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文献检索课“改名”

2010-04-10江乃武

河北科技图苑 2010年2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教育部

江乃武

近年来,有些高校把文献检索课改了名,有的地方曾热切地议论如何改。改成什么?大体是“素质教育”、“信息检索”两者或者是它们的交叉。

“名”是人们给予实有事物的称呼,“名”来源于实,决定于实,没有实就没有“名”。“名”必须符合于实,不能大于或者小于实,更不能不符于实。实有所变化时 ,“名”才能跟着改 ,只改“名”而实不变 ,是为“名不副实,虚有其名”。

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任何一个人,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然而,和文献检索课的内容比较起来,它的范围太宽泛了,涉及人的种种品质或素养,而文献检索课只是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的一个点。相距如此悬殊,素质教育这个“名”怎能冠之于文献检索课这个实之上?如果说有必要对高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那么就应筹划开设内容范围与之相应的课程。若是基于文献检索课与之有关,或是把它纳入素质教育里,文献检索课这一名称取消,这不涉及改名问题;或是文献检索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独立存在,这也不涉及改名问题。如果只改文献检索课之名,它的内容仍是文献检索之实,即只有素质教育之名而无素质教育之实,岂不名实相悖?!就是说,文献检索课改名素质教育之说,似乎仍须慎重地再考虑。

所谓信息检索课,就是通过检索工具以获取信息,而信息指的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的方式,诸如大自然的有生物或无生物所表现的特征或属性,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目前人们已知及可利用的信息还极其有限,可是文献检索课只涉及检索与获取文献中所含有的信息,实际上只是部分文献中的部分信息,它与信息检索之名差之何止“十万八千里”,即信息检索之名远远大于文献检索课之实。若是想把文献检索课的内容范围扩展到信息检索课的实际范围,不说目前是否可能,那也属于改革课程内容问题,而不是改名不改内容,或是先改名后扩内容,或是想以改名来促成内容的扩展,这些不仅徒劳无功,反而会因“名不副实”带来许多困难。

素质教育和信息检索这两个名,既不符合于文献检索课这个实,它们交叉的结果也可想见。素质教育的信息检索这个名,有给信息检索按形式加上一顶桂冠的味道,又有叠床架屋之嫌,既然把文献检索课看作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实用不着这样重叠表现。反之,信息素质教育这个名也有冗余感,文献检索课既以培养学生的相应意识和能力为己任,那就是素质教育。由于素质教育广及人之品质的方方面面,已经泛化,它在各个方面的名中不提也罢,提了反而显得累赘。

那么,文献检索课还要不要改名?答曰:这名很副实,不需要改。 何以见得,试看《辞海》对“文献”的定义:“原指典籍与贤者……后来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用它作为检索工具载体和检索对象的名和教育部规定的文献检索课内容比较,两者基本吻合。“名”与“实”既然呈现如此关系,说明这个名很是恰当,那就没有必要更动。何况这二十多年里它的名已约定俗成,已在教育部课程目录中备案。至于今后若课程内容有变动或另有归属而需要更动名称,那是另一回事。

文献检索课的名称和内容是经过广泛讨论以后经教育部批准确立的,改名应当经过教育部同意后施行以示统一,自行更动似乎不当!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教育部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与实施