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
2010-04-11汪昌华
汪昌华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合肥 230000)
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
汪昌华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合肥 230000)
班级学生的社会资本对于学生人力资本的获得乃至班级有价值物的获得具有重要影响。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形成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中具有人格特质的的期望与标定、信息阻隔、排斥与隔离、规范与权威等社会资本的缺失影响弱势群体的发展。我们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班级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影响
物质资本以有形的物质为其存在形式,人力资本存在于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中,社会资本表现为无形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们都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然而班级这一奠基性的学习组织与成人社会不同,班级作为非物质化的精神实体,几乎不存在物质资本的分配均否问题,那些被给予的物质用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人数平均配给的,比如桌椅、课本等。班级的有价值物从根本意义上说,主要是指在教学交往中那些促进儿童发展的学习活动机会、群体氛围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嵌于社会关系之中具有人格特质的的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权威关系等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活动机会和群体氛围等班级有价值物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是班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主要通过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过程来传递,因此,班级学生的社会资本对学生人力资本的获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雷·C·里斯特认为越轨是社会造成的,是群体的限定和反应所形成的。[1]553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形成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中的期望与标定、信息阻隔、排斥与隔离、规范与权威等社会资本的缺失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和社会资本的缺失对班级弱势群体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一、班级弱势群体和学生社会资本的涵义
(一)班级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
在所有的社会里,人一生下来,就面对着不平等,缺少平等的途径来获得社会所提供的有价值物,如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职业地位等。在一项有影响的、至今仍是关于社会分层的社会学基础研究中,马克斯·韦伯确立了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性维度: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声望(社会地位)。[2]239基于这一分层理论,本研究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社会权力的边缘化、以及社会声望影响的漠视化,从而导致该群体生活质量低和社会承受力脆弱,无法与其他群体进行正常的社会竞争与共同发展,不得不退出主流社会,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底层社会群体。班级是一种成就本位的学生组织,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在班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的地位是影响学生获得班级有价值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参照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维度,根据班级社会的特点,本研究认为班级弱势群体是指学业不良、处于班级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群体的边缘,在班级生活中缺乏学习发展机会和有价值的群体氛围等,能力低下、心理脆弱、生活质量低的班级群体。
(二)关于班级社会资本的界定
社会资本是来源于西方社会学的一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概念。科尔曼认为,行动者拥有某种资源,他们部分或全部控制着这些资源,并有利益寓于其中。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相互进行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其结果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人们期望最充分地使用个人资源,社会关系因此而出现。[3]351这些社会关系不仅被视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个人资源。基于以上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本研究认为班级中的社会资本是指学校班级的社会结构资源,他们为班级学生生存与发展提供支持。班级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嵌于这些社会关系之中的期望与标定、信息网络、规范与权威关系等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活动机会和群体氛围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师的期望、学生的信息网络、班级的规范与权威关系等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是班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嵌于社会关系之中的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权威关系等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活动机会和群体氛围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是班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社会资本缺失对班级弱势学生群体发展的影响
(一)期望与标定从心理发展方面影响班级弱势群体发展
