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地学信息类专业CBET 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0-04-11杨中华
陈 琳,杨中华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迅猛推进,我国对地学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大。 不仅需要大批开发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高职地学信息类专业教学应当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因此,学习借鉴CBET 模式思想,进行基于CBET 模式的地学信息类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CBET 与GIS
1.1 CBET
CBET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CBET),即以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是当今世界许多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方向。 自从美国休斯敦大学开发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用于培养教师能力的教育教学体系,到加拿大首先将能力本位应用到职业教育,该模式已迅速在全世界推广开来,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不同的CBET 模式。
1.2 GI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即地理信息系统。 它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从理论上说,GIS 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
从上世纪60 年代初的GIS 萌芽,到今天网格GIS 概念的提出,在短短的40 年间,GIS 从理论走向应用,从科学研究室走向了生产第一线,从空间数据管理发展为空间信息服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地学信息类专业的代表就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
我国的GIS 技术从上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启蒙研究,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初进入推广和应用阶段。 随着GIS 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对GIS 专业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大。 不仅需要大批开发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CBET 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地学类专业的教学应根据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遵循以“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即高职院校地学类专业的教学应建立在高职院校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创新高职院校地学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创建专业技能标准,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2 高职地学信息类专业CBET 教学改革探索
2.1 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培养目标不同,前者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后者以培养普通专业型人才为主。 这就要求高职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区域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按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进行专业建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教育和“双证书”制培养模式的实施为切入点,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与相关行业企业一线管理和技术骨干共同进行职业分析,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制订职业能力及岗位技能标准,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途径,构建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知识系统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或项目,组成教学模块,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职业培训、证书课程、技能鉴定为一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2]。
2.1.1 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与多家较大型企业合作,共同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教育和“双证书”制培养模式,构建“学做合一”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3]。 按照职业需求,将专业教学融入企业的生产链,作为企业生产的某一个环节,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我们将能力培养分为3 个阶段(即基本能力阶段、职业能力与素质阶段和岗位能力阶段)进行,按照“4(4 学期的校内理论与实践教学)+1(1 学期的生产性实践)+1(1 学期的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其中“4”为4 学期的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校内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时间,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 第一个“1”为1 学期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阶段,依据企业需要,按职业岗位群或专业大类的要求,重点实施综合性和生产性实训项目、职业素质实训项目等。 有的项目在校内基地进行,有的项目在校外基地进行,以提高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要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职业素质实训项目主要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训和就业做好准备。 第二个“1”为1学期的岗位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开展校外顶岗实训,以提高职业岗位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
2.1.2 制订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将能力培养放在教学工作中的首位,通过课程实验、综合性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强化校企合作,通过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和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双向互动,力争校内实训更多地具有生产性,更多地融入企业生产链。 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虚拟实训室,虚(虚拟)实(真实)结合,高效推进“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案的实施[4]。
2.1.3 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此项教育主要通过开设符合职业要求的德育专门课程,制订实训实习、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我们还通过邀请成功人士和企业技术骨干进校园举办讲座,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意识。 与此相应,有关部门还通过党团、社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2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建设
2.2.1 制订基于职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计划
根据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的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项目为主导、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中,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规格要求,实施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造,使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能够对接一项职业岗位能力。
2.2.2 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特点、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教材
我们与企业合作,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制订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编写大纲,编写“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有机融合”职业化教材。 教材内容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并制作配套的教学课件。
2.2.3 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努力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塑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注重采用“边学边练、讲练结合”的模拟、仿真及现场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多媒体、模拟仿真及真实的职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学院聘请企业一线技术能手参与教学过程,并将企业生产任务与学生课程实训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任务驱动、工学交替、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生产育人[5]。
2.2.4 按照精品课程标准完成课程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 的要求,我们积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建设网络化课程,鼓励使用优秀教材,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着这项原则,几年来,我们建成了GPS 测量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门国家级、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带动了学院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而且在其他高职院校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3 制定专业技能标准,实施“双证书”教育[2]
2.3.1 创建专业技能标准,制订专业技能标准方案
首先, 我们根据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要求,创建了专业技能标准。 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进行社会调查,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对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创建满足工学结合要求、体现岗位技能特点、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标准。
其次,我们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制定了满足工学结合要求、体现岗位技能特点的专业技能标准方案。 我们与企业合作,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从数据采集技能、数据处理与编辑技能、数据库建立技能和地图制图技能等方面,制订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技能标准方案,力求方案内容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职业岗位的需要。
2.3.2 开发专业技能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双证书”教育
首先,我们将证书课程纳入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模块,结合技能鉴定考核要求,进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90%以上。
其次, 我们根据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将专业技能标准和专业技能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纳入专业教学资源库。
3 结语
高职教育的宗旨决定了其专业教学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走一条以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新路。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确立学以致用、突出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 并以此来调整专业教学的目标,改革专业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院GIS 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 并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应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大胆改革,从实际需要出发,深入进行专业教学改革,闯出一条教改的新路,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1] 邓泽民. CBE 理论与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煤炭工业出版社[M]. 199:16-19.
[2] 刘宪亮. 高职教育要牢固确立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0-32.
[3] 马树超.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16):13-16.
[4] 杜学森.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 教育与职业,2007(11):30-32.
[5] 刘宪亮. 创立“生产育人”新理念 完善高职德育体系[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5(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