭后,我与先生坐在客厅里,一边吃着夫人为我们削好的水果一边闲谈。先生对我说,“你看那个。看见它,我常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我抬头望去,只见玄关通往客厅的过道上,垂挂着一幅中餐厅里常见的珠帘。各种颜色的小珠子串在一起,构成一幅有垂柳、河水和渡船的风景画。在风的吹拂下,珠帘轻轻摆动,上面的画看上去仿佛会动似的。先生去家具店时,一下子就被它那浓郁的东方情调吸引住,当即就买了来。先生怀念故土的情怀也可由此窥见一斑了。然而,仔细想想,画中的地方并非先生的家乡南海岸统营。先生成了永远失去家乡的人。韩国民谣“城主谱儿艺”的第一句中唱道:“洛阳城十里墟,古墓高高低低。”这首歌的管弦乐组曲的标题是“洛阳”,“洛阳”两个字的发音用的是中国原有的读音。这首由亚洲、印度和非洲打击乐器共同奏出的曲子,总是令人产生无尽的冥想和深深的孤寂。我问先生为什么偏偏是“洛阳”,他回答说,这首曲子是一边在心中描绘着远古时期那没有战争、没有暴力、没有饥饿、没有压迫,弥漫着和平气氛的亚洲古城,一边谱写出来的。作为一名移居他国的人,先生的故土应该就是在那样一种地方吧。[11]
这段文字给予我们两点启示:在尹伊桑心中,洛阳代表了理想中的故乡,代表着和平的家园,它安谧如垂柳、河水、渡船组成的田园风景画;而这一家园曾经真实地存在于历史长河,也真实存在于先生的心中,所以组曲的名字就是中国原有的读音:洛阳。
与洛阳城辉煌的现世同步,北邙山也长期延续了另一个显赫世界的历史。北邙山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都享有显赫地位,首先与洛阳的古都地位紧密相联。从4000多年前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起,曾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其次是北邙山的好风水。邙山北带黄河,南望伊阙,在洛阳人眼里是绝好的风水宝地。南北16公里、东西30公里、面积约有500平方公里的北邙山,地势高,视野开阔,土层深厚,土壤紧硬密实,适于安置墓穴。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陵于北邙山,北邙山开始成为历代皇帝陵墓所在地,以后经魏、晋、北朝,为历代帝王专用的墓区。唐代皇陵改葬于长安郊外,而东都洛阳的北邙山则逐渐成为王侯将相的墓区。历史上显贵人家以能在此建立墓地为荣,所谓“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因而北邙山成为最为显赫的墓地。生与死的两个显赫世界比邻而居,而后者才是永恒的居所。
以上为中韩两地共生的北邙山观念及其形成原因。历史长河不止,生与死也不停息地发生。一个伤感而优雅高贵的概念被用来表述人生的终极之苦,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审美魅力。与同时并存的其他概念(即地府、泰山府君、地狱等)相比,“北邙山”既是显赫的,也是美丽的,既有现世的高贵,也有来世的幸运。它是古人更愿接受的观念词汇,因而成为影响深远的人生归宿观念。
[1]张光军.洛阳与韩国[J].河洛史志,2002(2).
[2]范晔.后汉书:第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2766-2767.
[3]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8.
[4]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145.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3:2435.
[6]齐豫生,夏于全.全元散曲[Z].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251.
[7]曹雪芹.红楼梦[M].济南:齐鲁书社,1992:708.
[8]程先斌.韩国人的洛阳情结[EB/OL].(2000204224)[2010-03-22]http://tieba.baidu.com/f?kz=150813152.[9]Han Seungdong.尹伊桑音乐[N].韩国大民族报,2007-10-05.
[11]黄皙瑛.故园[M].张键威,梁学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后记.
The Beimang Mountain belief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Korea
J IN Da-zhe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There has long been the Beimang Mountain belief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Korea.Beimang Mountain means the eternal destination of some people’s life journey.There are three origins of the phenomenon:In Tang Dynasty,the Silla people came and lived in China.After death,they were buried in the Beimang Mountain.So the Beimang Mountain is their des- tination,eternal home;Since the Tang Dynasty,Chinese Beimang Mountain belief and literary works about Beimang Mountain deeply affected the korean peninsula people;renowned Luo Yang City,which is next to Beimang Mountain,makes auspicious Beimang Mountain famous eternal home.
the Beimang Mountain belief;the Luo Yang City;the Beimang Mountain
G04
A
1000-2359(2010)05-201712-04
金大珍(1962-),男,朝鲜族,韩国大邱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 许 昌]
201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