教师期望效应理论以前后测验为依据发现在班级日常工作中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古德和布罗菲曾精确地论述班级内这一过程:①教师期望从特定学生那儿得到特定的行为和成就。②期望不同,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的措施不同。③教师的这种对待方式就告诉每个学生教师期望从他那儿得到什么样的行为和成绩,并且影响他的自我概念、取得成绩的动机和抱负水平。④如果教师的对待方式长时间的始终如一,如果学生没采取某些方式主动地反对或改变他,这种对待方式就会促成学生的成绩和行为。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同原来对他的期望相接近。[1]541同时教师对待不同学生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态度又会与班级同学们的态度相互影响,弱势学生群体在师生的共同低期望水平与标定作用下,他们逐渐并最终接受自己的边缘弱势者角色定位,形成人们所标定的价值观、行为及心理。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丁瑜[4]238及吴增强[5]研究表明家长期望水平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二)信息网络资源从认知和人际关系方面影响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发展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弱势群体的信息资源配置有质的差异
其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不同层次的知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教师将简单的事实性知识分配给弱势群体,强调对知识的记忆与内化;而把难度较大的方法性的知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分配给优势群体,注重知识的创新。其二,在班级活动中,优势群体多负责管理性的或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弱势群体多参与简单机械、服从性的活动。其三,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对优势群体学生更倾向于民主的方式,采取“开放式”、“非结构式”的控制方式,强调权威关系的内化。控制不是将儿童放在定义清楚的情况里,而是尽可能发展儿童内在的多样性,“对于儿童的行为、沟通对象、空间、时间以及进度,比较缺乏显著的限制。控制存在于可以实施最大监视环境里的精致的人与人的沟通之中”[6]264。对于弱势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方式,强调严格的外部控制,不给学生一点余地来自行决定如何去做,带有权力主义色彩。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学生形成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模式,加剧了班级弱势学生群体地位的形成。
2.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语言、编码、行为方式等与学校教学信息具有异质性,不利于弱势学生群体接受教学信息
课程是学校教学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学者们研究发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以及表述语言方面具有明显的阶层倾向性,不利于弱势学生群体的学习。首先,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在麦科尔·杨看来,所有的知识都不是中立的,而是有偏见的,知识的架构总是为某种社会目的服务的,“把知识(教育中传递的知识)作为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某种有用的意义系统来对待”[7],优势阶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中总是占主导地位。他们运用政治权力使自己拥有的知识合法化为“客观真理”,他们拥有的文化往往被视为“优势文化”,也是全社会“普遍性文化”,在课程中得到充分的反映。[6]164-165这样弱势阶层的子女从自身获得的“文化资本”与课程内容具有异质性,不适合于课程文化的学习。其次,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伯恩斯坦建构了两种课程知识编码的概念,即整合编码与集合编码,集合编码指课程内容分类强,而整合编码是指课程内容分类弱。我国以科目为根据的集合编码,涉及比较强的分类与构架。这就意味着这种体现优势阶层利益的课程知识与其他阶层文化之间界限分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选择小,与日常社会知识联系弱。优势阶层家庭孩子的社会化是一种潜在的补贴,优势阶层的子女非常适应地学习。弱势学生群体因得不到家庭文化的支持,常常不能成功。
3.社会关系网络缺失是影响班级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又一因素
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学生重要的社会资本。教师与同辈群体的隔离与排斥对弱势群体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科尔曼进一步研究表明学生家长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构成学生重要的社会资本之一。科尔曼通过研究发现天主教学校学生辍学率很低,其学校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的社会资本:“具有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一套能够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这些关系不仅包括代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孩子的父母之间的以及其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3]366,这种学生家长间、家长和教师之间具有同质的价值体系以及密切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孩子提供了社会资源。
(三)规范与权威关系从班级制度层面制约了弱势群体的发展
达伦道夫在论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时指出:“在一切社会内部,不平等的根源都在于现存的规范,此种规范包括应用惩罚措施。”[3]283班级规范是学生班级生活的行为标准和准则,规范的实施伴以奖惩或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引导积极行为和限制消极行为。班级规范的制定主要是依据社会主流文化标准,由教师和班级优势群体制定,班级弱势群体常常是规范需要限制的消极行为者和惩罚的对象。规范不仅具有限制消极行为的作用,依莱亚斯研究发现礼仪规范能造就地位群体。一些学生形成某种礼仪规范,并在行为中尊奉,给成员带来了积极的外部影响,这些成员由于尊奉这些礼仪规范而有别于其他人,任何奉行这一礼仪规范的人都可以进入这一地位群体。地位群体不仅创造和尊奉礼仪规范,而且按同样的方式应用于谈吐规范、服饰规范。[3]301-302柯林斯认为不同阶层有各自的身份文化,身份文化包括价值观、审美观、谈吐方式、礼仪教养、行为习惯等,不同阶层的身份文化在学校班级中的地位不同,学校传递着优势阶层的身份文化。弱势群体因群体自身的身份文化或礼仪、谈吐服饰规范的差异,沦为弱势地位群体。
在我国,班级学生一入学就分成两个层级:班干部和普通学生。成人社会的组织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权威的关系,而作为学生自治性组织的班级组织关系表现为一种服务-被服务的关系,但是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之间存在着发展机会的给予和剥夺,其实质是发展资源的争夺。在班级生活中,班干部占据着许多活动的参与机会,以及相应的积极的评价方式。而普通学生经常被无形地排除在许多活动之外,这种“旁观者”的位置给他们带来心理,一开始可能会因不能参加而愤愤不平,久而久之就会对这种不公平默认,“自觉”放弃一些参与机会,从意识上将自己排除在外,这样就促成普通学生在心理上对自己成员资格的消解,成为一个非参与者。这种任务他者化的心理很可能就是教师惯常性地在班级管理中把任务特殊化和小群体化的结果造成的。[8]这就是一种通过“关系场域”来对不同个体进行“型塑”的过程,“位置的空间仍然倾向于对立场的空间起到支配的作用”[9]139,“场域中位置的占据者用这种策略来保护和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并强加一种对他们自身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9]143。
三、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的教育策略
(一)基础教育阶段国家应优先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关注并培植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
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风险犹如经济学上的“水桶效应”,水流的外溢取决于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一样,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因此,社会弱者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20世纪70年代,信息社会初见端倪,接受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是信息社会公民生存的前提条件。立足于国家或社会以及所有社会成员的正常的生存与发展,在平等与效率的抉择中,上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开始基础教育均衡化,我国本世纪初开始基础教育均衡化。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均等更具全面性,不仅关注入学教育机会均等;而且关注教育结果平等,即每个学生均应获得符合基础教育标准的学校教育,包括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如上所述,从宏观学校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到微观我国现行的班级制度和规范中,有着明显的阶层倾向性。教育政策的决策中,应广泛关注中下阶层的文化品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语言表述等,以及校园文化的导向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尽可能体现中下阶层的利益,关注并培植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使他们能获得符合基础教育标准的学校教育。
(二)教师教育中应加强教师的阶层知觉能力和文化诠释能力的教育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中发挥着直接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虽然大多出身于中下阶层,但是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在成为教师专业人员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了中上阶层的知识与态度,甚至整个教师阶层的文化具有了一种中上阶层的文化品性。而这种角色迁移和文化转变,大多数教师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除非教师本人有很高的阶层知觉能力。于是在教育教学中对课程、教学与管理以及制度建设中缺少应有的阶层知觉能力和文化诠释能力,学校教育传递的是以中上阶层的文化为主导形态的文化。教师教育中应加强教师的阶层知觉能力教育,增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内容,如批判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等课程内容,提高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阶层知觉和反省能力;切实增强教师文化诠释能力的教育,增强教师学校课程与教学信息的转换能力,将具有中上阶层文化品性的课程与教学信息转化为具体化的生活化的适合于中下阶层文化品性的信息,从而有利于中下阶层子女的学校教育。
(三)应建立班级支援网络,缓解弱势群体的心理受挫折感和剥夺感,帮助他们融入班级社会
班级弱势学生一旦形成,他们已具有这一角色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班级社会关系网络丧失,班级生存环境恶劣。此时最为关键的是应为他们建立由教师、家长、同学等成员组成的班级支援综合网络,获得班级支持,“支持需求是从人类基因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本能的福利”[10]141,改善他们心理失调状况,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的同时,如学业的辅导、交往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在一定的社会互动、社会网络、社会环境中缓解他们的心理受挫折感和剥夺感所产生的影响,减轻他们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力。
[1] 里斯特.标签理论对理解学校教育过程的贡献[M]//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第10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 上海市教科所”学习困难学生特点、成因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不同学习等第学生家庭环境变量比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2,(4).
[6]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英)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毛景焕.班级作为一个共同体:成员的相互平等和资源共享[J].教育研究和实验,2003,(2).
[9] (德)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 阎青春.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On Insufficient Social Capital of Disadvantaged Students
WANG Chang-hua(Department of Education,Hefei Norm al University,Hefei 230061,China)
The social capital in the clas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cquisition of human capital even valued possession in the class.The disadvantaged group of students is formed because of their innate defect of them selves,but the personality traits in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student-student relations,parentchildren relationsw ill influence the grow th of the disadvantaged students,and the insufficient social capital w ill also p lay the part.
th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class;social capital;insufficiency;influence
G40-052
A
1674-2273(2010)05-0107-04
2010-06-24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2008sk349)
汪昌华(1972-),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 闫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